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作业课件(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作业课件(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9-17 13:09:33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第19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一、旧制度的危机
1.18世纪开始,法国封建制度日益腐朽没落。国王路易十五通过加重税收等方式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进步思想家猛烈抨击法国的封建制度,称之为“旧制度”。他们著书立说,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反对专制,提倡对民众进行启蒙教育,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这场以法国为中心、波及欧洲其他国家的反对旧制度的思想文化运动被称为“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二、法国大革命
2.旧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致使法国各种社会矛盾激化。支持美国独立战争使法国政府债台高筑,财政危机严重。为此,国王路易十六于1789年5月召开三级会议,讨论征税的问题。
3.1789年7月14日,巴黎民众攻占了象征国王统治的巴士底狱,由此引发了全国城乡的暴动。法国大革命开始了。
4.1789年8月,制宪议会通过了《人权宣言》,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
5.1791年,制宪议会制定了宪法,废除了旧制度,确立了新制度的基本框架。
6.1792年,法国宣布废除君主制,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3年,国王路易十六被以叛国罪送上断头台。
7.在异常严峻的形势下,以罗伯斯庇尔为首的雅各宾派组成了救国委员会,采取一系列严厉措施,平息了国内叛乱,打退了反法联军,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但是,雅各宾派的打击面过宽,结果罗伯斯庇尔等人在政变中被送上断头台。不久,新的反法联盟卷土重来。
8.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
三、拿破仑帝国
9.1799年11月,拿破仑·波拿巴发动政变,组成了一个新的政府,建立起一套高效率的国家机器。他十分重视改善财政和发展经济,大力发展工商业和农业。为了整理革命以来的立法成果,拿破仑主持制定了民法典,名为《拿破仑法典》,体现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后来,很多国家的民法都以《拿破仑法典》为参照蓝本。
10.在战场上,拿破仑再次大败反法联盟,他的个人威望也达到了顶点。1804年,经公民投票,法国改为帝国,史称“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加冕称帝。
11.拿破仑虽然当上皇帝,但在欧洲君主眼中,他仍然是革命的后继者。反法联盟一次次与法国较量,一次次败在拿破仑手下。拿破仑大军所向披靡,几乎横扫欧洲大陆,在废除各地封建特权的同时,也对当地人民进行压榨和掠夺。1812年,拿破仑远征俄国,大败而归。1815年,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
知识点一 法国大革命
【例1】某历史学家在评价法国某次革命时说,它是“19世纪的最后一次革命,是19世纪法国的革命史诗的顶点和终点”。这里所说的“革命”应该是( )
A.法国大革命 B.法国二月革命 C.巴黎公社 D.法国七月革命
解析:1789年,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爆发,推翻了法国封建君主的统治,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这是一场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彻底摧毁封建制度,广泛传播民主共和思想。法国大革命是“19世纪的最后一次革命,是19世纪法国的革命史诗的顶点和终点”。A项符合题意。
A
知识点二 拿破仑帝国
【例2】恩格斯指出:对德国来说,拿破仑并不像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这里强调了拿破仑( )
A.受到了德国人民的欢迎 B.损害了德国的利益
C.传播了法国革命的精神 D.有利于德国的统一
解析: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前期是打退反法同盟对法国的进攻,后期转变为具有侵略性质的战争,但他所到之处,推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思想,这对当时的德意志来说,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势力,因此具有革命的进步性。
C
对应训练
