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粹—京剧》教学设计
学况分析:
自从我校开展了“戏曲进校园”的特色班,大部分学生对中国的戏曲知识有了大概的理解,学校也对各年级普及戏曲的教学,曾在第五届“六一”文艺汇演中,一展风采,得到一致好评。随着学生对认识、探索活动能力的增强,他们喜欢音乐课堂,积极参与到学校组织的各类文艺演出的活动中,也从中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初步认识中国国粹—京剧,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让学生具有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爱国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2、知识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京剧四大行当(生、旦、净、丑),了解其人物形象,从实践中感受京剧的四功(唱、念、做、打)五法(手、眼、身、法、步)。
3、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亲身感受戏曲四大基本功“唱念做打”,让学生在欣赏、模仿和富有表现力的音乐活动中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
4、重、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我国国粹—京剧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
难点:学习并模仿京剧的四功五法,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体验和感受京剧的魅力。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师生问好
播放戏曲相关视频,学生走进教室。
二、激趣导入、激发兴趣
1、提问:同学们知道刚才视频里播放的是什么吗?
戏曲: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的。中国的戏曲与希腊的悲剧、喜剧,印度的梵剧并称“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戏曲的种类繁多,但逐步形成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五大戏剧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家苑。
【设计目的:初步感受戏曲的魅力,引出国粹“京剧”。】
2、导入“京剧”(板书“国粹.京剧”)
3、了解什么是“京剧”。
京剧:京剧,曾称“平剧”,是中国五大戏曲之一,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被视为我国的“国粹”。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戏曲剧种,当时的徽戏戏班将湖北的汉调,昆曲以及我们陕西的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通过不断地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了京剧。京剧根据人物的形象、性格等,把人物分为四大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设计目的:通过理论,初步对“京剧”有大概的认知,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4、介绍四大行当。
净:(演唱《唱脸谱》)大家好,我是四大行当里的“净”,俗称大花脸,我扮演的大多是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些特异的男性人物。化妆用脸谱,音色洪亮,风格粗犷。
丑:今天天气好,王二我心情好,我也应邀来做客,大家掌声欢迎我。我就是京剧里的丑角,大多扮演的是喜剧的角色,我的样子很好记,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
生:适才听闻同学们非常喜欢京剧,小生不才,不吝赐教。同学们好,我是“生”角,我是除了“净”和“丑”以外的男性角色的统称。
旦:(《卖水》段),大家说我美不美?(美),我是女性角色的统称,称为“旦”,我们“旦”角里的“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可都是堂堂七尺男儿哦。
快速回答:看图识别行当。
【设计目的:通过人物的性格,自我介绍亮相,加深学生对行当人物性格、形象的理解,更好的区别四大行当】
6、京剧中的四大基本功—唱、念、做、打。
四功,唱、念、做、打的四项基本功,是戏曲舞台上一刻也离不开的表演手段。
唱:指京剧中的唱腔,一般分为两种“西皮”“二黄”,都是为了表现剧种人物的心情。“西皮”一般表现的是愉快的人物情绪,而“二黄”,多用来表现忧郁的人物情绪。唱是京剧中最重要的基本功,没有好的唱段,就不算好戏。
(学生学习《卖水》唱段。)
(2)念:就是京剧里的说话。只说不唱,称为“念白”。
念白段:刚听到这一段是数板,数板是念白的一种形式,是富有节奏性地念
(学生学习《卖水》念白段,分形式来表演。)
(3)播放“武打”段视频。
提问:视频中的人物在干什么?
打:京剧中的“打”功。京剧中的武打演员非常了不起,演员的武功要在规范、自如的掌握技巧的同时,以武功来表现人物和剧情,做到技不离戏,打出感情,打出语言,还要讲究软、绵、不能伤人。
导入“做”功
做:一般是指京剧中的形体动作。是体现京剧表演的重要手段。主要表现在:手眼身法步。也是京剧的另一艺术形态表现“五法”。
五法:手、眼、身、法、步。前辈曾说过:手为势,眼为灵,身为主,法为源,步为根。手指手势,眼指眼神,身指身段,步指台步,法指以上几种技术的规格和方法。
(老师教学生模仿各行当的“做”功。)
生:仓七 来七 仓七 来七 (诸葛亮)
旦:锵 才 锵 才 锵才 锵才 锵才 锵才 (花旦)
净:匡七 台七 匡七 台七 (张飞)
丑:台 台台 七台 乙台 (龟丞相)
【设计目的:通过让学生亲身体验京剧中的“四功”,“唱”“念”、“做”,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同时,加深知识的记忆。】
三、课堂总结,升华主题
四大行当:生、旦、净、丑。生:除净、丑以外的男性角色。旦:女性角色的统称。净:性格、品质相貌特异的男性,大花脸。丑:多为喜剧角色,小花脸。
“四功”:唱、(唱腔)念(念白)做(五法)打(武打)
京剧有着两百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的“国粹”,也是成为传播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媒介,梅兰芳先生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就把京剧带到了美国,引起了轰动。这就是我们中国文化孕育出来的艺术,经过了历史的积淀与经验积累,是我们的传统文化,是属于中国的艺术。而这项传统文化,需要我们青少年继续传承下去。自我校开展“戏曲进校园”以来,涌现出来大批的戏曲爱好者和优秀的小戏骨,在一次次的演出中,都得到了一致好评,我们的戏曲皇甫老师,更是一个字:帅!那么,戏曲社诚邀全校师生踊跃加入,将我们老一辈留下的“国粹”继续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今天我的课就到这了,谢谢大家,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