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第14课 清朝的鼎盛与危机 课件(24PPT)+教案(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第14课 清朝的鼎盛与危机 课件(24PPT)+教案(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9-19 14:30:41

文档简介

14课???????清朝的鼎盛与危机
一.教学理念
落实立德树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历史课程,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历史视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研究和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增强历史意识、历史洞察力,养成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
二.教科书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叙述的是从康熙帝到道光帝统治前期清朝的发展状况,主题内容选择包括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疆域的奠定、统治危机的孕育等,以政治领域为主,兼顾思想文化和经济领域,体现出盛世之中蕴含着危机。
引言部分
以1718年“老年康熙的牢骚”和起居注记载节选互相印证清朝皇帝大权独揽、事必躬亲,承受着强大的工作压力,反映出清朝前期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新的高度,同时也预示着危机的到来。
第一目“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主要叙述清代加强君主专制的情况。首先总体概述了“康乾盛世”的持续时间和衡量盛世的指标,即“政局稳定,经济繁荣,疆域开拓并巩固”,以此引领本课的主题之一“清朝的鼎盛”。然后重点叙述清朝康熙、雍正、乾隆在位期间采取的加强君主专制制度的措施。教学本目,应注意以下问题的分析。
1.奏折制度:官员上奏渠道的变化
奏折又称密折,其突出特点表现为流程上机密、迅速。清初文书制度基本因袭明代,公事用题本,私事用奏本,题奏本章都须先送内阁阅览票拟后再进呈皇帝裁夺,既费时又易泄密,不利于皇权的加强。奏折一扫此弊,具奏人可派遣专人或通过驿站直接送入内宫,由皇帝亲自折阅并用朱笔批示,然后再交来人或通过驿站发回原奏人遵行,中间不必经过任何机构或个人转手。既速且密,有利于皇帝个人的专制独裁,故得到普遍推广使用。
奏折之称最早见于顺治十三年(1656),因是孤证,且实物至今尚未发现,故史学界对此有所怀疑。一般认为它始用于康熙年间,目前所见世存最早的奏折是康熙二十八年(1689)二月二十七日大学士伊桑阿的“奏谢温谕赐问平安折”。康熙四十年以后,奏折的使用就比较广泛。至五十年前后,内而王公大臣,外而督抚提镇均可使用奏折。雍正帝继位以后,更进一步扩大奏折的使用范围,规定内外诸臣,对凡属宜守机密或应速递上闻的国家庶政,都可以用密折先行奏闻,然后再用题本正式奏请批示遵行。于是,奏折作为机密文书遂被普遍使用,成为定制。雍正说:“本章所不能尽者,则奏折可以详陈;而朕谕旨所不能尽者,亦可于奏折中详悉批示,以定行止。”臣下可以将拿不准的问题提出来,请皇帝裁夺;皇帝对不了解的或不懂得的问题,可以询问臣下,以增长见识,作出决断。雍正帝并发布“上谕”:“朕将内制皮匣发于诸臣,令其封锁奏达。盖取坚固填密,他人不敢私开也。”“朕亲批密折,下次具奏事件内,务须进呈,亦不可抄写存留。下令实行副本制度。凡奉朱批的奏折,都由军机处誊录一份备查,即为“录副奏折”。只有极少数奏折或因事涉机密,或因风闻奏事,被皇帝留在宫中,称为“留中”。凡留中的奏折,一般不朱批,不录副,也不发抄,过后以原折交军机处归档,故亦称作“原折”。乾隆十三年(1784),清廷又谕令停止奏本的使用,从而使奏折与题本并重。但实际上许多机密要务都是用奏折先行上达,而题本则成了例行公事。光绪二十七年(1901)终于取消题本而专用奏折。
2.军机处:中枢秘书机构的变化
清朝是一个以满洲贵族为主体而建立的封建朝代。满族原居东北白山黑水之间,社会发展阶段较之关内汉族要低得多,体现在政治制度中,那种带有奴隶制或早期封建制的贵族军事民族色彩的内容,直到入关后相当长时期里,仍在中央决策系统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君主专制政体很不完善,君臣之间并没有明确的制度化的权力界限,议政王大臣会议成为事实上的最高权力机关。这是清朝初期满洲亲贵大臣们商讨并决定军国大事的一种重要形式。除了决策外,还往往兼有参与政务的职能,但又不属于具体的执行机构。这与它在关外初建时,政事简单,且军政不分有重要关系。康熙帝亲政后,以国史院、秘书院、弘文院内三院为内阁,设大学士,参与军政机密。