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奋斗中前行——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课,是高中历史教学的开篇之作。在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高中历史学习兴趣的培养,初高中历史知识衔接及相关历史事件的时空定位,从而为后续学习奠定整体框架与认知基础。
学情分析
初高中课程内容上虽有承接,但考查的能力要求与标准有区别,且我校高一新生在历史科目上水平呈现两极分化的情况,加之本课涉及知识点零散量多,时空跨度大,因而在新课教学中,应注重对旧有知识的联系与巩固以帮助学科基础较差学生实现初高中历史学习转换,激发学习兴趣以克服畏难情绪。同时,在教学中应借助丰富史料对重难点知识进行解剖,加深拓宽学科基础较好学生的历史科学认知,使其意识到时空定位的重要性,培养其史料史证、历史解释的能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
2.认识中华文明的多元性特点及时空脉络。
3.通过甲骨文及文献记载,了解早期国家的特征与制度等相关史实。
4.知道考古材料与传世文献在历史研究中的不同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石器时代引导学生注重对文化遗存的实物分析,以考古研究为主。
2.传说时代应将神话传说与传世文献相结合,对历史可能进行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3.信史时代借助情境教学,合作探究等教学法,引导学生史论结合地对历史事件进行深入了解,形成中国先秦史相关的时空概念,并对历史现象进行科学探究与合理解释。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从猿到人的演变中,直立行走和制造工具有着决定性意
义,加深对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变革重要因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的理解。
把握五种所有制社会的发展脉络,认识到文明是人类文化和社
会发展的新阶段,进入文明社会的最根本标志是国家的出现。
了解中华文明的多元格局,体会华夏文明的包容性;了解物质
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融合发展,体会华夏文明的创造性;了解华夏文明五千年文脉未断,感受华夏文明的生命力,从而树立起学生对华夏民族的自豪感和传承中华文化的责任感。
(四)重点与难点
1.重点:①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
②掌握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井田制及敬天保民的民本思想。
2.难点:①归纳早期中华文明文化遗存的特点及分布规律。
②了解新旧石器时代物质生产水平与社会发展程度,
把握社会发展规律。
③掌握早期国家政治文明的特点。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用具:常规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导入
◎望远镜——
为生存而奋斗
如图所示,1929年在北京周口店的山洞里,中国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并且山洞里有很厚的灰烬层,最厚处达6米,灰烬堆中有烧过的兽骨、树籽、石块和木炭块。
1.新课设问:
思考:他们是谁?同时期的典型文化遗存还有哪些?
发现:北京人生存工具有哪些?怎样获取生存物质?
推测1:生存方式—
个体活动
Or
群居生活
推测2:生存方式—
定居生活
Or
迁徙生活
2.教学内容:
一.中华先民的出现——旧石器时代的到来。
(1)工具的使用是人类和其他动物最大的不同点。
(2)人类最早使用的工具是石器,一般分为旧石器和新石器两个时代。
(3)我国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有数百处,典型文化遗址:
①距今
170
万年的元谋人;②距今
70-20
万年的北京人。
(4)旧石器社会物质生产水平:
①使用打制石器;②已经学会用火;③
从事渔猎采集;
(5)旧石器社会发展程度:
①过着群居生活;②过着迁徙生活;③晚期发展到母系氏族社会。
导入设计思路:通过对初中课程相关知识点的衔接,图文并茂地温故知新,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高效引入本课首个知识点。
教学过程
◎放大镜——
为安定而奋斗
1.引入:仙女木属于蔷薇科,是一种生性喜寒的植物,这种植物曾于约1.2万年前在世界各地广泛生长,这就意味着当时很有可能曾经出现过一次剧烈的全球降温,学术界将这次降温事件称为“新仙女木事件”。这会给以采集和狩猎为生的智人带了怎样的麻烦?他们如何应对?他们生活发生哪些改变?
