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乡市第十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9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新乡市第十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9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Word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9-18 07:35:10

文档简介

河南省新乡市第十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9月月考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44分)
年日照时数,是指在一年内太阳辐射照射到地面达到或超过120瓦/平方米的各段时间的总和,以小时为单位。下图示意1962~2012年吉林省年平均日照时数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分配。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吉林省西北部地区年平均日照时数比东南都地区多出600小时以上,这个差额主要来自夏季,其主要影响因素有
①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地形状况
④植被覆盖率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
吉林省冬季和夏季的平均日照时数相差仅5.2%,
但是平均气温相差4O℃左右,与冬、夏温差大无关的因素是
A.
太阳高度
B.
昼夜温差
C.
昼夜长短
D.
季风环流
3.
近几年吉林省中西部地区的年平均日照时数呈总体增加趋势,冬季尤为显著,最可能的原因是
A.
全球气候变暖
B.
酸雨强度减轻
C.
森林覆盖率提高
D.
大气污染减轻
甲国富煤贫油少气,煤电是该国主要的电力来源。为应对煤炭资源枯竭与能源需求增加的矛盾,该国提出了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下图为甲国区城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该国西部沿海风电场发电量最丰富的时段为(

A.
12--2月
B.
3--5月
C.
6--8月
D.
9--11月
5.
除风能外,该国最有可能重点发展的可再生能源是(

A.
沼气
B.
潮汐能
C.
太阳能
D.
核能
6.
造成该国降水空间分布特征主要原因是(

A.
受印度洋东南信风的影响
B.
受沿岸洋流的影响
C.
受大西洋盛行西风的影响
D.
受地形地势的影响
下图为某区域等值线分布图,其中a<b<c<d<e。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7.
若为等高线分布图,下列叙述正确是(

A.
甲地位于集水区,有利于河流发育
B.
甲地坡度比乙地小
C.
甲地气温低于乙地
D.
乙地北部有一小盆地
8.
若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甲地风力比乙地大
B.
甲地为晴朗天气
C.
乙地受低压槽控制
D.
甲乙两地都为阴雨天气
9.
若为等温线分布图,甲为海洋,乙为陆地,PQ为海岸线,下列诗句与图示季节最吻合的是(

A.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C.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D.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2020年2月,乌克兰维尔纳斯基科考站(位置见图)附近出现大面积“西瓜雪”现象,并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西瓜雪”是雪藻在冰雪融化时快速生长形成雪地藻华,雪藻所含色素将积雪染成粉红色的一种现象。据此完成小题。
10.
和南极大陆内部相比,维尔纳斯基科考站附近雪量较丰富的原因是(

