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体内物质的运输
A概念,B概念理解,C概念应用,D综合提升
A类题
1、血液包括 (55%)和 (45%)。血浆:作用 。血细胞:① 作用 。
② 作用 。
③ 作用 。
2、血红蛋白的特点;在 的地方,容易与氧 ;在 的地方,又容易与氧 。 担负血细胞的再生任务。
3、血液的功能: 的功能,还能起
的作用.
4、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心脏能 ,是推动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动力来源。瓣膜的作用: 。
写出图中编号的结构名称:
① ,② ,③ ,④ ,⑤ , ⑥ ,⑦ 。
A ,B ,C ,D ,
5、血液循环:血液在一次完整的循环过程中要流经心脏 次,可分为 和 两部分。
体循环:
→ → →全身 → → → 。
②肺循环:
→ → → → 。
6、动脉血: 的血,呈 色。静脉血: 的血,呈 色。
7、血压与脉搏。
①心率: 。成年人安静时心率为 .正常范围 次/分。
②脉搏:心脏每次收缩都会产生很大的压力,这个压力会沿动脉向前推动血液,使所有的动脉受到压力,形成脉搏.脉搏与 是相同的.
测脉搏方法:把手指按放在腕部的 处触摸.
③血压: 。
当心脏收缩时,动脉血压达到最高值叫 ;心脏舒张时,动脉血压下降到最低的值叫 。一般用分式表示人体血压.如16/10.7干帕,表示 。
血压正常范围:收缩压 千帕;舒张压 千帕.
高血压 ;低血压: 。
B类题
1、血浆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D )
A 蛋白质 B 无机盐 C 葡萄糖 D 水
2、在下列细胞中,具有细胞核的是( D )
A 红细胞和白细胞 B 血小板 C 白细胞和血小板 D 白细胞
3、血细胞有一定的寿命,原有的血细胞不断地衰老死亡,又有新的血细胞产生。新的血细胞是由( B )
A 已有的血细胞分裂产生 B 红骨髓产生
C 血管内壁上皮细胞的分化产生 D 心脏产生
4、对于血管内的血细胞而言,它所赖以生存的内环境是( A )
A、血浆 B、组织液 C、淋巴 D、以上三项都有可能
5、血液的组成成分是( A )
A 血浆和血细胞 B 血浆和白细胞
C 血浆和红细胞 D 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6、血液在结构层次上是( B )
A 细胞 B 组织 C 器官 D 系统、
7、在人体抽取的血液中,加入柠檬酸钠的作用是( A )
A 使血细胞和血浆分层 B 防止血液凝固
C 加速血液凝固 D 破坏血细胞
8、血液中具有运输氧功能的物质是( C )
A 红细胞 B 血浆蛋白 C 血红蛋白 D 氧合血红蛋白
9、血液中有三种血细胞,其中形态最小,又没有细胞核的是_____________。
答案:血小板
10、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低于一定量时,就会出现精神不振、脸色苍白、头晕等贫血症状。贫血症状出现的原因是血液____________的能力大大降低了。
答案:运输氧
C类题
1.对幼儿和成年人尿液的生成和排出的叙述中,正确的选项有( )
①尿的生成都是连续的
②尿的排出均是间歇的
③幼儿的尿液生成和排出均是连续的
④成人的尿液生成和排出均是间歇的
2.肺的下列结构特点,与肺的气体交换作用无直接关系的是( )
A. 肺泡数目极多
B. 肺泡上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C.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很薄
D. 肺泡位于细支气管的末端
3.血液中没有( )
A.氨基酸 B.脂肪酸 C.麦芽糖 D.维生素
4.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的功能,主要决定于它具有( A )
A 在含氧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的特性
B 在含氧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的特性
C 在含氧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的特性
D 在含氧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的特性
5.医学上判断贫血的依据是少于正常值的( B )
A 血液的量 B 红细胞数量或血红蛋白含量
C 血细胞的数量 D 血浆的量
6.关于血红蛋白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 血红蛋白是一种含碘的蛋白质
B 血液呈红色是由于血浆中含有蛋白质
C 血红蛋白能加速血液凝固,防止伤口大量出血
D 血红蛋白能帮助红细胞运输氧
7.下列关于血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 血液能输送氧、二氧化碳和各种营养物质及代谢产物
B 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担负着血细胞的再生任务
C 血液对人体有防御保护作用
