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延安,我把你追寻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4.延安,我把你追寻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9-19 16:01: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4.延安,我把你追寻
教学目标
1.学习“延、苛”等7个生字,理解文中的词语。
2.借助资料,理解全诗的内容,领会延安精神,懂得发扬延安精神的重要。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教学重点
借助资料,理解全诗的内容,领会延安精神,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教学难点
理解全诗的内容,领会延安精神,懂得发扬延安精神的重要。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1.延安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它记载了中国革命的历史,是一本真实的教科书。它凝聚了共产党人的精神,谱写了中国革命闪光的篇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延安,我把你追寻》。
2.补充交流关于“延安”的资料。
3.交流预习诗文后的初步感受。
学习活动二:初读感知,理解重点词语
1.听录音,指导朗读,要求读通、读顺。
2.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强调“笋”是平舌音,请学生组词并巩固字音。
3.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理解词语,结合课文内容,联系语言环境理解。
(1)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帮助理解,如结合图片、生活经验理解“镢头、土炕”;结合旧知理解“满目琳琅”。
(2)小组讨论后仍不理解的词语予以板书,边学文边理解。
4.齐读诗歌,读通读顺。
学习活动三:结合资料袋,理解文本内容
1.学生自由读全文,边读边思考:诗歌的每一节各讲了什么?
2.结合资料袋,出示自学提示
(1)圈一圈:默读诗歌,圈画出不理解之处。
(2)读一读:出示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等介绍资料,学生读资料。
(3)说一说: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在小组中说出自己的想法。
(4)悟一悟:你能听出诗歌的言外之意吗?
3.小组交流展示,教师相机点拨。
4.小结:文中多次提到追寻,追寻的仅仅是延安这个地方吗?追寻的是革命前辈们的延安精神,这是一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与百姓同甘共苦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为崇高理想而献身的精神。
5.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生生互评,教师相机点拨,示范。
板书设计
24延安,我把你追寻
追寻
延河
枣园
南泥湾
杨家岭
延安精神
精彩片段
师:诗人在延安追寻什么呢?请找出诗中的词语。
生: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教师板书)
师:同学们对延安比较陌生,阅读每个小组手中的资料袋,结合诗歌内容,说说你对第2节的理解。
生:以前,我只是听说过延安,今天我终于有幸目睹了延河的图片,那宝塔山下静静流淌着的延河,那在暮色笼罩下的延河,还有那农耕归来的父女俩眼中那温顺的延河,我觉得很美,很想去看一看延河,更想去听一听作者诗中所讲的延河叮咚的流水声。
生:我也看了延河这一部分,知道了延河流经延安,它是黄河的一条支流,当年人们常在延河边上漫步,讨论革命的道理。我想,作者文中说的“追寻你,延河叮咚的流水”可以理解为是在追寻人们当年在延安度过的革命日子。
生:枣园在延安很有代表性,因为它曾是党中央的所在地,我们前几天学了毛主席写的《为人民服务》一文,我现在从资料中了解到,原来它就是在枣园这里写成的。
生:园中有棵梨树,开满梨花,看到这,我好像隐隐闻到阵阵梨花的清香。
生:毛主席等革命领导人一定在这里做了不少事。
师:是啊,他曾在延安从事了许多革命活动。
点评:
片段抓住“诗人在延安追寻什么”这个问题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发现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这些地名,梳理诗歌创作的脉络。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自主交流阅读感受,一边交流,一边感悟作者选择这些地点的用意。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重视朗读的指导,加强读中抒情、读中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