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一人教版必修一物理单元测试卷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A卷
1.中国自主研发的“暗剑”无人机,时速可超过2马赫。在某次试飞测试中,起飞前沿地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过程中连续经过两段均为的测试距离,用时分别为和,则无人机的加速度大小是(
)
A.
B.
C.
D.
2.如图所示,是一个半径为的中国古代八卦图,中央部分是两个半圆,练功人从点出发沿实线进行(不能重复),在最后又到达点。求在整个过程中,此人所经过的最小路程和最大位移分别为(
)
A.0;0
B.;
C.;
D.;
3.竖直向上飞行的子弹,达到最高点后又返回原处,假设运动过程中子弹受到阻力与速率成正比,则在整个过程中,加速度和速度的大小变化可能是(
)
A.加速度始终变小,速度先变小后变大
B.加速度始终变大,速度先变小后变大
C.加速度先变小后变大,速度先变小后变大
D.加速度先变大后变小,速度先变小后变大
4.万众瞩目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受阅方队军容严整、精神抖擞,依次通过天安门,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出色地完成了受阅任务。如图为战旗方队以同一速度通过天安门广场时的精彩场面,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战旗旗杆为参考系,天安门城楼是静止的
B.以战旗方队车辆为参考系,本车的战旗旗杆是静止的
C.以该方队的领队车辆为参考系,该方队的其他车辆是运动的
D.以地面为参考系,战旗是静止的
5.下列关于物体可以看做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正在做课间操的同学们都可以看做质点
B.C罗在世界杯上任意球破门,研究他踢出的足球的运动弧线时,足球可视为质点
C.研究跳水运动员转体动作时,运动员可视为质点
D.研究地球自转时可以将地球看做质点
6.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是指没有大小和形状,只有质量的点,是真实存在的物体
B.原子很小,因而任何情况下都可视为质点
C.汽车行驶时,因为车轮转动,所以在任何情况下汽车都不能视为质点
D.—个物体能否视为质点,是由研究问题的性质决定的
7.动车给人们在城市之间来往带来极大的便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研究动车运行的速度时,不能把它看做质点
B.动车从北海出发往桂林行驶了指的是动车的位移
C.在运行中动车速度为,这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的
D.动车从北海到南宁运行“1小时36分”指的是时刻
8.从高为5
m处以某一初速度竖直向下抛出一个小球,小球在与地面相碰后弹起,上升到髙为2
m处被接住,则整个过程中(
)
A.小球的位移大小为3
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7
m
B.小球的位移大小为7
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7
m
C.小球的位移大小为3
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3
m
D.小球的位移大小为7
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3
m
9.某人站在楼房顶层点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然后落回到抛出点下方的点,则小球在这一运动过程中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分别为(取点为坐标原点,规定竖直向上为正方向)(
)
A.
B.
C.
D.
