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能够根据文章中的描写想象画面,梳理总结边读边想象的方法。
2.根据描写声音的四字词语想象画面。
3.用表示时间的词语来描述事物。
4.在横格中写字,字的中心要在横格的中线上,注意字距要差不多,标点符号和字之间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养成提笔就练字的习惯。
5.欣赏并积累古诗《鹿柴》
教学重点
能够根据文章中的描写想象画面,积累描写声音的四字词语。
教学难点
学习用表示时间的词语来描述事物,表现出事物的特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一:交流平台
1.引导学生结合本单元的学习体会,说说“边读边想象画面”给自己带来的阅读体验。
(如,我仿佛看到了课文描写的画面,能真切地感受到情景之美)
2.学生自读“交流平台”,交流自己是如何“边读边想象画面”的。可以结合课文中的具体句子来交流。(从看、听、闻等多个侧面来说)
3.小结:边读边想象画面是语文学习中一种很重要的方法,我们要熟练运用,养成习惯。
学习活动二:词句段运用
1.出示第一组词语,借助拼音读准确。
人声鼎沸
锣鼓喧天
震耳欲聋
响彻云霄
低声细语
窃窃私语
鸦雀无声
悄无声息
2.比较异同。
(都是写声音的,第一组表示声音大,第二组表示声音小或者没有声音)
3.读词语,理解意思,想象画面。
人声鼎沸指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读这个词语,想到了人们观潮时的热闹场景。
鸦雀无声,形容非常安静。由此想到了教室里同学们认真学习时的情景。
4.班内交流。说一说想到的画面,并说一说是用什么方法想到的。
学生调动多种感官想象,联系生活经验说一说等。
5.积累词语
1.出示第二组词语。
风
烟花
雷雨
小狗
霎时
顿时
忽然
过了一会儿
一会儿工夫
2.你发现了什么?(右边的词都表示时间短)
3.用右边的一两个词语描写左边的事物,写出变化。
例:我把一块骨头扔进院子,忽然,小狗蹿了出来,一口叼起了骨头。一会儿功夫,就把骨头啃得干干净净了。
4.选择左边的一种事物,先口头说一说,再写下来。
学习活动三:书写提示
1.阅读右边的小贴士,了解要求。
2.观察文中的例子,感受规范的写法。
3.练习。
(1)字的中心要在横格的中线上,保持水平。
(2)字距要差不多,标点符号和字之间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3)认真对待每次写字,养成提笔就练字的习惯。
4.自评,互评,再练习。
(在横格中写字,写好之后对照比较,看看哪个字的笔画没有写好,再重写)
学习活动四:日积月累
1.自己读一读《鹿柴》。
2.教师提供重点词注释,鼓励学生说说诗句的意思。
“柴”读zhai,“鹿柴”是个地名。
返景”指夕阳返照的光。
“但”的意思是“只”。
古诗大意:在深邃幽静的山林里,看不见人影,只听见有人在说话。落日的余晖映入了深林,又照在阴暗处的青苔上。
3.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幽静之感。
4.聚焦“反衬”手法,体会幽静之感。
5.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