又在故宫乾清宫西南角设立内廷侍候皇帝的南书房,内阁和南书房都在一定程度上分散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皇权得到加强。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恐机密泄露,七年(1729)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迁内阁中谨密者入值缮写。因地近内廷,便于召见。十年(1732)更名军机处,以亲王、重臣充任称军机处行走,位卑者称学习行走,俗称小军机。军机之首称领班,总揽一切。军机处除处理机务外,凡特旨简放大员,皆由军机大臣开单请旨。军机处的设立,进一步加强了君主的专制权力,内阁和议政大臣会议的权力被彻底地削弱了。这标志着清朝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进一步发展。
清朝统治者还努力加强文化思想上的控制。一方面大力提倡程朱理学,积极进行思想诱导。为此特收罗了一批理学家,如李光地、魏裔介等,命他们纂修《性理精义》《朱子全书》等,颁行天下,全力将理学中的忠孝思想加以推广,以统束人们的思想。另一方面对不利于他们统治的言行,则进行严厉钳制。在康、雍、乾三朝,尤其是雍、乾时期,大兴文字狱。对一切文字著述,只要认为触犯了君权,或者有碍于自己的统治,便被目为“狂吠”、“异端”、“悖逆”,必兴大狱,置之重典,一案往往株连数百人。如康熙二年(1663年)的庄氏明史案,雍正六年(1728年)的吕留良狱。到乾隆时期,文网更加严密,即使是那些曾经受过皇帝嘉许的人,只要被认为稍有“不安分”的表现,也会横遭杀头之祸。乾隆帝还借《四库全书》的编修的机会,对明、清之际所形成的被认为具有违碍内容的大量书籍,或全毁,或抽毁,进行摧残和洗劫。清代的文字狱是清朝文化专制和民族统治的产物。其根本目的是要在思想文化领域内树立起封建君主和满族贵族统治的绝对权威。这种文字狱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社会后果。
第二目“疆域的奠定”,主要叙述康乾盛世时期清朝版图在前代王朝基础上进一步开拓和巩固,奠定了中国的疆域,各民族之间形成了不可分离的关系。
1.东南地区。1624年(明天启四年),荷兰殖民主义者侵占中国台湾。1661年南明将领郑成功驱逐窃取台湾的荷兰殖民者,收复宝岛台湾。结束了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中国台湾的经营,开启了明郑政权对台湾的统治。郑成功领有台湾之后,建立了台湾第一个汉人政权,也带来一波汉人移民潮。郑成功虽然在攻下台湾的同一年逝世,但继位的郑经与郑克塽持续统治台湾21年,并在陈永华的规划之下,引进中国明制的宫室、庙宇和各种典章制度,奠定了台湾在日后成为一个以汉民族文化为主的社会,而不仅仅是另一个海外华埠。因此有学者形容此役“决定台湾尔后四百年命运”。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六月,清军攻占澎湖,八月,进驻台湾。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在台湾设置一府(台湾府)三县(台湾、凤山、诸罗)的行政机构,并设巡道一员,隶福建省。在中央政府的统一管理下,台湾和大陆的关系更加密切,台湾的开发也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2.东北地区。从17世纪中叶起,沙俄侵略军越过外兴安岭,侵入中国黑龙江流域,烧毁村庄,杀掠人民,抢夺粮食和貂皮,中俄发生军事冲突。1652年(清顺治九年),俄人东入黑龙江,“驻防宁古塔(今黑龙江省海林县)章京海色率所部击之,战於乌扎拉村”。这是中俄之间第一场战斗。1657年,俄罗斯帝国派正规军在尼布楚河与石勒喀河合流处建立了雅克萨城与尼布楚城。之后中俄之间发生多次外交和军事上的冲突。1685年(清康熙二十四年),清康熙帝派兵攻入雅克萨,但撤军后,俄军卷土重来。1686年,清军两千再攻雅克萨并围城,俄军伤亡惨重,迫使沙皇政府派大使来中国举行边界谈判,11月,清政府为表示谈判诚意,宣布无条件停火。1689年,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中国对其享有充分的主权。这是中国与外国划定边界的第一个近代主权国家间的条约。签订这个条约的中国政府是清朝,但使用的国名是中国。这是以国际条约的形式第一次将“中国”作为主权国家的专称。
3.北部地区。明朝末年,我国西北居住的蒙古部族分为漠南蒙古、漠北喀尔喀蒙古和漠西厄鲁特蒙古三部分。蒙古族以畜牧业为主,农业也有一定发展,牲畜和土地都集中在上层贵族和喇嘛手里。在清入关前,漠南蒙古就已归附清,接受它的各种封号,并与之保持联姻关系。喀尔喀蒙古和厄鲁特蒙古各部,也与清关系密切。漠西蒙古的准噶尔部在17世纪中叶以后逐渐强盛起来。当时沙皇俄国正在向外扩张,我国的西北、东北和北部领土成为其侵略的重要目标。康熙五年(1666年),沙皇特派“使团”到准噶尔部对其首领僧格进行威胁利诱,要其归顺俄国,但是遭到拒绝。康熙九年,僧格的同母兄车臣等为争夺财产将僧格杀死,在西藏当喇嘛的同母弟噶尔丹赶回,自立为汗,势力日强,占据天山南北,又向东进攻漠北和漠南蒙古。清军与噶尔丹及其后继者进行了长期斗争,最终在1757年将准噶尔部彻底击败。原受准噶尔部统治的天山南路维吾尔贵族大、小和卓兄弟起兵反清,很快也被平定。清朝为了加强对内外蒙古地区的统治,在蒙古族地区设立盟、旗两级单位进行统治,任命蒙古王公为盟长、旗长。在新疆维吾尔族地区,由朝廷委派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基层行政委任维吾尔族伯克进行管理。