1.“这一事件本身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不过,它摧毁了平民心目中压迫的象征,掀开了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的序幕。”材料中的“平民心目中压迫的象征”是指( )
A.路易十六 B.法兰西第一帝国
C.巴士底狱 D.欧洲反法联军
C
2.与如图所示信息相关联的欧洲大陆的风云人物是( )
A.克伦威尔 B.罗伯斯庇尔
C.查士丁尼 D.拿破仑·波拿巴
D
1.在法国封建等级制度中,资产阶级属于( )
A.第一等级 B.第二等级
C.第三等级 D.第四等级
2.1789年7月14日,当路易十六听到某一消息时,询问身边的廷臣昂古尔公爵:“这是一场叛乱吗?”昂古尔回答:“不,陛下,这是一场革命。”他们谈论的事情是( )
A.攻占巴士底狱 B.拿破仑发动政变
C.召开三级会议 D.罗伯斯庇尔上台
C
A
3.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通过了《人权宣言》,其核心内容是( )
A.君权与民权 B.独立与自由
C.分权与制衡 D.权利与财产
4.1789年的《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的政治纲领,是旧制度的“死亡证书”和新体制的“出生证书”。这主要是因为《人权宣言》( )
A.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B.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传播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C.是资产阶级国家最早的一部法典
D.推动人类进入信息社会
D
B
5.近代法国频繁更换宪法,但是,很多宪法仍将《人权宣言》作为序言,或者确认宣言的基本内容,这主要是因为《人权宣言》有它的进步之处,它进步的意义在于( )
A.体现了启蒙思想的政治主张 B.否定封建专制特权制度
C.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D.提出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6.法国大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大最彻底的革命,它的高潮出现在( )
A.攻占巴士底狱之后 B.第一共和国成立时
C.雅各宾派统治时期 D.拿破仑帝国全盛时
B
C
7.列宁说:“它被称为大革命不是没有道理的。这次革命给本阶级、给它所服务的那个阶级,给资产阶级做了很多事情,以至整个19世纪,即给予全人类以文明和文化的世纪,都是在法国革命的标志下度过的。”这表明,法国大革命( )
A.使法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B.促进了世界文明与文化的发展
C.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思想
D.推动了法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C
A
8.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法国革命不仅标志着资产阶级的胜利,而且标志着民众的充分觉醒。”下列关于法国大革命特点的表述,与此观点一致的是( )
A.人民通过一次次起义,推动革命进程的发展
B.遭到外来势力的武装干涉
C.革命措施具有激进和暴力的特点
D.对整个欧洲的封建制度给予沉重打击
9.“人们已经被革命的巨浪搞得筋疲力尽,认为只有独裁才能维持法国的秩序。”1804年,拿破仑帝国的建立说明( )
A.维护了法国的封建统治
B.摧毁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C.顺应了法国当时的形势
D.加速了法国对欧洲的征服
C
10.学习世界近代史时,某同学发现,1804—1814年间欧洲国界发生了巨大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拿破仑对外战争
D.美国独立战争
C
11.《大国崛起》一书认为:“拿破仑战争是大革命的继续,拿破仑帝国是法国革命的最后阶段。”观点充分肯定了拿破仑( )
A.是法国大革命的领袖
B.巩固法国大革命成果
C.击退了反法联盟进攻
D.保护了欧洲封建势力
B
12.评价历史人物是历史学科能力要求之一。对下面历史人物评价最恰当的是( )
A.都建立了资产阶级联邦制共和国
B.都实现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
C.都有力地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
D.都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做出贡献
D
材料二 法国大事年表。
材料三 尽管法国大革命已经推翻封建王朝的统治,但是……资产阶级的力量整体并不强大,对强权的需要应该说大于对民主的渴望。
材料四 “最好在我们开始谈判前把那张椅子搬开,我看到高高在上的座位,总忍不住要坐上去。”
——拿破仑
(1)材料一中的“一个阶级”指哪一阶级?材料反映了这一阶级在当时怎样的社会境况?
阶级:资产阶级。社会境况:资产阶级经济实力增强,但在政治上无权。
(2)根据材料二法国大事年表指出,1789—1794年这一阶级通过哪些途径改变了它的社会境况?
①发动革命(或发动武装起义);②立法;③建立资产阶级政权。(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3)根据材料三、四分析,为什么法国资产阶级政权会由共和制走向帝制?
