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镜成像
【课程标准要求及解读】
对本节内容知识的终结性教学要求是,既要通过学生自己的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又要求学生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其应用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描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会应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分析解释简单的现象。
2.会运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
3.知道平面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收集与记录。
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通过对平面镜的应用的了解,感受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
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平面镜成的是虚像。设计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用平板玻璃替代平面镜,用物体与像的重合来比较像与物的关系(用实物替代虚像),采用这两个“替代”的原因。
【教学准备】
演示用:多媒体课件、平面镜、同样大的蜡烛两根、、火柴。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装置一套(内有镀膜玻璃板、支架、物体A和B、三角板等)。
学生分组用:平面镜、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装置一套(内有镀膜玻璃板、支架、物体A和B、三角板等)、白纸一张、20cm钢尺等。
【课时】一节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复习、引入新课
1.一起回忆上节课的知识
课件出示光的反射光路图,请学生回答:这些都叫什么啊?它们遵守什么规律?
2.光的反射现象的重要应用——
平面镜
课件出示有关生活中平面镜应用的几个实例的图片。
2.课件出示并介绍本节学习目标。
新课教学
一、认识平面镜
师请学生汇报学生自己搜集的:平面镜的含义
两、三位学生汇报,师点评、并出示平面镜的含义
平面镜:反射面是光滑平面的面镜叫作平面镜。
【或表面平整光滑且能够成像的物体叫做平面镜(plane
mirror)】
平静的水面、玻璃板、抛光的金属表面等都可相当于平面镜。
出示图片,提问:上面的情景可能是真的吗?
师:要想做出明确的判断,我们就要先学习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出示:平面镜成像探究过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师:我们先进性“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这两个环节,有关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大家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课前的实验、观察、探究,看看能提出哪些问题,并同时给出自己的猜想与假设。为了更利于此项活动的进行,下面我们请两位学生给大家表演一下:照镜子的小节目。
两位学生到讲台前进行表演
表演后,学生进行“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这两个环节的汇报、交流。每位学生汇报完后,师、生进行点评。
师出示:(1)提出问题
探究一: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问题1:平面镜成像时,物体的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探究二:像与物的位置关系
问题2: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问题3:像与物的连线跟平面镜有什么关系?
探究三:像的虚、实
问题4: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
(2)猜想与假设
师:我们先来解决一下“探究三:像的虚、实
问题4: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
出示:实像与虚像的判断幻灯片(上有小孔成像光路图及文字“小孔成像是由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以在光屏上显现出来。平面镜中的像能在光屏上显现出来吗?”)
师出示:大平面镜一个、白布一块,请三位学生到讲台前,利用它们进行有关平面镜成的是虚像的探究演示实验。
师:猜想与假设完成后师设计实验,设计实验时遇到的难题:如何确定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如何确定像的位置?
请三位学生到讲台前(一位扶平面镜,另两位分别充当物体A和物体A的像),师可先演示真实点燃的蜡烛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情况。然后再利用几位学生的配合探究得出利用“替代法”来解决像与物无法直接靠近比较大小的问题。此过程中还可借助学生已有的如何比较两位同学的身高的经验。
师请一位学生拿着一根点燃的蜡烛A放在大平面镜前,观察镜中的像,然后师拿另一根没点燃的蜡烛B放到大平面镜后面,问在前面的同学能看见蜡烛B吗?(学生回答看不见)师将大平面镜移走,再问:现在能看见蜡烛B了吗?(学生回答:能看见
但看不见蜡烛A的像了)。
提出问题;怎样做能够使我们既能看见蜡烛A的像,又能看见蜡烛B呢?
得出解决方法: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镜
师出示实验步骤幻灯片,并请两位学生到讲台前利用两根蜡烛、大白纸、玻璃板、大白纸、三角板、粉笔等给大家演示教材中的实验探究方法、步骤。
学生演示完、师点评后,师出示各组桌上有的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装置,对里面的器材进行简要介绍、说明,然后请同学们开始进行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分组实验探究活动。
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活动,师巡视、指导。
请几位小组代表汇报实验数据和所分析得出的结论。
师出示(4)分析论证、得出结论的幻灯片,并引导学生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四条归纳为:等大、等距、垂直、虚像。
请学生将做完实验的纸沿平面镜所在的线对折,有何发现?
由此得出: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关于平面镜轴对称。
通过演示说明,平面镜成的是:正立的象、
左右倒。
针对性练习一
1.一位1.6米高的同学,站在距平面镜2米远的地方,他的像高为
。当他向平面镜靠近1米,这位同学的像高为
。
2.池中水的深度是2
m,月球到地球的距离是3.8×10
km
km,则月球在池中的像到水面的距离是
。
3.“猴子捞月”中,猴子捞不到月亮,水中的“月亮”实际上是(
)
A.光的直线传播而成的实像
B.光的直线传播而成的虚像
C.光的反射而成的实像
D.光的反射而成的虚像
4.
如图是从平面镜中看到的一钟表面,
那么实际时刻是__________
三、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1、人眼是怎样确定物体的?(课件出示说明图)
2、人眼是怎样看见平面镜中的像的?
活动:请用铅笔将课前准备复习回顾中的第(4)项任务中你已经画完的三条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看看有何发现?然后再结合教材78页有关“平面镜成虚像”的内容,试着讲讲我们是如何看到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以及为什么说所成的像是虚像?
课件出示说明图,并请一位同学到讲台前给大家进行讲解。
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以在光屏上显现出来。(课件出示)
虚像: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不可以在光屏上显现出来(课件出示)
四、平面镜成像的作图
方法一: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或光的反射规律)作图(课件出示作图方法或过程)
方法二:依据平面镜成像特点(或对称法)作图(课件出示作图方法或过程)
针对性练习二
请完成下面的光学作图:
1、请在图3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所成的像。
2、请在图2中画出三角形ABC在平面镜所成的像。
3、如图1所示,S是发光点,S
’是S在平面镜中的像,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4、请在图4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所成的像。
学生练习,四位学生板演
师、生共同点评后,师再利用图1、图2,分别说明为什么小汽车前挡风玻璃师倾斜的和水中倒影是怎样形成的。
出示水中倒影的图片和水中倒影的成因示意图
五、平面镜的作用及应用
作用1、可以成像
作用2:可以改变光路
生活中的平面镜:
平面镜给人带来不利的例子
课堂小结
巩固与检查
1、
身高1.7m的人站在高1m的竖直平面镜前3m处,他在镜中的像高是________m,像和他相距_________m,若他向平面镜移1m,则他和像的距离是_________m。
2、
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取决于:(
)
A.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B.物体的大小
C.平面镜的大小
D.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3、如下图所示,小猫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此时它所看到的全身像应是图中的(
)
4.某同学在做“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
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观察。在此实验中:(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
的关系;(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的关系;(3)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像。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4—3平面镜成像
平面镜
成像规律
规律也可表述为:
成像原理
虚像:成因、判断
原理:光的反射
作图
平面镜的应用
作用:
应用:
凸面镜和凹面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