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夜间飞行的秘密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识记“蝙、蝠、荧”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系”,会写14个常用字,会写“蚊子、即使”等12个词语。
2.通过查阅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横七竖八”“反复研究”等词语的意思。
3.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明确实验的方法、结果等。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理解“横七竖八”等词语,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明确实验的方法、结果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一:因题质疑,分组识词
1.读题导入
飞机能在夜间安全飞行,据说和蝙蝠有关。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2.这是一个同学读了这篇课文后提出的问题。这个问题吸引我们去课文中找答案。认认真真读课文,思考:飞机的夜间飞行和蝙蝠有什么关系?
3.检查字词学习情况,可组成词串来理解。
(1)横七竖八
许多绳子
系着铃铛
(2)没头苍蝇
到处乱撞
响个不停
(3)反复研究
实验证明
揭开秘密
(4)无线电波
障碍物
荧光屏
超声波
(第一组体现了实验准备的充分。第二组体现了语言的简练生动。第三组揭示了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可从“反复研究”中体会科学家研究的缜密。第四组可围绕“超声波”和“无线电波”的相同和不同之处来理解)
4.完成填空,也可以找出文中的句子来回答刚才的问题。
科学家模仿(
)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
),所以飞机在漆黑的夜里飞行就更安全了。这就是飞机的夜间飞行和蝙蝠的关系。
预设填写:蝙蝠探路、雷达。
梳理文脉,并相机板书:飞机夜航反复研究装上雷达
5.提出这个问题,有助于我们一边阅读一边思考,这真是读书的好方法。
学习活动二:关注“内容”,学会提问
1.我们也可以和这位同学一样,对文中的词语、句子、段落等进行提问。譬如,在课文第6自然段的左侧有这样一个问题:“蝙蝠是怎样用嘴和耳朵配合探路的?”这就是针对课文内容中的一个句子来提问的。
2.你会针对“内容”来提出问题吗?可以是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一个段落。譬如,读到第3自然段时,你有问题吗?(板书:内容)
(1)学生默读第3自然段,屏幕显示这个段落。
(2)学生从“内容”这个角度自由提问。
(3)教师紧扣某个词语、句子或段落等具体内容来点评。
提示
①“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蝙蝠有什么魔法吗?”这是针对句子中的某个重点词语来提问的。
②“蝙蝠竟然这么厉害,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针对整段话的内容来提问的。
3.阅读课文其他部分,从“内容”这个角度来提问并试着解答。
(1)默读课文,各自写下问题。
(2)在小组交流提出的问题,并说说答案。
4.找出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一起来解决。
要点
(1)编蝠夜间安全飞行的原因,你明白吗?
第7自然段揭开了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蝙蝠嘴里发出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传到蝙蝠耳朵里,它就会改变飞行方向)
(2)科学家做实验的时候,为什么要分别把蝙蝠的眼睛蒙上、耳朵塞上、嘴巴封住?(这样才能判断出到底是哪个器官在蝙蝠夜间飞行的时候起到了作用,由此可见,科学研究多么细致,这样的实验设计多么巧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探究的兴趣。
2.通过文中三次实验的学习,体会说明文语言简洁、详略得当的表达特点。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通过对课文旁批和课后练习的学习,明确可从“内容“写法”“启示”三个角度来提出问题并尝试着运用这些策略来提问。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探究的兴趣,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教学难点
通过文中三次实验的学习,体会说明文语言简洁、详略得当的表达特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三:聚焦“写法”,学习提问
1.我们还可以从课文的“写法”来提问,譬如第3自然段使用了关联词“而且”“即使……也……”,为什么要用上这些关联词?作者写这段最后一句时用了反问句,这样写好在哪里?这就是从“写法“上提问。
(相机板书:写法)
2.你会从“写法”上提问吗?
提示:从“写法”上提问,可以从修辞手法、标点符号、文章结构等方面去考虑。
以第2自然段为例,学生练习提问。
3.“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于是,科学家做了实验。
(1)三次实验准备一样,实验方式和实验结果怎样?读读课文,填写表格。
第几次
实验准备
实验方式
实验结果
一
拉绳子系铃铛
蒙上眼睛
飞了几个钟头,铃铛没响,绳子没碰
二
三
(2)交流填写结果
第几次
实验准备
实验方式
实验结果
一
拉绳子系铃铛
蒙上眼睛
飞了几个钟头,铃铛没响,绳子没碰
二
塞上耳朵
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铃铛响个不停
三
封住嘴巴
4.实验准备一样,实验方式不同,实验结果不同,三次实验,表述不一样,第一次实验写了整整6行,第二次、第三次合在一起才写了4行。
(1)在“写法”上你有问题吗?想请谁来解答呢?
(2)从“写法”上提问,对于我们的写作特别有帮助。
(3)作者这样写,清楚地得出了这一结论:三次实验的结果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靠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5.第8自然段和第7自然段在“写法”上有相同之处吗?为什么要这样写?
