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同步课时作业(14)
包身工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已经是旧历四月中旬了,上午四点过一刻,晓星才从慢慢地推移着的淡云里面消去,蜂房般的格子铺里的生物已经在蠕动了。
“拆铺啦!起来!”穿着一身和时节不相称的拷绸衫裤的男子,像生气似的呼喊,“芦柴棒,去烧火!
妈的,还躺着,猪猡!”
七尺阔、十二尺深的工房楼下,横七竖八地躺满了十六七个“猪猡”。跟着这种有威势的喊声,在充满了汗臭、粪臭和湿气的空气里面,她们很快地就像被搅动了的蜂窝一般骚动起来。打呵欠,叹气,寻衣服,穿错了别人的鞋子,胡乱地踏在别人身上,叫喊,在离开别人头部不到一尺的马桶上很响地小便。成人期女孩所共有的害羞的感觉,在这些被叫做“猪猡”的生物中间,已经很迟钝了。半裸体地起来开门,拎着裤子争夺马桶,将身体稍稍背转一下就会公然地在男人面前换衣服。
那男人虎虎地在起得慢一点的“猪猡”身上踢了几脚,回转身来站在不满二尺阔的楼梯上面,向着楼上的另一群生物呼喊:
“揍你的!再不起来?懒虫!等太阳上山吗?”
蓬头、赤脚,一边扣着纽扣,几个睡眼惺忪的
“懒虫”从楼上冲下来了。自来水龙头边挤满了人,
用手捧些水来浇在脸上。“芦柴棒”着急地要将大锅里的稀饭烧滚,但是倒冒出来的青烟引起了她一阵猛烈的咳嗷。十五六岁,除了老板之外,大概很少有人知道她的姓名。手脚瘦得像芦棒梗一样,于是大家就拿“芦柴棒”当做了她的名字。
这是杨树浦福临路东洋纱厂的工房。长方形的,红砖墙严密地封锁着的工房区域,被一条水门汀的弄堂马路划成狭长的两块。像鸽子笼一般地分得均匀,每边八排,每排五户,一共八十户一楼一底的房屋,每间工房的楼上楼下,平均住着三十二三个“懒虫”和“猪猡”,所以,除了
“带工”老板、老板娘、他们的家族亲戚和穿拷绸衣服的同一职务的打杂、请愿警之外,这工房区域的墙圈里面住着二千左右衣服襤褛而专替别人制造衣料的“猪猡”。
但是,她们正式的名称却是“包身工”。她们的身体,已经以一种奇妙的方式包给了叫做“带工”的老板。每年特别是水灾、旱灾的时候,这些在东洋厂里有“脚路”的带工,就亲自或者派人到他们家乡或者灾荒区域,用他们多年熟练了的可以将一根稻草讲成金条的嘴巴,去游说那些无力“饲养”可又不忍让他们的儿女饿死的同乡。
“还用说?住的是洋式的公司房子。吃的是鱼肉荤腥。一个月休息两天,咱们带着到马路上去玩耍。嘿,几十层楼的高房子,两层楼的汽车,各种各样好看好用的外国东西。老乡!人生一世,你也得去见识一下啊!——做满三年,以后赚的钱就归你粒。块把钱一天的工钱,嘿,别人给我叩了头也不替她写进去!咱们是同乡,有交情。——交给我带去,有什么三差二错,我还能回家乡吗?”
这样说着,咬着草根树皮的女孩子可不必说,
就是她们的父母,也会怨恨自己没有跟去享福的福汾了。于是,在预备好了的“包身契”上画一个十字,包身费大洋二十元,期限三年,三年之内,由带工的供给住食,介绍工作,赚钱归带工者收用,疾病一听天命,先付包洋十元,人银两交,“恐后无凭,立此包身契据是实!”
