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章第四节氨
硝酸
硫酸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不能在此装置中完成喷泉实验的是
选项
A液体
B气体
A
H2O
NH3
B
H2O
O2
C
NaOH(aq)
CO2
D
NaOH(aq)
SO2
A.A
B.B
C.C
D.D
2.关于浓硫酸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与铜反应,体现浓硫酸的氧化性、强酸性
B.敞口放置的浓硫酸溶液质量变大,体现浓硫酸的吸水性
C.蔗糖中滴入浓硫酸,蔗糖变黑膨化,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氧化性
D.常温下不可以用铁或铝制容器来盛装浓硫酸
3.下列物质中,既含有氨分子,又含有铵根离子的是
A.氨气
B.氨水
C.硝酸
D.硝酸钾
4.下列物质在光照条件下不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A.硝酸银
B.次氯酸
C.氯化钠
D.氢气和氯气混合气
5.下列对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下,浓硫酸与铁、铝会发生钝化反应
B.浓硫酸稀释时,不需要注意操作先后顺序
C.浓硫酸可作H2、NH3等气体的干燥剂
D.浓硫酸和铜片加热时发生反应,所以铜应该排在氢前边
6.下列物质与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选项
性质
用途
A
氧化铁呈红棕色
红色涂料
B
氧化铝熔点很高
耐火材料
C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干燥剂
D
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
制冷剂
A.A
B.B
C.C
D.D
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药物“鼻冲水”,写道:“贮以玻璃瓶,紧塞其口,勿使泄气,则药力不减,气甚辛烈,触人脑,非有病不可嗅。……。虚弱者忌之。宜外用,勿服。……。”这里的“鼻冲水”是指(
)
A.醋
B.硝酸
C.食盐水
D.氨水
8.下列气体中既能用NaOH固体干燥,又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是
A.HCl
B.
C.SO2
D.
9.下列对浓硫酸相应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A.浓硫酸使纸张变黑——吸水性
B.浓硫酸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脱水性
C.浓硫酸与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氧化性
D.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生成海绵状的炭——酸性
10.一定条件下,浓硫酸与下列物质发生的反应,不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锌
B.碳
C.氯化钠
D.硫化钠
11.在3NO2+H2O=2HNO3+NO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比为(
)
A.1∶2
B.2∶1
C.1∶3
D.3∶1
12.下列实验所用装置正确的是
A.实验室制取氨气
B.分离乙醇和水的混合物
C.干燥氨气
D.收集二氧化氮气体
13.化学与科技、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pH小于7的雨水被称为酸雨
B.明矾溶于水可产生具有吸附性的胶体粒子,常用于饮用水的杀菌消毒
C.推广使用燃煤脱硫技术,主要是为了防治SO2污染
D.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2.5×10-6m)的细小可吸入颗粒物,其与空气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
14.下列反应既表现硝酸的酸性,又显示硝酸的氧化性的是
A.
B.浓
C.浓
D.
15.在下图点滴板上进行四个溶液间反应的小实验,其对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a反应:Fe2++2H++H2O2===Fe3++2H2O
B.b反应:HCO3-+OH-===CO32-+H2O
C.c反应:H++OH-===H2O
D.d反应:Al3++3NH3·H2O===Al(OH)3↓+3NH4+
16.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的无色溶液进行如下操作,则操作、现象、结论均正确的是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先滴加BaCl2溶液再滴加HCl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
原溶液中有SO42-
B
加CCl4,振荡、静置
上层溶液显紫色
原溶液中有I2
C
用洁净铁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
火焰呈黄色
原溶液中有Na+
D
滴加NaOH溶液,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试纸不变蓝
原溶液中无NH4+
A.A
B.B
C.C
D.D
17.下列“实验结论”与“实验操作及现象”不相符的一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KI―淀粉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变成蓝色
氧化性:Cl2>I2
B
向蔗糖中滴加浓硫酸,蔗糖变黑
浓硫酸有吸水性
C
向某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
该溶液中含有Fe3+
D
向某盐溶液中加入浓NaOH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该溶液中含有
A.A
B.B
C.C
D.D
18.某稀硫酸和稀硝酸混合溶液100
mL,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加入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H2SO4浓度为4
mol/L
B.溶液中最终溶质为FeSO4
C.原混合酸中NO3-浓度为0.2
mol/L
D.AB段反应为:Fe+2Fe3+=3Fe2+
19.一定量的锌与100
mL
18.5
mol·L-1的浓硫酸充分反应后,锌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气体甲33.6
L(标准状况)。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至1
L,测得溶液的c(H+)=0.1
mol·L-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反应中共消耗1.8
mol
H2SO4
B.气体甲中SO2与H2的体积比为4∶1
C.反应中共消耗97.5
g
Zn
D.反应中共转移3
mol电子