A.
夏季对流旺盛
B.
地形增雨显著
C.
气旋锋面活跃
D.
大风吹雪沉积
11.
“西瓜雪”现象引起广泛关注在于其(

A.
表明当地大气质量优
B.
本身光彩夺目的美景
C.
反映当地物种多样性
D.
背后的全球变暖背景
二、综合题
1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利比里亚2018年人均GDP约为674美元(世界人均GDP约1.13万美元),建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橡胶园,橡胶树主要分布在其西部沿海地区,
橡胶制品主要出口到欧美。利比里亚政府目前将公路建设作为施政重点,公路建设优先于铁路建设。
(1)分析蒙罗维亚夏半年降水丰富的原因。
(2)分析橡胶加工厂靠近西海岸主要原因。
(3)分析利比里亚优先发展公路运输的原因。
13.
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T镇以环境优美、宜居安逸而闻名,吸引很多人来此养老。每年秋季至初春季节,加利福尼亚州南部沿海低地会出现一种强劲的干热风,被称为“圣塔安娜风”,一般为东北风。“圣塔安娜风”引发的火灾对当地广阔的森林影响巨大。这里有一种特殊的植物一桂叶漆树,该树种子发芽的最佳温度是95~116℃,在自然界,要达到这样高的温度,只能等野火。下图分别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山火分布图和T镇气候资料图。
(1)分析“圣塔安娜风”的形成过程。
(2)说明图示地区北部沿海低地受“圣塔安娜风”影响较小的主要自然原因。
(3)分析T镇受养老者欢迎的原因。
(4)推测野火对当地植物的有利影响。
地理选做题(从旅游地理和环境保护选一道题作答,两道题都做按第一道题给分)
14.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于2019年10月18日至2019年10月27日在武汉举行,这是继北京奥运会、南京青奥会后,我国举办的规模最大的国际体育盛会。本次军运会共使用场馆35个,其中13个场馆是新建,17个是维修改造,5个是临时设施,军运会场馆武汉体育中心、湖北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馆等成为武汉的新地标,成为武汉新的旅游热门景点。
军运会场馆作为武汉新的旅游景点,指出其体现出的旅游资源特性,并简述举办军运会对武汉旅游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15.
【环境保护】
广东省开平市祖宅村旅游厕所是厕所革命的新形式,建筑师通过“砖墙”的巧妙运用,让厕所的外观看起来像一个公共艺术装置。内部“三格式化粪池”设计使卫生间的污水流入第一个格子,通过中间厌氧仓处理,粪渣沉淀、分解,再流入另一个格子,这时,水明显变清了,被处理过的污水,顺着污水管网流入不远处的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再经过人工湿地“过滤”最终达到一级B排放标准。厕所正面的墙上正中央,是显眼加粗的七个字:这不只是个厕所。真的不只是一个厕所,它是一个兼具公共服务和休息娱乐功能的豪华休息间。
分析祖宅村“旅游厕所”修建原则及带来环境效益。河南省新乡市第十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9月月考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44分)
年日照时数,是指在一年内太阳辐射照射到地面达到或超过120瓦/平方米的各段时间的总和,以小时为单位。下图示意1962~2012年吉林省年平均日照时数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分配。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吉林省西北部地区的年平均日照时数比东南都地区多出600小时以上,这个差额主要来自夏季,其主要影响因素有
①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地形状况
④植被覆盖率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
吉林省冬季和夏季的平均日照时数相差仅5.2%,
但是平均气温相差4O℃左右,与冬、夏温差大无关的因素是
A.
太阳高度
B.
昼夜温差
C.
昼夜长短
D.
季风环流
3.
近几年吉林省中西部地区的年平均日照时数呈总体增加趋势,冬季尤为显著,最可能的原因是
A.
全球气候变暖
B.
酸雨强度减轻
C.
森林覆盖率提高
D.
大气污染减轻
【答案】1.
A
2.
B
3.
D
【解析】
【1题详解】
夏季,纬度越高昼越长,日照时数多;吉林西北部距海较远,晴天更多,有效日照时数更长;吉林省东南部位于长白山迎风坡,夏季降水多,日照时间较少;夏季两个区域的植被覆盖率差不多。故选A。
【2题详解】
昼夜温差与年较差没有直接联系,故B项正确。冬季纬度越高昼夜短、太阳高度角越小,离冬季风源地近,导致温度越低;夏季纬度高昼越长,再加上受温暖的东南季风影响,温度较高。故选B。
【3题详解】
注意题干信息“冬季尤为显著”,表明该要素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且该要素能在冬季影响到太阳有效辐射量。全球气候变暖、森林覆盖率无明显季节性变化,AC错误。酸雨强度对太阳辐射影响小,B错误。吉林冬季气温寒冷,取暖燃煤排放的废气角度,污染严重,集中取暖可以大大缓解大气污染,提高空气能见度,增加日照时数,D正确。故选D。
甲国富煤贫油少气,煤电是该国主要的电力来源。为应对煤炭资源枯竭与能源需求增加的矛盾,该国提出了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下图为甲国区城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该国西部沿海风电场发电量最丰富的时段为(