2.教学过程:
环节1:思考
思考1:请参考图片结合课本按照
前期、中
期、晚期对
新石器时期的代表性文
化遗存做分期。
思考2:归纳我国新石器时代文化
遗存的特点。
环节2:发现—为了安定的生活,新石器的先民们创造出那些生活技能?(教学设问)
左图为距今约1万年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其出土的栽培稻和陶器,是现今已知世界上年代最早的栽培稻遗存和原始陶器之一。
右图文物为距今约8000多年的贾湖遗址。该遗址同时出土了用于谷物去壳的石墨盘和石墨棒一类工具及酿酒陶器,发现一些被驯化的家猪骨头。
左图为小口尖底陶瓶。出土于黄河中上游距今6000多年的仰韶遗址。一般认为它是一种汲水器,也有学者推测与发酵酒有关,酿好后大家一起咂酒。该遗址的代表性文物还有彩绘陶器,并以粟为主要栽培物。
环节3:推测—新石器时代先民们的新技能给他们生活带来了哪些改变?(教学设问)
左图描绘的是距今约7000年前的河姆渡遗址的干栏式民居建筑。此外黑陶是河姆渡陶器的一大特色,居民以种植水稻为食,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
右图为贾湖遗址发现的贾湖骨笛,是世界上最早可吹奏,保存最好的管乐器,具备完整的七声音阶。
左图为玉琮王。出土于距今5300-4500年左右的良渚遗址。玉琮上的神人兽面纹图像是该遗址象征。
该遗址在考古中发现玉器雕琢已经成为专业化程度很高的手工行业,达到史前玉器的高峰。
且墓葬中出现象征财富的玉器和象征神权的玉琮和象征军权的玉钺。贵族墓之间,贵族墓与平民墓之间随葬玉器的种类、组合差异,以及平民墓中有无玉器随葬的差异,构成了良渚文化用玉制度的等级差别;
在良渚文化的玉器上已出现了为数不少的单个或成组具有表意功能的刻划符号,学者们称之为“原始文字”。
3.教学内容:
二.中华文明的奠基——新石器时代的到来。
(1)新石器从公元前
1
万年开始,代表性文化遗存:
①前期:江西仙人洞(距今1万年)
②中期(距今7000-5000年):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
③晚期(距今5000年):红山文化-龙山文化-良渚文化
(2)我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特点:①多元一体;②中原核心。
(3)遗址启示——新石器社会物质生产水平:
①石器打磨结合(区别于旧石器时代打制石器);
②原始农业出现:刀耕火种·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③开始饲养家畜;④大量使用陶器;⑤掌握酿酒技术。
(5)遗址启示——新石器社会发展程度:
①进入定居时代。
②进入文明时代:贫富差距、阶级分化、私有制。
③精神生活兴起:绘画、音乐、舞蹈、玉文化、图腾文化。
史学研究方法精神:
①考古发现是实证历史重要途径。
②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③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辅相成,前者是基础,后者是目的。
教学设计思路:为体现学科间的联系性本环节以新仙女木事件导入本课,并通过对文化遗存古迹的解读,加大学生历史知识储备的同时,直观地把握本章节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历史关键信息的提取、比较、归纳及解释能力,加深学生对考古实证科学性和重要性的认识。
◎多棱镜——
为家国而奋斗
环节一:传说时代-夏
材料一:三皇:燧人氏——钻木取火
伏羲氏——发明网、陷阱、原始的烹调、八卦
神农氏——为我国农业始祖和医药始祖
五帝:黄帝——黄河中上游部落首领,联合炎帝组成炎黄部落联盟
材料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礼记·礼运》
材料三:“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
——《史记·夏本纪》
1.教学设问:
思考:社会组织形式及社会性质的变化。
发现:材料二、三说明早期国家最高权力继承制度发生过哪些变化?早期国家
具备哪些政治特征?
2.教学内容:
三.中华文明的形成——从传说到信史
(1)传说时代-夏:
①社会组织形式:氏族部落→早期国家
②社会性质转型:原始公有制
→
奴隶私有制
③最高权力继承:禅让制→王位世袭制(夏启);
1)国家性质:天下为公
→
家天下
2)权力传承:
传贤
→
传子
④早期国家政治特征一:
1)三皇神话色彩浓厚
2)以血缘为纽带,实行贵族政治。
环节二信史时代:殷商
材料一:殷商时期占卜用的龟甲
材料二:夏朝犯了许多罪恶,上天命我去诛灭它……我畏惧上帝,不敢不
去征伐。
——《尚书·汤誓》
材料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诗经·商颂·玄鸟》
材料四:自成汤咸至于帝乙,不敢自暇自逸,别曰其敢崇饮,越
在外服、候、、甸、男、卫、邦伯;越在内服,百僚庶
尹、惟亚、惟服、宗工;越百姓、里君、罔敢湎于酒。
——《尚书·酒诰》
材料五:卜,贞众作籍(双齿耒)失。
(王)大令众協(耜田,其受年,十一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商代国家与社会》
1.教学设问:
思考:哪些考古发现证明殷商存在?
发现:随着疆域的扩大,商朝采取何种管理制度?有何意义?
材料一、二、三、四体现信史时代中国早期国家具有哪些的政治特征?
推测:根据材料五推测奴隶社会采用何种农业生产方式?
