人教版《声声慢》 课件27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声声慢》 课件27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9-16 23:17: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李清照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直抒胸臆
一读诗词,初品诗情
全词最能够传递词人心声的一个字或一句话是什么?
“愁”。“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宋
吴文英
李清照的愁藏在哪些秋天的意象中?
二读诗词,细品词境

、风

黄花
梧桐
细雨
借景抒情
二读诗词,细品词境
中国古典诗词讲究诗情画意,李清照在这里也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又一幅凄美的画卷,请张开想象的翅膀,在脑海中还原这些画面,然后告诉老师,哪个画面最能打动你?为什么?
小组合作探究:
我最喜欢__________这句描绘的画面。我仿佛看见(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还想到了一句诗词(歌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我最喜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句所描绘的画面。我仿佛听见如愁思一般的细雨打在梧桐叶上,一点点、一滴滴,声声敲击着词人那颗孤独的心灵。我还想到了两句词“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杜牧《清明》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李璟《摊破浣溪沙》
结论: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
梧桐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温庭筠《更漏子》
结论:梧桐是悲凉、孤寂、凄苦的象征。
梧桐+细雨
芭蕉+细雨
残荷+细雨
以声传情,以动衬静
虞美人·听雨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风

黄花
梧桐
细雨22
借景抒情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醉花阴》
《声声慢》
花开正盛(活)
花已凋残(死)
赏菊观菊
无心摘菊
人比黄花瘦
人花共憔悴
思念丈夫(希望)
情无所托(绝望)
“黄花”
创作背景:
“夫人幼有淑质,故赵建康明诚之配李氏,以文辞名家,欲以所学传夫人,时夫人始十余岁,谢不可,曰:‘才藻非女子事也’”
——陆游《渭南文集.夫人孙氏墓志铭》
三读诗词,探愁之因
易安的孤独与孤高:
环顾女界无同类,
再看左右无相知
“她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责,念国家大事;以女人之身,求人格平等,爱情之尊。无论对待政事、学业还是爱情、婚姻,她决不随波,决不凑合,这就难免有了超越时空的孤独和无法解脱的悲哀。”
(梁衡:乱世中的美神—李清照)
句子仿写:
原来,愁绪也可以写得如此美丽。
它是李煜的一江春水,滔滔不尽;
它是贺铸的满城风絮,萦绕弥漫;
它是李清照的________________。
拓展提升
李清照她的孤独和深重的愁苦源于她的孤傲和骨气,因为心忧天下,不愿苟安,所以国愁深重。因为桀骜不驯,追求平等,所以离婚入狱。因为才情满腹,追求个人价值,所以不被世人理解,孤独深重。
四读诗词,回味涵咏
片段写作:“寄易安”
请你用诗歌、散文、颁奖词或歌词等多种形式表达你对李清照的感情,或欣赏或悲悯或慰藉。
课后作业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