10.质点做直线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在2?4
s内,质点静止
B.质点在0
~2s内的加速度比4
~6s内的加速度大
C.在第4s末,质点离出发点最远
D.在0?6s内,质点的平均速度大小为5
m/s
11.一位女士由于驾车超速而被警察拦住,警察对她说:“太太,您刚才的车速是60公里每小时!”这位女士反驳说:“不可能的!我才开了6分钟,还不到1小时,怎么可能走了60公里呢?”根据以上对话及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女士所说的6分钟是指时间,60公里是指位移大小
B.警察所说的60公里每小时是指平均速度大小
C.图中的指的是瞬时速度大小
D.图中的指汽车在1小时内行驶的路程不能超过50公里
12.在伦敦奥运会中,牙买加选手博尔特是公认的世界飞人,在男子100
m决赛和男子200
m决赛中分别以9.63
s和19.32
s的成绩获得两枚金牌。关于他在这两次决赛中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9.63
s”和“19.32
s”指时刻
B.200
m决赛中的位移是100
m决赛的两倍
C.200
m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10.35
m/s
D.100
m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10.38
m/s
13.一质点做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大小为2
m/s,ls后速度大小变为4
m/s,则下列关于这段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加速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
A.速度的变化量大小一定是2
m/s
B.速度的变化量大小可能等于6
m/s
C.加速度大小可能大于2
D.加速度大小一定等于2
14.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两车的位置x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时刻两车速度相等
B.从0到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
C.从到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
D.在到时间内的某时刻,两车速度相等
15.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气垫导轨和数字计时器来测量瞬时速度和加速度,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滑块在牵引力的作用下做加速直线运动,先后通过了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计时器记录了遮光条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已知遮光条的宽度为,从遮光条第一次遮光到第二
次遮光经过的时间为。求:
(1).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m/s,
滑块通过第二个光电门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m/s;
(2).滑块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
16.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某同学得到一条用电火花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甲所示,并在其上取了共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没有画出,电火花计时器接交流电源.他经过测量并计算得到电火花计时器在打各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如下表:
对应点
速度
0.141
0.185
0.220
0.254
0.301
(1)设电火花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计算的公式为________;
(2)根据(1)中得到的数据,以点对应的时刻为,试在图乙所示坐标系中合理地选择标度,作出图象。
(3)利用该图象求小车的加速度________;(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17.如图所示,一辆轿车从超市出发,向东行驶了300
m到达电影院,继续行驶了
150
m到达度假村,又向西行驶了950
m到达博物馆,最后回到超市,全程用时70
s。以超市所在的位置为原点,以向东的方向为正方向,用1个单位长度表示100
m。
(1).在直线坐标系上表示出超市、电影院、度假村和博物馆的位置;
(2).求轿车从电影院经度假村到博物馆的位移与路程;
(3).求全程的平均速率和平均速度。(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8.如图所示为一物体沿直线运动的图象,根据图象:
(1).计算前2
s内物体的位移,第3
s内物体的位移,前5s物体运动的总路程和位移;
(2).求出物体在0~2
s、2?3
s、3?5
s各段的速度;
(3).画出与图象对应的图象。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第一段的平均速度为:
第二段的平均速度为:
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知,两个中间时刻的时间间隔为:,
则加速度为:。
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答案:D
3.答案:A
解析:空气阻力的大小与速率成正比,在上升过程中速度不断减小,则阻力不断减小,根据:
可知加速度不变减小.
在下降的过程中,速度不断增大,阻力不断变大,根据:
可知加速度仍不断变小.
A.描述与分析相符,故A正确.
B.描述与分析不符,故B错误.
C.描述与分析不符,故C错误.
D.描述与分析不符,故D错误.
4.答案:B
解析:A.以战旗旗杆为参考系,天安门城楼是运动的,选项A错误;
B.以战旗方队车辆为参考系,本车的战旗旗杆是静止的,选项B正确;
C.以该方队的领队车辆为参考系,该方队的其他车辆是静止的,选项C错误;
D.以地面为参考系,战旗是运动的,选项D错误;
5.答案:B
解析:研究做操同学的动作时,人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同学们不能看成质点,故A错误;C罗在世界杯上任意球破门,研究他踢出的足球的运动弧线时,足球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可看作质点,故B正确;研究跳水运动员转体动作时,要看运动员的动作,不可以把运动员看作质点,故C错误;研究自转时地球的大小不能忽略不计,不可看作质点,故D错误。所以B正确,ACD错误。
6.答案:D
解析:质点是指没有大小和形状,只有质量的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不是真实存在的物体,故A错误;原子很小,在研究原子的内部结构时,原子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能看成质点,故B错误;研究汽车从相距较远的甲地开往乙地的时间,汽车的长度与两地间距离相比较时可以忽略,可以看成质点,故C错误;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关鍵看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研究的问题中能否忽略,故D正确。
7.答案:C
解析:A.在研究动车运行的速度时,可以不考虑动车的大小和形状,故可以把它看做质点,故A错误;
B.动车行驶的距离一般为曲线,所以指的是路程,故B错误;
C.在运行中动车速度为,这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的,故C正确;
D.动车从北海到南宁运行“1小时36分”对应的一个过程,故为时间,故D错误。
故选:C。
8.答案:A
解析:位移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是物体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从高为5
m处以某一初速度竖直向下抛出一个小球,小球在与地面相碰后弹起,上升到高为2
m处被接
住,首末位置的距离为3
m,所以位移的大小为3
m,方向竖直向下,运动轨迹的长度为5
m+2
m
=7
m,所以路程为7
m,
A正确.BCD错误。
9.答案:C
解析:物体上升,由下降到达0点下方的点,路程.初位置到末位置的距离,方向竖直向下,所以位移.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0.答案:D
解析:自题图可知,在2~4s内,质点做速度大小为10m/s
的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斜绝对值越大加速度越大,则质点在0~2
s内的加速度比4
s
内的加速度小,故B错误;质点在前5
s内一直沿正方向运动,5-6
s
内沿负方向运动,所以在第5
s末,质点离出发点最远,故C错误;根据图线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知在0?6s内,质点的位移,则平均速度大小,故D正确.