法国大革命后政局动荡,对外战争仍在进行,资产阶级需要强权政治维护其统治;拿破仑的军事才能和他的政治野心。(共22张PPT)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一、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1.17世纪初,英国开始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国王詹姆士一世来自苏格兰,狂热地推崇“君权神授”理论,渴望王权专断。他不经议会批准,强行征税,使议会与王权处于对立状态。
2.詹姆士一世的言行与英国的法律和政治传统严重不符。英格兰曾在1215年颁布《大宪章》,逐渐确立了“王权有限”和“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则。13世纪末,英格兰基本确立议会制度。
二、革命的发生
3.继詹姆士一世之后,查理一世继续推行君主专断政策,无视议会的权力。1628年,议会向国王呈递了一份《权利请愿书》,表达了议会限制王权的意图。查理一世解散了议会,议会和王权的矛盾激化。
4.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议员们不断抨击国王专权。查理一世挑起了内战。经过反复斗争,议会军队打败国王军队。16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随后,英国宣布为共和国。
5.共和国的权力落在了以克伦威尔为首的军队手中,议会有名无实。议会尊克伦威尔为“护国主”,克伦威尔独揽大权。革命废除了君主制,却没有终结个人专权的统治。
三、《权利法案》
6.1660年,查理二世接受议会有条件的邀请,做了英国国王。英国恢复了君主制,但国王的权力受到了很大限制。查理二世的继任者是詹姆士二世。他在英国恢复天主教和专制制度,进行反攻倒算,激起了人民的反抗。
7.1688年,英国发生政变,议会作出决定:废黜詹姆士二世,迎请他的女儿玛丽和女婿威廉入主英国,这次政变史称“光荣革命”。1689年,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如议会定期召开、议员享有讨论国事和言论自由的权利、征税权属于议会、国民可以自由请愿等。《权利法案》规定,国王不经议会许可,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不得征收捐税。议会还规定,今后任何天主教徒都不能担任英国国王,英国国王也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
8.以《权利法案》为基础,英国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从此,分歧可以在议会中协商解决,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和内战。
知识点一 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例1】《全球通史》一书中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源可以在国会和斯图亚特王朝之间的冲突中找到。”其“根源”指的是( )
A.苏格兰人民爆发反抗国王的起义
B.国王召集议会要求增加政府税收
C.议会议员猛烈抨击国王独断专权
D.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解析: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成为桎梏,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要求限制王权,利用议会与国王展开斗争,经过内战,打败了专制国王,故选D项。
D
知识点二 革命的发生
【例2】1628年英国议会向国王递交了一份《权利请愿书》,要求: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得向人民征税和借贷;不依法律和未经法庭判决,不得随意逮捕任何人和剥夺其财产;不许在居民家中驻扎军队等。《权利请愿书》制定的目的是( )
A.提升英国民众的参政意愿 B.限制国王的权力
C.叙述了资本主义手工业的阻碍 D.指出英国国王生活奢侈
解析:据材料“要求:国王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向人民征税和借贷;不依法律和未经法庭判决,不得随意逮捕任何人和剥夺其财产;不许在居民家中驻扎军队等”可知,《权利请愿书》制定的目的是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力。
B
知识点三 《权利法案》
【例3】如图形象地反映了近代资本主义的一种民主制度。该制度与下列哪一历史文献直接相关( )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1787年宪法》 D.《拿破仑法典》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权力,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标志着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A选项符合题意。
A
对应训练
1.下列关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背景的论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 B.新兴资产阶级不断成长
C.英国国王推行封建专制 D.新模范军力量十分强大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处死查理一世 ②詹姆士二世继位 ③光荣革命(宫廷政变) ④克伦威尔执政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②①④ D.①④②③
D
D
3.“一个人的绝对权力阻碍了国家的发展,不限制这种权力,国家便无法进步。”英国限制“一个人的绝对权力”的典型文献是( )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1787年宪法》
