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8张PPT)
黄沙漫漫,绿洲点点,传来声声驼铃;
三面环海,石油滚滚,无奈战火硝烟。
阿拉伯半岛
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2课
阿拉伯帝国
圣城麦加
看到上述图片,我们能想起那个宗教?
自然条件:炎热干旱;
多沙漠。
地理位置:五海三洲之地
活动一:伊斯兰教的创立
阿拉伯半岛
欧洲
亚洲
非洲
赤道
地
中
海
黑
海
里
海
阿
拉
伯
海
红
波
斯
湾
北回归线
海
自然条件:炎热干旱;多沙漠、有绿洲。
地理位置:五海三洲之地
根据地图说出阿拉伯半岛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特点。
一、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争夺水源和牧场
连接东西交通的要冲
经商为生
材料一
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大部分地区尚未形成统一的国家。为争夺水源和牧场,部落间相互仇杀。内部矛盾丛生、商路不畅,引发商业衰落、生产停滞和外部势力的入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文
材料二
正因半岛的多神信仰,这片土地成为自由人的乐土。这里有拜火教,犹太教和基督教。
——《阿拉伯半岛及穆罕默德》
阅读材料,说一说伊斯兰教诞生的背景。
(1)部落间战争频繁,矛盾丛生;外敌入侵。
(2)多神信仰,阻碍了民族的统一和发展。
你对伊斯兰教了解多少?
一、伊斯兰教的创立
时间:
地点:
创始人:
经典:
7世纪
阿拉伯半岛
穆罕默德
《
古兰经》
时势造英雄
——穆罕默德
出生于阿拉伯半岛麦加城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他自幼失去父母,生活贫困,曾替人放过羊,由祖父和伯父抚养长大。12岁开始随商队到巴勒斯坦、叙利亚等地经商,成年后曾受雇于麦加城富孀赫蒂彻,为她经商。
十多年的商旅生活,锻炼了他的意志和处世能力,使他熟悉了阿拉伯半岛原始多神教以及犹太教、基督教的信仰,深切地了解社会的矛盾和分化,体察人们渴望统一和摆脱危机的愿望。
25岁时,他与赫蒂彻结婚,成为麦加贵族。社会地位的提高,使他得以认真思考社会现状,创立一种新的、适合人民需要的宗教。610年,在他41岁时,宣称自己得到安拉的“启示”,要他作为安拉的“使者”,进行传教,从而创立了伊斯兰教。
幼时随伯父经商
在希拉山洞修行,得到安拉的感召
伊斯
兰教
信徒
传教
“宇宙间唯一的神是真主安拉。人的一切也都是安拉赐予的,只有生前服从安拉,死后才能进入天堂。”号召人们“圣战”
信仰知识等等。
“每个穆斯林是另一个穆斯林的兄弟(姊妹),所有穆斯林都是一族。”
“真主命令人们把斋,以便让富人穷人平等”
伊斯兰教的主要教义
伊斯兰教独尊安拉,因此受到麦加城中信奉多神教的贵族的排斥。同时,伊斯兰教教义中存在人人平等这些代表平民的主张,损害了贵族和大富豪的利益,他们采取各种手段迫害穆罕默德及其信徒,甚至施加暴行,穆罕默德被迫出走,迁往麦地那。
主要传教活动:①在麦加城传教失败;②带领少数信徒出走麦地那,建立穆斯林公社;③兵临麦加城下,最终与麦加贵族达成协议。从此,麦加成为伊斯兰教的圣地。
麦加
大清真寺
穆罕默德
570
582
596
610
622
630
632
出生
经商
结婚
伊斯兰教创立
占领麦加
出走麦地那
逝世
穆斯林公社
意义:标志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国家雏形诞生
公社成员都以兄弟姐妹相待,禁止相互仇杀,公社内外事物都要听从穆罕默德的决定
麦加成为伊斯兰教的圣地。
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影响世界历史的100个名人
牛顿
耶?稣
释迦牟尼
孔?子
爱因斯坦
马克思
亚里士多德
毛?泽?东
成吉思汗
(剑桥大学历史系)
Top1:
穆罕默德
世界学者对穆罕默德的评价:
穆罕默德的教训,如明灯一般,照耀了一千二百多年,创始了以两亿人能以生死赴之的宗教!
———(英国)肖伯纳
“穆罕默德圣人,他引导全阿拉伯人走正道,
既为阿拉伯人民避免了流血与牺牲,又为他们开辟了一条文明进步的大道。穆罕默德是应受人们的尊重与敬仰的。”
———(俄国)托尔斯泰
“穆罕默德的确实是一位智慧者、能言善辩者,他以《古兰经》的绝文,战胜了一般知识分子,以宝剑战胜了一般敌人,以往、现在、将来。”
———(德国)歌德
1、创立伊斯兰教
2、建立统一的阿拉伯国家
穆罕默德的贡献
以宗教信仰为纽带
伊斯兰教的三大圣地
麦地那
麦地那
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旧城是一座宗教圣城,是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世界三大宗教发源地,三教都把耶路撒冷视为自己的圣地。
麦加
斋月
开斋节
伊斯兰教的重要节日
宰牲节
伊斯兰教是世界性的宗教之一,与佛教、基督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中国旧称大食法、大食教、天方教、清真教、回回教、回教、回回教门等。截止到2009年底,世界人口约68亿人口中,穆斯林总人数是15.7亿,
分布在204个国家和地区,占全世界的23%。
一手拿古兰经,一手执剑。
——阿拉伯,中世纪的强者!
