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篇 城市
专题21 城市化过程
【学习目标】
1.城市化的概念、标志和动力机制。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
3.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应采取的措施。
我遇见了杭州
重 点 内 容
一、什么是城市化
1.城市化的概念、表现及标志
2.城市化的原因(推力和拉力)
3.城市化的意义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1.世界城市化的阶段特征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的城市化差异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应对城市化影响的措施:生态城市
分组讨论:结合生活体验,谈谈城市化带来了哪些变化?
3.城市化的意义
(1)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
(2)带来聚落形态变化;
(3)促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巨大变化。
它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
1.世界城市化的阶段特征
世界城市化进程示意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读图思考:你是从哪些方面来看城市化的呢?
一、什么是城市化?
1.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就是城市化。
城市人口增加
城市人口比重上升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乡村人口
人口
乡村地区
地区
城镇
城镇
标志
思考:城市化的动力有哪些?
2.城市化的动力
动力
推力:指那些使得人群离开乡村的因素。
拉力:指那些吸引人群来到城市的因素。
①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
②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
③受自然灾害影响大
①就业机会多
②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
③文化设施齐全
④交通便捷
拉力
推力
2.城市化的动力
分组讨论:结合生活体验,谈谈城市化带来了哪些变化?
3.城市化的意义
(1)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
(2)带来聚落形态变化;
(3)促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巨大变化。
它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
1.世界城市化的阶段特征
世界城市化进程示意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25%-30%
70%
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
水平较高,增长迅速
城市化水平高
城市人口比重增
长趋缓甚至停滞
世界城市化进程示意图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
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有什么差异?
2.城市化起步的时间早晚和发展速度有什么不同?
世界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
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
发展中国家速度较快
城市化特点
原 因
起步早,速度慢
工业化早
城市化水平高
新技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使大量农村人口转为城市人口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
起步晚,发展快
二战后纷纷独立,独立后民族经济发展,人口迅速增长
城市化水平低
农村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城市发展不合理
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
发
达
国
家
发
展
中
国
家
归纳小结: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
城市
人口(万)
1.东京(日本)
2880
2.墨西哥城(墨西哥)
1780
3.圣保罗(巴西)
1750
4.孟买(印度)
1740
5.纽约(美国)
1650
6.上海(中国)
1400
7.洛山矶(美国)
1300
8.拉各斯(尼日利亚)
1280
9.加尔各答(印度)
1270
10.布宜诺斯艾利斯(阿根廷)
1230
来自:联合国人口司。
发展中国家少数大城市迅速膨胀,中小城市发展缓慢,人口聚集于少数大城市。
占阿根廷总人口的30%
占墨西哥总人口的16.8%
知识拓展:2000年世界人口最多的十个城市
课堂练习:目前各国分别处于城市化的哪一个阶段?请判断连线。
初级阶段
加速阶段
后期阶段
英国
美国
日本
巴西
印度
中国?
请预测:各国城市化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
英国
美国
日本
巴西
印度
城市化发展
趋于缓慢
城市化发展
可能加快
归纳:英国的城市化之路。
归纳:英国的城市化之路?
城市化起步阶段
郊区城市化
逆城市化
再城市化
19世纪
20世纪
20世纪下半叶
近20年来
城市化
阶段
水平
发展
速度
地域扩展趋势
常见问题
初期
阶段
中期
阶段
后期
阶段
低
较高
高
缓慢
迅速
缓慢,甚
至停滞
缓慢
快
继续
增大
城市各功能用地混杂布
置,功能区分异不明确
交通拥挤、环境恶化、
住房紧张
大城市的中心空洞化、
逆城市化等
逆城市化现象
合作探究:什么是郊区城市化?什么是逆城市化?发达国家为什么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郊区城市化是指人口在郊区集中,使郊区与城市融为一体。
逆城市化:城市化后期,由于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城市问题日益严重,城区环境质量下降,城区人口迁往环境条件好、基础设施完善的乡村的现象。
城区
郊区
环境质量下降
基础设
施完善
乡村
根据计算,我国每年新增城市人口1200万,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说说城市化会给地理环境带来怎样的压力,并且提出缓解这些压力的措施。
探索思考:城市化促进了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人类文明。但也出现一些问题,我们居住的城市具体有那些问题?
纽约的光化学烟雾
.生物栖息地减少,影响生物多样性
.使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质、水量及其运动发生改变
.含有有害物质的废渣使城市土地质量下降
.使得局部的气候条件发生变化
.环境污染,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 ……
影响
措施
.合理规划城市
.使城市化进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提高城市绿化程度
.提高城市居民的环保意识
.分散大城市职能
……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生态城市
城市与自然
景观协调
节能屋顶
绿色城市
绿色交通
绿色阳台
人类未来生活的城市应该是什么样的呢?有关未来学家们经过苦心冥想之后,是这样预告的:
1.群体城市:各种城市连接形成城市群或城市带。
2.山地城市:为了充分利用土地,傍山的城市向山上发展,依靠巨型的电梯为交通工具。
3.摩天城市:土地利用率越来越高,摩天大楼群起。
4.地下城市:为了充分利用空间,把交通、商业等转移到地下。
5.海上城市:以海上大型作业平台的形式出现,给人们到海上居住提供了模式。
6.海底城市:由于海底资源丰富,海底城市必将大量出现。
7.沙漠城市:随着沙漠底层石油的开发及绿化工作的提高,沙漠上将出现一座座标新立异的大都市。
8.分散城市:随着交通工具和通讯器材的发达,人们更愿意分散居住在农村、山区。工作区和居住区相连的城市被成为“分散城市”。
9.外星城市:向外移居人口的计划最终将付诸实施。
知识拓展:未来的城市
课堂小结
一、什么是城市化
1.城市化的概念及标志
2.城市化的动力(推力和拉力)
3.城市化的意义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1.世界城市化的阶段特征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的城市化差异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应对城市化影响的措施:生态城市
东京市目前是日本太平洋沿岸大都市带的核心城市,远郊出现许多卫星城。读图,回答1、2题。
1.东京市城市化过程目前已处于( )
A.中期阶段 B.加速发展阶段
C.高级阶段 D.衰落阶段
2.东京市的空间扩张模式给城市规划
带来的有益启示是( )
A.解决大城市交通拥堵的最好办法是
规划放射状交通干道
B.中心区不保留绿化带,以提高城市
土地利用率
C.在基础设施、土地利用等方面实现
城乡统一规划
D.乡村—城市转型的根本动力是大都
市郊区的卫星城建设
C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