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期末过关练
一、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
A.咆哮(báo) 困难(kùn) 飞溅(jiàn) B.搀扶(cān) 胸膛(tɑnɡ) 淋湿(lín)
C.揪着(qiū) 皱纹(zhòu) 熄灭(xī) D.祭奠(diàn) 流淌(tǎnɡ) 呻吟(shēn)
二、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党员 流淌 嘶哑 B.纠住 皱眉 唉声叹气
C.糟糕 倒霉 后脑勺 D.呻吟 废话 煎熬 自作自受
三、根据意思选词语。(填序号)
A.狞笑 B.嗤笑 C.狂笑 D.傻笑
1.放纵地笑——( ) 2.无意义一个劲地笑——( )
3.嘲笑,看不起的笑——( ) 4.凶恶地笑——( )
四、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拥:A.围着;B.(人群)挤着走;C.拥护;D.拥有。
1.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 )
2.木桥上站着的是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
3.一群青年拥着一位老师傅走出来。( )
4.他拥军百万,武器精良,为何会被敌人拿下?( )
五、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B.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C.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D.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用拟人的手法描写一个日出的美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下列句子转换有误的一项是( )
A.老人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缩句:老人淌着雨水。)
B.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改为“把”字句:洪水把小伙子吞没了。)
C.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改为比喻句:人们一窝蜂似的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D.五天以后,洪水退了。(改为拟人句:五天以后,洪水收起了它的威力。)
七、指出下面句子中省略号的作用。
文中省略号的主要作用有:A.表明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B.表示省略递增的次数。C.表示语意的跳跃。D.表示说话结巴,欲言又止。
1.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 )
2.“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 )
3.“我?”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 )
4.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
八、句子品析。
1.“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对这个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熬”的意思是“煎熬”,因为又抱养了两个孩子加重了渔夫的负担,他觉得很为难。
B.“熬”的意思是“忍受”,说明渔夫为了抚养邻居的孩子,准备过更艰苦的日子,准备付出更多的辛劳。
C.“熬”的意思是“忍受”,说明渔夫为了抚养邻居的孩子,十分犹豫,但又不得不这样做。
2.“一、二、三,”这个神志不清的老妇人又重复数着。
老妇人数的“一、二、三”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妇人重复数着“一、二、三”是对______________的痛苦诉说,也表现了作者对战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这句话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日积月累。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__________________,乡音无改鬓毛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中表现诗人离家很久,仍不忘家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桥》这篇文章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以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________,赞扬了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在危难面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崇高精神。
2.《穷人》一文是按________________顺序,以____________的活动为线索,记叙了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的故事,表现了穷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美好品质。
3.《在柏林》通过描写一列缓慢驶出柏林列车上的车厢里发生的一件事,控诉了战争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D 二、B 三、1.C 2.D 3.B 4.A
四、1.B 2.C 3.A 4.D 五、A 六、A
七、1.B 2.C 3.D 4.A
八、1.B 2.她的三个儿子 战争 厌恶和渴望和平的愿望 3.车厢里的静是人们对战争的反思和对老兵的遭遇的同情
九、少小离家老大回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十、1.一位老共产党员 桥梁 无私无畏 不徇私情
英勇献身 2.事情的发展 桑娜 桑娜与渔夫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 桑娜和丈夫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 3.人民带来的伤害以及作者厌恶战争、渴望和平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