A
1.“君主的身份是人世上最高的东西,因为国王不仅是上帝在人间的副手,而且他还被上帝自己叫作神。”詹姆士一世言论的核心是( )
A.君权神授,王权至上 B.三权分立
C.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D.议会至上
A
2.英格兰曾在1215年颁布了《大宪章》,规定没有经过协商,国王无权征税。到了1628年,议会向国王呈递了一份《权利请愿书》,重申国王在没有得到议会同意的情况下不得征税,不经法院判决不能随意逮捕人等。这表明( )
A.英国王权受限有一定的历史传统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受启蒙运动的影响
C.英国有进行政治革命的历史传统
D.封建王权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A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 )
A.苏格兰人民起义
B.长期关闭的议会重新召开
C.爱尔兰人民起义
D.查理一世宣布讨伐议会
4.1649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处死的国王是( )
A.查理一世 B.威廉三世
C.詹姆士二世 D.路易十四
B
A
5.“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有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和经济的改变。”与英国政治制度改变相关的事件是( )
A.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B.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C.贩卖非洲的黑人奴隶 D.建立贸易公司
6.颁布于17世纪晚期,明确划分了议会和国王的权力界限,以法律形式维护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文献是( )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拿破仑法典》
A
A
7.钱乘旦教授在《从历史学视角透视世界现代化进程》中指出:英国克服专制王权,实现权力向下转移,是其政治现代化的第一个目标。英国完成这一目标是通过( )
A.1688年宫廷政变 B.《权利法案》颁布
C.《独立宣言》发表 D.《人权宣言》制定
8.资产阶级革命以后的这套政治制度……由少数贵族掌管政权,他们通过议会分享权力。这种制度能够保证工业革命的发生。“这种制度”指的是( )
A.君主专制制度 B.君主立宪制度
C.民主共和制度 D.三权分立制度
B
B
9.1688年,英国发生了宫廷政变。这场政变没有发生流血冲突就取得了成功,因此历史学家称之为“光荣革命”。关于这次“革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英国建立了共和国 B.推翻了国王专制统治
C.革命主力是人民群众 D.英国从此不再设国王
10.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为现代英国政治制度的形成奠定基础,标志着英国( )
A.封建统治不断加强 B.君主立宪制初步形成
C.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D.国王退出政治舞台
B
B
11.“从某种角度看,《权利法案》的意义并不在于使议会获得多少新的权力,而在于明确划分了议会和王权的权力界限。”对这一观点解读正确的是( )
A.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B.国家政权由君主和议会共同执掌
C.国王成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D.根除了国王和议会之间的矛盾
A
12.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的《权利法案》既沿袭了罗马法的精神,又开启了近代民主代议制的先河,其在世界民主化进程中最为深远的影响是( )
A.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
B.以法律条文捍卫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C.实现了由“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的革命性转折
D.解决了革命引起的政局动荡问题,为国家崛起提供了坚实的政权保障
C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40年,克伦威尔在新议会中参加起草了《大抗议书》,反对君主专制。1642年,查理一世掀起内战后,克伦威尔屡建战功。1645年,议会授权他组成“新模范军”并掌握全权。同年的纳西比战役,取得了第一次内战的胜利,1648年春,王军发动第二次内战,8月,克伦威尔率领新军击溃了王军。1649年,以议会和军队的名义处死国王,5月,宣布英国为共和国,8月,他率军镇压爱尔兰人民起义。1652至1654年,又打败海上劲敌荷兰,1653年,他驱散议会,实行军事独裁,就任“护国主”。1658年9月,克伦威尔在危机四伏中病逝。
——人教版《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九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归纳克伦威尔在军事、政治上的功绩以及他的历史局限性。
军事上:领导议会军击溃了王军,取得了内战胜利;远征爱尔兰和苏格兰;击败荷兰等竞争对手;政治上:参加新议会并参加起草《大抗议书》,反对君主专制;领导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处死国王查理一世,结束了英国的封建王权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就任护国主。历史局限性:远征爱尔兰、苏格兰;实行无议会统治,建立军事独裁,充满了高压、血腥和暴力,有专制和残暴的一面。
(2)根据所学知识,概述英国是怎样巩固革命成果的?
