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初二期中检测题
地理
(本试卷满分50分,答题时间为60分钟)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共30小题,每题1分,计30分)
1.关于我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东岸
B.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东海、黄海、南海
C.与我国陆上相临的国家有12个
D.陆地总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
2.北回归线由西向东穿过我国的省(自治区)是( )
A.台湾、广东、广西、云南
B.福建、广东、广西、云南
C.台湾、广东、四川、云南
D.云南、广西、广东、台湾
3.下列关于我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约占世界人口的1/3
B.由于实行了计划生育,我国人口已经达到零增长
C.只有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才能提高人口素质
D.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国政府把计划生育最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4.在我国各类地形中,面积最大的是( )
A.山地 B.高原C.盆地 D平原
5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是指( )
A.偏北风 B.偏西风 C.冬季风 D.夏季风
6.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是( )
A.蒙古 B.朝鲜 C.越南 D.日本
7.下列省区轮廓与其对应的简称及省会城市完全正确的是( )
A.①秦 西安 B.②鲁 德州
C.③黔 石家庄 D.④辽 乌鲁木齐
8.一般说来,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发展( )
A.林业 B.种植业 C.畜牧业 D.副业
9.我国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其主要地形原因是( )
A.地形多种多样 B.地势西高东低,呈斜坡状分布
C.山地面积广大 D.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10.下列城市中,降水量最多,雨季最长的是( )
A.沈阳 B.香港 C.上海 D.北京
11.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地理界线是下列中的 ( )
A.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B.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D.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秦岭——淮河
12.“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主要原因是:( )
A.支流多 B.流域广
C.无湖泊调节洪水 D.河段特别弯曲
13.夏季,我国平均气温最高处和最低处分别在( )
A.海南岛 漠河 B.海南岛 青藏高原
C.吐鲁番盆地 漠河 D.吐鲁番盆地 青藏高原
14.在下列关于我国气候资源优势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雨热同期 B.气候复杂多样
C.季风气候显著 D.非季风区深居内陆,干旱
15.下列属于东西走向的山脉是( )
A.横断山 B.大兴安岭 C.巫山 D.秦岭
16.我国面积最大和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分别为( )
A.新 豫 B.藏 川
C.内蒙古 鲁 D.青 苏
17.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 )
A.渤海 黄海 东海 南海 B.黄海 渤海 南海 东海
C.东海 黄海 渤海 南海 D.南海 东海 黄海 渤海
18.具有“地面平坦,一望无垠”特点的高原是( )
A.黄土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青藏高原 D.云贵高原
19.夏季风强的时候我国易出现的是( )
A.东涝西旱 B.西涝东旱
C.北涝南旱 D.南涝北旱
20.我国大部分人口,耕地,城镇主要分布在( )
A.第一,二级阶梯上的高原 B.第一级阶梯上的盆地
C.第三级阶梯上的平原和丘陵 D.第二级阶梯上的盆地
读图(图中a.b.c.d分别表示我国四大盆地的分布位置),回答37—39题:
21.我国四大盆地中面积最大的是( )
A.四川盆地 B.柴达木盆地
C.准噶尔盆地 D.塔里木盆地
22.准噶尔盆地所在的位置大致是( )
A.a B.b C.c D.d
23.c盆地素有( )的美称。
A.天府之国 B.聚宝盆
C.塞上江南 D.鱼米之乡
24.秦岭—淮河一线大致同哪些界线相一致( )
①1月0℃等温线 ②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③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④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⑤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⑥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①④⑤
25.下列自然资源,全部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A.石油、森林、煤炭、太阳能
B.铁矿、天然气、铀矿、阳光
C.阳光、土地、水、草原
D.森林、水、天然气、铁矿
26.我国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不断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资源数量有限,难以大量增加
B.自然资源不可再生,用一点少一点
C.我国人口不断增加,数量众多
D.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浪费严重
27.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总量越来越少,甚至有可能枯竭的自然资源是( )
A.土地资源 B.气候资源
C.生物资源 D.矿产资源
28.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是( )
A.兴修水库 B.节约用水
C.跨流域调水 D.开发地下水
29.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的特点是( )
A.冬春多,夏秋少 B.冬春少,夏秋多
C.东部多,西部少 D.东部少,西部多
30.下列做法,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是[ ]
A.伏季休渔 B.草原开垦耕地
C.草原过度放牧 D.占用耕地建坟
二、综合题(共四个题,每空0.5分,计20分)
31.读图完成下列要求:(7分)
(1)源头①发源于 _________ 山北麓,注入④ _________ 海。
(2)支流②为 __________ 河③为 ___________ 河
(3)水利枢纽a __________ ,c ___________ d_________
(4)读下图,因河床高出地面而称为“ _________ ”。此种现象在黄河的 ___________ 段(A至B,B至C)最为明显。试从降水季节分配、黄土高原地表植被、土质等状况,分析黄河中游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 、————————、——————————
(5)黄河上、中游的分界线是_______中、下游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_.
