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寿县中学高一级线上期中教学语文检测试题(卷)
(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太空行走
在地面上,行走是指用双腿克服地球引力,轮流迈步,从一处地面走向另一处地面。但在太空轨道飞行的失重环境中,失重将行走的概念完全搞乱了。在航天器密封座舱中行走,只要用脚、手或身体任何部位触一下舱壁或任何固定的物体,借助反作用力,就可以飘飞到任何想去的地方。座舱里充满空气,划动四肢也可前进,因此行走范围是立体的。
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有大量工作需要航天员走出密封座舱,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太空是高真空、强辐射和极端温度环境,还有微流星体伤害,必须身着舱外活动航天服以保证生命安全,但也不能立即走出密封座舱,因为还要吸纯氧排氦。由于氧气助燃,容易引起火灾,所以密封座舱中一般不用纯氧,而用以氧、氦为主的混合气体。这样,航天员体内便存在大量的氦。这些氦不像氧和二氧化碳那样会与血红蛋白和缓冲物质起化学作用,而是物理地溶解在血液和脂纺组织中。目前,密封座舱中一般采用与地面相同的1个大气压,即760毫米汞柱,而舱外活动航天服一般采用210毫米汞柱压力。这样,穿上航天服后,体外压力降低,溶解在脂肪组织中的氦便游离出来。由于脂肪组织中的血液供应较差,流动量不大,不能将氦气迅速地通过血液带到肺部排出,因而会在血管内外形成气泡,堵塞血管,形成气胸,这就是减压病。为了防止减压病,必须在出舱前吸纯氧,使体内的氦气逐渐排出。吸纯氧的时间长短,根据密封座舱中氦的含量多少而定。若氦气与地面大气中的比例相同,即占78.09,则需要吸纯氧3小时。如果将舱外活动航天服的压力提高到380毫米汞柱以上,穿着它出舱行走,也不会产生减压病,但制造这种舱外活动航天服,不仅材料、工艺等方面的要求更高,而且会增加穿着后活动的困难。
在太空中,八面无着,双脚无用武之地,必须靠太空机动器来移动身体的位置。目前用的是喷气设备。安放在舱外活动航天服背部,叫喷气背包,通过三个自由度六个方面上的喷嘴喷气,以达到向任何方向运动的目的。另外,太空真空环境中没有空气传播声音。因此,在太空行走时,必须靠航天服背部的无线电通信背包与同事联系。困难还不止这些,比如,太空里没有任何参照物,人容易迷失方向,失去远近感。
当然,太空行走不仅仅是在太空轨道飞行时的行走,还有在其他天体上的行走。比如在月球上行走。登月航天员的经验告诉我们,由于月面没有空气,因而没有空气阻力,加上重力只有地球重力的1/6,如果像在地球上那样双脚轮流迈步,走起来会轻飘飘的,一蹬脚身体就会弹得老高,一步能跨出老远,感觉很别扭,还不如像袋鼠一样双脚并齐,向前蹦跳感到舒适。假如到木星那样巨大的行星上去,其比地球大300多倍的质量所产生的重力及其厚密的大气,将会使人动弹不得。
1.下列对“太空行走”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航天员在航天器密封座舱失重环境中行走,其范围是立体的,可以飘飞到任何地方。
B.航天员在密封座舱外高真空、强辐射和极端温度环境中行走,靠太空机动器来移动身体。
C.航天员在重力和大气环境与地球的重力和大气环境悬殊的月球、木星等其他天体上行走。
D.航天员在太空轨道飞行的失重环境中和在重力、大气环境与地球悬殊的其他天体上行走。
2.“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有大量工作需要航天员走出密封座舱,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缺乏传播声音的空气,须借助无线电背包与同事联系。
B.没有任何参照物,不易确定正确的方向。
C.没有空气阻力,行走起来轻飘飘的。
D.易遭受微流星体伤害,须身着舱外活动航天服。
3.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航天员在航天器密封座舱中行走,因为是在失重环境中进行的,所以可以“倒走横行”。
B.在太空中,航天员依靠太空机动器来移动身体,因此可以飘飞到任何想去的地方,行走范围是立体的。
C.航天员在月球上行走,由于没有空气阻力,重力也只有地球重力的1/6,所以与在地面行走一样,而且是“健步如飞”。