2.教学内容:
三.中华文明的形成——从传说到信史
(2)信史时代:殷商(约公元前
1600—公元前
1046
年)
①殷墟的发掘、甲骨文(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的发现及青铜铭文确立商朝信史地位。
②商内外服制度:
1)内服指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
2)外服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落
3)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
③早期国家政治特征二:王权与神权相结合,具有神秘色彩。
④奴隶社会农业生产方式:耒耜锄耕种。
教学设计思路:在了解我国早期国家形成的基础上直观把握夏商历史研究的现行状态及考古发掘、历史文物实证之于国家信史定位的重要意义,并培养学生对历史传说和传世文献的正确解读和科学运用的能力。
◎显微镜——为有序发展而奋斗
历史情境一:封邦建国
郑国,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册封其弟而建,国君为姬姓。王子友是第一任国君即郑桓公,伯爵,依据牢礼之法,配享七牢,七鼎六簋。
公元711年太子姬掘突成为第二代国君即郑武公。
公元743年寤生以长子的身份成为第三国君即郑庄公。
1.教学设问:
思考:为巩固统治西周采取哪些制度?
2.教学内容:四.中华文明的初步发展——西周治国之法
政治:1.权力分配制度:分封制。
2.权力继承制度:宗法制。
3.权利认同制度:礼乐制。
历史情境二:天下归周
郑国,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册封其弟而建,国君为姬姓。王子友是第一任国君即郑桓公,伯爵,依据牢礼之法,配享七牢,七鼎六簋。公元711年,申侯、缯侯勾结犬戎发动叛乱,周幽王被乱军杀死,郑桓公勤王被杀。
公元711年太子姬掘突成为第二代国君即郑武公。
公元743年寤生以长子的身份成为第三国君即郑庄公,在其励精图治下,郑国国力日渐强大,为削弱郑庄公的权势,周桓王将郑庄公掌握的部分周王室的政务转交给虢国国君虢公忌父。为报复周桓王,郑庄公命人抢走了周王室土地上的粮食。
周桓王以郑庄公长期不觐见天子为由,召集数国联军讨伐郑国。交战中,周军主力陷入了郑军的重重包围,郑国大夫祝聃还一箭射中了周桓王的肩膀。
1.教学设问:
发现:结合材料归纳分封制的对象、内容、特点,并结合诸侯的权利和义务分析分封制的双重影响。
2.教学内容:
四.中华文明的初步发展——西周治国之法
(1)政治:1.权力分配制度:分封制。
①对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后代。
②诸侯义务:镇守疆土、交纳贡赋、朝觐述职、随从作战
③诸侯权力:世袭封国权、行政治民权、征派赋役权、军事征伐权
④特点:1)层层分封,等级森严;2)同姓居多,多居富庶地区
3)姬姓诸侯和异姓诸侯交错制约
⑤影响:1)疆域扩展,中央对地方实现间接控制
2)诸侯独立性大易成割据,周亡的制度性因素。
3)中国的姓氏起源;中国地名简称的源起。
历史情境三:天下归宗
郑国,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册封其弟而建,国君为姬姓。王子友是第一任国君即郑桓公,伯爵,依据牢礼之法,配享七牢,七鼎六簋。公元711年,申侯、缯侯勾结犬戎发动叛乱,周幽王被乱军杀死,郑桓公勤王被杀。
公元711年太子姬掘突成为第二代国君即郑武公。郑武公的妻子叫武姜,公元前744年郑武公病重,武姜希望小儿子叔段能成为国君,屡次向郑武公请求立叔段为太子。
公元743年寤生以长子的身份成为第三国君即郑庄公,但弟弟叔段与一向偏爱自己的母亲武姜仍合谋妄图夺取郑国君位。引起国人的不满后郑庄公迅速平定了这场“以下犯上”的叛乱。
1.教学设问:
发现:结合材料归纳宗法制的特点及影响。
2.教学内容:
四.中华文明的初步发展——西周治国之法
(1)政治:
2.权力继承制度:宗法制。
①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②作用:
1)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
2)巩固分封制,强化王权(互为表里)。
历史情境四:天下归心
郑国,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册封其弟而建,国君为姬姓。王子友是第一任国君即郑桓公,伯爵,依据牢礼之法,配享七牢,七鼎六簋。
1.教学设问:
发现:结合材料概括礼乐制度的特点、作用及归纳以上四个情景所体现的早期国家的政治特征。
2.教学内容:
四.中华文明的初步发展——西周治国之法
(1)政治:
3.权利认同制度:礼乐制。
①特点:等级差异
②作用:维系分封制、宗法制工具
4.早期政治特点三:
①等级森严;②家国一体;
③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形成权利的高度集中
传世文献——经济与思想
材料一: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
材料二:田里不鬻。
——《礼记·王制》
材料三:人无与水监,当于民监。——《尚书·酒诰》
材料四: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尚书·秦誓上》
材料五:天视自我民视察,天听自我民听。——《尚书·秦誓上》
材料六: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尚书·梓材》
1.教学设问:
推测:结合材料分析西周的土地制度。
结合材料分析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及井田制联系
结合材料分析西周治国理念及影响。
2.教学内容:
四.中华文明的初步发展——西周治国之法
(2)经济:井田制——土地制度
(3)关联:1.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2.礼乐制是维护分封制、宗法制工具
