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教学设计
课题
空气
课型
新授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生了解空气的发现过程。学生掌握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学生能够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自学课本、查阅资料找到空气的发展过程。观看视频学习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测定的方法。利用钉钉平台,在线互动讨论能够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自学课本,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的行为习惯.学生通过比较、归纳总结出实验结论和性质培养孩子归纳问题、分析的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相互讨论,合作,挖掘孩子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对化学式的书写,让孩子体会自然科学的严谨。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
教学难点
学生掌握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策略方法
通过教师引导,观看微课视频,连麦互动等掌握本节课知识。
教学准备
PPT、微课
教学过程
教师复习回顾:物质的加热和药品的取用方法。过渡:大家表现的非常好,我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药品的取用和物质加热的基本方法!那么我们动植物每天都要进行呼吸作用,那么我们呼吸作用是消耗的空气中的什么气体,那么这种气体约占空气总体积的多少,怎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什么是纯净物和混合物?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一起进入本节课的的学习。科学家对空气组成的探究教师:引导孩子们阅读课本26页,回答下列问题(1)那一位科学家首先发现了空气不是一种物质?(2)这位科学家做了一个什么实验?学生:阅读课本,相互讨论、归纳得出结论。教师:总结归纳老师的结论并板书板书:1、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首先发现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反应原理:汞+氧气------氧化汞
氧化汞-----汞+氧气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教师:引导孩子们观察实验2-1的实验装置,并观看视频并完成下列表格现象分析教师:根据学生分析,补充上述表格现象出现黄白色火焰,放出热量,放出大量的白烟;松开止水夹,水会倒流到集气瓶中,最终倒流到集气瓶的水约占集气瓶总体积的五分之一分析红磷燃烧消耗了集气瓶的氧气,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多媒体展示板书1、反应原理: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2、水面未到集气瓶总体积的五分之一的原因:红磷的量不足;未等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装置的气密性不好3、空气中21%体积为氧气,71%体积的为氮气;0.94%为稀有气体;0.03%为二氧化碳;0.03%为其他杂质。四、纯净物和混合物教师:引导孩子们观察阅读混合物、纯净物的定义,并简单举例学生:认真思考相互讨论找到问题的答案,通过钉钉平台连麦回答,教师在电子白板上呈现板书。教师:通过孩子们的归纳得出问题的答案并板书纯净物:有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氧气、氮气、纯水、冰水混合物)混合物:有2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物质。(合金、溶液、空气)四、经典习题讲解五、作业布置练习册
添加修改
板书设计
2-1-1
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复习导入二、科学家对空气组成的探究1、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首先发现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2、反应原理:汞+氧气------氧化汞
氧化汞-----汞+氧气三、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反应原理: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2、水面未到集气瓶总体积的五分之一的原因:红磷的量不足;未等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装置的气密性不好3、空气中21%体积为氧气,71%体积的为氮气;0.94%为稀有气体;0.03%为二氧化碳;0.03%为其他杂质。四、纯净物和混合物1、纯净物:有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氧气、氮气、纯水、冰水混合物)2、混合物:有2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物质。(合金、溶液、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