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粤教版物理选修1—1第2章
电磁感应与电磁场练习含答案
粤教版物理选修1—1第二章
电磁感应与电磁场
1、我国已经制定了登月计划.假如宇航员登月后想探测一下月球表面是否有磁场,他手边有一只灵敏电流表和一个小线圈,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直接将电流表放于月球表面,看是否有示数来判断磁场的有无
B.将电流表与线圈组成闭合回路,使线圈沿某一方向运动,如电流表无示数,则可判断月球表面无磁场
C.将电流表与线圈组成闭合回路,使线圈沿某一方向运动,如电流表有示数,则可判断月球表面有磁场
D.将电流表与线圈组成闭合回路,使线圈在某一平面内沿各个方向运动,如电流表无示数,则可判断月球表面无磁场
2、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匝数不变,原线圈接入电压有效值恒定的交流电,则副线圈的( )
A.匝数越少,输出电压越高
B.匝数越多,输出电压越高
C.输出功率比输入功率小
D.输出功率比输入功率大
3、(多选)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磁波是电磁场由发生区域向远处的传播
B.电磁波必须依靠介质来传播
C.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时,频率和波长的乘积是一个恒量
D.振荡电路发射电磁波的过程也是向外辐射能量的过程
4、如图所示,ab是水平面上一个圆的直径,在过ab的竖直平面内有一根通电导线ef.已知ef平行于ab,当ef竖直向上平移时,电流磁场穿过圆周面积的磁通量将( )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始终为零
D.不为零,但保持不变
5、一个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3∶1,将原线圈接在6
V电池组上,则副线圈两端电压为( )
A.18
V
B.2
V
C.0
D.6
V
6、(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最早发现电和磁有密切联系的科学家是奥斯特
B.电磁感应现象是法拉第发现的
C.建立完整的电磁理论的科学家是麦克斯韦
D.最早预见到有电磁波存在的科学家是赫兹
7、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n1∶n2=4∶1,当导体棒在匀强磁场中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切割磁感线时,电流表的示数是12
mA,则电流表的示数为( )
A.3
mA
B.0
C.48
mA
D.与负载R的值有关
8、(多选)如图所示,有一水平放置内壁光滑、绝缘的真空圆形管.有一带正电的粒子静止在管内,整个装置处在竖直向上的磁场中.要使带电粒子能沿管做圆周运动,所加磁场可能是( )
A.匀强磁场
B.均匀增加的磁场
C.均匀减小的磁场
D.由于洛伦兹力不做功,不管加什么磁场都不能使带电粒子绕管运动
9、如图所示,两个线圈分别绕在一个铁环上,线圈A接直流电源,线圈B接灵敏电流表,下列哪种方法不可能使线圈B中产生感应电流( )
A.将开关S接通或断开的瞬间
B.开关S接通一段时间之后
C.开关S接通后,改变变阻器滑动头的位置时
D.拿走铁环,再做这个实验,开关S接通或断开的瞬间
10、一束持续电子流在电场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在其周围空间( )
A.产生稳定的磁场
B.产生变化的磁场
C.所产生的磁场又可产生电场
D.产生交替变化的电磁场
11、匀强磁场区域宽度为d,一正方形线框abcd的边长为l,且l>d,线框以速度v通过磁场区域,如图所示,从线框进入到完全离开磁场的时间内,求线框中没有感应电流的时间.
12、如图所示是著名物理学家费曼设计的一个实验,在一块绝缘板中部安装一个线圈,并接有电源,板的四周有许多带负电的小球.将整个装置悬挂起来.接通电源瞬间,整个圆盘将转动一下,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高二)粤教版物理选修1—1第2章
电磁感应与电磁场练习含答案
粤教版物理选修1—1第二章
电磁感应与电磁场
1、我国已经制定了登月计划.假如宇航员登月后想探测一下月球表面是否有磁场,他手边有一只灵敏电流表和一个小线圈,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直接将电流表放于月球表面,看是否有示数来判断磁场的有无
B.将电流表与线圈组成闭合回路,使线圈沿某一方向运动,如电流表无示数,则可判断月球表面无磁场
C.将电流表与线圈组成闭合回路,使线圈沿某一方向运动,如电流表有示数,则可判断月球表面有磁场
D.将电流表与线圈组成闭合回路,使线圈在某一平面内沿各个方向运动,如电流表无示数,则可判断月球表面无磁场
C [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条件是: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改变时,回路中有感应电流产生,所以选项A中,即使有一个恒定的磁场,也不会有示数,所以选项A错误;同理如果将电流表与线圈组成回路,使线圈沿某一方向运动,如电流表无示数,也不能判断有没有磁场,因为磁通量可能不变,所以选项B、D错误;但是有示数则说明一定是有磁场的,所以选项C正确.]
