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项脊轩志》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项脊轩志》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9-17 20:56: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
河北省邯郸市涉县第二中学
朱丽敏
一、【教学目标】
基于《教学大纲》和《新课标》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的理念,本节课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流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受文言文的魅力。
2、掌握本文重点实词的意思和重点语句的翻译。
3、能够体会作者在日常琐事的记叙中所蕴涵的浓浓深情。
4
、能结合具体语句说出作者在作品中通过细节描写表达内心深沉情感的技巧,并运用到写作中。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由宏观到微观的思维方式,逐渐深入,点滴理解
2、采用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理解感悟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合作学习,以学生为本,注重师与生的亲和力
2、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德育教育,有意识培养学生从细微的“举动”中品味“人情美”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朗读(诵读、会读)。在教师领读下,让学生放声朗读;在读中感受文言文的魅力,在读中培养文言文语感,通过读领悟文本内容。
2、体会作者在日常琐事的记叙中所蕴涵的浓浓深情,并从中得到启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难点:
作者善于选取生活小事、平常场景,表现人物的音容笑貌,并赋予这些平常的生活细节以极不平常的意义。体会作者在日常琐事的记叙中所蕴涵的浓浓深情。
三、【教法学法】
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态度、习惯,鼓励学生想象、质疑、发现、创新。所以,我尝试使用以下教法和学法进行教学:1、情景教学法;2、诵读法;3、导读法;4、学生自主学习法;5、讨论法;6、多媒体教学法;等等。
引导学生着重体会本文如何善于从日常生活琐事中选取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书写自己的内心情感。
四、【教学步骤】
(一)导语
同学们,我们来猜一?个谜语,做做脑保健操,“衣锦还乡”打一位明代著名散文家。是归有光。同学们真聪明,能说说谜面和谜底有什么关系吗?衣锦还乡就是回家有光彩的意思,也就是归有“光”的意思。
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归有光的《项脊轩志的》第一课时,学习了文章的重点实词、虚词、特殊句式、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疏通了文章的文意,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继续学习一下它里面的人和事,来看一下作者要想表达怎样的情感。
(二)、提问词语掌握情况
1.古今异义
①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古义: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
②往往而是
古义:_____
今义:___________
③已为墙,凡再变矣
古义:_____
今义:_______
④后五年,吾妻来归
古义:_________
今义:_____
⑤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古义:________
今义:_________
一词多义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3、翻译句子:
①、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课文
探究问题
探究一:1、作者是怎样描写项脊轩前后变化的?
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对书房怀有怎样的情感?
修葺前:狭小,破旧,阴暗
修葺后:不漏,明亮,雅致,幽静
对比手法,突出对书房的喜爱之情。
探究二:2、对于项脊轩作者有两种情感,用原文中的一句话回答。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探究三:3、文中回忆了与轩有关的哪三个女人?作者采用什么方法描写她们的?这些描写流露出作者对她们怎样的感情?
三个女人
母亲
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
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
郎也?”
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儿之成,则可待乎!”
祖母
顷之,持一象笏至,曰:“…他日汝当用之!”
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
亡妻
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庭有枇杷树,……今已亭亭如盖也。
作者的情感:
怀念,愧疚。
探究四:4、此文在选材和描写上有什么独特之处?对我们的写作有何启示?
选材:取材生活
描写:细节描写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事,只要用心感受,抓住富有特征的细节,定能写出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因为自己亲身感受过的,写起来最真切;自己动过情感的,写起来最美好。
平平淡淡才是真
细微之处显真情
(四)、拓展延伸
1、
学以致用——口头作文:从学校、家庭日常生活琐事中选取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来抒写某种感情。
有人说我们的生活太平淡,缺少让人感动的东西。其实,生活中不是缺少感动,而是缺少一颗颗善于发现感动的敏锐的心。
师生共同竞赛——说说身边的感动。
2、归有光在写作此文时只有十八岁,在内心深处就有如此众多的感受,作为他的同龄人,你又有着怎样的感受,请学习他的写法将你的心情故事诉诸笔端。
板书:
项脊轩志
归有光
修葺前:狭小,破旧,阴暗
一间书房
?
修葺后:不漏,明亮,雅致,幽静

两种情感?

母亲
三个女人?
祖母
亡妻
作者的情感:怀念,愧疚。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