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规律
教学内容:教材第50—51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对几种事物进行搭配的过程,初步发现简单搭配现象中的规律,能运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抽象、概括、合作和交流等活动中,感知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符号感和数学思维能力。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学会有序地思考,掌握求两类事物搭配的方法。
教学难点:探究两类事物搭配的规律并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具准备:不同风格的帽子两顶,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初步感知
1、(出示“书、好、读”)问:你能用上这三个字组成一个通顺的短语吗?
2、揭示课题:
字与字的搭配组合可以产生新的词或句,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搭配的现象,那么这些现象中有哪些规律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找一找。(板书课题:找规律)
二、自主探究 寻求方法
1、出示问题:
为了迎接“六一”,小明为大家准备了节目,瞧,他正为这次演出准备道具呢。(课件出示教学情境图)问:
(1)小明要买什么?
(2)小明可以有多少种选配的方法?[点击课件]
2、议一议:你准备怎么搭配的?
3、全班交流:玩一玩、配一配。
展示2顶帽子,选3人表示木偶上台,另选学生上来搭一搭,配一配,其余同学一边观察,一边想:你对他的搭配有什么见解?
4、方法比较:
提问:通过刚才的观察,你更喜欢哪位同学搭配的方法?为什么?
交流:引导学生初步体会有序搭配是比较好的方法。
5、小结:可以先用木偶依次和帽子搭配,也可以先用帽子依次和木偶搭配。
三、拓展创新,感受符号
1、刚才我们进行木偶和帽子的搭配时,用的是实物,假如没有实物,只给你一张纸和一支笔,你还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2、请同学们看看,老师是用什么图形表示帽子,用什么图形表示木偶的?(用2个不同颜色的三角形表示帽子,用3个不同颜色的梯形表示木偶娃娃)(课件出示)
3、问:同学们会用刚才学过的方法连一连吗?在连线之前请大家思考两个问题(课件出示)。
(1)怎样搭配才能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
(2)木偶的个数和帽子的顶数,与有多少种搭配方法是什么关系?
(3)翻开书51页动手试一试,用不同颜色的笔连一连。
4、小结:有序地搭配可以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
木偶的个数×帽子的顶数=搭配的种数
5、引导延伸:小结:两种事物进行搭配的时候,首先要按照一定的顺序,然后明确两种事物的个数,简单地说搭配方法的种数就等于两种事物个数的乘积,这就是搭配问题中出现的规律。
四、运用规律 解决问题
1、想想做做1、2(课件出示)
2、丁老师有一些衬衫和裙子,一共可以有12种不同的穿法,猜一猜王老师可能会有几件衬衫和几条裙子?
3、游戏问题: 同学们在做“石头、剪刀、布”的游戏时,有没有注意其中也有我们研究的搭配规律呢?你知道在这个游戏中,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吗?怎样才能把各种不同的搭配方法有序地玩出来呢?
学生想一想,说一说,玩一玩,算一算一共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小结:原来游戏中也有数学问题呢,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4、智慧树:
古时候,齐国的齐威王和他的大将田忌,都非常喜欢赛马。有一天他们约定要进行一次赛马比赛。于是他们把各自的马分成了上,中,下三等。比赛的第一场:齐王的上等马对田忌的上等马比,结果田忌输了。第二场齐王的中等马对田忌的中等马比,结果田忌又输了。第三场齐王的下等马对田忌的下等马比,田忌还是输了。田忌非常伤心。这时,一个伟大的军事家——田忌的好朋友孙膑帮助田忌反败为胜!
你能运用今天所学的搭配知识帮助田忌反败为胜吗?
五、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找规律
有序搭配 不重复 不遗漏
木偶的个数×帽子的顶数=搭配的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