D 血细胞的更新速度很快,约60天左右全身的血细胞全部被更换
8.某人手指被刀割伤,伤口周围红肿、发炎,则下列成分中显著增多的是( A )
A 白细胞 B 红细胞 C 血小板 D 血浆
9.长期在平原生活的人,到西藏的最近几天里,血液中数量会增多的细胞是( A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巨噬细胞
10.生活在高原上的人们,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较多,出现此生理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下列哪种生态因素造成的 ( A )
A.空气 B.水分 C.光照 D.温度
11.桡动脉的脉搏是由于( C )
A 心脏振动直接引起的 B 心脏射出的血液冲到这里引起的
C 主动脉的搏动沿着动脉壁传来的 D 桡动脉的血压造成的
12.如果某人测出他收缩压是14千帕,这说明他的收缩压( A )
A 高于大气压14千帕 B 低于大气压14千帕
C 绝对值为14千帕 D 与舒张压之差是14千帕
13.下列血管中血压最高的是( A )
A 肺动脉 B 肺静脉 C 主动脉 D 下腔静脉
14.观察心脏内部结构时,看到心脏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放,保证血液流动的方向是( B )
A 心房→心室→静脉 B 心房→心室→动脉
C 心室→心房→动脉 D 静脉→心室→心房
15.某人因急性肠胃炎,需在上臂静脉处滴注生理盐水和抗生素,那么抗生素在抵达肠胃的过程中,需通过心脏的( D )
A 两个心房 B 两个心室 C 一心房和一心室 D 所有心房和心室
16.下列关于组织内气体交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①组织内O2的分压高于动脉血内O2 的分压②组织内O2的分压低于动脉血内O2的分压
③组织内CO2的分压高于动脉血内CO2的分压④组织内CO2的分压低于动脉血内CO2的分压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17.下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鱼尾鳍内两种血管的血液流动情况。
据图分析这两种血管各是什么血管?
(1)左图是 血管,理由是
(2)右图这种血管的特点是
18.某成年男子去医院作常规血液检查,结果如下:
A 血红蛋白是0.11克/毫升 B 红细胞数是500万个/立方毫米
C 白细胞数量是20000个/立方毫米 D 血小板计数是26万个/立方毫米
根据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检查数据中,不正常的是_________。
(2)此人可能患了何种疾病?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白细胞 (2)炎症
19.右图所示曲线分别表示人体血液中O2和CO2含量的变化情况。若横轴中的A段为组织内毛细血管,则b为 含量的变化曲线。曲线b所表示的气体在C段血管处迅速升高的原因是 。
答案:氧气 与肺泡内进行了气体交换
20.人体大量失血时,会头晕。这是由于大量失血,使血液中的_______________大量减少,血液的________能力降低造成脑部_________不足的缘故。
答案:血红蛋白;携氧 ;供氧
D类题
1、右图曲线表示人体血液流经不同血管(H、I、J)时血液中氧或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其中H为肺动脉,则图中曲线和血管I分别表示(B )
A.氧的浓度,肺静脉
B.氧的浓度,肺部毛细血管
C.二氧化碳的浓度,肺静脉
D.二氧化碳的浓度,肺部毛细血管
2、人体心脏的左、右心室收缩时,便会把血液压入血管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其中右心室中的血液压入( )
A.主动脉 B.肺动脉 C.上、下腔静脉 D.肺静脉
3、目前医院在体检抽血时普遍采用如图所示的真空采血管。使用时将导管一端的针头插入被检者的静脉,另一端的针头插入真空试管内,血液便会自动流入试管,此时学血液是( C )
A.靠自身重力流入试管 B.被真空试管吸入试管
C.由血压压入试管 D.通过吸气把血液压入试管
4、水蚤的身体呈半透明,制作装片后在低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其心脏的搏动情况。某班甲、乙、丙、丁四组学生,分别用滴管从10℃、20℃、30℃的三种含有水蚤的培养液中吸取培养液,滴在载玻片上,制成不同装片进行观察,得到数据如下表。试回答:
甲组 乙组 丙组 丁组
平均心率(次/分) 10℃ 281 191 192 187
30℃(室温) 288 286 289 291
30℃ 401 108 398 296
(1)本实验研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2)表中有错误数据的组别是_______________。
(3)实验数据有误是因为实验操作的时间太长引起的,为什么实验操作的时间太长会引起数据错误?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