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0学年七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测试卷
试题卷
本试卷满分为100,考试时间60分钟
姓名_______
得分________
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
1.
下列数据中,与实际情况比较接近的是(
)
A.科学课本的长度为235毫米
B.乒乓球台的宽度大约是2000厘米
C.长跑运动员长跑后体温可达到46℃
D.一张课桌的高度约是1.5米
2.
比较温度计和体温计,相同的是(
)
A.量程
B.准确程度
C.构造
D.原理
3.
用三角板和刻度尺配合,先后4次测量小球的直径,其测量结果分别为1.73厘米、1.78厘米、1.71厘米、1.78厘米,则小球的直径应取多少(
)
A.1.78厘米
B.1.765厘米
C.1.77厘米
D.1.75厘米
4.
下列单位换算过程中正确的是(
)
A.1.8米=1.8×1000=1800毫米
B.1.8米=1.8米×1000=1800毫米
C.1.8米=1.8米×1000毫米=1800毫米
D.1.8米=1.8×1000毫米=1800毫米
5.
为测定某漆包线的直径,把它紧密地绕在铅笔上,用刻度尺测得线圈总长度为5厘米,圈数为50圈,则该漆包线的直径为(
)
A.
0.2毫米
B.
1毫米
C.
1厘米
D.
2厘米
6.
下列关于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A.
使用液体温度计时,温度计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B.
使用量筒测体积时,液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应与凹面底部垂直
C.
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量程,以满足测量精确度的要求
D.
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必须将尺的最左端与物体的左边缘对齐
7.
测量一小石块的体积,量筒放平稳且面对刻度线读数,若测量水的体积时仰视,测量水和石块总体积时俯视,这样得到石块的体积为5cm3,则石块的实际体积(
)
A.大于5cm3
B.
等于5cm3
C.
小于5cm3
D.以上都有可能
8.
测量人的身高时,选用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应是(
)
A.1米
B.1厘米
C.1分米
D.1纳米
9.
如图所示,利用维生素C能使淀粉—碘溶液褪色的性质,可以比较
苹果汁和橙汁中维生素C含量的多少。要得出正确结论,实验过程
中不需要控制的条件是(
)
A.
胶头滴管滴出的果汁的滴数必须相等
B.
烧杯中的淀粉—碘溶液的质量必须相等
C.
胶头滴管滴出的每滴果汁的体积必须相等
D.
烧杯的大小必须相等
10.
使用酒精灯时,错误的操作是
(
)
A.
用火柴点燃酒精灯
B.
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
C.
用酒精灯外焰给物质加热
D.
熄灭酒精灯火焰时,用灯帽盖灭
11.
下列科学仪器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手拿试管给试管内的固体加热
B.
用胶头滴管滴液体时,滴管口伸入受滴容器
C.
没有老师的指令,不得试嗅或直接接触任何化学试剂
D.
用手直接去拿有腐蚀性的药品做实验
12.
下列测量铁钉长度的四种方法,最适合的是(
)
A.
B.
C.
D.
13.
木制刻度尺受潮后膨胀,小欣同学用这把木制刻度尺测量课桌的长度,则测量值将(
)
A.偏大
B.
偏小
C.
不变
D.都有可能
14.
下列关于滴管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A.
取液后的滴管,倒放在试管架上,以免液体流出
B.
滴管用完后放在洁净的实验台上
C.
滴瓶上的滴管用过以后未经蒸馏水冲洗便放回原瓶
D.
吸取了石灰水的滴管未经蒸馏水冲洗便用其吸取食盐水
15.
某同学从气温计上读得当时的温度为?5℃,则下列读法中正确的是(
)
A.负5℃
B.
负摄氏5℃
C.
零下5℃
D.零下5°
16.
下列几种测量工具中,其刻度线的分布不均匀的是(
)
A.刻度尺
B.
温度计
C.
量杯
D.天平横梁标尺
17.
