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平面镜成像》教案
科目
物理
年级
八年级
主备人
课
题
第三节
平面镜成像
上课人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2)了解平面镜虚像的形成原因。
(3)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平面镜成像现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过程,进一步学习实验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目标
(1)通过美丽的扬州的图片观察,感受大自然的美。
(2)通过对平面镜的物与像对称的讨论,领略平面镜中的简洁对称之美。
(3)使学生在“探究”中体会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发现成功的喜悦。
(4)通过利用平面镜的小发明、小制作,认识平面镜在科学技术、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来作图。3.利用平面镜解决实际问
教学难点
1.虚像的概念。2.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教具与教法
平面镜、平板玻璃、支架一副、蜡烛、橫格纸、刻度尺等。演示法、讲授法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一、新课引入
多媒体课件播放“美丽的扬州”图片,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师问:刚才我们所看到的景象美不美?
这么美的景象里就应用了我们今天要探究的问题
二、引入新课:探究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
出示一块平面镜。
教师:1、平面镜里成的像跟你的脸一样大吗?
2、眨一眨你的左眼睛,观察你的像眨的是哪只眼睛?
你靠近镜子,像也靠近吗?
问题导学:平面镜成像特点是什么?
阅读课本77-78页,3分钟后回答一下问题:
一、互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用到什么仪器?如何做实验探究?
就图片发表自己的看法同学纷纷拿起镜子观察,在教师引导下讨论得出
结论:
(1)
我看到的像和我长得一样。
(2)
我靠近镜子,像也靠近。
教师问:实验中,为什么要用玻璃板作平面镜?
教师问:怎么确定像的位置,
交流展示总结平面镜成像特点:
A.像与物大小相等;
B.像到镜面距离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
C.像与物相对于镜面是对称的。
二、
教师问:这一现象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
结合实验时在玻璃板后面用屏幕接不到像的事实,使学生理解虚像不是光的会聚形成。
结论: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三、探究平面镜成像原因
教师:平面镜可以成虚像,那么平面镜成像的原因是什么呢?
结论: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
练习平面镜作图,讲解要点
问题导学、平面镜的应用
教师: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平面镜,哪位同学来说说我们平常的平面镜有哪些应用?
拿出潜望镜模型给同学观看,并让学生讨论、猜测潜望镜中光的传播路径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潜望镜对光路的改变。
总结:平面镜的应用
A.成像
B.改变光路
达标检测
1.在距离平面镜8
cm处点燃一支蜡烛,这时镜中的像距镜面_____cm;
2.一个身高为1.7米的人立在离平面镜1米远的地方,则在镜中的像高为______米,像离人的距离是______米,如果人远离镜面1米,像离人的距离是___米。
3.小丑在平面镜中的像,图中正确的是(
)
4、如图9,在检查视力时,视力表放在人的后上方,人通过前方的镜子看视力表在镜中的像;求人到视力表的像的距离。
五、小结
学生答:这样既能看到像,又能看到平面镜的后面。
学生答:拿一只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蜡烛像的位置。
可由学生进行叙述,教师再加以总结。
让学生讨论、猜测几分钟。
学生答:潜望镜。
学生答:牙医用的小平面镜。
学生答:物体发出的光经过潜望镜多次反射,最后被射入人眼
板
书
设
计
平面镜成像
一、平面镜成像
1.特点:①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
②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③像和物体的连线垂直于镜面。
2.原理: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是虚像。
二、平面镜的应用
1.成像。
2.改变光路
作
业
布
置
教
后
反
思
记
本节课虽然是学生探究活动,但考虑到学生实际知识和能力准备的情况,还是要在老师的引导、启发下有顺序地进行。同时要坚持教师的主导性作用与学生的主体性作用结合的原则,让学生逐步完成实验,在教师的引导下相互交流与评价得到结论,从而完成了本节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发展他们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