1688年发动宫廷政变;1689年制定《权利法案》对国王权力进行限制;确立了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政体。
材料二 因为光荣革命而产生的主权在议会的体制,形成了对本国产权、经济活动、信仰自由以及个人自由的政治保护,它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获取资源,这种历史安排便产生了一个强国。
——杨光斌《制度变迁与国家治理》
(3)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英国成为近代强国的原因。
原因: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形成保护财产所有权等制度;对自由的政治保护;对外殖民活动。(共21张PPT)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第18课 美国的独立
一、独立战争的序幕
1.从17世纪开始,英国先后在北美建立起13个殖民地。英国和欧洲其他国家的移民来到北美,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英国国王和贵族把北美看作英国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商品的市场,英国殖民者驱赶当地的印第安人,剥削欧洲移民和从非洲贩来的黑奴。1765年以后,英国政府在北美殖民地颁布了一系列新税法,激化了北美人民与英国殖民者之间的矛盾。1773年,英国政府授权东印度公司垄断北美的茶叶贸易,引发了新的抗税浪潮。
2.1775年4月19日凌晨,来克星顿的枪声标志着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二、华盛顿与独立战争
3.来克星顿的枪声激发了北美殖民地人民的抵抗热情,各地人民纷纷组织起来,武装支援波士顿。
4.1775年5月,北美13个殖民地的代表聚集费城,召开了第二届大陆会议。会上,华盛顿强烈主张武力反抗英军。会议一致决定把民兵整编为大陆军,委任华盛顿为总司令。与此同时,北美人民要求独立的呼声越来越高。
5.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由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布人人生而平等,享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宣言列举了英国殖民统治的种种暴政,号召殖民地人民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独立宣言》是第一个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献,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但是,宣言没有宣布废除奴隶制,事实上,天赋人权的享有者不包括黑人和印第安人。
6.1777年的萨拉托加大捷是独立战争的转折点。之后,法国承认美国,公开参战。欧洲很多国家也因与英国的矛盾结成了“武装中立同盟”,英国陷入孤立。1781年,美法联军在约克镇与英军激战,英将康华利率部下投降。1783年,英国被迫承认美国独立。美国独立战争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7.美国建立后,各州各行其是,矛盾重重,代表国家的中央政府软弱无力。1787年,由华盛顿主持召开了制宪会议,制定出美国宪法。宪法依据分权制衡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总统、国会与最高法院及其相关机构各司其职,相互制衡;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分享权力;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1787年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对后来许多国家的政治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1787年美国宪法也有很多不足之处,如允许奴隶制的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政治权利。
知识点一 独立战争的序幕
【例1】“1764年,英国通过‘食糖法’,对输入北美的食糖、糖浆、咖啡等商品课以重税,同时规定英国需要的木材、皮革商品,殖民地只能输往英国。”这可以用来分析( )
A.“三角贸易”的影响 B.美国南北战争的背景
C.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 D.工业革命的影响
解析:材料可以用来分析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故选C项。
C
知识点二 华盛顿与独立战争
【例2】华盛顿在1783年12月交出军权的仪式上说:“现在,我已经完成了赋予我的使命,我将退出这个伟大的舞台,并且向庄严的国会告别。”华盛顿“已经完成”的使命是( )
A.取得独立战争胜利 B.主持召开制宪会议
C.废除了封建农奴制 D.取得萨拉托加大捷
解析:美国独立战争发生在1775—1783年,华盛顿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在他的领导下,打败了英军,取得独立战争的胜利,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故选A项。
A
知识点三 《独立宣言》与美国宪法
【例3】“宣言列举了英国殖民统治的种种暴政,号召殖民地人民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脱离英国。”材料中的“宣言”指的是( )
A.《人权宣言》 B.《独立宣言》
C.《共产党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解析:“宣言列举了英国殖民统治的种种暴政,号召殖民地人民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脱离英国”材料中的“宣言”是《独立宣言》。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标志美国的诞生,它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B
