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将相和 练习题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将相和 练习题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9-17 22:27: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课《将相和》练习题
积累运用
一、下面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璧玉(bì ) 强逼(qiáng )
B. 廉颇(lián ) 抵御(yù )
C. 擅长(shàn ) 上卿(qīn )
D. 削弱( xiāo) 侮辱(r? )
二、读拼音,写词语。
1.赵王zhào jí(   )dà chén(   )来shāng yì(   )解决问题的策略。
2.蔺相如把和氏璧xiàn gěi(   )秦王,秦王却没有信守chéng nuò(   ),
jù jué(   )把十五座城交给赵国。
三、补全词语并选词填空。
(  )(  )归赵  无(  )之(  )
(  )目(  )睁 (  )心(  )力
(  )(  )请罪 同归(  )(  )
1.只要我们(     ),“中国梦”就一定会实现。
2.对庸人而言,时间一文不值,但在开拓者眼里,时间却是(     )。
四、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1.填入句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_____战国时,秦国很强大,_______秦国在和氏璧事件中没占到便宜。
A.因为……所以…… B.只要……就……
C.虽然……但是…… D.无论……都……
2.下列句子意思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
B.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
C.秦王我都不怕,不会怕廉将军。
D.秦王我都不怕,怎么会怕廉将军?
阅读理解
一、速读,了解内容
1.读这篇课文我用了______分钟。
2.《将相和》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故事,写出了__________的原因及__________的过程。
二、完璧归赵——机智勇敢
1.“无价之宝”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本文中的“无价之宝”指的是__________。文中________得到了这块“无价之宝”,__________想用十五座城换取宝物。
2.“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就和璧一起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
(1)这段话属于(   )描写。(多选)
A.动作  B.心理 
C.语言  D.神态
(2)对蔺相如的言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他为了国家利益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B.一个“撞”字,把他的勇敢无畏体现得淋漓尽致。
C.他想把璧撞碎,不让秦王得到这块璧。
三、渑池会面——维护尊严
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渑池会上,秦王占到了便宜。(  )
2.渑池会上,除了蔺相如有功,廉颇也起到了应有的作用,因为他在边境上做好了准备,秦王不敢拿赵王怎么样。(  )
3.“如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同归于尽!”这句话描写了蔺相如的语言,反映了他为了维护赵国的尊严,不畏强暴,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
四、负荆请罪——顾全大局
1.“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叫车夫把车往回赶的原因是什么?(  )
A.廉颇是武将,蔺相如害怕廉颇。
B.如果蔺相如和廉颇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攻打赵国。
C.蔺相如害怕和廉颇发生正面冲突,因为他打不过廉颇。
D.蔺相如临时有事需要回去处理。
2.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绑着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1)文段中画“____”的句子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__________。
(2)用“~~~~”画出描写廉颇心理活动的句子。
3.你认为蔺相如和廉颇分别是什么样的人?(  )
A.蔺相如是一个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人。廉颇是一个知错就改的人。
B.蔺相如是一个只顾个人利益的人。廉颇是一个知错就改的人。
C.蔺相如是一个有智谋、重私利的人。廉颇是一个只顾个人利益的人。
D.蔺相如是一个机智勇敢的人。廉颇是一个心胸狭窄的人。
拓展提升
一、主题积累
1.比一比,看谁能一眼看完下面的内容。把你记住的内容的序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难题 ②完好无缺 ③十五座城
④绝口不提 ⑤撞碎 ⑥历来不守信用 
⑦蔺相如怒目圆睁,厉声呵斥 ⑧客客气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你不能一眼看完所有的内容,问问其他同学是怎么做到的,把他们的好方法记录下来。
二、延伸阅读
阻用赵括
公元前266年,赵惠文王去世,赵孝成王即位。
公元前260年,秦军与赵军在长平对阵,那时赵奢已死,蔺相如也已病危,赵孝成王派廉颇率兵攻打秦军,秦军几次打败赵军,赵军坚守营垒不出战。秦军屡次挑战,廉颇都置之不理。
秦军间谍说:“秦军所厌恶忌讳的,就是让赵奢的儿子赵括来做将军。”赵王听信了秦军间谍散布的谣言,因此就让赵括当将军,取代了廉颇。蔺相如说:“大王只凭名声来任用赵括,就好像用胶把调弦的柱子粘死再去鼓瑟那样不知变通。赵括只会读他父亲留下的兵书,不懂得灵活应变。”赵王不听,还是命赵括为将。
后来,赵括果然惨败,赵军四十多万人被坑杀。
1.用较快的速度阅读短文,我用了______分钟,这个故事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赵括惨败的真正原因是(  )
A.赵括不懂灵活应变。
B.赵军实力不如秦军。
C.赵军坚守营垒不出战。
D.赵王听信间谍的谣言。
3.赵括用兵的故事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那就是(  )
A.草木皆兵 B.退避三舍
C.纸上谈兵 D.破釜沉舟
4.蔺相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百字练笔
廉颇负荆请罪来到蔺相如家,蔺相如热情迎接。他们之间会有怎样的对话呢?写一写。
答案
积累运用
B
1.召集 大臣 商议 2.献给 承诺 拒绝
完璧归赵 无价之宝 怒目圆睁 齐心协力 负荆请罪 同归于尽
齐心协力 2.无价之宝
四、1 C 2.B
阅读理解
一、1.略 2.完璧归赵 渑池会面 负荆请罪 将相和好
二、1.极珍贵的东西 和氏璧 赵王 秦王 2.(1)AC (2)C
三、1.×2.√3.√
四、1.B 2.(1)负荆请罪 (2)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利益,真不应该。3.A
拓展提升

1.略 赵孝成王听信谣言任用赵括,让他取代廉颇。蔺相如劝阻,赵王不听,结果赵军大败
A
3 . C
4.示例:敢于进谏、爱国。蔺相如在赵王中计后不顾自己病危毅然向赵王进谏。
三、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