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运动与位置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5. 运动与位置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8.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9-17 11:56: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苏教版 四 年级 上 册 科 学 学科教案
单元:第二单元《物体的运动》 课题:5《运动与位置》 课时:1
教材分析
本课是认识物体的运动的第一课,主要是认识运动与位置之间的关系:一是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来判断某物体是否在运动,二是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
本课教学内容包括四个活动:活动一,观察教材呈现的四组图片,交流各种各样的运动,这是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归纳,有生命的物体与无生命的物体都可以运动,自然物可以运动,人造物也可以运动。活动二,区分图片中哪些物体在运动,然后归纳出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要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提升,给出了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的标准。活动三,通过一系列的具体情境,让学生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认识到选择不同的参照物,人们对于物体是否在运动的描述可能不一样;通过网约车的生活实践,认识到如何描述运动物体的位置。活动四,这是一个拓展活动,交流有没有绝对不动的物体,初步建立静止是相对的观念。
学情分析
对于运动与静止,学生已有一定的感性认知和相关的生活积累,但也仅仅局限于能够看出位移的判断其为运动状态,对于相对固定的房屋、树木、大地判断其为静止状态。而这些前概念与本课所介绍的运动与静止存在一定的冲突,我们刚好可以借由这种认知上的冲突,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从而使学生了解运动与静止的含义。
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知道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的标准是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
2.科学探究:能够借助某一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并能够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的位置。
3.科学态度: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运动与静止现象方面的探究兴趣。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初步建立世界是运动的观点。
重点与难点
重点:能够根据某一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
难点: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对物体运动状态的描述也可能不同。
教学准备
PPT、物体运动视频等。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
1.提问:我们生活的世界有着各种各样的运动。你能说说我们的周围有哪些物体在运动吗?
2.学生回答。
3.出示教材中的四组图片,提问:图片中的物体在运动吗?根据什么判断它们是在运动着的?
4.学生思考并回答。
【意图解析】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于运动的前概念,再通过分析如何判断物体运动的活动,使学生发现判断物体运动需要不同物体之间或者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进行比较,初步建立参照物的概念。
(二)建立参照物的概念
1.出示图片,提问:观察两幅图片,图中的哪些物体是在运动的?你是怎么判断的?
2.学生观察,组内交流。
3.学生汇报:用语言描述图中哪些物体在运动,通过什么判断出它是在运动的。(学生在语言描述的过程中,教师进行适时地指导,让学生学会用科学的语言对物体是否运动进行描述。)
4.教师小结: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可以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变化发生。
【意图解析】通过一个综合的情景,使学生有意识的去利用其它物体进行比较,从而判断某一物体是否在运动,进一步建立起参照物的概念。同时在描述过程中让学生逐渐学会用科学的语言来对物体是否在运动进行描述。
(三)联系生活,初步建立静止时相对的概念
1.出示图片,提问:图中电梯上的人在运动吗?你是如何判断的?
2.追问:如果以电梯为参照物人在运动吗?
3.提问:在形式的汽车里,乘客运动了吗?为什么你是这样认为的?
【意图解析】使学生初步意识到,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对于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果是不同的。
4.出示网约车所在位置的地图,请学生描述汽车相对于乘客的位置(引导学生从方位、距离、所需时间等进行描述)。
5.教师小结:运动的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
【意图解析】通过生活情境进行具体的分析,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参照物的作用。
(四)拓展延伸
1.思考:有没有绝对不动的物体?
2.学生分组辩论。
3.学生汇报、交流各自的想法。
4.教师小结:自然界没有绝对不动的物体,静止是相对的。
【意图解析】通过辩论的形式,使学生初步建立静止是相对的,没有绝对不动的物体;运动是绝对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的观念。
板书设计
运动与位置
运动 绝对
参照物 静止 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