福临路工房的二千左右的包身工人,隶属在五十个以上的“带工”头手下,她们是顺从地替带工赚钱的“机器”。所以,每个“带工”所带包身工的人数也就表示了他们的手面和财产。少一点的,三十五十;多一点的,带着一百五十个以上。手面宽一点的“带工”,不仅可以放债、买田、起屋,还能兼营茶楼、浴室、理发铺一类的买卖。
1.包身工的住宿环境有何特点?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2.“半裸体地起来开门,拎着裤子争夺马桶,将身体稍稍背转一下就会公然地在男人面前换衣服。”
这里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说明了什么问题?
3.这部分选文介绍了哪些背景材料?有何作用?
4.根据本文并结合《包身工》全文,给“包身工”下一个定义。
2.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最慢的是活着
——作家乔叶访谈录
??
陈劲松(以下简称“陈”):乔叶老师您好!很荣幸和您进行交流。就写作而言,您最初是如何走上这条路的?为何会选择文学????
??
乔叶(以下简称“乔”):我刚开始其实是写散文的。当时生活在一个小县城里,面对日常生活的各种委屈、困惑和挫折,觉得自己有话想说,而且必须要说出来,但这些话又不能对着家人和朋友说,于是只好付诸笔墨和稿纸了。写着写着,从爱好变成了职业。至于为何会选择文学,我想最大的原因是,文学能带给我幸福,能表达我内心深处更柔软、更慢、更弱的东西吧,从而让我的心灵得到安慰和温暖,并获得更大的自由。??
??
陈:很多作家写到一定时候,都会有一个相同的困惑,那就是我为什么要写作?或者说写作的终极目的是什么?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
乔:这种困惑我当然也会有。我时常问自己,文学对我们当下的生活到底有什么意义呢?其实,我觉得这是一种比较功利的看法。文学对于生活,若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出发,则是无用的,它并不会直接给我们带来物质财富。但,文学的无用就是它的最大用处。在这个物质化的时代,它能够改变我们的生命质量,让我们的心走得更远。如果一定要探究文学对于我们当下生活的意义,那就在于它可以穿透物质表层,深入我们内心世界,探测人心的秘密。生活就像一条波澜壮阔的大河,河水总是奔涌向前的,而文学就好比是河床,无论河水流向何方,河床总是长久地卧在那里。变化的是生活,不变的,则是文学给我们带来的永恒的温暖,文学写作即是挖掘人性河床中存在的宝藏——这或许就是我的写作目的。
??
陈:在这个信息化时代,我们每天会接收到各种各样的信息,读到各种各样的新闻,反映到写作领域。有人就创作了新闻式小说,这类作品的特点是以新闻笔法讲述小说故事。您如何看待新闻写作与小说创作的关系?
??
乔:新闻写作毕竟有其时效性,而小说创作则是慢工出细活。犹如我们开启一瓶啤酒,新闻写作就是刹那间涌出的啤酒泡沫,只会浮在上面,而小说创作则是泡沫下面的酒,唯有经过长时间的发酵才能酿造。就好像杨贵妃和唐玄宗的故事,在今天早就失去新闻的价值,但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还可以从文学的角度去进行书写。
??
陈:您这个比喻很贴切也很有意思。对于畅销书和各类书籍排行榜,有些人持追捧的态度,有些人则取不屑一顾的态度。您会关注畅销书或者排行榜吗?
??
乔:会关注,但可能不会去阅读。我觉得我追求的写作方式和认同的文学作品,可能与畅销书会有出入,我想沉下心来,写出像阿来的《尘埃落定》一样比较深刻的作品。但畅销书之所以畅销,应该还是有其合理的因素吧。比如说《山楂树之恋》和《杜拉拉升职记》,肯定迎合了一定的社会需求和心理需求,有读者能从其中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但老实说,那不是我想要写的。
??
陈:迄今为止,您的小说作品似乎以中短篇为主,对你来说,长篇小说的写作会存在困难吗?近期是否有长篇小说的写作计划?
??