3.井田制是经济基础
(4)治国理念:敬天保民思想。
①为西周政权合法性强化奠定基础
②开启了后世重民思想的人文政治理念的先河
教学设计思路:借助历史情境从诸侯国郑国入手,从小细节看大历史,由浅入深、从抽象到具体地细致把握西周相关历史知识点,形成对我国早期国家及政治经济文明的深刻印象。
本课板书与小结
◎望远镜——为生存而奋斗
中华先民的出现——旧石器时代的到来。
◎望远镜——
为安定而奋斗
中华文明的奠基——新石器时代的到来。
◎多棱镜——
为家国而奋斗
中华文明的形成——从传说到信史
◎显微镜——为有序发展而奋斗
四.中华文明的初步发展——西周治国之法
1.权力分配制度:分封制。2.权力继承制度:宗法制。
3.权利认同制度:礼乐制。4.经济:井田制·石器锄耕
5.思想:敬天保民
本课结语
材料:2019年1月26日,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致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推荐拥有“中华第一城”,“世界第一坝”美誉的“良渚古城遗址”作为2019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用考古发掘的实物证据向世界有力展示中华古国五千年的风采。
教师结语:
◎古人不古:
勤劳的中国人:原始社会·渔猎采集·刀耕火种→奴隶社会·农畜牧业·石器锄耕
智慧的中国人:原始群→母系社会→父系社会→早期国家
热爱生活的中国人:服务于生活的物质文明+源于生活的精神文明。
◎华夏不老:故事仍在继续,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
教学参考资料汇编
图1:
辅助材料:
城市、文字、金属器和礼仪制度
——国际考古学界对文明时代标志的主流界定
图2:
图2为距今约1万年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其出土的栽培稻和陶器,是现今已知世界上年代最早的栽培稻遗存和原始陶器之一。
图3:
图3为贾湖骨笛,是世界上最早可吹奏,保存最好的管乐器,具备完整的七声音阶。出自淮河上游(今河南舞阳)距今约8000多年的贾湖遗址。该遗址同时出土了用于谷物去壳的石墨盘和石墨棒一类工具和酿酒陶器,发现一些被驯化的家猪骨头。
图4:
图4为干栏式建筑。最早见于中国长江流域下游以南地区(今浙江余姚)距今约7000年前的河姆渡遗址。黑陶是河姆渡陶器的一大特色,居民以种植水稻为食,并且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
图5:
图5为小口尖底陶瓶。一般认为它是一种汲水器,利用重心转换原理来调节平衡,可以方便地从河流中取水。也有学者推测与发酵酒有关,小口方便密封,尖底结构方便收集沉积物,酿好后大家一起咂酒(注:众人围坐,每人拿一个长吸管伸到酒容器喝酒)。出土于黄河中上游(今陕西宝鸡)距今6000多年的仰韶遗址。该遗址的基本特征是彩绘陶器,以粟为主要栽培物。
图6:
图6为蛋壳陶酒器。因外表漆黑黝亮、陶胎薄如鸡蛋壳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B8%A1%E8%9B%8B%E5%A3%B3?/?4883971"
\t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9B%8B%E5%A3%B3%E9%99%B6?/?_blank?)而得名。是距今约4000年位于黄河中下游的龙山文化遗存代表。
图7
图7为玉琮王。出土于距今5300-4500年左右,中心地区在钱塘江流域和太湖流域的良渚遗址。该遗址拥有一座290万平方米的古城,并建有世界上最早、规模最大的水利系统及最早的拦洪水坝系统。且该遗址稻作农业有籼、粳稻之分,并普遍使用石犁、石镰;玉器雕琢已经成为专业化程度很高的手工行业,达到史前玉器的高峰,且墓葬中出现象征财富的玉器和象征神权的玉琮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8E%89%E7%90%AE"
\t
"https:?/??/?baike.baidu.com?/?item?/?_blank?)和象征军权的玉钺,贵族墓之间,贵族墓与平民墓之间随葬玉器的种类、组合差异,以及平民墓中有无玉器随葬的差异,构成了良渚文化用玉制度的等级差别;在良渚文化的一些陶器、玉器上已出现了为数不少的单个或成组具有表意功能的刻划符号,学者们称之为“原始文字”。出土的丝织品残片是先摷后织的,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丝织实物。
同步作业
1.福娃贝贝头部文饰借鉴了我国原始居民彩陶中的鱼纹图案,我们应该感谢的是()
A、北京人
B、河姆渡原始居民
C、半坡原始居民
D、大汶口原始居民
2.历史剧“河姆渡原始居民”中不该有的情节(
)
A、种植水稻
B、饲养猪狗等家畜
C、住半地穴式房屋
D、使用磨制农具石斧
3.决定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粟的根本因素是(
)
A.饮食习惯
B.劳动工具
C.自然条件
D.劳动技术
4.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
)
A、部落联盟争夺首领位置的结果
B、生产力推动下的社会进步
C、专制代替民主的历史倒退
D、私有制代替公有制的倒退
5.西周分封制的积极作用表现在(
)
A、扩大了奴隶制的规模
B、促进了奴隶制经济的发展
C、巩固并扩大了西周王权统治
D、避免了诸侯国势力的增长
6.西周建立后,周天子分封诸侯国,其中齐国是姜尚(传说中的姜子牙)的封地,姜尚属于受封的(
)
A、周天子的亲属
B、功臣
C、先代的贵族
D、归附的部落首领
7.分封制在周初起到了巩固统治的作用;在后期则造成分裂割据,瓦解了周朝的统治,导致这种截然不同结果的主要因素是(
)
A、生产力的发展
B、生产关系的发展
C、诸侯争权夺利
D、井田制的破坏
8.关于西周宗法制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
A、体现了奴隶主与奴隶的阶级关系
B、体现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等级关系