D.假如借助科技手段消除了木星上厚密的大气带来的阻力,那么航天员在木星上行走就不会陷入“动弹不得”的窘境。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2011年1月1日8点整,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正式开播,信号覆盖全球。作为中国第一个国家级的专业纪录片频道,也是第一个从开播之始就面向全球采用双语播出的频道,它向世人亮出了拥有人文精神的中国影像。中央纪录频道在内容编排上进行了详细的规划,主要呈现了四大主体内容,六大主题时段的播出特点,以期达到规模化的播出效应。央视纪录频道同时采用国际纪录片频道的通行方式,淡化栏目概念,强化大时段编排,以主题化、系列化和播出季的方式,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摘编自杨玉洁等《真实聚焦:2010~2011中国纪录片频道运营和纪录片产业发展记录》)
材料二:
2011年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71个大中城市的观众构成和集中度
(资料来源于中国广视索福瑞媒介研究)
【注】群众构成反映的是收视人群的构成,回答了“谁在看频道”的问题,集中度是目标群众收视率与总体群众收视率的比值,表示的是目标群众相对于总体群众的收视集中程度,能够回答“谁更喜欢收看这个频道”的问题;集中度的比值大于100%,表示该类目标群众的收视倾向高于平均水平。
材料三:
在制播运营模式方面,央视纪录频道实行的是频道化运营模式。央视是纪录片的主要制作基地,制作出的精品节目数量众多。当然,频道化运营模式也有其自身的劣势,劣势在于频道可以调动的资源非常有限,其融资渠道、产品设计、人财物资源调度都会受到种种限制。央视纪录频道目前正积极推进制播分离模式,节目制作以社会招标、联合制作、购买作为主要方式,并辅以自制精品,为建立较为健全的制作管理模式做好准备。
(摘编自张同道等《2011年中国纪录片频道发展报告(下)》)
材料四:
总部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国家地理频道是一个全球性的付费有线电视网,目前,国家地理频道已经以34种语言转播至全球166个国家和地区逾2亿9千万用户,作为一个纯纪录片频道能够取得如此卓越的成就,除了高质量、高观赏性的节目内容之外,与其频道自身的制播运营模式是分不开的。其制播运营模式如下:有线电视系统是在地方政府的批准下由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投资建立的,有线电视系统直接面向订户收取费用。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是指拥有运营有线电视系统的企业实体。有线电视节目提供商为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提供节目。具体到国家地理频道而言,美国国家地理电视公司以及其他渠道承担提供片源的任务;国家地理频道承担的是节目制作等任务,即让来自国家地理电视公司等渠道的单个的片源变成有机结合的整体,适于在电视上播放;康卡斯特电信公司作为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则承担把电视信号才传送到千家万户的电视机上的技术性播出任务。
(摘编自楚慧萍《多元延伸,有机互动——美国国家地理频道运营模式初探》)
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
播出特点为
预期目标为
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
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节目品质有保障
其优势为
节目制作方式
以央视自制为主
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
B.
拥有并运营
提供节目给
有线电视系统
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
美国有线电视提供商
C.