2、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匝数不变,原线圈接入电压有效值恒定的交流电,则副线圈的( )
A.匝数越少,输出电压越高
B.匝数越多,输出电压越高
C.输出功率比输入功率小
D.输出功率比输入功率大
B [理想变压器的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相等,C、D错误;由=可知,U2=U1,可见,n1、U1大小一定时,n2越大,输出电压U2越大,故A错误,B正确.]
3、(多选)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磁波是电磁场由发生区域向远处的传播
B.电磁波必须依靠介质来传播
C.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时,频率和波长的乘积是一个恒量
D.振荡电路发射电磁波的过程也是向外辐射能量的过程
ACD [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磁场总是交替产生,并且由发生的区域向周围空间传播,电磁场由发生区域向远处的传播就形成了电磁波.电磁波不需要介质而传播.A、C、D正确,B错误.]
4、如图所示,ab是水平面上一个圆的直径,在过ab的竖直平面内有一根通电导线ef.已知ef平行于ab,当ef竖直向上平移时,电流磁场穿过圆周面积的磁通量将( )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始终为零
D.不为零,但保持不变
C [利用安培定则判断直线电流产生的磁场,作俯视图如图所示,考虑到磁场具有对称性,可知穿过线圈的磁感线条数与穿出线圈的磁感线条数是相等的.故选C.]
5、一个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3∶1,将原线圈接在6
V电池组上,则副线圈两端电压为( )
A.18
V
B.2
V
C.0
D.6
V
C [由于原线圈接在电池组上,流过的是大小、方向不变的电流,使得穿过副线圈的磁通量不发生变化,故副线圈中不产生感应电动势.]
6、(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最早发现电和磁有密切联系的科学家是奥斯特
B.电磁感应现象是法拉第发现的
C.建立完整的电磁理论的科学家是麦克斯韦
D.最早预见到有电磁波存在的科学家是赫兹
ABC [要了解电磁发展史,熟知各物理学家的贡献.]
7、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n1∶n2=4∶1,当导体棒在匀强磁场中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切割磁感线时,电流表的示数是12
mA,则电流表的示数为( )
A.3
mA
B.0
C.48
mA
D.与负载R的值有关
B [变压器只能工作于交流电路,不能工作在电压恒定和电流恒定的电路,导体棒向左匀速切割磁感线时,闭合电路中的磁通量均匀变化,产生恒定电动势.在线圈n1中通过的是恒定电流,不能引起穿过线圈n2的磁通量变化,在副线圈n2上无感应电动势出现,所以中无电流通过.]
8、(多选)如图所示,有一水平放置内壁光滑、绝缘的真空圆形管.有一带正电的粒子静止在管内,整个装置处在竖直向上的磁场中.要使带电粒子能沿管做圆周运动,所加磁场可能是( )
A.匀强磁场
B.均匀增加的磁场
C.均匀减小的磁场
D.由于洛伦兹力不做功,不管加什么磁场都不能使带电粒子绕管运动
BC [均匀增加或均匀减小的磁场都能产生恒定的电场,会使带电粒子在管中做圆周运动,B、C正确.]
9、如图所示,两个线圈分别绕在一个铁环上,线圈A接直流电源,线圈B接灵敏电流表,下列哪种方法不可能使线圈B中产生感应电流( )
A.将开关S接通或断开的瞬间
B.开关S接通一段时间之后
C.开关S接通后,改变变阻器滑动头的位置时
D.拿走铁环,再做这个实验,开关S接通或断开的瞬间
B [A、C、D选项中,A线圈中产生变化的磁场,故B线圈中能产生感应电流;B选项中,A线圈通有恒定电流时,不能使B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
10、一束持续电子流在电场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在其周围空间( )
A.产生稳定的磁场
B.产生变化的磁场
C.所产生的磁场又可产生电场
D.产生交替变化的电磁场
A [持续电子流做匀速直线运动,形成恒定电流将产生稳定磁场,不再产生电场,A正确.]
11、匀强磁场区域宽度为d,一正方形线框abcd的边长为l,且l>d,线框以速度v通过磁场区域,如图所示,从线框进入到完全离开磁场的时间内,求线框中没有感应电流的时间.
[解析] 如图所示为线框穿过磁场的整个过程,
线圈匀速通过此过程持续的时间
t1=
①
线框在运动中只有bc边切割磁感线(ad边未进入磁场)和ad边切割磁感线(bc边已出磁场)时才产生感应电流,所以有感应电流的时间为
t2=
②
线框中没有感应电流的时间为t=t1-t2
③
解①②③得t=.
[答案]
12、如图所示是著名物理学家费曼设计的一个实验,在一块绝缘板中部安装一个线圈,并接有电源,板的四周有许多带负电的小球.将整个装置悬挂起来.接通电源瞬间,整个圆盘将转动一下,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解析] 接通电源瞬间,线圈中产生变化的电流,从而产生变化的磁场,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该变化的磁场在空间产生电场,带负电的小球在电场中因受电场力而带动圆盘转动一下.
[答案] 见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