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第5课 旅行行程展示
——选择工具的使用 总课时 课 型 新
设计者
授课时间 45分 授课班级 七年级
教学分析 本课学习内容:
(一)图像选区的创建及编辑。
(二)画笔工具的使用。
在图像选区的创建过程中,学习Photoshop中选择工具(魔棒工具、套索工具、选框工具)的使用方法及适用范围。要善于根据选区的特点,确定适当的选择工具,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画笔工具的学习中,学会画笔工具的设置方法,通过在图像中增添个性涂鸦,充分发挥想像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能较熟练地将多幅图像合成一幅具有艺术效果的图像,并突出表达某个主题。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同时,针对网上常常出现的各种恶搞PS图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网络文明意识,要传播正能量,不能滥用图像合成技术,甚至是触犯法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三种选择工具的功能和适用条件。
2、熟练掌握“魔棒工具”“套索工具”“选框工具”的使用方法。
3、掌握画笔工具的使用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学生能正确地利用选择工具创建选区并进行编辑。
2、学生能灵活运用画笔工具进行个性化创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旅行行程展示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热情。
2、通过图像合成的过程,体会成功的喜悦及个性的宣扬。
3、提高学生信息素养,树立正确审美意识和网络文明意识。
教学重点 选取合适的选择工具创建选区。
教学难点 1、选择工具属性参数设置的特殊效果;
2、改变图像的大小的方法与技巧。
学情分析 多数学生对Photoshop比较感兴趣,具有学习的热情,乐于操作;少部分学生不爱操作,实践能力较差。我根据学生各自的特点将学生划分成组,每组中有能力相对强的同学,也有能力稍差些的同学,采取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相结合,教师引导加指导的方式,通过分组教学和自主探究,学生互帮互带,促进学生协作学习能力和自学能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分组教学法、演示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 图片素材、多媒体教学网络
教 学 流 程 安 排
教学过程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设计意图与时间分配
任务目标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创设情境
明确技能 观察经过合成的图片,了解PS作品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带给人们的视觉冲击,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明确本课学习目标。
1、对比图片,积极进入教师设计的学习情境,感受图像合成的视觉效果,思考图像合成的方法。
2、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 1、展示“旅行行程展示”图片素材与合成后的图像,使学生理解图像合成的效果。
2、展示几幅创意广告、电影海报等图像。
3、引出本课课题。 1、学生通过观察素材图片与合成后的图片,明确图像合成的效果,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2、教师展示给学生的合成图片要美观大方有创意,又比较贴近生活,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自然地进入到新课的学习状态中。(2分)
探索交流 学习技能
任务:帮助小女孩完成旅行行程的描绘。
1、明确三种选择工具的适用范围。
2、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交流合作的方式,针对不同的图片选择合适的工具尝试操作。 1、自主探究,尝试利用三种选择工具在素材图片中创建选区。
2、小组合作交流,通过尝试操作,比较不同的素材用哪种选择工具最方便。
3、尝试移动工具的使用。 1、教师通过教学网将操作素材分发给学生。
2、引导学生在素材图片中创建选区,尝试三种选择工具的使用。
3、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组内交流探究,解决问题。 1、教师组织引导学生学习新知,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
2、对于简单的,由学生自主学习完成。有难度的,可在小组内通过探索交流完成。
3、发现学生遇到的问题,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10分钟)
探寻规律 形成技能
学生代表上前演示操作过程,反馈学习情况,完成给定任务,并在教师引导下扩展操作方法。 1、学生演示操作,并说出理由。
2、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尝试同一效果的多种方法,如图像文件大小设置、拷贝粘贴可以用移动工具代替。 1、引导学生找出合成图像的最简单的办法并对学生的演示操作给予及时的评价和补充。
2、对学生操作方法做扩展。 1、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协作学习,由学生演示操作来验证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应对学生的操作及时评价和补充。
2、总结选择工具、移动工具、画笔工具的使用方法及规律。
(8分钟)
扩展练习 巩固技能
运用本课所学到的知识,完成其他素材作品的任务,并对其合理评价。 1、在“自主活动”里任选其一,按要求完成任务(绘制卡通形象、书包广告)。
2、展示作品。
3、吸取他人作品的长处,完善自己的作品。 1、教师巡视、适当指导,掌握学生制作情况。
2、展示学生作品,并组织学生进行评价。 1、通过实践,巩固加深所学的知识技能。
2、对作品整体全方位的评价,如是否符合审美、画面比例、有无创意、布局合理等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评价。
3、学生完善作品。
(15分钟)
教学过程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设计意图与时间分配
任务目标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作品展示 赏析评价 综合设计作品
展示评价 分小组展示作品
学生自评、互评,回顾操作技巧 教师点评
帮助学生总结方法 通过成果展示,启发引导学生取长补短,完善作品。
(5分钟)
小结反馈 情感升华
1、小结本课主要知识点。
2、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 1、总结选择工具、画笔工具的使用方法。
2、观看图片,不传播不健康或有违背社会道德的信息。 1、引导学生归纳出选择工具、画笔工具的使用方法。
2、展示当前网上热传得一些恶搞的合成图像,对学生进行信息道德素养教育。 1、小结本课所学的知识,强调操作中应注意的方法与技巧。
2、对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树立正确审美和网络文明意识。
(5分钟)
板书设计 略
教学反思 1、在情境导课环节中,我将“旅行行程展示”作品中的素材图片与合成后图片展示给学生观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收集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合成图像,例如常见的广告、产品包装等。学生容易理解图像合成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比较容易进入学习状态。
2、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中我并没有直接讲解具体的操作步骤,而是让学生在明确学习目标后带着任务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交流地形式尝试着操作,只有通过自己一步一步地具体操作,才能真正理解所学的知识内容,提高操作技巧,解决实际问题。
3、学生基本上掌握了合成方法后,再布置第二个综合任务。综合任务既考虑到学生的情况,不能太难,又要尽量涵盖到本课所有的知识点,不能仅从技术的角度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因为这个环节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升华,又加入了学生自己的创作,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还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竞争意识。
4、在作品展示与评价中,不仅是体现学生的审美,技术操作等能力,还能展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尽可能给学生提供机会,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5、教师充分地将道德与情感教育渗透在课堂教学中,告诉学生注意提高信息道德素养,不能滥用技术来做一些不利于健康或社会道德,甚至触犯法律的事情,青少年应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6、在本节课教学活动中,由于时间所限,有个别学生掌握不很熟练,没有关注指导到位,这也是本课不足之处。今后课堂中要注意优化各个教学环节,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科学合理的加以指导,提高课堂效率,使全体学生都有更大收获。
教学点评: 本节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围绕“旅行行程”,条理清晰,情景设计贴近生活,学生易于接受,教师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合理运用多媒体网络教室,使教学内容与学生活动有机的融为一体,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协作学习,展示成果等多种形式完成教学,学生在学会知识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教学效果很好。
不足之处,在学生总结操作方法时存在错误和不当之处,老师要及时纠正;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应加强引导与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