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区位
与农业地域类型
城郊农业
农业生产
人们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和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产品的活动。
农业生产的投入产出
自然条件
各种农产品
生产资料
科技
投入
产出
劳动力
城郊农业
城郊农业的概念
城郊农业是以城市为依托,
适应城市市场需要,在城
市郊区利用优越的地理位
置,以生产鲜活农副产品
为主的商品型农业。
概念分析
Click to add Text
Click to add Text
Click to add Text
Click to add Text
Click to add Text
Click to add Text
1.主导区位因素:
2. 分布范围:
3. 农产品类型:
4.农业类型:
城市郊区
市场
鲜活农产品
商品农业
城郊农业的特点
① 产品品种多,生产周期短,
商品率高
城郊农业的特点
农
服
工
商
有粮食、奶牛, 草坪、花卉、蔬菜,林果、瘦肉型猪、特种水产等一批种养加销一条龙的生产基地
有汽配农机、不锈钢五金制品、生化制药、装潢材料、食品加工行业
出租车、房地产、旅游、运输业等
超市集团,包括农工商、好德、可的、伍缘等超市、便利店
上海市
农工商
集团
农工商一体化
②产、工、运、销相结合,生产效率高
城郊农业的特点
城市中心区(市场)
蔬菜、奶牛、花卉
棉花、蔬菜、奶牛
商品粮、棉产区
商品粮、棉、渔业、奶牛
③呈环状布局结构
德国著名农业经济学家杜能19世纪20年代提出农业区位理论的空间模型。
第①圈 自由农业带
第②圈 林业带
第③圈 谷物(麦类)与牧草农作带
第④圈 谷草带
第⑤圈 三圃农业带
第⑥圈 畜牧业带
谷物带
专栏 杜能农业区位理论
杜能农业区位理论
条件:
均质平原
孤立国
机制:
运费是生产成本中的主要变量,且与距离成正比。
易腐蚀、难运输(蔬菜、鲜奶)
建筑用材、木炭
谷物带
杜能区位理论的启示
越是附加值高,不易储存,运费高,距离城市越近。
越是附加值低,易储存,运费低,距离城市越远
上海近郊、远郊农业分布差异
思考?
<10km 近郊蔬菜、奶牛、花卉区
10~20km 棉花、蔬菜、奶牛区
20~35km 商品粮、棉区
>35km 商品粮、棉、渔、奶牛饲养业区
近
远
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目前,上海、北京、香港这样的大城市,农产品大部分依靠外地供应。
香港几乎所有的猪肉、牛肉和60%左右的蔬菜都是来自内地,淡水鱼,家禽也基本上由内地供给。为了保障对香港副食品供应,内地大部分省市都建立了专门对港的供应基地,751、753、755次三趟列车把全国各地的鲜活农副产品及时运往香港。
香港郊区为什么没有像杜能圈那样的农业布局?
大城市城郊农业的变化
① 建立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副食品供应基地。
②城市自身农副产品需求量大,需靠外地供应,
原来类似杜能圈的分布格局发生变化。
(农业圈范围扩大)
变化
变化
③城郊农业开始从单一功能走向经济、
生态、观光、休闲等多功能方向发展。
练 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