11.答案:C
解析:女士说的6分钟是指时间,60公里是指路程,A错误;警察所说的60公里每小时指的是瞬时速度的大小,B错误;图中的数字指的是瞬时速度大小,C正确,D错误。
12.答案:D
解析:“9.63
s”和“19.32
s”指时间,A错误;200
m决赛路径是曲线,指路程,B错误;200
m决赛的位移小于200
m,故C错误;100
m决赛的平均速度,故D正确。
13.答案:BC
解析: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1s后的速度与初速度方向相同时,速度的变化量,当1s后的速度与初速度方向相反时,速度的变化量,A错误,B正确;当1
s后的速度与初速度方向相同时,加速度,当1s后的速度与初速度方向相反时,加速度,C正确,D错误。
14.答案:CD
解析:在位置–时间图像中,图线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在时刻,两图线的斜率关系为,两车速度不相等;在到时间内,存在某一时刻甲图线的切线与乙图线平行,如图所示,该时刻两车速度相等,选项A错误、D正确。从0到时间内,乙车走过的路程为,甲车走过的路程小于,选项B错误。从到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都为,选项C正确。
15.答案:(1).0.1;
0.3;
(2).0.2
解析:(1).滑块通过光电门的时间极短,可以用短时间内的乎均速度来表示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由平均速度的定义可计算,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大小;滑块通过第二个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大小。
(2).根据加速度定义式可得滑块的加速度大小。
16.答案:(1)
(2)如图所示
(3)0.40
解析:(1)若时间较短,平均速度可代替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电火花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所以从点到点时间为,有:。
(2)根据图中数据,利用描点法作出图象如图:
(3)图象斜率大小等于加速度大小,故。
17.答案:(1).如图所示
(2).
-800
m;
1100m
3.20
m/s;7.
1
m/s,方向向西
解析:(1).以超市所在的位置为原点,以向东的方向为正方向,则电影院的坐标为300
m,度假村的坐标为450
m,博物馆的坐标为,位置如图所示
(2).轿车从电影院经度假村到博物馆的过程中的位移,路程
(3).全程的总路程,平均速率,全程的总位移,平均速度,负号说明平均速度的方向向西。
18.答案:(1).20
m
;0;50
m
;--10
m
(2).10
m/s
;0;-15
m/s
(3).如图所示
解析:(1).由题图可知,初始时刻物体的位置坐标为,2
s末物体的位置坐标为,则前2s内物体的位移为,3
s末物体的位置坐标为,第3
s内物体的位移,前2
S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20
m,第3
S内物体静止,第5s末物体的位置坐标为,第3
s末到第5
s未物体从位置坐标为处运动到处,运动路程为30
m,所以前5
s物体运动的总路程为,前5
s物体的位移,
(2).前2
s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前2
s内的位移为,物体在内得速度,在2?3
s物体静止,位移为,物体速度,在3?5
s物体位移为,物体速度.负号表示速度方向与x轴正方向相反。
(3).根据上述计算结果画出与图象对应的图象,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