乔:事实上,我最初从事小说创作时,就是长篇。文学院的老师问我说,你没有经过中短篇的训练就写长篇,可以吗?我说可以。当时写出来后也顺利出版了,但后来回头再看时,我发现还是存在很多问题。所以,这几年我就老老实实地从中短篇写作开始,好好训练自己的语言和结构能力。当然,我现在如果写长篇,肯定会比那时要好。不过我近期没有这方面的写作计划,我认为长篇小说还是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酝酿。我的小说《最慢的是活着》里有一句话:“……活着这件原本最快的事,也因此,变成了最慢。生命将因此而更加简约、博大、丰美、深邃和慈悲。这多么好。”对我而言,这既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写作态度。
(有删改)
[注]乔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散文选刊》副主编。陈劲松,中山大学中文系博士。
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谈及文学对于当下生活的意义时,乔叶表示,文学的无用就是它的最大用处,不能功利地看待文学。
B.乔叶回答陈劲松的提问时,语言形象生动,如关于泡沫和啤酒的说法,形象地道出了对新闻写作与小说创作的区别的见解。
C.乔叶直言喜欢《尘埃落定》那样比较深刻的作品,对于畅销书和各类书籍排行榜,则持不屑一顾的态度。
D.针对“为何会选择文学”的问题,乔叶说文学给了自己温暖;针对“写作的终极目的是什么”的问题,乔叶说文学给读者带来了温暖。
2.下列对本篇访谈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乔叶走上文学这条路,是因为文学能表达内心深处更柔软、更慢、更弱的东西,从而使心灵得到安慰和温暖,获得身心的自由。
B.乔叶认为,文学不能带给人物质财富,文学的意义是让人的心走得更远,它能穿透物质表层,深入人的内心世界,改变人的生命质量。
C.乔叶对畅销书如《山楂树之恋》和《杜拉拉升职记》等持欣赏态度,因为这类小说迎合了一定的社会需求和心理需求,读者能从其中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但乔叶不想去写这类书。
D.乔叶强调小说创作是慢工出细活,并谨慎对待长篇小说创作,这从写作态度方面印证了题目“最慢的是活着”。
3.乔叶提倡怎样的写作态度?请联系现实,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对于中国人来说家谱承载着的是他们的根,①_____。之所以如此说,是因为家谱的存在首先在于②_____,家谱一经纂修完毕即成为决定和颁布家庭成员在宗族内的身份、等级的资格证书。同时家庭成员资格的确认,还保证了个人对于家族共有财产的权利,甚至在百年之后,家族成员资格的拥有还能保证家族对其提供墓茔的维护、血食的供给,还能保证对其子孙的荫庇。③____,就会沦为无所依傍的孤魂野鬼。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家族的私刑中,除籍被认为是比死刑更严厉的惩罚手段。
4.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示例)“外面的世界很精彩”,青年应抓住机遇,投身产业变革的前沿。
材料:
面貌
梦想
未来
激情飞杨
挑战自我
意气风发
乐于奉献
张扬个性
和谐美好
秀出我风采
我要飞得更高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5.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粗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游说(shuì)???执拗(zhí
niù)
?栅栏(zhà)
?
水门汀(tīnɡ)
B.蠕动(rú)
?
?
?揩油(kǎi)
?
?
谄媚(chǎn
mèi)
?锭子(dìnɡ)
C.弄堂(nònɡ)
?
轧钢(zhá)
?
?
?籼米(xiān)
?
?
呻吟(shēn
yín)
D.惺忪(sōnɡ)
?
分内(fèn)
?
?
?拎着(līnɡ)
?
?
