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7秋)三年级科学上册 2. 4.土壤的成分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2017秋)三年级科学上册 2. 4.土壤的成分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9-18 00:40: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土壤的成分》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
1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研究土壤”单元,从学生的感性经验入手,认识土壤的成分、类型,初步建立土壤的概念,树立保护土壤的意识。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主要指导学生亲近土壤,感受大自然中土壤的样态,了解土壤里有什么,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土壤是地球上的重要物质,作为现代公民,具有关于土壤的知识、保护土壤的意识,是必备的科学素养。对于儿童来说,土壤是非常好的走进大自然、认识大自然的载体。本课对学生学习内容的安排是逐层递进的,先是整体感知,再是仔细观察,最后是深入研究。本课一共安排了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观察、采集土壤样本。指导学生通过观察、采集土壤,了解土壤在自然界中的样态。第二部分,观察、识别土壤物质。学生通过直观地观察,识别出构成土壤的物质,认识到土壤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第三部分,实验、分析土壤组成。学生通过实验,识别土壤中存在的空气、水等重要成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在原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对土壤的认知会有一个全新的提升,既有科学概念方面的,也有科学思维方面的。
2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孩子,在生活中都或多或少地有过与土壤亲密接触的经历。他们在低年级学习《石头与泥土》、《土壤与生命》两个单元,通过挖泥土、玩泥巴、栽小葱、养蚂蚁等活动积累了很多感性经验和对土壤的直观认识。但受限于认识水平,对于“土壤”这个科学概念,中年级的孩子还有很多不解之处。譬如,他们知道在土壤里能找到很多东西,但还不能把这些东西算作土壤的一个组成部分,还没有“混合物”的概念。再有,学生对土壤中含有水、空气及不同大小的颗粒物质等,还不是很了解。
3教学目标
3.1科学知识:
知道组成土壤的成分有空气、水、沙子和黏土等。
3.2科学探究:
3.2.1通过观察土壤,知道并记录土壤中包含的肉眼可见成分。
3.2.2能利用纸巾、水、放大镜等工具来进一步观察,发现一些不可直接观察到的成分的存在,知道观察的方法多种多样。
3.3科学态度:
3.3.1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方式完成科学探究,体会其中的乐趣。
3.3.2能接纳别人的观点,乐于分享彼此的想法。
3.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了解土壤资源,了解人类和土壤的密切关系。
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发现土壤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
教学难点:做实验,认识土壤的主要成分。
5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教学课件,包含各种成分的土壤样本,搅拌后静置的土壤分层实验烧杯。
学生分组材料:学生采集的土壤样本、塑料水槽、小铲子、托盘、小棍、放大镜、纸巾、250ml烧杯、水、搅拌棒等。
6教学流程
7教学过程
7.1导入新课
7.1.1课前老师让大家和家长一起去采集土壤,说一说你带来的土壤是从什么地方采集来的?