20.1.52g铜、镁合金完全溶解于50mL密度为1.40g·mL?1、质量分数为63%的浓硝酸中,得到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1120mL(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0mol·L?1
NaOH溶液,当金属离子全部沉淀时,得到2.54g沉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合金中铜与镁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1
B.得到2.54g沉淀时,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是640
mL
C.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NO2的体积分数是80%
D.该浓硝酸中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7.0
mol·L?1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
21.某汽车安全气囊的产气药剂主要含有NaN3、Fe2O3、KClO4、NaHCO3等物质。当汽车发生碰撞时,产气药剂产生大量气体使气囊迅速膨胀,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1)NaN3是气体发生剂,受热分解产生N2和Na,N2的电子式为______。
(2)Fe2O3是主氧化剂,与Na反应生成的还原产物为______(已知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3)KClO4是助氧化剂,反应过程中与Na作用生成KCl和Na2O。KClO4含有化学键的类型为______,K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_。
(4)NaHCO3是冷却剂,吸收产气过程中释放的热量而发生分解,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5)100g上述产气药剂产生的气体通过碱石灰后得到N2
33.6L(标准状况)。
①用碱石灰除去的物质为_________;
②该产气药剂中NaN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22.如图所示分别是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的制取氨气并用氨气进行喷泉实验的三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用A图所示的装置可制备干燥的NH3:
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中收集NH3的试管口放置棉花团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干燥管中干燥剂能否改用无水CaCl2?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
(2)用B图所示的装置可快速制取较大量NH3:
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浓氨水滴入CaO中有大量NH3逸出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检验NH3是否收集满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氢化钠(NaH)和硝酸铵在工农业生产中有重要应用。
(1)氢化钠(NaH)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
(2)NaH能与水剧烈反应:NaH+H2O=NaOH+H2↑,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
(3)金属与稀硝酸反应通常生成NO,硝酸更稀时,还可生成NH4NO3。写出镁与稀硝酸反应(HNO3仅被还原为NO)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镁与稀硝酸反应时HNO3的还原产物仅为NH4NO3,则每生成1mol
NH4NO3消耗HNO3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三、计算题
24.32g铜投入一定浓度的硝酸溶液中,铜完全溶解,共收集到NO和NO2的混合气体8.96L气体(标准状况)。
(1)计算产生NO和NO2的体积(标准状况)分别为多少L?(请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___
(2)将盛有此混合气体的容器倒扣在水中,通入标准状况下一定体积的O2,恰好使气体完全溶于水中,则通入O2的体积为___________L。
(3)向100mL0.8mol?L-1硝酸溶液中加入一定量Fe、FeO、Fe2O3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放出标准状况下的气体224mL,且测得溶液中铁只以Fe2+形式存在,为使Fe2+完全沉淀,可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0.1mol?L-1的NaOH___________mL
四、推断题
25.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C是海水中最多的盐,D是常见的无色液体。E和G为无色气体,其中E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B、C、I、J的焰色反应为黄色,其中I可用于制发酵粉或治疗胃酸过多。
⑴F的化学式为______。E的电子式为______。
⑵写出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D
3.B
4.C
5.A
6.C
7.D
8.B
9.C
10.C
11.A
12.A
13.C
14.B
15.D
16.C
17.B
18.C
19.B
20.D
21.
Fe
离子键和共价键
2NaHCO3Na2CO3+CO2↑+H2O
CO2、H2O
65%
22.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减小空气对流,使NH3充满试管
不能
CaO+H2O=Ca(OH)2,NH3?H2ONH3↑+H2O
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氨气和氯化氢反应生成白烟,所以可用氯化氢或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
23.-1
1:1
3Mg+8HNO3=3Mg(NO3)2+2NO↑+4H2O
10mol
24.设产生NO2的物质的量为xmol,产生NO的物质的量为ymol,则x+y=,结合和可知:,,所以0.5x+1.5y=mol,联立两式解得:x=0.1,y=0.3,V(NO2)=0.1mol×22.4L/mol=2.24L,V(NO)=0.3mol×22.4L/mol=6.72L
5.6
700
25.NH3·H2O
NH4++OH-NH3↑+H2O
NaCl+NH4HCO3=NH4Cl+NaHCO3↓
2NaHCO3CO2↑+H2O+Na2CO3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