A.
12--2月
B.
3--5月
C.
6--8月
D.
9--11月
5.
除风能外,该国最有可能重点发展的可再生能源是(

A.
沼气
B.
潮汐能
C.
太阳能
D.
核能
6.
造成该国降水空间分布特征的主要原因是(

A.
受印度洋东南信风的影响
B.
受沿岸洋流的影响
C.
受大西洋盛行西风的影响
D.
受地形地势的影响
【答案】4.
C
5.
C
6.
A
【解析】
【4题详解】
根据经纬度位置及轮廓形状,可知甲国为非洲最南端的南非。结合图可知,该地纬度位于30°S附近,该国西部(即大陆西岸),处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盛行(中纬)西风带交替控制地带,气候类型可能为地中海气候。当地,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高温少风;冬季受盛行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风。该国处于南半球,南半球冬季即6-8月之间,故选C项,其他三项错误。
【5题详解】
沼气(以甲烷为主),主要是通过各类发酵原料发酵产生甲烷,以此作为使用能源。但是沼气,需要大量发酵原料,一般多兴起在农村,规模较小,未见有以沼气发电来供应城乡工农业发展或居民使用的,故A项错误。潮汐能,即利用海水(潮汐)涨落来制造电能。潮汐发电,除了需要有大幅度的潮水涨落条件外,还需要有海湾、河口等有利地形,海岸线平直,地形平坦,并由沙或淤泥组成,且缺乏较优越的港湾坝址则不利于建潮汐电站。甲国海岸无大的海湾和河口,海岸线较平直,不利于建潮汐电站,故B项错误。该国所处位置,大部分地区为热带草原,还有少部分地区分属于热带沙漠及地中海气候,全年晴天日数多,光照充足,适宜发展太阳能发电,故C项正确。可再生能源不包含化石燃料和核能,故D项错误。故选C。
【6题详解】
根据图得知,等降水量线呈东北—西南走向,降水量东多西少,主要原因是由于受来自印度洋的东南信风影响,经地形(迎风坡)抬升,降水充沛。其中,信风、季风或其他盛行风的干湿程度,并不能一味地死记硬背,而要结合实际分析,诸如来自海洋的水汽充足,来自内陆的水汽稀少,故选A项。该国东岸有厄加勒斯暖流(增温增湿),西岸有本格拉寒流(降温减湿),却不是该国降水空间分布特征的主要原因。因为洋流,通常起到辅助作用,而不起决定作用;其次,如果主要与洋流有关,则等降水量线应与海岸线平行且密集。故B项错误。?大西洋西风是该国西海岸降水的主导因素,却不是东海岸降水量大于西海岸的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D项是该题的易错易混选项,因为等降水量线与该国的等高线分布规律有吻合之处,故多错选。但是如果说是地形地势因素的话,应该是南、西、东三侧海岸低平地带,降水充沛(等降水量线数值大且密集),而在北侧高原山地降水稀少(降水量线数值小且稀疏),甚至形成封闭等降水量线圈。其次,东海岸的地形地势,对于其降水量大,的确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但属于辅助作用而已,最重要的先要有(充足)水汽,否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故D错误。故选A。
【点睛】自然资源的分类,按照自然资源的自然属性,可分为矿产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根据自然资源自我可再生的性质,可分为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两大类。
下图某区域等值线分布图,其中a<b<c<d<e。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7.
若为等高线分布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地位于集水区,有利于河流发育
B.
甲地坡度比乙地小
C.
甲地气温低于乙地
D.
乙地北部有一小盆地
8.
若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甲地风力比乙地大
B.
甲地为晴朗天气
C.
乙地受低压槽控制
D.
甲乙两地都为阴雨天气
9.
若为等温线分布图,甲为海洋,乙为陆地,PQ为海岸线,下列诗句与图示季节最吻合的是(

A.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C.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D.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答案】7.
C
8.
D
9.
A
【解析】
【7题详解】
如果图示为等高线图,且a【8题详解】
若为等压线,甲处等压线密集,风力大于乙,A对。甲为高压中心,气流上升,天气晴朗,B对。乙地等压线向高值凸出,为低压槽,C对。甲天气晴朗,乙可能有阴雨,D错。故选D。
【9题详解】
若为等温线分布图,甲为海洋,乙为陆地,则海洋气温高于同纬度陆地,为冬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为冬季,A对。“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为秋季,B错。“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为夏季,C错。“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为春季,D错。故选A。
2020年2月,乌克兰维尔纳斯基科考站(位置见图)附近出现大面积“西瓜雪”现象,并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西瓜雪”是雪藻在冰雪融化时快速生长形成雪地藻华,雪藻所含色素将积雪染成粉红色的一种现象。据此完成小题。
10.
和南极大陆内部相比,维尔纳斯基科考站附近雪量较丰富的原因是(