?供给(jǐ)
6.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先辈们筚路蓝缕,开创基业,后来者唯有兢兢业业,努力进取,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绩,不辜负期望。
②中国红色旅游景区全年接待游客达10.27亿人次,这表明国人对红色旅游热情之高,红色旅游正方兴未艾。
③8月份以来,“秋老虎”肆虐,重庆地区更是“连晴高温”,可是中国铁建集团职工却“流金铄石战犹酣”。
④这篇论文语言犀利,有理有据,思想深刻,文中所提出的论点也不容置疑,可谓不刊之论。
⑤因工作或业务需要离开工作岗位者,经领导批准给予公假。任何人不得托故续假、以公差为名久假不归。
⑥庆祝中国共产党96华诞大型书画展在上海交大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爱好者趋之若鹜,竞相观摩。
A.①③⑥?????B.③④⑥?????C.①②④?????D.②⑤⑥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对于市场上的各种品牌评定,不得借机收取相关参评企业的任何费用,以及开展其他与评定有关的营利性活动。
B.目前地理信息交换的技术问题已经基本成熟,一旦地理信息为公众所认可,那么地理信息产业将迅速崛起。
C.当前家庭教育有淡化的倾向,其主要原因是课外辅导班占据了孩子太多时间,留给家庭教育的时间严重不足造成的。
D.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让每个贫困户能够掌握一两门种植或养殖技术,在增收的同时也能增智,这是文化扶贫的重要手段。
8.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从我们孩子的眼里看来,船户对墨鸭并没有怎样虐待,而现在,将这种关系转移到人和人的中间,便连这一点施与的_________也已经不存在了!
②外头工人在_________这种额外的负担,而包身工却在羡慕这种可以自主地拿出钱来贿赂工头的!
③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_________的制度,我禁不住想起孩子时候看到过的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了。
A.温情
抱怨
权力
贏利
B.温情
抱怨
权利
营利
C.热情
报怨
权力
营利
D.热情
报怨
权利
贏利
9.下面对课文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文中小福子受罚的描写表现了包身工受罚的随意性、残酷性、多样性和时间长等特点,典型地表现了她们受压迫的惨重和对资本家的刻骨铭心的仇恨。
B.作者在文中描写了那个穿着和时节不相称的拷绸衫裤的男子,以此揭示出那个男子的身份、地位和内心世界,与衣服破烂的包身工形成鲜明对比。
C.文中对包身工制度的由来、性质作了说明,融进了作者的强烈感情,惟妙惟肖地勾画了带工老板的丑恶嘴脸:阴险毒辣、口蜜腹剑。本文如实记录了“包身契”血淋淋的吃人内容,
使人们看清包身工制度的残酷。
D.本文着重描述了包身工的悲惨生活,愤怒控诉了日本帝国主义勾结中国封建势力,培植野蛮的包身工制度,残酷地压榨中国工人的罪行,并坚信中国工人必将奋起斗争,砸烂枷锁,迎来黎明。
参考答案
1.答案:1.地方狭窄,空气污浊。2.细节描写。这些女工大都是年轻的姑娘,爱美、自尊原本是她们的天性,然而就在包身工制度的控制下,她们每日在死亡的边界上挣扎,性命难保,又何谈自尊、自爱,在这种非人的摧残下,她们已被扼杀了天性。
3.介绍了包身工的身份和来历、带工老板的手面和财产。作用:交代包身工的真实身份和来历,帮助读者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揭示了包身工制度的本质,深化了文章的主题,也加大了文章的批判力度。
4.包身工是指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上海东洋纱厂里工作并签订了卖身契而失去人身自由的女工。
解析:1.文中对包身工住宿环境的描写主要在第三段,这一段第一句写的是包身工住宿地方空间狭窄:七尺阔、十二尺深的工房楼下,横七竖八地躺满了十六七个“猪猡”。第二句主要是说包身工住宿地方空气污浊:在充满了汗臭、粪臭和湿气的空气里面,她们很快地就像被搅动了的蜂窝一般骚动动起来。