C、体现了中央政府与地方的行政关系
D、体现了官僚机构对人民的压迫
9.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是(
)
A、完全割裂
B、互为表里
C、前者决定后者
D、后者决定前者
10.问答题:
1.地图反映了什么政治制度?
2.实行这一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周天子分封的对象有哪些?并结合地图予以说明。
4.根据材料简述分封制的内容,并指出维系周王与诸侯的纽带是什么?
5.概括西周王朝分封制的特点?
6.结合上述两则材料,综合分析西周王朝分封制的作用和局限性有哪些?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C
3.C
4.B、5.C
6.B
7.A
8.B
二.问答题
1、西周王朝实行的分封制
2、拱卫王室,维护西周王朝的统治。
3、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4、土地和人民
5、等级森严
6、作用:使国家政权也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形成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使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局限: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如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随着诸侯国势力的日益壮大,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嫡长
大宗
余子
小宗
嫡长
大宗
余子
小宗
嫡长
大宗
余子
小宗
嫡长
衮服—最高一级礼服
一般贵族礼服
衮服—最高一级礼服
一般贵族礼服
衮服—最高一级礼服
材料:其内容规定,周王把王畿外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同时,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再将士地和人民分赐给士。卿大夫和士也要向上一级承担作战等义务。这样层层分封下去,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秩序。
:《在奋斗中前行——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课,是高中历史
教学的
在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高中历史
的培养,初高中历史知识衔接及相关历史事件
从而为后续学习奠定整体框架与认知基础
学情分
初高中课程内容上虽有承接,但考查的能力要求与标准
有区别,且我校高一新生在历史
水平呈现两极分化的
况,加之本课涉及知识点零散量多,时空跨度大,因而在
新课教学中,应注重对旧有知识的联系与巩固以帮助学科基
础较差学生实现初高中历史学习转换,激发学习兴趣以克服
畏难情绪。同
教学中应借助丰富史料对重难点知识进
解剖,加深拓宽学科基础较好学生的历史科学认知,使其
意识到时空定位的重要性,培养其史料史证、历史解释的能
力
教学目标
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
认识中华文明的多元性特点及时空脉络
3.通
文及文献记载,了解早期国家的
与制度等相关史
知道考古材料与传世文献在历史研究中的不同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石器时代引导学生注重对文化遗存的实物分析,以考古研究
主
传说时代应将神话传说与传世文献相结合,对历史可能进
大胆假设
信史时代借助情境教学,合作探究等教学法,引导学生史论结
合地对历史事件进
解,形成中国先秦史相关的时空概念,并
对历史现象进行科学探究与合理解释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从猿到人的演变
行走和制造工具有着决定性意
义,加深对生
推动人
变革重要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的辩证关系的理解
把握五种所有制社会的发展脉络,认识到文明是人类文化和
发展的新阶段,进入文明社会的最根本标志是国家的出现
3.了解
明的多元格局,体会华夏文明的包容性;了解物质
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融合发展,体会华夏文明的创造性;了解华夏文明
千年文脉未断,感受华夏文明的生命力,从而树立起学生对华夏民
族的自豪感和传承中华文化的责任感
(四)重点与难
重点:①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
②掌握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井田制及敬天
民的民本
难
期中华文明文化遗存的特点及分布规
解新石器时代物质生产水平与社会发展程度
把握社会发展规律
掌握早期国家政治文明的特点
安排:2课
(六)教学用具:常规教学用
教学导入
◎望远镜一—为生存而奋斗
如图所
929年在北京周口店的山洞
考
作者发现了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
洞里有很厚的灰烬层,最厚处
灰烬
堆中有烧过的兽骨、树籽、石块和木炭块
1.新课设
思考:他们是谁?同时期的典型文化遗存
发现:北京人生
有哪些?怎样获取生存物质
体活动Or群居生活
推测2:生存方式一定居生活Or迁徙生
2.教学内容(共32张PPT)
1929年北京周口店的山洞里,
有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
有很厚的灰烬层,最厚处达6米
有烧过的兽骨、树籽、石块、木炭块
思考:他们是谁?