节目制作后传送给
提供片源给
国家地理频道
电视观众
美国国家地理电视公司
D.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在内容编辑上进行了认真详细的规划,以期将来能够呈现出主题化、系列化的节目播出方式。
B.根据材料二中性别、年龄、学历这三项,我们能够了解到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的观众构成和集中度的基本情况。
C.2011年,在71个大中城市的观众调查中,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观众构成最高的三类人群分别是:男性、45—54岁以及高中学历。
D.根据材料二可知,随着目标观众年龄的增加以及学历的增高,集中度的比值也在不断地攀升。
E.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的制作管理模式较为健全,它在融资渠道、产品设计、人财物资源调度等方面不存在受到限制的问题。
6.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开播初期与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在制播运营模式方面的不同。(4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7~9题。
《林黛玉进贾府》节选
贾母因笑道:“外客未见,就脱了衣裳,还不去见你妹妹!”宝玉早已看见多了一个姊妹,便料定是林姑妈之女,忙来作揖。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贾母笑道:“更好,更好,若如此,更相和睦了。”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宝玉又道:“妹妹尊名是那两个字?”黛玉便说了名。宝玉又问表字。黛玉道:“无字。”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探春便问何出。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探春笑道:“只恐又是你的杜撰。”宝玉笑道:“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又问黛玉:“可也有玉没有?”众人不解其语,黛玉便忖度着因他有玉,故问我有也无,因答道:“我没有那个。想来那玉是一件罕物,岂能人人有的。”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吓的众人一拥争去拾玉。贾母急的搂了宝玉道:“孽障!你生气,要打骂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宝玉满面泪痕泣道:“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如今来了这么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贾母忙哄他道:“你这妹妹原有这个来的,因你姑妈去世时,舍不得你妹妹,无法处,遂将他的玉带了去了:一则全殉葬之礼,尽你妹妹之孝心;二则你姑妈之灵,亦可权作见了女儿之意。因此他只说没有这个,不便自己夸张之意。你如今怎比得他?还不好生慎重带上,仔细你娘知道了。”说着,便向丫鬟手中接来,亲与他带上。宝玉听如此说,想一想大有情理,也就不生别论了。
《祝福》节选
这是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的。杀鸡,宰鹅,买猪肉,用心细细的洗,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有的还带着绞丝银镯子。煮熟之后,横七竖八的插些筷子在这类东西上,可就称为“福礼”了,五更天陈列起来,并且点上香烛,恭请福神们来享用,拜的却只限于男人,拜完自然仍然是放爆竹。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我又无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
况且,一想到昨天遇见祥林嫂的事,也就使我不能安住。那是下午,我到镇的东头访过一个朋友,走出来,就在河边遇见她;而且见她瞪着的眼睛的视线,就知道明明是向我走来的。我这回在鲁镇所见的人们中,改变之大,可以说无过于她的了: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会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我就站住,豫备她来讨钱。
“你回来了?”她先这样问。
“是的。”
“这正好。你是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得多。我正要问你一件事——”她那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
我万料不到她却说出这样的话来,诧异的站着。
“就是——”她走近两步,放低了声音,极秘密似的切切的说,“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
我很悚然,……
7.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宝玉的眼中黛玉多愁善感、美丽多情、姿容俊逸,极富神韵,特别是黛玉“眉尖若蹙”所体现出来的愁苦和抑郁更深深地打动了宝玉。
B. “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贾宝玉的这句话充分体现其骄横不羁、蔑视权贵、大胆否定封建正统教育的性格特征。
C.“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宝玉摔了 “通灵宝玉”,这是他长期被宠溺,缺乏管教与约束的纨绔性格的表现。
D. “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句中的“如此”指的是鲁镇上各家各户“祝福”的盛况。揭示了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农村的状况:阶级关系依旧、风俗习惯依旧、人们的思想意识依旧。一句话,封建势力和封建迷信思想对农村的统治依旧。
8.(1)“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一句的意思是什么?(2分)
(2)文中画线的句子能否改成“她一手提着一个放着空的破碗的竹篮,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下端开了裂的竹竿”?为什么?(4分)
