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
教学目标
1.能够抓住所推荐的好地方的特点,进行具体介绍,写清楚推荐理由,吸引大家去看看。
2.愿意分享自己的习作,乐于接受别人的评价和建议,在交流中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
教学重点
向其他同学推荐一个好地方,能够抓住所推荐的好地方的特点,进行具体介绍,写清楚推荐理由,吸引大家去看看。
教学难点
向其他同学推荐一个好地方,能够抓住所推荐的好地方的特点,进行具体介绍。
学习在交流中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例文、照片、纪念品等。
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一:创设情境,调动情绪
1.同学们,假期里你肯定到过许多地方游玩或度假,在你去过的地方中,你觉得哪里最好?这个地方好在哪里?结合你带来的照片和纪念品向小组内的同学介绍一下吧。
2.听了组内同学的介绍,你最想到哪个地方去?为什么呢?
3.看来,一个吸引人的好地方要么是环境优美,要么是那儿有好吃的、好玩的,一定有其鲜明的特点。
(板书:有好看的、有好吃的、有好玩的)
学习活动二:结合例子,理清思路
1.我们向别人推荐一个好地方,就得把它介绍得非常吸引人。怎么介绍呢?这里有一个同学的习作思路,或许能够给你启发。
2.教师出示:
A这个古镇很美。
B在那里可以了解以前人们的生活。
C这个古镇有很多好吃的。
3.你从上面的思路中受到什么启发呢?(要点:我们在介绍一个好地方时,可以从几个不同的方面来介绍。先把它的特点用一句话提炼出来,然后围绕中心句具体介绍)
4.请把你的推荐思路写下来吧。
我推荐的好地方
地点
推荐理由
①
②
③
5.根据习作思路,和同桌交流,把推荐理由连起来说一说。
6.谁愿意向全体同学介绍呢?
学习活动三:范文引路,尝试习作
1.出示范文
推荐一个好地方
今年暑假,我来到了草原,这真是一个好地方。
远远望去,碧绿的草原就像是一片绿色的海洋,而草原上的羊群好像是绿色海洋中的朵朵白色的浪花,在欢快地追逐,走近一看,顽皮的小草正晃动着脑袋,扭动着腰身,热烈地迎接着我们。抬头一看,天空碧蓝碧蓝的,比别的地方的天空更透亮,更明净。天上的云朵也特别白,并且十分活泼、变幻莫测。有时像形状不规则的大棉花糖,有时像是奔跑的骏马,有时变成了活泼的小白兔……
看着云朵愉快地玩要,我也玩兴大发,决定到骑马场去骑快马。我一边拉绳子,一边喊着:“驾,驾!”马就开始飞快地奔跑起来了,一阵阵风吹着口哨在耳边呼啸,头发被吹得飞扬起来,感觉整个人都飞了起来,有的时候在马背上一颤一颤的,就像是坐过山车,还有的时候伏在马背上,就像是躺在奔涌的海洋里,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这就是我眼中的好地方,不仪风景美,还很好玩。
2.思考:这个同学推荐的好地方好在哪里呢?(风景美、很好玩)
3.读一读第2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怎样写风景美的?
(抓住了草原、羊群、蓝天、白云四种景物;用了比喻、拟人、对比、排比四种修辞手法,把景物的特点写得具体,有很强的画面感;按照由远及近、由低到高的顺序,动静结合)
4.读一读第3自然段,作者是怎样把”好玩”写具体的?
(既有自己的做法介绍,还有自己的具体感受)
5.从结构上看,你发现了什么值得借鉴的地方?
(开头点出好地方在哪里,结尾总结推荐的理由)
6.草原好玩的地方很多,作者为啥偏偏介绍骑马呢?
(骑马最有特色,最有代表性)
7.接下来,同学们就结合自己的写作思路,开始写作吧。
学习活动四:自读作文,自主修改
1.出示修改作文的要求,学生对照要求自评、互评。
要求
地点清楚
理由充分
语句通顺
标点规范
自评
互评
2.根据自评、互评,学生初次修改自己的作文
学习活动五:教师评议,指导修改
1.回顾并出示作文要求。
2.出示学生的典型例文。
(1)学生结合要求说说这篇文章好在哪里,还有什么需要完善的地方。
(2)教师出示修改前和修改后的段落,学生对比朗读,思考老师为什么要这样修改。
3.学生反思并谈谈该怎样修改自己的作文。
4.学生开始修改自己的作文,有困难的举手示意,教师再进行个别指导。
5.交流修改成功的段落。
板书设计
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
有好看的
有好吃的
有好玩的
精彩片段
师: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写了一篇作文《推荐一个好地方》,大部分同学写得不错。这节课,我们继续评议和修改,使我们的作文更加精彩。我们一起来回忆作文要求。
(出示要求:地点清楚、理由充分、语句通顺、标点规范、书写工整)
师:(出示典型例文)请同学们仔细读读这篇作文,结合习作要求评一评,这篇作文好在哪里。
例文
推荐一个好地方
向你们推荐一个好地方——大连。
大连风景很美。蓝蓝的天空飘着洁白的云朵,葱绿的大树像撑开的大伞,一排排高楼大厦耸立在宽阔的马路两旁,马路上汽车川流不息。晚上那五彩斑斓的灯光,烘托出夜的繁华。
大连也有很多好吃的。上次我们就在大连吃了一次正宗的东北水饺。白白胖胖的大肚子水饺刚上桌,香气扑鼻而来。我的口水一下子流出来了。咬了一口,啊,好好吃啊!这个水饺是虾仁味儿的。虾仁在嘴里滑溜溜的,美味极了。我控制不住地吃了很多,连路都走不动了。
大连那边还有很多游玩的地方。比如上次我去了金沙滩。那里有一望无际的大海,有金黄的沙滩,还有许多形状不同、颜色各异的贝壳。海上还有浪一直打过来,浪头很高,非常壮观。
听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心动了呢?心动不如行动,快去大连玩吧!