同时期的典型文化遗存还有哪些?
距今
70-20
万年的北京人
距今
170
万年的元谋人
1929年北京周口店的山洞里,
有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
有很厚的灰烬层,最厚处达6米
有烧过的兽骨、树籽、石块、木炭块
打制石器
从事渔猎采集
学会用火
1929年北京周口店的山洞里,
有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
有很厚的灰烬层,最厚处达6米
有烧过的兽骨、树籽、石块、木炭块
(1)工具的使用区别了人类与动物,增强人类生存能力。
(2)最早使用的工具是石器,分为旧石器和新石器两个时代。
(3)我国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有数百处,典型文化遗址:
①距今
170
万年的元谋人;②距今
70-20
万年的北京人。
(4)旧石器社会物质生产水平(生存能力):
①使用打制石器;②已经学会用火;③
从事渔猎采集;
(5)旧石器社会发展程度(生存方式):
①过着群居生活;②过着迁徙生活;
③晚期进入母系氏族社会。
仙女木事件
仙女木是一种生性喜寒的植物
曾于约1.2万年前在各地广泛生长
这意味着当时曾出现过一次剧烈的
全球降温
这会给以采集和狩猎为生的远古人类带了怎样的麻烦?
他们如何应对?他们生活发生哪些改变?
让我们走进新石器时代
思考:请结合课本按照前期、中
期、晚期对新石器时期的
代表性文化遗存做分期。
①前期:江西仙人洞(距今1万年)
②中期(距今7000-5000年):
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
③晚期(距今5000年):
红山文化-龙山文化-良渚文化
思考:归纳我国新石器时代文
化遗存的特点
①多元一体
②中原核心
右图文物为距今约8000多年的贾湖遗址。该遗址同时出土了用于谷物去壳的石墨盘和石墨棒一类工具及酿酒陶器,发现一些被驯化的家猪骨头。
发现:为了安定的生活,新石器的先民们创造出那些生活技能?
左图为小口尖底陶瓶。出土于黄河中上游距今6000多年的仰韶遗址。一般认为它是一种汲水器,也有学者推测与发酵酒有关,酿好后大家一起咂酒。该遗址的代表性文物还有彩绘陶器,并以粟为主要栽培物。
左图描绘的是距今约7000年前的河姆渡遗址的干栏式民居建筑。此外黑陶是河姆渡陶器的一大特色,居民以种植水稻为食,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
右图为贾湖遗址发现的贾湖骨笛,是世界上最早可吹奏,保存最好的管乐器,具备完整的七声音阶。
推测:新石器时代先民们的新技能给他们生活带来了哪些改变?
右图为玉琮王。出土于距今5300-
4500年左右的良渚遗址。玉琮上的
神人兽面纹图像是该遗址象征。
该遗址在考古中发现玉器雕琢已
经成为专业化程度很高的手工行业,
达到史前玉器的高峰。
且墓葬中出现象征财富的玉器和象征神权的玉琮和象征军权的玉钺。贵族墓之间,贵族墓与平民墓之间随葬玉器的种类、组合差异,以及平民墓中有无玉器随葬的差异,构成了良渚文化用玉制度的等级差别;
在良渚文化的玉器上已出现了为数不少的单个或成组具有表意功能的刻划符号,学者们称之为“原始文字”。
推测:新石器时代先民们的新技能给他们生活带来了哪些改变?
