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节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1-10-08 13:48: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1、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哪些基本条件?
2、环境中影响生物生存的因素可以分为哪两大类?

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
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
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3.生物和生物之间常见的有哪些关系?
捕食
竞争
合作
七星瓢虫捕食蚜虫
蝗虫啃食玉米的叶
蚂蚁合作搬运食物
动物往往为挣夺食物、配偶、栖息地发生战斗
儿童疾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第4节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以下生物的形态结构或生活方式的特点与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一、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在炎热缺水的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尿液非常少,当体温升高到46 ℃时才会出汗。
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
骆驼失水很少和骆驼刺的根长的很长是对干旱的适应
海豹胸部皮下有厚厚的脂肪
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的厚度可以达到60毫米。
旗形树
旗形树的树冠像一面旗帜
海豹胸部的皮下脂肪很厚是对寒冷的适应
旗形树的树冠的形状是对风的适应
总之,这些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是与它们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
你还能列举出其它的例子吗?
二、适应的种类
蝗虫
1、保护色
螳螂
雷鸟
雪兔
枯叶蝶
2、拟态
螳螂
青蛙
3、警戒色
还能举例吗?
4、与环境相适应的行为
猛兽和猛禽如何利于捕食?
有锐利的牙齿(或喙)和爪,行动速度快
被捕食的生物如何防御敌害?
马、野牛、鹿、兔等:
  奔跑速度很快、适于逃命。
生物对环境适应的种类:
保护色
拟态
警戒色
与环境相适应的行为
三、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①生物对无机环境的影响
②生物对其他生物的影响
③人类活动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
生物不断从环境中获取营养物质,又不断将代谢产物(氧、二氧化碳、水)排放到无机环境
主要指种间关系:如互利共生、竞争、寄生、捕食等
人类目前导致的全球性五大危机:人口、粮食、资源、能源、环境等。
  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学好生物,保护生态有重要意义
讨论:以上事实说明了什么?生物适应环境的某些特征能否适应所有环境?
①自然变幻莫测,如果有一年的冬天迟迟为下雪,雷鸟按时换上了雪白的“冬装”,那么雷鸟则很容易被天敌发现。
②昆虫有保护色,但是常被视力敏锐的食虫鸟捕食。
③猎豹虽然是短跑冠军,但也不是每次都能成功捕猎。
思考
适应只是一定程度的适应,并不是绝对的完全的适应。
四、适应的相对性
英国的白化蛾占总的95%以上,到了18世纪后期,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人们建起一座座工厂生产布料以及其他产品。工厂产生的黑烟慢慢地将附近的树干都熏黑了。到了大约1850年,几乎所有的胡椒蛾都是黑色的。
1、人们将一种叫“水葫芦”的植物引种到昆明滇池后,这种植物很快在滇池中蔓延,甚至威胁到其它生物的生存。这说明了
( )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生物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
C.生物既能适应环境 ,又能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D.生物既不能适应环境 ,也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
C
2、樟树上下相邻的叶片互不遮挡,能使每片叶都尽可能多地接受阳光的照射,这种现象可说明 ( )
A.环境能适应生物
B.环境不能影响生物
C.生物能适应环境
D.生物不能影响环境
C
3、请将下列生物的特征与适应现象连线
①保护色
②拟态
③警戒色
A瓢虫体表的斑点
B竹节虫的外形像一段竹枝
C鲫鱼背部颜色较深,腹面较浅
D蜜蜂腹部有黑黄相间的环纹
E冬季雷鸟换上了白色羽毛
F尺蠖的形状像树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