生:这篇作文推荐的地方很清楚,她推荐的地方是大连。
生:她的推荐理由很充分。每一个自然段都有一个中心句,然后围绕中心句介绍了大连的特点。
师:能不能结合语句说得具体些?
生:她写大连风光美的时候,抓住了天空、绿树、灯光、高楼等景物的特点,表现了大连的风光美。
师:作者有一双妙手,你有一双慧眼,看出了作者的高明之处——围绕中心句,抓住景物的特点来写,其余同学,还有补充吗?
生:她的第3自然段写得很好,写了水饺的香味外形、口感,这是正面描写,另外写“我”的表现,是侧面描写。
师:是呀,无论是正面描写还是侧面描写,都紧紧围绕一个词:好吃。那么,这篇作文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吗?
生:我觉得第4自然段写得不太好。因为她要写大连的好玩,但是我觉得不好玩。
师:你很有眼光,那么,我们可以帮她改一改,这是老师修改后的一段,你们来评一评,老师修改得怎样?(出示修改前和修改后的段落)
修改前:
大连那边还有很多游玩的地方。比如上次我去了金沙滩。那里有一望无际的大海,有金黄的沙滩,还有许多形状不同、颜色各异的贝壳。海上还有浪一直打过来,浪头很高,非常壮观。
修改后:
大连那边还有很多好玩的地方。比如上次我去了金沙滩。光着脚丫走在金色的沙滩上,细沙软软地搔着脚板,痒痒的。海浪不停地冲上来,又退回去,留下许多形状不同、颜色各异的贝壳。我拣啊拣啊,拣了鼓鼓囊囊的两大包。我还在那里挖沙坑、捉螃蟹,可好玩了!
生:我觉得老师修改得很好。这样就比原来好玩多了。
师: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好玩了?
生:细沙搔着脚板,痒痒的,还有捡贝壳、挖沙坑、捉螃蟹,都挺好玩的。
师:老师是怎样写出金沙滩的好玩的呢?
生:因为老师写了玩什么,怎样玩。而原来小高同学只写了沙滩上有什么。
师:老师修改这一段时,始终围绕“好玩”这个词来写的。老师还改了几个地方,请看:
原句:
晚上那一点点昏黄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和平的夜。
修改:
大连风景很美。蓝蓝的天空飘着洁白的云朵,葱绿的大树像撑开的大伞,一排排高楼大厦耸立在宽阔的马路两旁,马路上汽车川流不息。晚上那五彩斑斓的灯光,烘托出夜的繁华。
师:通过老师的修改,你们明白了什么?
生:老师改得更加有现代气息。
生:我明白了,运用名篇中的句子,不能照搬,要符合实际情况。
师:这篇作文,老师还修改了几个地方,你能评评老师修改后的效果吗?
(教师出示“大连也有很多好吃的。”)
师:老师为什么加了一个“也”字呢?
生:因为第2自然段已经介绍了大连是个好地方的一个理由,这里是第二个理由,表示过渡。
生:我知道使用过渡句,效果会更好
师:同学们学到的方法很多,套用作文中的一句话“心动不如行动”,请抓紧修改你自己的作文吧,让你推荐的地方更有吸引力。
点评:
教师善于发现学生习作中的典型问题,然后整合成有意义的教学资源,做到了“取之于生,用之于生”,特别接地气。选择的例文很典型,从大的要求来讲,基本能够把推荐理由说清楚,但是仔细读,又存在着不少修改空间。比如第4自然段没有围绕中心句来写,各个自然段之间缺少过渡,在运用积累的佳句时不知变通。而这些能力,恰恰是四年级孩子所欠缺的,是他们习作时的通病。因此,教师运用对比的方法,使学生明白怎样改,为什么这样改,既引导学生掌握了知识,又习得了方法,便于之后的运用和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