(1)遗址启示——新石器社会物质生产水平:
①石器打磨结合(区别于旧石器时代打制石器);
②原始农业出现:刀耕火种·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③开始饲养家畜;④大量使用陶器;⑤掌握酿酒技术。
(2)遗址启示——新石器社会发展程度:
①进入定居时代。
②进入文明时代:贫富差距、阶级分化、私有制。
③精神生活兴起:绘画、音乐、舞蹈、玉文化、图腾文化。
(3)遗址启示——社会发展规律:
①考古发现是实证历史重要途径。
②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②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辅相成,前者是基础,后者是目的。
环节一:传说时代-夏
材料一:三皇:燧人氏——钻木取火
伏羲氏——发明网、陷阱、原始的烹调、八卦
神农氏——为我国农业始祖和医药始祖
五帝:黄
帝——黄河中上游部落首领,联合炎帝组
成炎黄部落联盟
材料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
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礼记·礼运》
材料三:“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
——《史记·夏本纪》
思考:社会组织形式及社会性质的变化。
发现:材料二、三说明早期国家最高权力继承制度发生过哪
些变化?早期国家具备哪些政治特征?
三.中华文明的形成——从传说到信史
(1)传说时代-夏:
①社会组织形式:氏族部落→早期国家
②社会性质转型:原始公有制
→
奴隶私有制
③最高权力继承:禅让制→王位世袭制(夏启);
1)国家性质:天下为公
→
家天下
2)权力传承:
传贤
→
传子
④早期国家政治特征一:
1)三皇神话色彩浓厚
2)以血缘为纽带,实行贵族政治。
环节二:信史时代:殷商
材料一:殷商时期占卜用的龟甲
材料二:夏朝犯了许多罪恶,上天命我去诛灭它……我畏惧上
帝,不敢不去征伐。
——《尚书·汤誓》
材料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诗经·商颂·玄鸟》
材料四:自成汤咸至于帝乙,不敢自暇自逸,别曰其敢崇饮,越
在外服、候、、甸、男、卫、邦伯;越在内服,百僚庶
尹、惟亚、惟服、宗工;越百姓、里君、罔敢湎于酒。
——《尚书·酒诰》
思考:哪些考古发现证明殷商存在?
发现:随着疆域的扩大,商朝采取何种管理制度?有何意义?
材料体现信史时代中国早期国家具有哪些的政治特征?
环节二:信史时代:殷商
推测:奴隶社会采用何种农业生产方式?
材料五:·····卜,贞众作籍(双齿耒)失。
(王)大令众協(耜田,其受年,十一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商代国家与社会》
三.中华文明的形成——从传说到信史
(2)信史时代:殷商(约公元前
1600—公元前
1046
年)
①殷墟的发掘、甲骨文(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的
发现及青铜铭文确立商朝信史地位。
②商内外服制度:
1)内服指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
2)外服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落
3)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
③早期国家政治特征二:
王权与神权相结合,具有神秘色彩。
④奴隶社会农业生产方式:耒耜锄耕种。
历史情境一:封邦建国
郑国,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册封其弟而建,国君为姬姓。王子友是第一任国君即郑桓公,伯爵,依据牢礼之法,配享七牢,七鼎六簋。
公元711年太子姬掘突成为第二代国君即郑武公。
公元743年寤生以长子的身份成为第三国君即郑庄公。
思考:为巩固统治西周采取哪些制度?
