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
散步
随堂练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嫩芽(
)
分歧(
)
霎时(
)
拆散(
)
粼粼(
)
dūn(
)下
áo(
)过
委qū(
)
2、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她的眼睛顺小路望去
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鳞鳞的鱼溏。
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
“母亲说。
(1)句中两处有错别字,找出并改正。
“
”改为“
”
“
”改“
”
(2)在句中横线上填写恰当的标点。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随着经济的发展,路子会越走越宽,人们会各得其所。这是毫无疑义的。
B.老师试图想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让社会、学校和家长都满意。
C.向书本学习,向老师学习,向同学学习,我们要得就是这种诲人不倦的精神。
D.她走起路来步履蹒跚。
4、指出下面各句所运用的描写方法。
(1)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
(
)
(2)外公老了,一条条“沟壑”是岁月在脸上烙下的印迹。
(
)
(3)“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说。
(
)
(4)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
5、语言品析。
(1)她的眼睛顺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2)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6、整体感知。
(1)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
(2)概括文中人物性格特点。
a.“我”:
b.
“我“的母亲:
c.“我“的妻子:
d.”我“的儿子:
课内精读
阅读“后来发生了分歧……就是整个世界。”这部分内容,然后回答。
7、选文第一段中“强壮的儿子”“高大的父亲”中“强壮”和“高大”能不能互换?为什么?
8、“我”决定走大路,“委屈儿子”来顺从母亲的意愿,这表达了“我”怎样的品质?
9、选文最后一句话中“慢慢地,慢慢地”有何表达作用?
10、“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使文章很有深意。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综合运用
11、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
①每当忆起我的父亲,想起他那双严厉的眼睛,我的生活就充满勇气与信心。
②三十年,尽管是那样的漫长。
③回忆,是一种生活享受。
④而是,父亲那双严厉的眼睛与那“哈哈”的笑声,每时每刻都激励着我去战胜困难,去投入新的生活。
⑤是的,父亲离开我们已有三十个年头了。
A.②⑤①③④
B.③①⑤②④
C.③②⑤④①
D.①③④②⑤
参考答案:
nèn
qí
shà
chāi
lín
蹲
熬
屈
(1)鳞鳞
粼粼
溏
塘
(2):“
。
3、C
4、(1)动作描写
(2)外貌描写
(3)语言描写
(4)景物描写
5、(1)这句话描绘了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揭示了“小路有意思“的内涵,点明了走小路的原因,展现了母亲充分理解孙儿愿望的内心世界。
(2)这句话充满生活情趣,既表现了小家伙的天真、聪颖,又表现了家庭的幸福、温馨。
6、(1)我们一家祖孙三代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
(2)孝顺、善良。
善解人意,爱护小辈。
温柔贤惠。
聪明乖巧。
7、不能。“强壮“是年迈母亲眼里”我“的形象;”高大“是幼小儿子眼里”我“的形象。(点拨:把词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强壮“与”老“相对,”高大“与”小“相对。)
8、体现了“我“对老人的尊重和理解。
9、“慢慢地,稳稳地“从表面上看是害怕摔着母亲和孩子,其实是表现了中年人对家庭、社会严肃认真、小心谨慎的态度和高度的责任感。
10、母亲代表过去的时代,孩子代表未来的世界。背着他们的“我“和妻子代表着一代中年人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大责任,表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
11、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