在实验课上,小米同学在使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首先观察到天平的最小砝码为5g,接下来小米未将游码移到零刻度处即开始调节平衡螺母,将天平调平衡后,在右盘加上10g砝码,正好使天平达到平衡。此时小米的同桌小李刚从教室外回来,小李主动要求读数,于是小李根据正常的方法读得天平的示数是11g,则所称物体的实际质量为(
)
A.6g
B.
9g
C.
10g
D.11g
18.
小明用一支示数为38.6℃的体温计直接去测量他身旁的两位同学的体温,得出甲的体温为38.6℃,乙的体温为39.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同学都发烧了
B.
甲没有发烧,乙发烧
C.
甲发烧,乙没有发烧
D.
甲可能发烧了,乙一定发烧了
19.
科学探究是解决科学问题的有效手段。其中的假设也需要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小明同学一个人在房间做作业,台灯忽然熄灭了,对其原因小明提出了如下四个假设,你认为不科学、不合理的是(
)
A.
可能停电了
B.
可能台灯的插头掉了
C.
可能是台灯灯泡的灯丝烧断了
D.
可能下雨了
20.
小梅家有一批盆栽的郁金香,过去一直开红色花,现在却开出了紫色的花,有人认为这是土壤中缺水引起的,但小梅经过一段时间补充水分后,还是开紫色的花。这说明实验结果与原来的假说是不符合的,此时小梅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
)
A.
修改假说,重新实验
B.
修改实验过程,使之与假说相符
C.
修改结果,使之与假说相符
D.
实验不成功,停止探究
二、填空题(共6题,每空1分,共25分)
21.
如图所示,用两把刻度尺测同一物体长度,放置正确的是______(填“A”或“B”)刻度尺,该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cm。
22.
请在空格上填入适当的单位:
(1)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是8.848_________。
(2)一瓶伊利纯牛奶是250________。
(3)一位中学生的质量约50
________。
(4)某位病人体温为39_________。
(5)学校走廊的宽度约是180_________。
23.
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大家要学会利用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来检验自己的观点。下列仪器中,①烧杯
②滴管
③酒精灯
④玻璃棒
⑤药匙
⑥试管
(1)用来加热的是________。(2)取用少量固体药品的是_______。(3)用来滴加少量液体的是________。(4)常用来搅拌的是_______。(5)常用来配制溶液的是________。(以上各空填序号)
24.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中仪器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图3
(1)图1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________,小球的直径是________。
(2)图2小石块的体积是__________。
(3)图3温度计的读数是__________℃。
25.
零下35摄氏度还可以读作_________,可以写作________。比?25℃高15℃的温度读作________,写作________。一块冰的温度由?15℃升高到5℃,其温度升高了________。若冰的温度由0℃降低了10℃,此时冰的温度是______。
26.
如图所示,木块的长度是_________,若改用最小刻度是厘米
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测量结果应是__________。有
一本1000页的书,其厚度为4厘米,则每张纸的厚度是
__________毫米。
三、实验探究题(共5题,27题8分,28题6分,29、30、31每题7分)
27.
酒精灯火焰分焰心、内焰和外焰三个部分。为探究火焰温度,科研人员用特殊的测温装置进行实验(如图),结果如下(探头位置是指测温探头离灯芯的垂直高度)。
(1)
根据上表数据,火焰三部分温度由低到高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表数据,加热实验时,被加热的仪器或物品应放置在________位置较适宜。
(3)焰心温度较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中,若燃着的酒精灯中酒精不足,现要添加酒精,采取的操作是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向酒精灯中添加酒精。
28.
甲、乙两同学分别用量筒测量一个小石块的体积。甲同学的做法是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V2?V1;乙同学是先将石块置于量筒中,同时往量筒中注入水,使水全部浸没石块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取出石块,记下取出石块后水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V1?V2,比较这两种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1)你做此实验将选择哪种方法:_______(填“甲”或“乙”)。
(2)如果两同学读数都是正确的,两同学计算出的石块体积可能不相等,比较大的是_______(填“甲”或“乙”)。
(3)如果甲同学实验读数如上图所示,则这块小石块的体积是_______cm3。
29.