9.(1)“她那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一句的含义是什么?(2分)
(2)描写鲁四老爷书房的陈设对塑造鲁四老爷的形象起到了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师说》,回答10~13题 。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日师日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庚。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聘。郯子之陡,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之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比,如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从而师之 以……为师 B.其出人也远矣 超出
C.愚益愚 愚蠢的人 D.小学而大遗 抛弃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而耻学于师
B.惑而不从师 从师而问焉
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D.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其皆出于此乎
12、下列句子中,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式一致的一句是( )(3分)
A.吾师道也 B.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5分)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咏怀古迹(其三)
杜 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中的“赴”字化静为动,为三峡雄奇的山势增添了灵动感。
B.诗的颔联雄浑悲凉,“朔漠”、“青冢”写尽王昭君一生的悲剧。
C.这首诗借王昭君的典故,来表达作者对薄命红颜的深切同情。
D.杜甫写昭君的孤苦悲怨,也寄托了他的身世和爱国思乡之情。
15.明人胡震亨说:“群山万壑赴荆门,当似生长英雄起句,此未为合作。”意思是这样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这里不适合也不协调。对此你有何看法,请作简要阐述(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的主旨句是: , 。
(2)《琵琶行》描写琵琶女初次出场时情态的诗句是: , 。
(3)荀子《劝学》中 , ,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一开始人们也都非常同情祥林嫂的遭遇,可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却忘记了她的不幸,甚至咀嚼鉴赏起她的悲哀来。
B.在荣国府中,荣禧堂是一个重要的建筑,它居于贾府正院的中心位置,四通八达,器宇轩昂,是贾府地位与威严的象征。
C.中国女子网球的著名选手李娜能够在人声鼎沸的赛场上做到充耳不闻、心静如水、稳如泰山,但是如果她一旦发力,常常令对手不寒而栗。
D.“歼20”是中国自主研制的隐形战斗轰炸机,性能优越,既可空中格斗,又能对地攻击,它可以居高临下地为地面部队提供火力支援。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今年,武汉警方提前介入,精心研究、制定了周边道路单双号通行及校园内主要道路禁止机动车通行,警方还派出了大量民警现场疏导交通。
B.重成绩、轻道德是大学教育中存在的严重问题,学校教育的急功近利、过度市场化是导致大学生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之一。
C.小人书中的连环画是根据文学作品故事,或取材于现实生活,编成简明的文字脚本,据此绘制多页生动的画幅而成。
D.“希望工程”“春蕾计划”“微笑列车”“爱心包裹”……这些国人耳熟能详的名字不仅是一个个慈善项目,而是一个个鲜活、生动、饱含国人情感的记忆 。
19.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3分)
A.本公司竭诚为客户服务,欢迎垂询。
B.明天上午十时登门拜访,敬请赐见。
C.阔别十载,但您的照片我一直惠存。
D.先生大才,承蒙屈就,我们甚感荣幸。
20.阅读下面的小故事,然后根据其内涵写一段评语。(5分)
在犹太人中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一天,一个拥有无数钱财的吝啬鬼去他的拉比那儿乞求祝福。拉比让他站在窗前,看外面的街上,问他看到了什么,他说:“人们。”拉比又把一面镜子放在他面前,问他看到什么,他说:“我自己。”拉比解释说:“窗户和镜子都是玻璃的,但镜子上镀了一层银子。单纯的玻璃让我们能看到别人,而镀上银子的玻璃都只能让我们看到自己。”
评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魔鬼辞典》是美国记者和作家安伯罗丝·比尔斯的代表作之一,在该书中,比尔斯以辞典的形式为世间万物“正名定义”,既剖析了人性方方面面的弱点,又对人类文明进行了辛辣而幽默的嘲讽。其另类的观点,看似乖张悖谬,其实偏激而不乏深刻,尖酸而充满机智,读来让人哑然失笑,或者顿生感悟。这种方法在当今网络时代风行一时。试根据提供的示例的创意,另选两种动物,写两句话。(6分)
示例 虾:大红之日,便是大悲之时。
四、写作(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师生延期返校。语文老师在线上课堂展示了2月23日新华网刊发的这两张照片,讨论区一下子热闹起来。
生甲:小患者让我很感动。
生乙:护士和院长的举动能带给我们启发。
生丙:相隔百年的两幅图值得人们深思。
……
老师:这两张图片,给了我们许多收获。虽然我们无法返校上课,但我国抗击疫情的很多场景都是在给我们上课。
学校微信公众号发起了“独特一课,别样收获”主题征文活动。请以该班同学身份,在这堂课后写一篇文章,向公众号投稿,谈谈自己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贴合背景,切合身份;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
