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文档属性

名称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9-05 17:11: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时 教 案
课题:4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第 课时 总序第 个教案
课型: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体味精彩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体味精彩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批注
教学难点:体味精彩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用具:投影仪
教学方法:朗读、讨论
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查找有关圆明园的资料 2、导入
知道世界名著《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的作者吗?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  这两部长篇小说是其代表作 ]3、让学生介绍有关圆明园的资料
教师作补充:
圆明园是一座供清朝皇帝游乐的花园,也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在北京海淀附近,始建于康熙48年(1709年)。这座花园方圆十多公里,在这儿可以观赏到国内外四十个地方的有名的风景。园内还珍藏着许多无价的珍宝,罕见的图书,珍贵的历史文物,因此它又是一座闻名世界的艺术馆、图书馆、博物馆。
1856 年,英、法帝国主义发动了侵略我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6日,侵略军闯进圆明园,大肆抢掠。他们把园里凡能搬动的金银珠宝和珍贵文物统统抢走。来不及拿的或者拿不动的,就任意打碎、践踏。最后一把火将这座经营了一百多年、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烧成了一堆败瓦颓垣。 
板书课题
检查预习(正音、解词):
体面  给 j 予  独一无二  珐f 琅l ng 眼花缭乱
不可名状 荡然无存  箱箧qi    制裁    赃物   4、快速默读课文,
明确文章两大内容板块:①赞美圆明园 ②谴责侵略者 【讨论】:
巴特勒上尉征求雨果对远征中国的意见,本想利用雨果的显赫声望,让他为远征中国的所谓胜利捧场。而雨果也盛赞圆明园的文化艺术价值,目的是什么呢?是夸英法联军抢得有眼光、有头脑?作为一名法国人是不是该为自己的祖国发了一笔横财而高兴?
⑴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①——④段,找出作者评价圆明园的语句,谈谈自己的感受。
⑵有感情地朗读⑤——⑩段,找出作者讽刺侵略者的语句,哪些是反语?谈谈自己的感受。
提示:
英法联军远征中国,作为一名法国人很容易被当局制造的舆论所蒙蔽,易被狭隘的爱国狂热所支配。而雨果却有清醒的头脑、公正的立场,真是难能可贵!他珍视人类文明成果,尊重文明的创造者,他盛赞圆明园的文化艺术价值,盛赞这一世界奇迹的创造者(中华民族是一个“超人的民族”),表达了他对中国人民的同情和尊重。雨果把上尉征求意见的机会变成向强盗政府提出抗议的机会,谴责侵略者的贪婪、野蛮、无耻,表现了他明辨是非的良知和正直不阿的人格。 5、课堂练习
板书设计:  
世界奇迹            “赞誉”  
  破烂 
惊人杰作           讽刺、 谴责
人道、正直、公正、是非分明
珍视人类文明成果
同情、尊重中国人民
教学(后记)后思:
课 时 教 案
课题:4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第 课时 总序第 个教案
课型: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1. 了解圆明园艺术成就和侵略者的罪恶.2.了解对比结构和反语修辞手法对表现中心的作用
教学重点:了解圆明园艺术成就和侵略者的罪恶 批注
教学难点:了解对比结构和反语修辞手法对表现中心的作用
教学用具:投影仪
教学方法:朗读、讨论
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1.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列板书。 二.片段阅读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艺术有两个来源,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一个几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像力所能产生的成就尽在于此。和巴特农神庙不一样,这不是一件稀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这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如果幻想能有一个典范的话。请您想像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请您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给它上上下下缀满宝石,披上绸缎,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造城楼,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珐琅,饰以黄金,施以脂粉,请同是诗人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再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总而言之,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名园。为了创建圆明园,曾经耗费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这座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建筑物是世世代代的结晶,为谁而建 为了各国人民。因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过去的艺术家、诗人、哲学家都知道圆明园,伏尔泰就谈起过圆明园。人们常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要是说,大家没有看见过它,但大家梦见过它。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1.雨果对圆明园总的评价是什么? 2.圆明园的艺术性质和成就表现在哪些方面?(文中概括性的语句) A、①段用说明的表达方式介绍圆明园的始建、修建、扩建、面积、得名等情况。B、②段介绍圆明园的建筑特点。C、本文的结构是先总说后分说。D、文章没有具体介绍圆明园内部结构轮廓,是因为扣住题目“概说”二字,从本文的写作意图出发,这样介绍已经足够了。3、在文中找出最能说明圆明园是皇家禁苑,不得擅入的例子并用一句话概括回答。(不超过20字)           自读理解答案:一1.(1)斥(控诉等)(2)英法联军的侵略罪行(3)圆明园的艺术成就(4)敬重和同情(5)由因到果(逻辑)2.对比.突出英法联军侵略他国\毁灭人类艺术的罪恶.3.略4.希腊巴特农神庙 埃及金字塔 罗马斗兽场 巴黎圣母院5.恍若月宫 梦 二. 1.称圆明园是“世界奇迹”。2.(1)圆明园是东方幻想艺术中的最高成就;(2)圆明园几乎集中了超人的民族的想像力所能产生的一切成就;(3)圆明园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3.由概括到具体到再概括。依次介绍了建筑材料、建筑、陈设、装饰、园林景观。4.⑴圆明园是东方艺术的典范。⑵艺术是没有国界的,随着世界的发展,一切到最后也将没有国界                          
教学(后记)后思:
写信的原因

信件主要内容                                                                                           
(1)
( (5) 顺序:) (中心)
愤怒谴责 (2)
高度赞颂 (3)
表达对遭受侵略、掠夺的中华民族的 (4)
2.信件的主要内容分两部分,它们在内容上有 关系。这种安排能起到
的效果。
3.运用反语的修辞手法能起到强烈的讽刺效果,试找出运用反语的句子。(至少2处)
(1)
(2)
4.雨果为了表现圆明园艺术成就之高,运用了类比的手法,将它与
等建筑作了类比。
5.圆明园艺术来源于幻想,请从文中找出2个具有幻想色彩的词语。(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