4.西南地区。明称西藏地区为乌思藏。朝廷在乌思藏设立卫所,任用藏族人担当各级官吏,赐给印信,让他们管理藏族事务,征收贡赋。明朝在西藏还建立僧官制度,对各教派首领酌情封赐,各级僧官也由朝廷任免。法王是最高僧官。整个明代,西藏各教派势力都一心拥护中央政府。清入关前,黄教领袖五世达赖统一全藏。顺治帝正式赐予“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又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赐予另一位黄教领袖五世班禅。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雍正时期,清朝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标志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管辖的加强。西藏黄教用灵童“转世”的办法确定达赖和班禅的继承人。有时同时出现几个灵童。为了避免纷争,乾隆年间,清朝建立了金瓶掣签制度。1793年,清政府又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了清朝政府对西藏的管辖权。
此外,清朝政府专设理藩院掌管蒙古族、藏族等少数民族事务,地位与六部等同。对于边疆地区采取因地制宜的政策,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优待各族上层分子,取得了较好的统治效果。
5.清朝的疆域
叙述了清朝中期的疆域四至及行政区划及管理。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包南海诸岛,成为亚洲东部最大的国家。清朝把全国划分为18个省、5个将军辖区、两个办事大臣辖区,共25个省级行政区域和蒙古盟旗等。在各省、区分别设置总督、巡抚、将军、办事大臣,进行有效的管理;又在中央设置理藩院,掌管少数民族事务。在辽阔的疆土上,生活着汉、满、蒙、回、藏等五十多个民族。各族人民团结互助,为祖国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第三目“统治危机的孕育”一目首先指出清朝统治由盛转衰的时期即康乾盛世后期至嘉庆、道光两位皇帝在位时,然后叙述了衰象的重要表现农民起义频发和闭关锁国政策。
在中国传统社会繁荣表象中,中国落后于西方世界发展水平成为定局,落后挨打的悲惨命运实际上是在康乾盛世时期最终铸定的。导致清朝盛衰之变的原因很多,但最直接的原因却只有一个,那就是清朝统治者无能,也不可能处理好关系到清代社会发展前途与命运的三个关键问题:一是政治腐败,二是制度落后,三是对外关系。
1.农民起义。教材着重叙述了该时期农民起义爆发的主要原因与表现。在经济繁荣、国土开发的背景下,清朝人口膨胀迅速。明代全国人口稳定在六千万左右(据王世贞记载,明代人口最高数字6330余万);经过战乱后的恢复,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突破1亿,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突破3亿,到1840年已达到4.1亿。人口急剧增长使得资源危机日益显露,官方史书上记载的被史家一笔带过的乾隆执政的60年里,有“饥”记录50多条,“大饥”记录30多条。加上政治腐败和贫富矛盾的积累,乱象逐渐萌生。从乾隆后期起,农民起义屡屡爆发,大部分是由民间秘密宗教白莲教领导的。四川、湖北、陕西3省爆发的白莲教大起义持续了10年之久。嘉庆后期,白莲教支派天理教发动的一次起义还攻入了北京皇宫。起义波及了八个省,严重消耗了清朝的国力。
2.闭关自守。这一时期,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在中国东南沿海频繁活动,要求扩大对华贸易,开拓中国市场。面对西方列强侵略的严重危险,沙俄对中国领土的侵略,对分裂势力的支持,清朝统治者却不知道采取措施加强对陆疆的防御。清朝起初指定4所城市为对外通商口岸,后仅保留广州1处,并规定由官府特许的“十三行”商人代为管理对外贸易事务。外商在广州的活动及其与中国商民的交往,都受到严格约束。民间船只出海贸易,更在严厉禁止之列。这种以闭关自守为主的政策,对于殖民主义者在中国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并不能真正消除外来潜在威胁,反而加深了隔阂和矛盾。同时使中国失掉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性,中国封建社会内部滋长起来的进步的手工业生产得不到更进一步的发展,统治者妄自尊大的心态无法适应新的外部环境,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三.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自身的知识、个性与社会性都比初中有了较为充分的发展,有强烈的探究问题的意识,分析能力、辩证思维也明显增强。本课部分内容学生在初中学习时已经接触过,知道一些感性知识,比如专制主义在思想上的表现:军机处、文字狱、清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清朝的疆域版图、闭关锁国政策等,但对它们的认识比较肤浅,大多停留在表层,没有形成系统、深刻的认识。