【例4】1787年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人类智慧和意志所创造出的最美妙的杰作。美国1787年宪法最“美妙”之处是( )
A.规定美国总统由选举产生 B.维护了美国独立战争的成果
C.理顺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D.保证了权力之间的制约与平衡
解析:1787年宪法是由制宪会议制定的,它确立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实行三权分立,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国会掌握立法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从而确立了分权制衡的原则,D项符合题意。
D
2.来克星顿枪声是北美独立战争的( )
A.爆发标志 B.独立的标志
C.转折点 D.胜利的标志
3.18世纪,北美诞生了一个独立的新兴资本主义国家。其诞生的标志是( )
A.波士顿倾茶事件 B.《独立宣言》发表
C.萨拉托加大捷 D.约克镇战役
A
B
4.“(美国宪法)为了限制众议院的权力,他们便在众议院上面设置了参议院……因为参议院是各州立法会议选出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体现了分权制衡原则
B.突出了议会至上原则
C.扩大了各州权力
D.加强了联邦政府权力
A
1.1765年10月,英属殖民地的代表在纽约召开大会,会议的精神得到了积极响应,殖民地人民的反英运动此起彼伏。这些反英运动后来发展成为( )
A.启蒙运动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 D.美国南北战争
2.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是( )
A.来克星顿枪声 B.大陆会议
C.《独立宣言》的发表 D.萨拉托加战役
B
D
3.1776年7月4日,第二届大陆会议通过由杰斐逊等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告北美殖民地脱离英国管辖,美国取得独立战争的胜利。文中错误的表述是 ( )
A.时间 B.人物 C.文件 D.结论
4.1776年7月,华盛顿下令向全体官兵宣读这份文件,他希望这份文件能够激励每个官兵更加忠诚英勇地战斗。这份文件是( )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民法典》
D
B
5.美国历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取得最重要的成果是( )
A.赢得了国家独立 B.确立了联邦制国家
C.使美国成为世界强国 D.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6.来自各州的代表们进行了116天激烈的争执,最后达成共识制定了联邦宪法。从此,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美国诞生了。这部宪法是指( )
A.《独立宣言》 B.《1787年宪法》
C.《权利法案》 D.《苏联宪法》
A
B
7.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在研究美国1787年宪法时,采用了右图资料。引用此资料的目的是想说明宪法确定的哪一原则( )
A.主权至上
B.三权分立
C.总统掌权
D.民主选举
B
8.易中天在《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一文中说:“华盛顿有所为,美利坚民族得以独立;华盛顿有所不为,美利坚人民不受其苦。”这一说法( )
A.肯定了华盛顿对美国的历史贡献
B.确定了华盛顿在美国历史上的地位
C.很客观,没有一点主观性
D.很主观,无丝毫历史依据
A
9.1787年,美国在费城召开的制宪会议通过了一部联邦宪法,这就是1787年宪法。宪法确立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规定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这说明美国政治体制是通过( )
A.立法确定
B.会议形成
C.总统确定
D.人民决定
A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世纪初,英国人开始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殖民地,在英属北美殖民地,北部资本主义工商业比较发达。英国希望北美殖民地永远做它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全力压制北美经济的发展。殖民地人民强烈不满,反抗情绪日益高涨,英国殖民者对北美人民的反抗采取高压政策,双方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材料三 宪法规定,国会是立法机构,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国家行政大权赋予总统,总统是最高行政首长,又是武装部队总司令;司法权集中于最高法院。最高法院的法官由总统经参议院同意后任命,除非免职,任期终身。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背景是什么?
背景:英国压制北美经济的发展,并对北美人民的反抗采取高压政策。
(2)材料二出自哪一著名历史文献?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历史文献:《独立宣言》。标志性事件:来克星顿枪声。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部宪法?该宪法反映了什么原则?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是什么?
宪法:1787年美国宪法。原则:三权分立原则。性质:既是一场民族解放运动,又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