蚊子的幼虫孑孓生活在水中,它们的生活是否需要空气呢?小刚设计了一个探究实验进行研究,试回答下列问题:
(1)提出问题:孑孓的生活需要空气吗?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设计:
①取甲、乙两个大小相同的烧杯,放入等量清水;
②如图,取30只孑孓放入甲烧杯中,并用一细密的铁丝网罩住,另取_____只孑孓放入乙烧杯中,甲烧杯在本实验中作为________(填“实验组”或“对照组”);
③将甲、乙两烧杯放在适合孑孓生活的同一环境中;
④观察甲、乙两烧杯中孑孓的生活情况;
⑤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
(4)什么实验现象可以证明孑孓的生活需要空气?_____________________。
30.
“某些传染病可以通过握手进行传播,而常洗手可以减少手沾染病原菌的数量”,为了验证这一结论,甲、乙两位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实验前,
在培养皿内放人经灭菌处理的酵母菌培养基;甲、乙都清洗并消毒自己的手。每次握手前,乙均用无菌棉醮取含酵母菌的培养液,擦遍自己的手。
第一步:甲与乙握手,清洗手后用大拇指在1号培养基上按三下,盖上盖子。第二步:甲与乙再握手,不洗手直接用大拇指在2号培养基上按三下,盖上盖子。
第三步:把两个培养皿同时放入培养箱中,在28℃条件下培养24小时,并观察。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培养24小时后,如果_______号培养皿内的培养基上酵母菌菌落数较多,则结论得以验证。
(3)实验中不是立刻观察甲手上的酵母菌,而是在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再进行观察,这种做法的好处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大拇指在培养基上按三下后,立即盖上盖子,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一天饭后,小华同学帮妈妈收拾桌上的碗筷时不小心将一杯水碰倒,他忙拿干抹布去擦,却很难将水擦干,妈妈见状拿了另一块干抹布擦,很快就将桌上的水擦干了,他感到有些奇怪,忙问妈妈是怎么回事。妈妈只是告诉他,妈妈拿的是抹布是棉布做的,他手里的抹布是涤纶的,他不禁想到了一个问题并进行如下的探究。
(1)提出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猜想与假设:布的吸水能力可能跟布料的种类有关。
(3)所需的器材:三个形状和大小相同的烧杯,质量相同的棉布、麻布、涤纶各一块,足量的水。
(4)主要步骤:将三个烧杯中倒入______的水,分别将三块布放入各个烧杯中让水浸透,然后将三块布分别取出,从方便和准确的角度看,应观察和比较______,将现象记入下表。
(5)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炎热的夏天,如果人体皮肤被汗浸渍,会让人觉得很不舒服,因此,从吸水多少这个角度说,应尽量采用______类的布料来制作夏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020学年七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测试卷
答案
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
A
D
D
D
B
A
C
B
D
B
C
A
B
C
C
C
C
D
D
A
二、填空题(共6题,每空1分,共25分)
21.
A
2.20
22.
(1)km
(2)mL
(3)kg
(4)℃
(5)cm
23.
③
⑤
②
④
①
24.
(1)0.1cm
1.20cm
(2)7mL
(3)-22
25.
负35摄氏度
-35℃
零下10摄氏度
-10℃
20℃
-10℃
26.
2.70cm
2.7cm
0.04
三、实验探究题(共5题,27题8分,28题6分,29、30、31每题7分)
27.
(1)焰心、外焰、内焰
(2)离灯芯2.5-3.5cm
(3)与空气接触不充分导致燃烧不充分
(4)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28.
(1)甲
(2)乙
(3)20
29.
(2)作出假设:孑孓的生活需要空气
(3)实验设计:②30
实验组
⑤有无空气
(4)甲烧杯中孑孓的存活率明显比乙小
30.
(1)常洗手可以减少手沾染病原菌的数量
(2)2
(3)可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4)放置外界条件干扰
31.
(1)提出问题:布的吸水能力和什么因素有关
(4)主要步骤:等量
烧杯中剩余水量
(5)结论:布的吸水能力和布料的种类有关
(6)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