四.教学目标
1.利用历史资料,了解清朝前期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和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理解盛世之中潜伏着统治危机。
2.能够梳理和概括清朝前期开疆拓土的相关举措,运用清朝前期的疆域图,明确其疆域的四至,在掌握重要史事的基础上,知道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的一部分,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
3.通过与同时期的西方进行对比,感受中西方发展状况的不同与中国落后于世界文明大势,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五.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学生通过学习,知道清朝前期鼎盛与危机的具体表现,认识君主专制强化、清政府加强边疆地区管辖、疆域的奠定及闭关锁国政策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通过横纵对比,帮助学生理解盛世中蕴含着危机,危机中也一定程度上反应出盛世,两者有内在联系。
难点:帮助学生透过清朝前期鼎盛与危机的具体表现,看到其本质。
六.教学设计思路
1.围绕课题设计两条主线:第一篇盛世的辉煌(皇权、疆域、经济、人口、税制),第二篇盛世的危机(专制、腐败、人口、民变、闭关),前者侧重点为皇权之盛与疆域之盛,后者侧重点为民变与闭关。
2.围绕主线设计九个基本流程:清朝印象、辉煌与落日——时间定位、宏观把握——奏折的故事——军机处的秘密——那时候的边疆问题及解决——税制调整——盛世的崩坍——闭关锁国那些事儿——不平凡的一年。
3.设计原则:通过阅读文本与补充史料着重培养学生的论从史出、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学科能力与素养。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印象清朝”,并抛出问题“同学们,你印象中的清朝是怎样的?请结合图片用两字词语描绘出你心目中的清朝”。
老师展示材料,并讲述:可见,同学们印象中的清朝是多面的,是盛世与衰象并存。正如《落日的辉煌》里描述的那样,自康熙至乾隆的130多年,中国社会各个方面在原有的体系框架下达到极致,形成了又一个辉煌盛世
。但盛极而衰。嘉庆元年乾隆禅位,白莲教起义爆发,敲响了盛世的丧钟,清朝在“盛世”的余辉中无可挽回地走向了衰落。?康乾盛世前后100多年魔术般的变化,令全世界的思想家、政治家以及有识之士们大为震惊。马克思称之为“奇异的悲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4课——《清朝的鼎盛与危机》,一起回顾盛世的辉煌和荣光,一起感受落日的悲哀和无奈。展示课题。
(二)时间定位、宏观把握。
老师讲述并展示图片:本节时间段主要定格在17世纪中期到18世纪末的康雍乾三朝,教材共三个子目,宏观把握为两篇:盛世的辉煌(皇权、疆域、经济、人口、税制),盛世的危机(专制、腐败、人口、民变、闭关)。
(三)第一篇
盛世的辉煌
老师过渡: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说:“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而治理最好的国家是中国”。这里指的就是中国的明清时期,其中最典型的当之无愧是康乾盛世,我们先来学习第一篇盛世的辉煌。
1.皇权之盛
(1)奏折制度:官员上奏渠道的变化
老师展示两则奏折图与文字材料片,提问1:请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又称什么?奏折,密折。
使学生在思考回答中初步理解奏折的含义和突出特点。
老师创设情境
“奏折里故事”,提问2:请根据材料概括雍正帝对奏折制度的发展并分析其作用。
学生:适用范围扩大,内容增加,管理方法规范化,奏折制度化。
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加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能够多渠道了解下情;提高了决策效率;是推行政治的重要工具。增添皇权的神秘感,朝政进一步黑箱化。