永寿县中学高一级线上期中教学语文检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3小题,共9分)
1、 D 2、C 3、 A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3小题,共12分)
4.D【解析】D项,“美国国家地理电视公司提供片源给国家地理频道,节目制作后传送给电视观众”错误,材料四中说“美国国家地理电视公司以及其他渠道承担提供片源的任务”,国家地理频道承担的是节目制作等任务,承担把电视信号传送给电视观众的是“康卡斯特电信公司”。 (3分)
5.BC【解析】A项,以期将来能够呈现出主题化、系列化的节目播出方式”错误,目的分析错误。材料一中说的是“央视纪录频道在内容编排上进行了详细的规划…以期达到规模化的播出效应。央视纪录片频道同时采用……以主题化、系列化和播出季的方式,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和美誉度。D项,“根据材料二可知,随着目标观众年龄的增加以及学历的增高,集中度的比值也在不断地攀升”错误,归类错误,由图表可知,55岁以上人群及“大学及以上”学历关注度下降。E项,它在融资渠道、产品设计、人财物资源调度等方面不存在受到限制的问题”错误,选项肯否不当,材料四是说需要“地方政府的批准”,可见也是有限制的。(5分)
6.①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在开播初期采用的是频道化运营模式,央视是纪录片的制作基地;
②美国国家地理频道采用的是制播分离的运营模式,节目的制作和播出相对分离。(4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3小题,共15分)
7.C【解析】宝玉摔了 “通灵宝玉”,这实际上是对封建宿命论的反叛,是任性率真性格的体现。(3分)
8.(1)祥林嫂陷入绝境,精神麻木,已是濒于死亡。(2分)
(2)不能改。因为文中的“空的”和“下端开了裂”分别是前面句子的修饰语,把它们单独放在后面,是为了强调和突出,改了就没有这样的效果了。(4分)
9.(1)祥林嫂怀疑灵魂的存在,问题即将被证实,内心产生希望。(2分)
(2)大红的“寿”字和祥林嫂的死状形成对照,“事理通达心气和平”与鲁四老爷大骂新党、大骂祥林嫂是一个“谬种”形成鲜明对照,这样言行不一,对鲁四老爷起到嘲讽批判的作用,也表现了鲁四老爷的虚伪、反动和保守。(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4小题,共19分)
10、C【解析】第一个“愚” :愚蠢的人,愚昧的人;第二个“愚” :愚昧。(3分)
11、C【解析】A介词,比/向;B连词,表转折/表顺承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代词,他们(现在的一般人)/语气词,表反问。(3分)
12、B (都是判断句。其它的是一般陈述句。)(3分)
13、(1)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给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所以,用来……的。翻译出来得2分;受,通“授”,传授。翻译出来得1分;意思通顺的2分。)
(2)不理解文章断句,不能解决疑惑,有的人向老师学习,有的人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看不出那种人有什么明智的。(句读之不知:宾语前置,翻译对得2分;或:有的人,翻译对得1分;不:通“否”,翻译对得1分;句意得1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2小题,共9分)
14.C【解析】这首诗通过写王昭君美貌无人识、远嫁大漠、孤苦无依的怨恨,表达了诗人对她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悲叹。(3分)
15.答案示例一:适合。(1分)昭君的怨恨忧思是一种永远怀念故土的深厚情感。(1分)她虽然是一个女子,但身行万里,青冢留千秋,心与祖国同在,名随诗乐长存,诗人就是要将昭君的故事安置在“高江急峡”的阔大背景中,用这样壮丽的诗句来郑重地写她。(2分)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与后文塞外雄浑苍茫的意象是一致的,看似突兀的起笔更烘托出昭君为了祖国远嫁异域的悲壮和不凡,令这种乡土故国之思显示出一种惊天动地的力量。(2分)
答案示例二:不合适。(1分)首先从这首诗中昭君的形象看,是一个远嫁异域、心中饱含怨恨忧思的失意女子; (1分)其次从这首诗的意境看,“环佩空归月夜魂”的凄婉和“千山万壑赴津门”的雄浑也不协调; (2分)第三从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看,重在表现对昭君的悲剧命运的深切的同情,而非是作为英雄事迹来赞颂传扬,同时也借昭君的命运表达对自身命运沉浮的慨叹。因此,明人胡震亨的观点有其合理之处。(2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1小题,共6分)
16. (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3)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答案:D 思路解析:A项,“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比喻这一方面有情,那一方面无意。多指男女恋爱。B项,“器宇轩昂”,用于指人。使用对象不当。C项,“充耳不闻”,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不合语境。D项,“居高临下”,处在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处于有利地位。(3分)
18.答案:B 思路解析:A项,宾语中心语残缺,在“机动车通行”后加“的措施”。C项,句式杂糅、主宾搭配不当,应为“连环画是……的一种图书”。D项,关联词搭配不当,“不仅是……而且是”。 (3分)
19.选C 【解析】“惠存”是敬辞,请保存。多用于送人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时所题的上款。(3分)
20.人们的眼睛常被金钱蒙蔽,只见自己而不见别人,这样的人怎能得到幸福呢?(5分)
21.(6分)蜘蛛:能坐享其成,靠的就是那张关系网。
或:一天到晚呆在网上,从不下来,是真正的网虫。
袋鼠:没钱,口袋再大也还是鼠!