32.读长江水系图,填注下列内容。(7分)
EMBED PBrush
(1)长江发源于 山脉,注入① 海,图中②为 湖。
(2)长江中游是指 到 。兼跨长江上、中游的省是 ,
兼跨长江中、下游的省是_________.
(3)③为 水利枢纽,长江水运发达,有 之称 。
(4)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_______.
(5)治理长江的措施有哪些?__________ ,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3.阅读有关南水北调工程材料,分析回答:(6分)
社会各界关注的南水北调工程已于2002年年底正式开工建设。经过数十年研究,南水北调工程总体格局确定为西、中、东三条线路,分别从长江流域的上、中、下游调水,以缓解北方地区干旱缺水、水环境恶化等问题,适应西北、华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1)南水北调工程将把我国的哪四大流域连接起来?
、 、 、
(2)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和中线是将 (河流)的水调往 地区。
(3)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调水可利用 河道,中线是从 水库调水,一直输往 、 。
(4)想一想:为什么要建设南水北调工程?
、
附加题:读“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地势特点为 ,呈阶梯状分布;这一特征对降水和河流的影响: ; 。
(2)图中所示A、B、C、D分别是:
A 山 B 山 C 岭 D 岭
(3)我们可爱的家乡——山东在我国的第几级阶梯,又以什么地形为主?所在的温度带和干湿区呢?
初二地理答题页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30小题,共3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二、综合题:(每空0.5分,共20分)
31.(1)---------- ----------- (2)------------ -----------(3)------------、------------ --------------- (4)------------ ------------ --------------- -------------、 ------------ (5)-------------- --------------
32.(1)------------ ------------ --------------- (2)--------------、------------ --------------- -------------(3)------------ --------------- (4)--------------(5)--------------、------------ 、
--------------、------------ 、
33.(1)--------------、----------------、------------ ---------------、(2)------------- -------------(3)--------------- ------------- -----------------、-------------- (4)--------------------、 -------------
附加题:(1)----------、------------、----------
(2)------------------、--------------------、------------------、------------------
(3)-------------------------------------
初二地理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30小题,共3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D D D A D D A B D B C D D D D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A B C C D D A C C C D C B A
二、综合题:(每空0.5分,共20分)
31.(1)巴颜喀拉山,渤海 (2)渭河,汾河
(3)龙羊峡,三门峡,小浪底
(4)地上河 B至C 黄土质地疏松,遇水易塌陷 自然植被遭到破坏 降水集中在夏季,多暴雨 (5)河口 旧孟津
32. (1)唐古拉山 东 鄱阳湖
(2)宜昌 湖口 湖北省 江西省
(3)三峡 黄金水道 (4)防洪
(5)培育防护林:
加固江防大堤;
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裁弯取直
⑴ 长江 淮河 黄河 海河 ⑵ 长江 华北
⑶ 京杭大运河 丹江口 北京 天津
(4) 能够有效缓解北方水资源的紧张状况;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附加题:(1)西高东低 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大陆内部形成降水
(2)昆仑山 横断山 秦岭 大兴安岭
(3)第三级阶梯、平原、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