教师展示图片并总结:“在中国章奏制度史上,雍正对朱批运用的巧妙和有效,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在奏折的世界里,终于获得了他梦寐以求的安全感。因此,每天在批复堆成小山一般的奏折中,他才会感到无比的放松和愉悦,才能留下无数如今传为笑谈的“神回复”,展示雍正的个性之外,也让我们触摸到一个勤政有温情不一样的雍正。也是在雍正年间,设立了一个非常设的“三无”机构——军机处。
(2)军机处:中枢秘书机构的变化
老师设问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91第二段正文解读“初识军机处”

老师讲述:世宗(雍正)的集权很是巧妙的,并不是像以前的枝枝节节,他只设了一个机构,于是就把以前内阁和八旗的权力,整个拿来。让我们一起来解密军机处集权命题。展示五则军机处史料:选址、组成、日程、传递、发展,设计问题:根据材料概括“军机处”?的特点?
学生回答:便:地处内廷,便于皇帝宣召。传:军机大臣无决策权,只能跪受笔录,传达皇命。密:选用亲信重臣,保密性强,宦官不得参与。速:办事效率高,按皇帝旨意办理军务。权:军机处的职权范围扩大;但有执政之实,无执政之名;由一个临时性军事机构,发展成为一个辅佐皇帝总揽全国军政的常设机构。
老师总结:军机处紧挨着的隆宗门,是紧临皇帝住所的一处禁门,对皇帝而言,出了后宫内苑就可达到军机处。而对军机大臣而言,他们值班须从午门到军机处,两点距离愈
600
米,路途很长。我们可以想象:在隆冬漆黑的凌晨,军机大臣提着灯笼,在空旷的宫城大院步行至军机处。从心理上既有荣耀感,又对皇权心生畏惧:建筑是无声的语言,空旷大院、高耸的宫殿彰显着皇权的至尊,衬托着臣僚的卑微。另外,军机处紧挨内廷,远离外朝大臣议事中心——太和殿或乾清宫等,体现出决策权已经远离了外朝大臣。因此,军机处的设立恰恰是“皇权加强倚重内廷”规律的说明。军机处的管辖范围,从政治到军事、从政府到宫廷,无所不包。
老师引用北京大学教授张帆的文章节选过渡并引出下文。
1.疆域之盛
(1)展示图片:那时候的边疆问题及解决。
(2)设问1:据以上所学概括康雍乾三朝在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过程中采取哪些主要措施?其突出特点及基本策略是什么?
学生回答:措施:①抵抗外来侵略,平定叛乱???②设机构管辖③册封少数民族首领
④金瓶掣签制度
特点: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与反击;外来侵略紧密相连;恩威并施;因地制宜。
策略:注重对周边地区的防卫与管辖,反映了中国传统的以巩固为主,而不是以扩张为主的思维定式
(3)设计图说历史:请结合图片准确说出清朝前期疆域四至。
(4)展示材料,设问2:据所学与以上材料概括康乾时期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意义。
学生回答:为多民族的现代中国的疆域奠定了牢固的基础。客观上有利地促进了满族蒙古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和汉族的融合,促进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交融。?加强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直接管理,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促进了这些地区少数民族和汉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老师总结:曾经处于劣势的满清,顺应时势,迅速战胜各方势力,在战乱破败的旧山河上确立和强化了清王朝的统治地位。这一过程中,清初统治者意识到,只靠军事镇压和横征暴敛不能长久稳定政权,必须整顿和改革赋役体制,以确保统治的需要。结合历史纵横指出具体措施,引出下文。
3.国策之盛:税制调整
一条鞭法(役银与田赋合并,折银征收);康熙朝规定“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丁银固定;雍正朝摊丁入亩,赋役合一。
4.经济、人口之盛
老师展示材料盛世的经济——大数据中的繁荣,学生从中体会盛世中的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
老师总结盛世几个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指出:“在中国发现历史。从中国社会自身的演变发展来看待清朝。”——《哈佛中国史》,从这个角度来看,清朝康乾时期其实不但不失败,而且还很成功。
(四)第二篇??盛世的危机
1.老师过渡:英国人的惊讶——
贫困的盛世。展示材料:英国约翰·巴罗1793年访中使节《我看乾隆盛世》和《清史稿卷44灾异五》节选,引出第二篇。
2.老师展示系列材料:尹壮图的奏折、朝鲜使臣的见闻、数字里的衰象、嘉庆的罪己诏、乾隆帝的豪情。设问:请根据材料概括盛世中潜伏着哪些危机?