A.
夏季对流旺盛
B.
地形增雨显著
C.
气旋锋面活跃
D.
大风吹雪沉积
11.
“西瓜雪”现象引起广泛关注于其(

A.
表明当地大气质量优
B.
本身光彩夺目的美景
C.
反映当地物种多样性
D.
背后的全球变暖背景
【答案】10.
C
11.
D
【解析】
【分析】
【10题详解】
据材料信息,空间定位可知,该地位于高纬极圈附近,全年气温偏低,空气对流较弱,A项错误;维尔纳斯基科考站建于海洋中,相对于南极大陆内部,其水汽更加充足,易受温带气旋与极锋影响,B项错误,C项正确;该科考站的积雪并非从他处吹来,D项错误。故选C。
【11题详解】
据材料信息,西瓜雪是由于冰雪融化,雪藻快速生长导致的积雪染色现象。高纬度地区出现西瓜雪现象,可推知该地区气温升高,积雪消融,可能由于全球变暖而致,D项正确;与当地大气质量无关;光彩夺目的美景、当地物种多样性不会引起广泛关注。故选D。
【点睛】本题以乌克兰维尔纳斯基科考站位置图为切入点,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解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
二、综合题
1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利比里亚2018年人均GDP约为674美元(世界人均GDP约1.13万美元),建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橡胶园,橡胶树主要分布在其西部沿海地区,
橡胶制品主要出口到欧美。利比里亚政府目前将公路建设作为施政重点,公路建设优先于铁路建设。
(1)分析蒙罗维亚夏半年降水丰富的原因。
(2)分析橡胶加工厂靠近西海岸的主要原因。
(3)分析利比里亚优先发展公路运输的原因。
【答案】(1)东南信风带北移越过赤道,向右偏转成西南风,从大西洋携带大量水汽(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气温高,大气对流旺盛;沿海暖流流经,增温增湿西南风(暖湿气流)受地形抬升多雨(任答3点)
(2)橡胶制品主要用于出口,西岸海运交通便利;接近原料地,原料丰富;人口集中,劳动力丰富。
(3)经济落后;技术水平低;公路修建难度较小,造价成本低;公路运输机动灵活适应性强。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蒙罗维亚降水特征及其原因,橡胶加工厂布局特点及原因,交通发展的区位因素等。(1)蒙罗维亚夏半年降水丰富的原因应从大气环流、海陆位置、纬度位置、洋流等方面进行分析。(2)橡胶生产靠近西海岸的社会经济原因应从市场、交通、原料、劳动力等方面进行分析。(3)利比里亚优先发展公路运输的原因应从资金、技术、成本、公路运输优势等方面进行分析。
【详解】(1)夏半年,太阳直射点向北运动,气压带和风带向北迁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转形成西南风,来自海洋的西南风给海岸附近的蒙罗维亚带来丰富的水汽,当地临近海洋,水汽丰富,导致降水丰富;当地夏半年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时间较长,盛行上升气形成丰富的降水;当地纬度较低,夏季气温较高,空气容易受热膨胀上升,对流运动旺盛,湿润空气容易成云致雨,降水丰富;当地沿岸有几内亚湾暖流流经,给沿岸地区增温增湿,导致降水丰富。
(2)当地生产的橡胶及橡胶制品对外商品率高,主要用于出口,图中显示,利比里亚西海岸海港较多,便于橡胶及橡胶制品岀口,橡胶生产靠近西海岸可以接近海外市场、降低运输成本;橡胶制品生产靠近西海岸布局,接近原料地,降低运输成本;利比里亚西海岸人口集中,具有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有利于橡胶生产。
(3)材料信息表明,利比里亚人均GDP远低于世界人均GDP,经济落后,修建公路的资金缺乏,而当地地形较为平坦,公路建设造价相对较低;利比里亚交通建设的技术水平不高,当地公路修建难度较低;公路运输可以“从门到门”,机动灵活,更有利于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13.
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T镇以环境优美、宜居安逸而闻名,吸引很多人来此养老。每年秋季至初春季节,加利福尼亚州南部沿海低地会出现一种强劲的干热风,被称为“圣塔安娜风”,一般为东北风。“圣塔安娜风”引发的火灾对当地广阔的森林影响巨大。这里有一种特殊的植物一桂叶漆树,该树种子发芽的最佳温度是95~116℃,在自然界,要达到这样高的温度,只能等野火。下图分别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山火分布图和T镇气候资料图。
