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A概念,B概念理解,C概念应用,D综合提升
A类题
1.消化系统由一条_________和一些能分泌_________的_________组成。消化系统有三方面的功能:将食物分解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这些小分子化合物_________;将消化后产生的_________排除体外。
2.消化有两种类型,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_。牙对食物的切割属于_________。
3.当食物消化后,营养物质通过_________的管壁进入_________的过程叫做吸收。
4.酶是________________制造的一种具有________的________,又称为________。
5.酶的特点是具有________性、________性和________性。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等。
6.在人的唾液里有能把淀粉初步消化的酶一一________,胃液里有能把蛋白质初步消化的酶一一________,胰液、肠液里有多种消化酶。
7.三类大分子物质最终消化产物。
①淀粉 —→ _________ ;
②蛋白质 —→ _________;
③脂肪 —→ _________ + _________ 。
3.小肠是_________。 ①小肠很______, ②内壁有许多______, ③小肠内壁有______,④小肠内有多种______,⑤小肠有丰富的______。
B类题
1.食物中的蛋白质经消化转变成( B )
A 脂肪酸 B 氨基酸 C 葡萄糖 D 甘油
2.位于腹腔右上部的器官是( C )
A 胃 B 盲肠 C 肝脏 D 心脏
3.小肠绒毛不能直接吸收的营养物质是( D )
A 氨基酸 B 麦芽糖 C 维生素 D 脂肪酸
4.肝脏有病的人,应少吃的食物是( D )
A 蔬菜 B 饭 C 瘦肉 D 油煎蛋
5.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 A )
A 小肠 B 大肠 C 胃 D 口腔
6.下列食物进入消化道后,能被消化道直接吸收的是( )
A.一杯牛奶 B.一粒维生素 C.一块蛋糕 D.一个椅子
7.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 )
A肝脏 B.胰腺 C.唾液腺 D.甲状腺
8.下列营养物质中,可以不经过消化,在消化道内直接被吸收的是( )
A.无机盐和维生素 B.蛋白质和糖类
C.脂肪和糖类 D.脂肪和蛋白质
9.某人患有肝病,肝功能不正常,分泌胆汁过少,对食物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影响最大的是
A.淀粉 B.脂肪 C.蛋白质 D.维生素
10.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 )
A.唾液 B.胃液 C. 胰液 D.胆汁
11.消化系统是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的,其中前者是一条很长的管子,依次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后者位于消化道外的大消化腺有 .直接开口于消化道的小消化腺有 .胃壁里有很厚的肌肉层,其内分布的消化腺称为__________。它分泌的消化液称为___________,能消化____________。
12.经过消化,食物中的蛋白质、糖类、脂肪最终分别被分解成______、___ ___、______。
13.请在下表中填入各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流入的部位:
消化腺 唾液腺 胃腺 肝脏 胰腺 肠腺
流入的部位
14.人体摄取的食物中,能被消化道壁直接吸收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C类题
1.我们吃的面筋,其主要成分是( )。
A.淀粉 B.蛋白质 C.脂肪 D.无机盐
2.嗑葵花籽时,垫放在葵花籽皮下的纸张上往往会留下许多油迹,这是因为( )。
A.种子中含有蛋白质 B.种子中含有脂肪
C.种子中含有水分 D.果皮中含有脂肪
3.人体吞下的食物经过消化道的顺序是 ( )
A.食道→胃→肝脏→小肠→大肠→肛门
B.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C.食道→胃→大肠→小肠→肛门
D.食道→胃→肢→大肠→小肠→肛门
4.下列各项中,不是消化系统的功能的是( )
A.对食物进行机械加工
B.将大分子的化合物分解成为小分子的营养物质
C.将消化后的营养物质吸收进入循环系统
D.将食物中的细菌彻底除掉
5. 178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巴兰让尼进行了一个科学实验:将一块肉放入一只极小的铁笼内,将肉连同铁笼一起喂给一只鹰吃,一段时间后,将连着小铁笼的绳子往外拉,结果只拉出完整无损的小铁笼,铁笼内的肉却不见了。关于这块肉的去向,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
A.鹰在口腔中用牙齿把肉剔出吃了 B.鹰嗦囊内的寄生虫钻进笼子把肉吃了
C.鹰的消化道分泌化学物质把肉消化了 D.鹰体内的细胞把肉吸收了
6.在人体的消化系统中,小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下列结构中,与小肠的吸收功能无关的是( )
A.小肠粘膜有皱襞和小肠绒毛 B.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C.小肠绒毛壁薄,上有微绒毛 D.小肠内有肠腺,能分泌多种消化酶
7.有些药物常被封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服用,以避免对胃产生剌激。从淀粉在消化道内的消化特点来看,其原因是 ( )
A.胃能消化淀粉,使药物慢慢渗出 B.胃不能消化淀粉,胶囊可经胃进入小肠
C.胆汁不能消化淀粉 D.淀粉在口腔内初步消化,便于吞咽
8.血液流入小肠壁前与流出小肠壁后相比,所含成分的特点是( )
A.氧增加了,养料增加了 B.氧减少了,养料增加了
C.氧增加了,养料减少了 D.氧减少了,养料减少了
9.下图中能正确表示酶与温度关系的坐标图是( )
10.人在发烧时食欲较差,其病理是( )
A 胃不能及时排空 B 摄入的食物未能被消化
C 消化酶活性受影响D 完全抑制了消化酶的分泌
11.血液凝固是一系列酶促反应过程,采集到的血液在体外下列哪种温度条件下凝固最快( )
A 0℃ B 15℃ C 35℃ D 25℃
12.如图一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份被消化的程度。请据图判断:淀粉开始被消化的部位是( )
A.口腔 B.食道 C.小肠 D.大肠
13.在消化道的某一部位内抽取内容物进行化验,结果发现其中的脂肪类物质还没有被消化,蛋白质却已被初步消化,那么该部位应是 ( C )
A.口腔 B.食道 C.胃 D.小肠
14.有些药物常被封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服用,以避免
对胃产生刺激。从淀粉在消化道内的消化特点来看,其原因是 ( B )
A.胃能消化淀粉,使药物慢慢渗出 B.胃不能消化淀粉。,胶囊可经胃进入小肠
C.胆汁不能消化淀粉 D.淀粉在口腔内初步消化,便于吞咽
15.为了研究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会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某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分析后回答问题:
试管编号 加入物质 温度 PH值 滴加碘液后颜色变化
1 2ml淀粉糊,2ml蒸馏水 37℃ 7 变蓝色
2 2ml淀粉糊,2ml唾液 37℃ 7 不变色
3 2ml淀粉糊,2ml唾液 45℃ 7 变蓝色
4 2ml淀粉糊,2ml唾液 37℃ 1.8 变蓝色
试管1和2比较,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管2和3比较,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管_____和_____比较,说明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要受pH值的影响。
试管2滴加碘液后不变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类题
1、酶是生物催化剂,生物体内都含有各种各样的催化酶。下列所示为人体内某种酶在不同pH条件下,其催化效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B )
A.当pH从5升高到7,酶的催化效率逐渐升高
B.t1的温度大概在37?C左右
C.人体内各种酶在中性环境下的催化效率最高
D.在温度从0→t2的变化中,酶的催化效率逐渐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