学生:官场腐败、人口膨胀资源危机、文化专制、农民起义、闭关自守。
3.重点突破闭关自守政策。
(1)设计情境“贵宾还是囚徒”,设问1:什么是闭关自守?
(2)展示材料“闭关锁国那些事儿”
设问2:据材料与教材最后一段概括清朝对外贸易政策的变化及原因,并分析清政府闭关政策影响。
学生回答:
变化:清初海禁、康熙中期多口通商、乾隆时期闭关自守、一口通商
原因:防范自卫的需要;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清政府天朝大国的观念。
影响: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航海事业的衰落。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中国与世界长期隔绝,逐渐落伍。
老师总结危机的表现并过渡:闭关锁国的中国,就像一具木乃伊,一直密闭在棺材中,不与外界接触,一旦与新鲜空气接触,就立即腐烂。
(五)盛世的反思
1.展示材料:不平凡的一年
公元1799年,对于中国和美国来说都是不平凡的一年。统治中国将近65年的乾隆撒手人寰,大洋彼岸,美国人民失去了国家的缔造者华盛顿。一个留长辫子的古代皇帝,一个穿西装的美国总统,不可想象的是他们竟然是同一个时代的人。这两个人在同一年死亡纯属巧合,但留下的“遗产”却截然不同:深深影响了自己国家的命运……
老师讲述:“这个时期,在中国是清朝的最盛时期(但已有衰兆),在西方是政治、经济思想及国际情势发生极大变化的时期。”在欧美,“有了那种蒸汽机和其他思想学术上不断的新发展作推进器,民权自由的势力,不久也要弥漫全欧……”在中国,一方面科学落后,一方面建起了“最完密的君主专制”。一个是开始帝国斜阳,一个是刚升起的明日之星。
2.盛世启示:17世纪中期至18世纪末的清朝,正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转折巨变时期。在这个历史交锋的十字路口,天朝向右,世界向左!中国落后世界潮流已成定局。一个封建治世的楷模;一次时代转型的选择,一首日暮西下的悲歌。这是康乾盛世给我们留下的印象。回首历史,瞻望未来。我们在增强民族自信心的同时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常怀忧患意识,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和民族关系,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问题,不断扩大开放程度,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把握机遇,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八.教学评价设计
1.要求学生运用文献、图片、数字等多种史料,对清朝前期君主专制的加强、疆域的奠定、统治危机的孕育等加以准确认知。评价时,教师要关注学生是否了解清朝前期的时空背景,是否能够运用史料作为证据论证自己的观点,是否能够深刻体会明清时期统一的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历史意义,是否能够从大历史的视野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从而判断学生在五个核心素养方面达到了要求。
2.设计“辉煌还是落日”的开放作业:结合清朝17世纪中期——19世纪前期的历史进行论述。布置任务的同时发布评价标准,从内容选择、分析论证、结构逻辑、表述、时间、仪态等方面给出具体要求,分为教师打分和学生打分两部分。评价过程中,既要注重历史学科的特点,强调史实的准确性、多角度分析,也要关注逻辑是否严密等,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九.教学反思等。
本节课内容较多,不能面面俱到,而新教材的内容涉及又不足以阐述完整的盛世与危机,所以结合新课标与新高考学考要求,教学设计中我选择几个点作为学习的重点并加以拓展补充,同时大胆舍弃部分内容,重新整合教材,着重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料实证、获取解读信息、历史解释等几项能力与素养。在传授中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很高,对材料的理解能力也有所提高,图文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了历史,也培养了学生看图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基本达到预期效果。由于内容较多,有些知识点,如历史纵横、知识连接等兼顾不够。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盛世的危机处理的相对简略。清朝的鼎盛与危机24张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