(1)分析“圣塔安娜风”的形成过程。
(2)说明图示地区北部沿海低地受“圣塔安娜风”影响较小的主要自然原因。
(3)分析T镇受养老者欢迎的原因。
(4)推测野火对当地植物的有利影响。
【答案】(1)冬半年,加利福尼亚州南部沿海的(东)北部有内陆高压,气流由内陆高压向加利福尼亚州沿海低压流动,形成东北风;气流在由高原荒漠吹向沿海低地的过程中下沉增温,变得干热;干热气流在通过沿海山谷的过程中,风速加大,变得强劲,最终形成“圣塔安娜风”。
(2)冬半年北部盛行西风,风力较强,对来自高原的气流有抑制作用;北部山脉高大,且连片分布,来自高原的气流受到北部重重高大山脉阻挡,难以到达北部沿海低地。
(3)气候宜人,阳光充足(或地处亚热带,冬季盛行西风来自海洋,温和湿润;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晴天多,阳光充足,距海近,受寒流影响较为凉爽)。背靠山脉,植被丰富,自然环境优美,适合老年人户外体闲;镇上老年人公寓数量多,基础设施完备,满足老年人的日出生活需求。
(4)当地特殊的植物获得特定的发芽条件(或较高的温度);烧掉多年的枯枝落叶,产生草本灰,制造了肥料;烧死病菌、害虫,减少了森林病虫害:烧掉密集的灌木、草丛,减少遮挡,保证新生植物获得较多光照。
【解析】
【分析】
本大题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为背景,以相关图文信息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盛行风的成因、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环境整体性特征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题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详解】(1)
“圣塔安娜风”的形成过程应气压形势、地形等方面进行分析。每年秋季至初春季节,加利福尼亚州南部沿海地区以东,居内陆,降温快,气温低,容易形成冷高压,气流由内陆高压向加利福尼亚州沿海流动,在地转偏向力作用,形成东北风;图中显示,气流由高原荒漠吹向沿海低地,气流下沉增温,变得干热;图中显示,气流在运动过程中,通过了山谷、峡谷,峡口效应明显,风速加大,变成强劲的干热风,从而形成“圣塔安娜风”。
(2)图示地区北部沿海低地受“圣塔安娜风”影响较小的主要自然原因应从大气环流和地形等方面进行说明。图中显示,图示地区北部位于35°N以北,冬半年西风带南移,北部盛行西风风力较强,盛行西风抑制来自高原的偏东气流,使得“圣塔安娜风”当北部势力较弱;图中显示,北部山脉高大,且连片分布,因此来自高原的“圣塔安娜风”受到地形阻挡,难以到达北部沿海低地,势力较弱,因此图示地区北部沿海低地受“圣塔安娜风”影响较小。
(3)T镇受养老者欢迎的原因应从气候、环境、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分析。图中显示,T镇位于35°N,冬季受温暖的西风影响,气温温和,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晴天多,阳光充足,且受沿岸寒流影响,气候凉爽,适合老年人生活;材料信息表明,T镇以环境优美、宜居安逸而闻名,图中显示,T镇位于山地之中,自然环境优美,适合老年人户外运动和体闲;材料信息表明,T镇吸引很多人来此养老,说明镇上养老设施比较完善,基础设施完备,老年人在此生活便利,因此受养老者欢迎。
(4)野火对当地植物的有利影响应从繁殖、土壤肥力、病虫害、光照等方面进行推测。材料信息表明,当地的桂叶漆树种子发芽的最佳温度是95~116℃,野火有利于当地的桂叶漆树种子发芽,因此野火维持着当地生态系统;野火会烧掉多年的枯枝落叶,产生大量草木灰,增加土壤肥力,有利于当地新的生态系统快速恢复;野火烧死病菌、害虫及虫卵,从而导致森林病虫害减少;野火烧掉密集的灌木、草丛,增大新生植物的生长空间,减少对对阳光的遮挡,保证新生植物快速生长恢复。
地理选做题(从旅游地理和环境保护选一道题作答,两道题都做按第一道题给分)
