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第七课《云》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
人民音乐出版社
【授课年级】
小学二年级
【教材分析】
《云》是一首抒情的儿童歌曲,4/3拍,五声D宫调式,四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结构。歌曲的节奏舒展平稳,旋律起伏跌宕,优美抒情,白云在蓝天上飘荡,引发了孩子们天真的联想,从“蓝天”“白云”到“大海”“帆船”,从“装着小雨点”到“快快浇麦田”,寄托了孩子的真诚而美好的愿望——愿大自然忠实的为人类服务,让人们的辛勤劳动换来丰硕的成果。这首歌自创作以来,一直深受小朋友的喜爱,久唱不衰。
【学情分析】
本课是面向小学二年级学生进行的教学实践活动,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比较依靠感性的思维模式进行学习,因此,我想通过看、听、说、舞、奏等方式来理解知识。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感受三拍子歌曲的强弱规律,用自然柔和的声音去演唱歌曲,并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歌曲规整的乐句理解换气记号的作用,唱准旋律中的音准。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以及看、说、听、唱、舞、奏等环节来感受作品的旋律美,意境美。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生动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感受助人为乐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
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能够用自然柔和的声音来演唱,体会到音乐内在的律动美并能用舞蹈动作和打击乐器进行表现。
【教学难点】
用自然连贯的声音来表现歌曲,能够理解换气记号的作用,并自然的换气;唱准旋律音准,怀着美好的情感来演唱歌曲。
【教法和学法】
教师采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法,对话教学法,情景创设法,讨论点拨法,示范法。
学生采用观察法,听辨法,比较法,模仿法,跟唱法。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 引发联想
1. 师故事导入播放“小猫钓鱼”ppt图片。
2. 生跟琴进行发声练习。
3. 师播放运用数码相册大师制作的“云”视频。
4. 生观察图片并说说现象。
(设计意图:通过运用数码相册软件制作的“云”视频激发学生对云的兴趣,使学生对下面的学习内容充满期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 聆听歌曲 分层学习
1. 生初听完整的歌曲。教师提出问题:“请同学们听后说说云变成什么了?它到底想干什么?
2. 生再次聆听歌曲,教师提问:“听后你觉得歌曲的声音是怎样的”?“你的心情又如何呢”?
(设计意图:先通过聆听音乐熟悉歌词内容,并在其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通过带着问题去聆听,有针对性的分层学习歌曲。)
三、学唱歌曲 突破难点
1. 师运用ppt中添加文本框和设置触发键功能提取出旋律中的调式骨架音,进行音准练习。
2. 生随教师提示的科尔文手势进行演唱和猜唱名活动。
3. 师先让学生观看ppt中制作的云形状高低不同的音符图片,然后让学生在曲谱中挑出刚才唱过的三个音。
4. 生边说师边在交互式电子白板中进行圈画。
5. 师和学生在交互式电子白板中共同配合完成唱谱任务。
6. 师切换到ppt幻灯片中点击音频按钮把事先运用ppt自定义动画功能根据音乐的快慢调节时间轴来控制擦除效果的时间和音乐节奏快慢相一致制作出随音乐跑动的旋律线。
7. 生边观看跑动的旋律线边听音乐进行唱谱活动。
8. 师出示ppt制作的歌谱并聆听歌曲。提问:“请同学们在聆听歌曲时注意歌词的添加有哪些是“一字多音”的地方?”
9. 生在交互式电子白板上进行勾画。
10. 师用琴带领学生逐句学唱歌曲。
11. 生随琴学唱歌曲。
12. 师播放带音频的ppt歌谱图片。提问:“听了你们的歌声我都情不自禁的想跳舞了,你们愿意和我一起跳吗?”
13. 生边演唱边跟随教师一起跳舞。
(设计意图:首先遵从学生学习的规律运用ppt中的自定义动画根据音乐快慢调节时间轴,使音乐和旋律融为一体。让学生把抽象的音乐具体化,直观化。又比较多的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功能实现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整个教学的过程充满趣味性,同时也提高的教学的效率。)
巧用歌谣 解决重点
师在交互式电子白板中边说歌谣边画“换气记号”介绍换气记号的用法。提问:“谁能到讲台前面为换气记号在歌曲中找到您认为合适的地方呢?”
师在交互式电子白板上针对换气记号设置拖拽克隆功能。
3. 生到讲台前在交互式电子白板上进行拖拽换气记号插入歌曲中。
4. 师和学生共同在交互式电子白板上进行试唱和修改的操作。
5. 师运用ppt图片展示正确的换气位置。提问:“请同学们按照正确的换气位置进行演唱好吗?”
6. 生运用换气记号完成歌曲演唱。
(设计意图:在此环节中,发挥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优势,利用其中的设置拖拽克隆功能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融入其中,教师采用探究式学习的模式进行互动教学。)
五、拓展编创 器乐伴奏
1. 师在ppt中播放一段运用喀秋莎录頻软件录制的集音频和图片为一体的视频。提问:“请同学们说说三拍子有什么特点呢?”
2. 生运用动作表现三拍子的强弱特点。
3. 师和生共同做节拍和节奏的分角色表演。
4. 生边做边观察教师,发现节拍和节奏的不同点。
5. 师用语言启发学生进行节奏的编创。
6. 生进行编创。
7. 师把生编创的节奏写在黑板上并标注编创者的姓氏。
8. 生在教师引领下共同来拍一拍创编的节奏。
9. 师请学生到讲台前来选择节奏来拍一拍并换成打击乐器来奏一奏。
10. 生进行打击乐器的表演。
11. 师邀请全体学生边唱边跳,请打击乐器的学生进行伴奏。
12. 生分角色进行表演。
13. 师总结学生表现,并请学生在ppt结尾运用数码相册制作的视频下,边听边看带着美好的心情走出教室,结束这节音乐课。
(设计意图:主要是想通过在ppt中插入运用喀秋莎录頻软件制作的音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三拍子的律动,在编创节奏环节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同时教师也在最后环节运用数码电子相册软件制作的视频把之前的所有知识点融会贯通,让学生对整节音乐可有一个清晰的思路,把学生学过的知识复习一边,夯实所有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