提示:两者紧密联系,探路方法就是工作方法。学生交流,明晰两者相似之处,老师最后展示课件。
6.根据课后的练习,我们知道还可以从什么角度来提问呢?课文后面的两个问题就属于从“启示”的角度来提问的。读一读,体会这种提问的特点。(板书:提问的角度启示)
学习活动四:当堂练习,迁移运用
1.提问有三个角度。针对“内容”和“写法”来提问,一般来说阅读时提得比较多。针对“启示”来提问,一般是在读完整篇课文之后,联系生活经验提出的,譬如“小组问题清单”中的第3个问题:“飞蛾、萤火虫、猫头鹰,它们在夜间活动也是靠超声波吗?”还有,课文后面的2个问题也是针对“启示”来提的。
2.当堂练习,小组合作来提问。
屏幕显示:
马铃薯和藕不是植物的根,而是茎。它们躲在泥土里变了模样,你不要把它们认错了。这种变了模样的茎,有一个总的名称,叫作变态茎。
变态茎分好几种。马铃薯和洋姜长得肥肥胖胖,叫作块茎;界、慈姑和芋头长得圆头圆脑,叫作球茎;洋葱和大蒜头,长得一瓣一瓣的,好像鳞片一样,叫作膦茎;藕和生姜长得像根一样,就叫作根状茎。
——选自朱江《它们是茎,还是根?》,有改动
3.交流提出的问题
(1)内容上:
要点:
①马铃薯和藕明明是长在底下,怎么就不是根了呢?
②马铃薯和藕躲在泥土里变了模样,它们变了什么模样呢?
(2)写法上:
要点:
①介绍变态茎时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为什么要这样写?
②作者在写变态茎的种类时,为什么要举出具体的例子呢?
③第2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4.总结:学了这篇科普小品文,我们知道了夜间飞行的秘密,清楚了蝙蝠和雷达的关系,还尝试着从“内容”“写法”“启示”上去提问。今后,我们要敢问,更要善问,因为“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板书:敢问善问)
5.布置作业:
(1)学习今天的提问方法,阅读(人类的老师》这篇文章。
(2)整理今天从三个角度提出的问题,试着自己来解答。
板书设计
6夜间飞行的秘密
精彩片段
师:从课文的内容来提问,不难。难的是根据课文的“写法”来提问,譬如说第3自然段,写的时候用到了“而且无论……”“即使……也……”这些关联词,用上这些关联词,读起来有什么感觉呢?这,就是一个问题,而且是从“写法”上提的。
生:用上这些关联词,强调蝙蝠非常灵巧,本领非常大。
师:而且读起来特别顺口。刚才是从关联词的角度来提问,还可以找什么来提问呢?譬如:“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这是这段中的反问句,你能从“写法”上来提问吗?
生:为什么要用反问句呢?
师:对的,这就是从写法上来提问。还可以这样问:“反问句用在这里有什么好处呢?”
(学生纷纷举手)
师:大家都知道答案,我们就不回答了。“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作者不说其他东西能避开,而说一根极细的电线,你有问题吗?
生:作者为什么要强调“极细的电线”?
师:这也是从“写法”上来提问的。其他人还有问题吗?
生:为什么要举这个例子呢?
师:太好了!你们都不用回答了。因为我们今天主要学的是提问。我们来看第2自然段:“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是怎么做到安全飞行的呢?要想了解其中的秘密,我们可以从蝙蝠说起。”你会提问吗?
生:为什么要自己问,自己答?
师:学到这里我们知道,针对“写法”来提问,可从修辞手法、文章结构等方面来考虑。为了弄清原因,科学家做了实验,默读第4、5自然段,填写表格。
(学生自学,同桌交流)
师:第二次实验方式是什么?结果是什么?
生:第二次实验方式是“塞上耳朵”;结果是“蝙蝠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
师:那第三次实验方式是什么?结果是什么?
生:第三次实验方式是“封住嘴巴”;结果也是像没头苍蝇,“到处乱撞”。
师:同学们,第一次实验写了6行,第二次和第三次合在一起写才写了4行,在“写法”上你有问题吗?
生:为什么第一次实验写了6行,而后面两次合起来才写了4行?
生:为什么第二、第三次实验要合在一起写?
师:真好。答案谁知道?
生:因为这两次的实验结果是一样的,所以可以合起来一起写。
生:第一次主要写做的实验是怎样的,特别是准备工作,所以要写具体一点。
师:是的,第一次具体写做了什么准备,第二次和第三次是一样的,有什么必要再写呢?
这就告诉我们写作文的时候要详略得当。这样写了之后,非常清楚地得出了如下结论,一起读一读。
生(读):三次实验的结果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靠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点评:
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其中针对“写法”来提问是最难的,对学生的帮助也是最大的。执教者明白这一点,一开始就聚焦关联词,“用上这些关联词,读起来有什么感觉呢?”这是扎扎实实的“扶”;接着启发学生,“这是个反问句,你能从写法上来提问吗?”“作者不说其他东西能避开,而说一根极细的电线,你有问题吗?”这是“半扶”;然后总结,从“写法”上来提问可以从修辞手法、文章结构等方面着手。所以,最后让学生填写表格之后再进行提问,他们就很自然地从“写法”上来提问,一切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