军政合一国家建立
阿拉伯帝国建立
哈里发继位后,国家开始扩张
叙利亚
麦地那
巴格达
波
斯
中国唐朝
印度河
埃及
北非
西班牙
北接
黑海与里海
西临
大西洋
东接
中国唐朝
南包
整个半岛
西南
尼罗河下游
东南
印度河
地跨欧、亚、非三大洲
二、阿拉伯帝国扩张
阿拉伯帝国与中国唐帝国
“大食国”,唯一与中国大唐相提并论的国家,人类历史上东西方跨度最长的帝国。
“哈里发”,阿拉伯语意思为“继承者”或“代理者”。
阿拉伯帝国实行政教合一的哈里发中央集权统治。哈里发集政权、军权和神权于一身。既是帝国最高元首,又是全体穆斯林的宗教领袖。
阿拉伯骑士
相关史事
哈里发的军队在战场上
阿拉伯
帝国
伊斯兰教
加速半岛统一
和帝国振兴
帝国扩张促进了
伊斯兰教的传播
相互促进
探究:伊斯兰教和阿拉伯帝国的关系
随着帝国的不断扩张,伊斯兰教迅速向阿拉伯半岛以外的地区传播
合作探究:阿拉伯帝国对外扩张的影响
材料一:
材料二:恩格斯则在《德国农民战争》中明确指出:“···现在已经毫无疑义地证实了,火药是从中国经过印度传给阿拉伯人,又和火药武器由阿拉伯人一道经过西班牙传入欧洲。”
世界穆斯林人口达到了15.7亿,这意味着全球有近四分之一的人信仰伊斯兰教。
阿拉伯帝国的历史演进:
四
阶
段
6世纪末
穆罕默德去世前
632年—8世纪中叶
矛盾重重,渴望统一
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大规模扩张,帝国建立
10世纪后
逐渐衰落
1258年被蒙古西征军灭
土耳其
巴基斯坦
阿塞拜疆
马来西亚
马尔代夫
土库曼斯坦
伊斯兰教的标志是一轮弯弯的新月,后来许多伊斯兰教国家的国旗中都有新月的标志。
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三、阿拉伯文化
恩格斯曾经指出:
“阿拉伯留传下十进位制、代数学的发端,现代数字和炼金术;基督教的中世纪什么也没有留下。”
知识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穆罕默德
人最美的装饰是知识——阿拉伯谚语
1、繁荣的原因:
三、阿拉伯文化
830年哈里发在巴格达设立“智慧宫”。集科学院、图书馆、翻译官于一体。首席大翻译的酬劳是和其译著重量相等的黄金
位于五海三洲之地的阿拉伯民族,在统一了半岛的政权后,开始吸收大量的外来文化。
①
哈里发重视文化
②
吸收、消化外来文化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中心
巴格达
开罗
科尔多瓦
【合作探究】归纳阿拉伯民族创造的文化成就。
类别
内容
数学
文学
建筑
医学
改造并传播阿拉伯数字
《医学集成》《医典》
清真寺
《天方夜谭》
1、阿拉伯数字的传播
阿拉伯数字是古代印度人首创,因为阿拉伯人将这种数字改进并传播到全世界,所以得名为阿拉伯数字。
2、文学成就
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中国译为《天方夜谭》,该书深受各国人民喜爱,并对欧洲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渔夫和魔鬼》《阿拉丁神灯》《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辛伯达航海旅行记》是其中的名篇。
圆顶、尖塔
3、阿拉伯建筑——清真寺
印度泰姬陵
开罗清真寺
巴基斯坦清真寺
中国清真寺
世界各国清真寺
4、医学
医学家:拉齐斯──《天花与麻疹》和《医学集成》
阿维森那──《医典》──“医中之王”
阿拉伯医学解剖图
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
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作用:
课堂小结
穆罕默德创
立伊斯兰教
宗教思想:独尊安拉
时间:7世纪
经典:《古兰经》
圣城:麦加
促进
阿拉伯半岛统一
阿拉伯帝国
时间:8世纪中期
特点:政教合一
地域:横跨亚欧非
促进
阿拉伯文化
成就:数学、医学、文学《天方夜谭》
评价:沟通东西方;卓越贡献
阿拉伯帝国
推动传播
佛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
时间
地点
创始人
经典
教义
公元前6世纪
古代印度
乔达摩·悉达多
主张“众生平等”
1世纪
巴勒斯坦
耶稣
《圣经》
提倡“博爱”
7世纪
阿拉伯半岛
穆罕默德
《古兰经》
信仰“安拉”
三大宗教
1.穆罕默德的历史功绩在于
①创立伊斯兰教
②建立基本统一的阿拉伯国家
③建成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
A.①
B.
①②③
C.①②
C
练习测评
3.把包括零在内的10个数字符号从东方传入西方的是
A.古代印度人
B.古代阿拉伯人
C.古代罗马人
D.古代日本人
B
4.下列文学著作中属于阿拉伯文学的是
A.《荷马史诗》
B.《诺亚方舟》
C.《天方夜谭》
D.《大唐西域记》
C
2.伊斯兰教是世界上三大宗教之一,它起源于
A.古代印度
B.巴勒斯坦地区
C.阿拉伯半岛
D.古代埃及
C
5.穆罕默德将一盘散沙的阿拉伯各部落熔铸成一个强大的民族统一体的纽带是(???
)
A.政治口号?
??
B.经济实力??????
C.个人魅力??
??
D.宗教信仰
D
6.下面为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三国国旗,从国旗图案上看,都有一个共同特征,这标志着三国大多数人们信仰:( )
A.伊斯兰教
B.基督教
C.共产主义
D.月亮神
A
7,当中国处于盛唐时期,西亚的一个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是
??A.罗马帝国
B.阿拉伯帝国
C.拜古廷帝国
D.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B
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有何相同之处。
(1)都诞生于亚洲。
(2)都得到广泛传播,成为统治阶级
统治人民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