7.1.2土壤里面都有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土壤的成分。(板书课题)
【意图解析】课前布置学生和家长一起去有植被的地方采集土壤,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实地感知土壤在自然界中的样态。课上让学生交流在什么地方采集的土壤,使学生全面了解土壤的分布,感悟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7.2观察、识别土壤物质
给每名同学发一张记录单——关于土壤成分的气泡图。
7.2.1观察活动前:
(1)学生独立写出自己认为土壤中有的物质。(可以是文字,可以是图画,也可以图文结合。)
(2)土壤里真的有你们写的这些物质吗?下面我们就来观察土壤。
课件出示观察要求:
用小铲子铲出一部分土壤放到托盘中,进行观察。
边观察边记录:观察前想到的,土壤中有的,在下面打一个对号,没有的,在下面画一个错号。自己没想到,但在土壤中发现的,在气泡图上接着补充。
观察好后,将土壤倒回塑料水槽中。保持桌面整洁。
【意图解析】 在观察前,先让学生写出土壤中有什么,一方面是对学生课前知识的一个调查,更重要的作用是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学生在预测完土壤中的成分后,探究时会更加用心,想知道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
7.2.2观察活动中:
(1)每个小组发一个塑料水槽,小组成员把带来的土壤倒进水槽中(课前进行)。(老师根据学生带来的土壤情况,把带有相同环境土壤样本的孩子安排到一组。对于带来土壤样本单一的小组,老师把自己的材料给学生加以补充)
(2)每名学生发一个塑料托盘和一根小棒,指导学生从塑料水槽中铲出一部分土壤放到托盘中进行观察,做好记录。
(3)当学生提出有些东西看不清时,老师出示放大镜,让学生说说放大镜的作用及用法,之后发放大镜,让学生进一步细致观察,做好记录。
【意图解析】将学生带来的相同环境的土壤聚集在一起进行观察,观察的效果会更全面、准确。土壤样本单一的小组,老师通过补充事先采集好的材料,帮助学生准确认识土壤的成分。再有,老师在为每个小组整理土壤样本的时候,要注意保持土壤的湿润程度,尤其底层,为后面的实验探究——发现“水”做好准备。
学生观察时,最初只发给一根小棒帮助学生拨动土壤,直观观察。当学生提出有的物质看不清时,再适时发放放大镜,对学生的观察有一个层次性的引导,也是观察方法的提升。
7.2.3观察活动后:
(1)学生将托盘中的土壤倒回水槽中,上交托盘和小棒,整理记录单。
(2)学生汇报:观察到的“土壤物质”。
交流时,引导学生说:“土壤中有**、**……这是我观察前就想到的,还有**、**……是我观察后发现的,还有**……我认为土壤中有,但没观察到。”
(3)老师结合学生汇报情况,加以板书。(板书:气泡图)
【意图解析】 学生汇报时,通过幻灯片的提示,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发现,提高学生的科学表述能力。学生通过全班的交流,对不同环境的土壤成分会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7.3实验、分析土壤成分
7.3.1谈话:刚才同学们对土壤的成分观察得很仔细,也很全面。可是土壤中还有一些物质你们并没有发现,它们已经悄悄地藏起来了,你们想找到它们吗?
要想让它们现身,我们需要借助一些工具。
【意图解析】对于土壤成分——水、空气等的发现,让三年级的学生独立探究,有一定难度。这里我用了一个“寻宝”的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出实验工具。
7.3.2探究土壤的成分——水
(1)谈话:(出示一张纸巾)这张简单的纸巾,就能让一种土壤成分现身。
(幻灯片出示图片)讲解:从土壤样本的底层挖出一小把土壤,放在纸巾中,用力握一握,打开纸巾,它便出现在你的纸巾上。
(2)每名学生拿出一张纸巾,开始实验。
(3)学生汇报实验发现。
(4)小结:土壤中有“水”。(板书:“水”)
【意图解析】通过幻灯片出示的实验方法的照片,学生就可以掌握实验操作的步骤,在最后一张图——打开纸巾的照片,不要给正面特写,要给一个侧面的图像,留一个悬念,不让学生看见此时纸巾的样子,这样学生就更急于知道实验的结果是什么。实验后汇报时,学生可能会说发现“纸巾变潮湿了”或者“纸巾变皱了,变软了”,此时老师可以追问:“什么可以使纸巾变成这样?”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从而认识到纸巾上的物质是“水”。
7.3.3探究土壤的成分——空气
(1)谈话:土壤中还有一种成分,它需要借助水才能现身。(出示装有水的烧杯)你知道用什么办法吗?
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
(幻灯片出示图片)讲解:
注意:把土壤放到水里时,要接近水面,轻轻松开手。
观察的焦点是土壤,看看土壤中什么成分现身了?
