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版(2015)八年级上册信息技术 14.读书伴我成长--图表的制作 课件(18张幻灯片)

文档属性

名称 大连版(2015)八年级上册信息技术 14.读书伴我成长--图表的制作 课件(18张幻灯片)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94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大连理工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0-09-17 20:33: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
*
*
*
读书伴我成长
——图表的制作
一、教材
本节课是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A版)八年级上第三单元第十四课。本单元主要讲解
电子表格方面的知识。通过前面知识的学习,学生已经
能够建立、编辑工作表,并且能够处理、分析数据,而
图表比数据表格更加直观、形象、生动,更重要的是可
以一目了然地观察到数据之间的数量关系、总体的结构
以及发展变化的趋势,是进行数据分析和问题解决的一
种重要方法。
本节课学生在前面知识掌握的基础上,学习建立图表,设置、修饰图表项相关知识,以学会利用图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学情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二的学生。本课又是本学期新知识的最后一课,通过前面几节课对excel的学习,学
生对excel的操作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本节课比较适
合让学生合作学习。
初二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限,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图表的相关概念。
(2)能根据数据特性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
(3)能够根据数据表格创建图表、修饰图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完成建立图表。
(2)通过合作学习,完成设置图表项、修饰图表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自主学习,培养自学与探究意识。
(2)体会合作学习,培养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3)培养利用图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
探寻事物本质规律的洞察力和判断力。
教学重点:建立图表,编辑图表。
教学难点:根据数据表格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
灵活修饰图表项。
课前准备:教师:演示用的ppt、学生活动用的
素材(上课前通过电子教室发给学
生)、纸签
四、教法学法
任务驱动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法
1、样例比较,引入新知
五、教学过程
2、自主学习,培养能力
各队成绩
建立图表的步骤:
1、根据需要确定源数据
2、设置图表类型
3、设置图表选项
4、确定图表位置
附:图标简介
1、柱形图:是Excel默认的图表类型,用长条显示数据点的值。用来
显示一段时间内数据的变化或者各组数据之间的比较关系。通常横轴
为分类项,纵轴为数值项。
2、条形图:类似于柱形图,强调各个数据项之间的差别情况。纵轴为
分类项,横轴为数值项,这样可以突出数值的比较。
3、折线图:将同一系列的数据在图中表示成点并用直线连接起来,适
用于显示某段时间内数据的变化及其变化趋势。
4、饼图:只适用于单个数据系列间各数据的比较,显示数据系列中每
一项占该系列数值总和的比例关系。
3、代表讲解,以评促学
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讲解本组题目。
其他同学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
同时在这强调不连续区域的源数据的选择方法。
全班学生公平的给每个小组评价,排名。
4、课堂小结,知识巩固
1、建立图表
2、图表项
3、编辑图表
六、设计意图:
初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不够,所以对于建立图表、
认识图表项这类比较简单的知识,我就让学生自主探究
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对课程目标有明确的规定:初中阶段注重主动学习信息技术的意识和方法的熏陶,而任务驱动法与小组合作相结合体现了“学生主体”的思想,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能力素质,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当学生完成一个任务,他们就会自信心大增,有利于教学效果的实现;当代社会是一个合作社会,通过小组合作能够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目前我的学生动手能力还差一些,所以今后我将更加深入的探究任务驱动法、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动手能力,挖掘每个学生的最大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