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下)
课文精讲:
重点研读
解读诗词中的典故——赏析怀古词的情感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南宋)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 有几个典故?
2. 在文中分别是哪一句话?
3. 它们分别与谁有关?
4. 用一句话简述这些典故。
(1)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孙权)
(2)寄奴曾住(刘裕)
(3)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刘义隆)
(4)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拓拔焘)
(5)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廉颇)
典故一:孙权。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1. 孙权做了什么事值得作者怀念他?
2.“舞榭歌台”指什么?
3.“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如何理解?
4. 这表现了作者的什么情感与立场?
典故二:刘裕。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1. 刘裕有何表现?
2. 试比较刘裕与南宋皇帝的不同表现。
3. 作者对刘裕的感情如何?
4. 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典故三:刘义隆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1. 刘义隆是个怎样的人?
2. 他北伐的结果如何?
3. 作者对刘义隆北伐持何种态度?
4. 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典故四:佛狸祠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1. “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什么场面?
2.“烽火扬州路”描写的是什么场面?
3. 二者对比表现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典故五:廉颇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 廉颇的处境如何?
2. 作者的处境与廉颇完全一样吗?
3. “凭谁问,……?”的“凭” 如何理解?
4. 这表现了作者什么心情?
典例精析:
解读诗词中的对比——把握对比手法的运用
1. 以古代的英雄业绩与可悲的现实相比,用以针砭南宋的萎靡不振;用刘裕的“气吞万里如虎”与其子刘义隆的“赢得仓皇北顾”相比,这是以历史上英主与庸才之比,用提出的历史经验教训,指出今日应有的做法;用四十三年前的“烽火扬州路”与眼下的“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相比,这是抒发忧国忧民的感慨,感叹由于统治者的长期“和戎”媚敌,把人们的民族感情都冲得淡淡的了;用廉颇的遭谗尚有赵王派人询问与自己的冷落处境相比,用以抒发报国无门的愤懑。通过这些交互重叠的对比,使词义更加丰富曲折,感情更加委婉强烈,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2. 赏析口诀(归纳)
赏析对比方法易,着眼全文莫忘记。
爱憎情感显主旨,烘托气氛兼讽刺。
抓住细节深分析,突出形象有见地。
3. 赏析诗词《雨晴》,阐述对比手法运用的妙处。
雨晴
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同步练习:
(答题时间:30分钟)
1.(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作答。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①
(宋)辛弃疾
白苎②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③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注】①秋试:科举时代秋季举行的考试。②白苎(zhù):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③禹门:即龙门,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
(1)“白苎新袍入嫩凉”句中的“嫩”字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2)“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怎样体现了辛词的豪放特点?
(3)请举一例分析本词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
2. 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3)题。
西江月·黄陵庙(又题阻风山峰下)
张孝祥①
满载一船明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②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③岳阳楼上。
【注】①张孝祥:南宋初词人。这首词,因船行洞庭湖畔黄陵庙下为风浪所阻而作。作者与友人信中提到:“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亦善戏矣。”②波神:水神。③准拟:准定。
(1)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二句点明行船的季节,描写洞庭湖上风浪未起时的景色。
B. 三、四句有主观想象色彩,“鳞鳞细浪”实际指滚滚波涛。
C. 五、六句写明日风向一转便可顺风行船,今晚露宿又有什么关系呢?
D. 七、八句写作者期盼到岳阳楼上听水下传来的《霓裳》曲。
(2)这首词的风格与宋代哪两位词人比较接近?这种风格的词人属于哪一流派?
(3)在这首词中,作者是以怎样的胸怀对待风波险阻的?举出两处具体描写,略作分析。
答案:
1. (1)轻微、新鲜、清爽等。
(2)大鹏、丹凤,意象豪迈;北海、太阳、路茫茫,意境开阔;携书佩剑,显示出既儒雅又刚健的气概。
(3)示例:“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是实写,点明时令和环境;“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是虚写,想象金榜题名后轻松愉悦的心情。虚实相生,表达对应考者的良好祝愿。
2. (1)D(七、八句“准拟”,据注释是“准定”的意思,因此可排除“期盼”之说。)
(2)苏轼,辛弃疾;豪放派。
(3)第一问:达观、豪迈的胸怀。
第二问:例如,“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明月皎洁,那小小的船儿似乎装满了这迷人的月光;秋江澄澈平平地铺展开来。字里行间洋溢着词人无法言说的轻松与喜悦。又如:“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粼粼细浪。”词人由自我想象而进入一种主观幻觉心理的境界,不说自己的行船为大风所阻,却抒写自己幻觉的意象,水神热情地邀请他欣赏那美好的夕阳景色。将这骤然而至的不速之客摹写得极富人情味:波神钟情于我,故意涌起波浪阻止船的行驶,好让我欣赏斜阳下的秋江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