权力分配制度:分封制。
权力继承制度:宗法制。
权利认同制度:礼乐制。
历史情境二:天下归周
郑国,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册封其弟而建,国君为姬姓。王子友是第一任国君即郑桓公,伯爵,依据牢礼之法,配享七牢,七鼎六簋。公元711年,申侯、缯侯勾结犬戎发动叛乱,周幽王被乱军杀死,郑桓公勤王被杀。
公元711年太子姬掘突成为第二代国君即郑武公。
公元743年寤生以长子的身份成为第三国君即郑庄公,在其励精图治下,郑国国力日渐强大,为削弱郑庄公的权势,周桓王将郑庄公掌握的部分周王室的政务转交给虢国国君虢公忌父。为报复周桓王,郑庄公命人抢走了周王室土地上的粮食。
周桓王以郑庄公长期不觐见天子为由,召集数国联军讨伐郑国。交战中,周军主力陷入了郑军的重重包围,郑国大夫祝聃还一箭射中了周桓王的肩膀。
发现:结合材料归纳分封制的对象、内容、特点,并结合诸侯的权利和义务分析分封制的双重影响。
历史情境二:天下归周
发现:结合材料归纳分封制的对象、内容、特点,并结合诸侯的权利和义务分析分封制的双重影响
四.中华文明的初步发展——西周治国之法
(1)政治:1.权力分配制度:分封制。
①对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后代。
②诸侯义务:镇守疆土、交纳贡赋、
朝觐述职、随从作战
③诸侯权力:世袭封国权、行政治民权、
征派赋役权、军事征伐权
④特点:1)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2)同姓居多,多居富庶地区
3)姬姓诸侯和异姓诸侯交错制约
⑤影响:1)疆域扩展,中央对地方实现间接控制
2)诸侯独立性大易成割据,周亡的制度
性因素。
3)中国的姓氏及地名简称的源起。
历史情境三:天下归宗
郑国,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册封其弟而建,国君为姬姓。王子友是第一任国君即郑桓公,
公元711年太子姬掘突成为第二代国君即郑武公。郑武公的妻子叫武姜,公元前744年郑武公病重,武姜希望小儿子叔段能成为国君,屡次向郑武公请求立叔段为太子。
公元743年寤生以长子的身份成为第三国君即郑庄公,但弟弟叔段与一向偏爱自己的母亲武姜仍合谋妄图夺取郑国君位。引起国人的不满后郑庄公迅速平定了这场“以下犯上”的叛乱。
发现:结合材料归纳宗法制的特点及影响。
嫡长
大宗
余子
小宗
嫡长
大宗
余子
小宗
嫡长
大宗
余子
小宗
嫡长
历史情境三:天下归宗
发现:结合材料分析宗法制的特点及影响。
四.中华文明的初步发展——西周治国之法
(1)政治:
2.权力继承制度:宗法制。
①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②作用:
1)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
2)巩固分封制,强化王权(互为表里)
历史情境四:天下归心
郑国,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册封其弟而建,国君为姬姓。王子友是第一任国君即郑桓公,伯爵,依据牢礼之法,配享七牢,七鼎六簋。
发现:结合概括分析礼乐制度的特点、作用及归纳以上四个情景所体现的早期国家的政治特征。
四.中华文明的初步发展——西周治国之法
(1)政治:3.权利认同制度:礼乐制
①特点:等级差异
②作用:维系分封制、宗法制工具
4.早期国家政治特征三:
①等级森严;②家国一体;
③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形成权利的高度集中
。
传世文献
材料一: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
材料二:田里不鬻。
——《礼记·王制》
推测:结合材料分析西周的土地制度。
结合材料分析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及井田制联系。
四.中华文明的初步发展——西周治国之法
(1)政治:1.权力分配制度:分封制。
2.权力继承制度:宗法制。
3.权利认同制度:礼乐制。
4.早期国家政治特征三
(2)经济:井田制——土地制度
(3)关联:1.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2.礼乐制是维护分封制、宗法制工具
3.井田制是经济基础
。
传世文献
材料三:人无与水监,当于民监。——《尚书·酒诰》
材料四: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尚书·秦誓上》
材料五:天视自我民视察,天听自我民听。——《尚书·秦誓上》
材料六: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尚书·梓材》
推测:结合材料分析西周治国理念及影响。
四.中华文明的初步发展——西周治国之法
(1)政治:1.权力分配制度:分封制。
2.权力继承制度:宗法制。
3.权利认同制度:礼乐制。
4.早期国家政治特征三
(2)经济:井田制——土地制度
(3)关联:1.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2.礼乐制是维护分封制、宗法制工具
3.井田制是经济基础
(4)治国理念:敬天保民思想。
①为西周政权合法性强化奠定基础
②开启了后世重民思想的人文政治理念的先河
◎望远镜——为生存而奋斗
一.
中华先民的出现——旧石器时代的到来。
◎放大镜——
为安定而奋斗
二.
中华文明的奠基——新石器时代的到来。
◎多棱镜——
为家国而奋斗
三.
中华文明的形成——从传说到信史
◎显微镜——
为有序发展而奋斗
四.中华文明的初步发展——西周治国之法
1.权力分配制度:分封制。
2.权力继承制度:宗法制。
3.权利认同制度:礼乐制。
4.经济:井田制·石器锄耕
5.思想:敬天保民
材料:2019年1月26日,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致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推荐拥有“中华第一城”,“世界第一坝”美誉的“良渚古城遗址”作为2019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用考古发掘的实物证据向世界有力展示中华古国五千年的风采。
◎古人不古:
勤劳的中国人:原始社会·渔猎采集·刀耕火种
奴隶社会·农畜牧业·石器锄耕
智慧的中国人:原始族群→母系社会→父系社会→早期制度国家
热爱生活的中国人:服务于生活的物质文明+源于生活的精神文明。
◎华夏不老:故事仍在继续,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