把你的发现记录到记录单上。
(2)学生组长把桌面的上一个实验材料送回,换回装有水的烧杯和新的土壤块,开始实验。
老师跟进一组,利用手机进行录像。
(3)学生汇报实验发现,老师播放录像。
小结:土壤中有“空气”。(板书:“空气”)
【意图解析】上一个实验是老师全面提示去做的,这个实验老师开始“扶”,出示装有水的烧杯,让学生自己推测实验方法,对学生的科学思维有一个提升。这个实验需要用板结的土壤效果比较好,所以这里面让学生到老师这换实验材料。学生在汇报时,实验现象已经不明显了,用手机录像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当学生说出发现后,再利用多媒体播放这段录像,学生对“土壤中有空气”会非常地信服,注意力也会集中到“气泡”上。
7.3.4探究土壤的成分——粘土、沙子
(1)谈话:看看你们烧杯里土壤现在的样子,一会儿它还会“变身”,你们期待吗?
老师这里有搅拌棒,一会儿你们用它来把烧杯里的土壤和水搅拌起来,充分搅拌后,就把烧杯放在那里不许再动,静静地观察。
你们知道使用搅拌棒的方法吗?
【意图解析】这里用“变身”来吸引学生继续往下探究,探究前让学生先观察土壤现在的样子,实验后再进行对比,效果会很鲜明。
(2)学生领取搅拌棒,开始实验。
实验后,及时送还搅拌棒。小组观察。
(3)老师出示课前准备的静置时间较长的烧杯,学生观察,汇报发现。
(4)小结:土壤上层较细的颗粒是黏土,下层较大的颗粒是沙土。
【意图解析】学生实验时,搅拌棒要及时取送,保证实验的可控性。由于时间的原因,学生课上实验的时间有限,土壤分层的效果可能不明显,所以老师用课前的实验材料来展示,观察效果会更好。学生的材料,下课放到教室里,让学生过一节后再观察。
7.4课后延伸
课下同学们继续观察烧杯中土壤的变化情况,看看它们一共分了几层?它们有着怎样的特点呢?下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
【意图解析】课上的研究没有完成,课下是一个很好的延续,而且土壤分层中的几种成分——黏土、粉沙、沙、砂砾等,也正是我们下节课要研究的内容,这个实验是一个很好的过渡。
8板书设计
9教学评析
一、实验如果条件许可最好让学生来做,考虑到实验的容器、实验的时间问题,以及实验结果的直观性,我选择教师演示,再加上课前做好的沉积实验展示给学生看,一个可弥补当场不能很明显地看到实验结果的缺陷,另一个让学生感受实验的方法和过程,同样达到教学目的。
二、利用教材的资源,培养学生看教材、利用教材的习惯。教材是学生学、教师教的载体,具有系统性。在公开课中很少看到教师利用好教材。在讲解课本中显示的科学概念时,可以让学生看书本读,也可把书本内容抄在小黑板上或在实物投影中显示供学生读,一般来说,让学生一起看黑板上的文字读,学生的注意力会集中一点。
三、材料充分,培养学生正确概念。“沙砾、沙、粉沙、黏土”的概念在观察、比较、想象中建立正确的表象。告诉学生,这是地质学家区分岩石颗粒的方法。再如在学生明白什么是“腐殖质”后,出示不同颜色、不同地方的土壤,问“那一种土壤肥力最好?”学生指黑土,理由里面的腐殖质含量高。这一比较学生对“腐殖质”的理解就更深刻了。而教师必须收集土壤样本,放在玻璃瓶中,让学生一目了然。顺便介绍中国有红土、黄土、黑土、水稻土等一些课外知识。
四、在控制上课节奏上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当大多数小组完成实验后,要求还没有做完的小组也停下来一起参与交流。科学课最终得形成研究的共识,虽这一切都是由学生得出的,但也要注重得出结果和过程的严谨性,如一组同学得出一个结论,必须得征得其它小组的同意方能成为共识,从小培养看待问题的方法,也是科学课得培养的科学素养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