14.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于2019年10月18日至2019年10月27日在武汉举行,这是继北京奥运会、南京青奥会后,我国举办的规模最大的国际体育盛会。本次军运会共使用场馆35个,其中13个场馆是新建,17个是维修改造,5个是临时设施,军运会场馆武汉体育中心、湖北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馆等成为武汉的新地标,成为武汉新的旅游热门景点。
军运会场馆作为武汉新的旅游景点,指出其体现出的旅游资源特性,并简述举办军运会对武汉旅游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答案】旅游资源特性:可创造性;永续性。积极影响:军运会的举办吸引了大批游客,促进武汉旅游业发展;出现了一批新的旅游景点;带动当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交通条件,增强了地区接待能力;扩大了城市的影响力提升了城市形象,扩大了客源等。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旅游资源的特点和旅游业的影响的相关知识,难度较大,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详解】军运会场馆作为武汉新的旅游景点,体现了可创造性;成为武汉的新地标,成为武汉新的旅游热门景点,体现了永续性。注意试题问的是积极影响,军运会是继北京奥运会、南京青奥会后,我国举办的规模最大的国际体育盛会,军运会的举办吸引了大批游客,促进武汉旅游业发展;13个场馆是新建,17个是维修改造,5个是临时设施,带动当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交通条件,增强了地区接待能力;军运会场馆武汉体育中心、湖北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馆等成为武汉的新地标,成为武汉新的旅游热门景点,出现了一批新的旅游景点,扩大了城市的影响力提升了城市形象,扩大了客源等。
15.
【环境保护】
广东省开平市祖宅村旅游厕所是厕所革命的新形式,建筑师通过“砖墙”的巧妙运用,让厕所的外观看起来像一个公共艺术装置。内部“三格式化粪池”设计使卫生间的污水流入第一个格子,通过中间厌氧仓处理,粪渣沉淀、分解,再流入另一个格子,这时,水明显变清了,被处理过的污水,顺着污水管网流入不远处的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再经过人工湿地“过滤”最终达到一级B排放标准。厕所正面的墙上正中央,是显眼加粗的七个字:这不只是个厕所。真的不只是一个厕所,它是一个兼具公共服务和休息娱乐功能的豪华休息间。
分析祖宅村“旅游厕所”修建原则及带来的环境效益。
【答案】修建原则:厕所革命,原址重建,因地制宜遵循村落布局,延续文化记忆传承;废物再利用,三清三拆产生废弃砖瓦修建奇特砖瓦墙。践行乡村振兴战略,与当地碉楼文化传承相一致;
环境效益:改善农村卫生条件,美化乡村环境;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保护水质;提供有机肥料,减少化肥的使用量,减少土壤污染。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措施,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解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
【详解】结合材料可知,从图中的文字可以看出,祖宅村旅游厕所是厕所革命的新形式,在原址重建,因地制宜遵循村落布局,延续文化记忆传承,得以重生;建筑师通过“砖墙”的巧妙运用,废物再利用,三清三拆产生废弃砖瓦修建奇特砖瓦墙;践行乡村振兴战略,与当地碉楼文化传承相一致,引产入业。通过厕所革命,让农村群众用上卫生的厕所,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其独特建筑设计,美化了乡村环境;内部“三格式化粪池”设计使卫生间的污水流入第一个格子,通过中间厌氧仓处理,粪渣沉淀、分解,再流入另一个格子,这时,水明显变清了,被处理过的污水,顺着污水管网流入不远处的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再经过人工湿地“过滤”最终达到一级B排放标准,节约了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保护水质;粪便可以作用为有机肥料,减少化肥的使用量,减少土壤污染。
【点睛】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