2.作答时,要先回答所运用的描写手法,再答出运用这种描写手法的好处。本句属于细节描写。这一细节揭示出年轻女工丧失了自尊自爱的天性,而造成这一切的就是包身工制度。
3.这道题有两问。第一问的答题区间在第七到第十段,
通过阅读,可知其主要介绍了包身工的身份和来历、带工老板的手面和财产。解答第二问,要结合文章主旨,交代包身工来历、身份及带工老板的情况,是要揭露这种制度的丑恶、黑暗。
4.给“包身工”下定义,先要读憧材料,然后结合所给材料,采用“包身工是……的女工”这一句式来作答。
2.答案:1.C;
2.D;
3.①有坚定的信念。相信写作能够影响生活、影响社会,能给自己、给社会带来温暖。②要沉下心来,观察、品味、思考,去挖掘深藏在生活中的人性。③要有耐心,积累酝酿,慢工出细活,写作态度与生活态度要统一,追求、表现生命的简约、博大、丰美、深邃和慈悲,④表达自己,而不是迎合社会需求和心理需求。
解析:1.“对于畅销书和各类书籍排行榜,则持不屑一顾的态度”错,原文中乔叶说的是“会关注,但可能不会去阅读”“畅销书之所以畅销,应该还是有其合理的因素”。
2.A项,“获得身心的自由”错,原文说的是“心灵”获得自由。B项,“文学不能带给人物质财富”错,原文是“不会直接给我们带来物质财富”。C项,“持欣赏态度”于文无据。
3.本题考查对作品主旨的理解和把握能力。其写作态度散见于全文。本文中乔叶回答了
5个问題,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她对文学的理解和态度,结合陈劲松的提问对其进行归纳和概括即可。
3.答案:①
是他们安身立命之本②
对家族成员资格的认定③
失去了家族成员的合法资格。
解析:①从前一句“是他们的根”可看出,家谱极其重要,所以可填入:是他们安身立命之本或是他们的利益之源;②从后文“成为决定……身份、等级的资格证书”,可看出此处“首先”就应该填入:对家族成员资格的认定(确认);③从后文“就会沦为……孤魂野鬼”和“除籍”可看出,此处说的是没有被载入家谱的人的命运,此处应填:失去了家族成员的合法资格(为家族所遗弃的人)。
4.答案:“我要飞得更高”,青年应挑战自我,追寻激情飞扬的梦想;
“秀出我风采”,青年应张扬个性,展现意气风发的面貌;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青年应乐于奉献,创造和谐美好的未来。
解析:解答本题时应仔细分析例句的句式特点,然后把所给词语或短语按内容分类,最后仿照例句的形式进行表述。根据例句的句式特点可知,仿写的三句话应分别以“我要飞得更高”“秀出我风采”“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为开头。答题时,注意三句话之间的逻辑顺序;然后根据句子内部内容一致的原则将所给材料整理成句。
5.答案:A
解析:B项“揩”读kāi;C项“弄”读lònɡ;D项“拎”读līn。
6.答案:D
解析:①正确。“筚路蓝缕”:指驾着简陋的柴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道路。形容创业的艰苦。合乎语境。
②错误。“方兴未艾”:艾,停止。事物正在兴盛、发展,暂时不会停止。与“正”重复使用。
③正确。“流金铄石”:形容因天气酷热而使金石融化。合乎语境中“连晴高温”。
④正确。“不刊之论”:比喻不可改动的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⑤错误。“久假不归”:假,借。长时间借用,一直不归还。属于望文生义。
⑥错误。“趋之若鹜”:形容很多人都争着去追逐某一事物,多指不正当的。属于褒贬误用。
7.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
A项,成分残缺,可在“不得”
前加“任何单位和个人”。
B项,搭配不当,“问题”与“成熟”主谓不搭配,可删除“问题”或将“成熟”改为“解决”。
C项,结构混乱,“其主要原因是……造成的”句式杂糅,可删去“造成的”或将“其主要原因是”改为“主要是由”。
8.答案:B
解析:①指带工老板对包身工的态度不够溫和,选“温情”;②指外头工人对这种额外负担的埋怨不满,选“抱怨”;而外头工人可自主地拿钱贿赂工头且享受由此带来的利益,选“权利”;③指利用包身工来谋求利益,用“营利”。
9.答案:A
解析:“对资本家的刻骨铭心的仇恨”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