猴子:你想红起来吗?做我的屁股吧!
老鼠:成天为了点吃喝担惊受怕的,能不老吗?
苍蝇:我和蜜蜂的最大差别在于口味不同。
鱼:打死我也不去什么网吧!
乌贼:满肚子墨水居然也成了贼!
奶牛:这么多人喝我们的乳汁,却没有人叫我们一声“妈”。
企鹅:管他有钱没钱,先装绅士再说。
斑马:好好的马儿为什么要搞文身呢?
四、写作(60分)
22. 解题
这是一道“图片+特定情境+限定主题+限定身份”的任务驱动型作文题。画面上,小患者的鞠躬是对医者的真诚感谢,医者的鞠躬是对小患者感谢的回应,双方鞠躬传达出一种和谐的医患关系,跨越百年的两张图片还暗示了传承的意义。材料内容比较丰富,既包括这两张图片,也包括学生和老师关于图片内容的讨论。审题时,考生要置身我国抗击疫情的大背景下,从老师“这两张图片,给了我们许多收获”和“我国抗击疫情的很多场景都是在给我们上课”两句话切入,思考老师想让我们从这两张图片中学习什么。这里面既包括学生甲对小患者懂得感恩的感动,也包括学生乙从护士和院长鞠躬中得到的诸如尊重生命、医德高尚、文明守礼等启发,还包括学生丙从两幅图中传承的高尚医德和医患关系等内容的深思。试题命制紧扣热点时事,符合“立德树人”的命题思想。
审题时,要弄清“独特一课,别样收获”的特指,其中“独特一课”特指抗击疫情中,语文老师在线上进行的向学生展示两张图片的这一课,“别样收获”强调的是自己得到的不同于书本知识的收获。写作时,要严格遵守“结合材料,贴合背景,切合身份”的写作要求,“结合材料”要求考生结合图片内容和师生的讨论进行构思,“贴合背景”要求考生置身抗击新冠疫情的社会背景中进行写作,“切合身份”要求以上完语文老师展示两张图片这节课的学生的身份进行写作。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从小患者鞠躬致谢角度(生甲角度)
怀揣感恩,致敬医者。
2.从医者“忙回礼”和“顺势回礼”角度(生乙角度)
医者仁心,勇于担当,治病救人。
尊重患者,功成不居。
救治疾病,抚慰心灵。
3.从医患关系角度(生丙角度)
增进理解,互相尊重,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传承高尚医德,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4.从两幅跨越百年的图片的角度(综合立意)
变的是时间,不变的是医者仁心
……
偏题立意:
1.守望相助,抗击疫情。(跑题,脱离画面寓意和学生讨论时的观点)
2.网课给我的收获。(把“独特一课”的具体概念变成了“网课”的泛概念,脱离画面寓意和学生讨论的观点)
3.抗击疫情,别样课堂。(偏题,将重点定位到网课这一别样课堂上,忽略了自己从“独特一课”中获得的“别样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