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教学设计
一、教学理念
本着体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立德树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学习新教材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十五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本节课共三部分,包括列宁主义的形成、十月革命的胜利、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列宁主义奠定十月革命的思想基础;十月革命的胜利是列宁主义的具体实践;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工业化模式的一次实践。
最后课堂提升,通过教材分析讲解展示,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国情相结合,开创了近代化的新模式。联系新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事实与成就,论证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的意识与情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复习巩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内容及意义,让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2)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俄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
(3)十月革命与苏联建设的社会主义实践开辟了近代化的新模式。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列宁主义与十月革命之间的关系的分析,探讨俄国社会状况与社会主义革命取得成功之间的相互关系,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学习十月革命的进程、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培养学生运用史实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苏联建设的社会主义实践,培养学生十月革命开创了近代化模式新途径的新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列宁主义产生的背景,使学生认识到十月革命的爆发是历史的必然。
(2)通过了解二月革命、《四月提纲》、七月流血事件、彼得格勒武装起义,使学生认识到无产阶级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与否,是革命成败的关键。
(3)通过学习十月革命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4)通过了解苏联建设的社会主义实践,使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者开创了近代化的新模式。
??
三、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难度一般,线索相对清晰,学生理解起来相对比较容易。
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列宁主义是俄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也是帝国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的马克思主义,为十月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十月革命胜利包括了革命的进程及影响,分别从革命性质、理论到实践、对世界的影响、近代化模式的开创等方面阐述其重大的历史意义,是本节课需要重点分析的内容。
苏联建设的社会主义实践包含了列宁、斯大林对建设模式的探索。通过对比分析得出两种探索之间的差异,深化对不同探索的认识。
学情分析
河南省襄城高中地处豫中,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学生课外阅读量不大,历史知识储备不充分,历史思维能力有待提高。但是高中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活跃,积极参与,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在基础较差的基础上,针对教材积极展开分析与学习,因势利导不断启发,较好地完成相关教学任务。
五、重难点分析
重点: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战时共产主义正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难点:正确评价斯大林模式
教学方法
本课教学以老师讲述为主,同学们预习复习为辅,伴之于多媒体教学,利用情景教学法、比较法和合作探究法,主体参与式教学模式。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提高学生调动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
过程设计与评价
导入:通过回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影响导入新课。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国情相结合,形成了列宁主义。与此同时一战给俄国人民带来的困难与危机使工人、农民和士兵别无选择,战争引起革命。
授课主体部分中,通过多媒体展示,引导学生概括出列宁主义形成的条件,并分析列宁主义的特点以及对列宁主义的评价。
通过对教材的引导与分析,教师帮助学生完成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两种探索(列宁的实践、斯大林的实践)的对比分析,深化学生对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认识,强化马克思主义一切从实际出发,符合国情才能更好的推动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从而加深对中国改革开放的认识。
课下组织学生观看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相关影片,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进一步强化对知识的理解与把握。
八、板书设计
十月革命的胜利
1.前提:二月革命的胜利
2.条件:
A.经济基础:20世纪初,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已有一定发展。
B.政治基础:一战使俄社会矛盾尖锐
C.外部原因:一战为俄革命提供好的国际环境
D.组织基础:有一个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E.群众基础:有广大贫苦农民作为同盟者,无产阶级的革命性强
F.思想基础:有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作指导(列宁主义)(插入讲解列宁主义形成的条件)
过程:《四月提纲》---
七月流血事件----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胜利:人民苏维埃的建立
意义:对人类、对俄国、对世界三个方面
二、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1.列宁的探索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背景、内容、作用与评价
B.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背景、内容、特点作用与评价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对比
斯大林的实践
斯大林模式形成的背景、表现、特点、评价、经验教训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上接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以及传播,下启二战后社会主义模式的为更多国家接受并实践。在讲课的过程中,教材通史体例,整体线索清晰,学生很容易从整体上把握认识教材内容。
不足之处在于学生知识面比较狭窄,需要补充的材料较多,阻碍学生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认识。因此,建议新教辅资料的编订中,应该增加相关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形成良好的分析概括归纳能力,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共30张PPT)
新教材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七单元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
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诞生与影响
〖结合《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11课〗
内容回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影响
条件
影响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发展起来
①经济条件: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社会条件: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弊端日益暴露③阶级条件:无产阶力量的壮大
④理论来源: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德意志的古典哲学
⑤个人因素:马克思、恩格斯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
材料
史料阅读:
布尔什维主义作为一种政治思潮,作为一个政党而存在,是从1903年开始的。
----列宁《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
《列宁选集》第四卷
列宁主义的诞生是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
新课展述:
一、列宁主义的形成
二、十月革命的胜利
十月革命的条件
1.经济基础:20世纪初,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已有一定发展。
2.政治基础:一战使俄社会矛盾尖锐
3.外部原因:一战为俄革命提供好的国际环境
4.组织基础:有一个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5.群众基础:有广大贫苦农民作为同盟者,无产阶级的革命性强
6.思想基础:有先进的马列思想作指导
前提:二月革命的胜利(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二月革命推翻
罗曼诺夫王朝
结果:
两个政权并立:
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四月提纲》
背景:临时政府继续战争,不能满足民众要求
内容:夺权,社会主义革命,土改,退战
①指明方向——由资产阶级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
②提出方式——和平过渡
意义:成为布尔什维克党的纲领
(社会主义革命)
背景:七月流血事件;十月决议:武装起义方针
经过:1917年11月6日彼得格勒起义开始
结果: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建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政府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列宁指挥起义
工兵攻打冬宫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为俄国波罗的海舰队的巡洋舰,于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21时45分,投入革命阵营的该舰官兵按照列宁的起义计划,用炮声发出进攻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的信号,为十月革命的胜利立下功勋。为了纪念这一伟大历史事件,“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作为革命纪念物,现停在圣彼得堡市内的涅瓦河畔。
进程:
1.建立标志:
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召开
2.革命措施:
政治上:颁布《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布一切权力归工农代表苏维埃,成立人民委员会。
最高权力机关: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立法与行政合一的机构)
经济上颁布《土地法令》;外交上《和平法令》,退出一战
3.政权的发展:
1918年
苏维埃政体初步建立
1918年
苏俄(国名)
1922年
苏联
4.十月革命的性质: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革命和国
家政权。
5.意义:
对俄国:
对世界:
对人类:
第一次胜利的的社会主义革命,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向被压迫民族展示了一条新的解放道路,极大地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解放斗争
摆脱了封建残余的束缚和剥削阶级的统治,建立起新型无产阶级专政,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三、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电影海报《列宁在1918》
列宁:苏维埃俄国被敌人包围了,反革命的暴动象火焰一样从这一端烧到那端……还有富农的暴动和捷克斯洛伐克俘虏的叛乱……我们在挨饿,煤和煤油的来源被切断了。我们只有一条出路,那就是胜利。还有另外一条路那就是死亡。死亡不属于工人阶级!
1、背景
2、内容
3、作用与评价
集中全国物力、财力,为赢得战争胜利起到重要作用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内容
3、作用与评价
损害农民利益,违背了经济发展客观规律,不利于生产的发展
集中全国物力、财力,为赢得战争胜利起到重要作用
(二)新经济政策
1、背景:
2、开始时间、标志及内容:
1921年通过《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
新经济政策
粮食税
国有为主,私有并存
恢复自由贸易
取消实物配给制
部门
农业
工业
流通
分配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比较两个政策,新经济政策“新”在哪里?
余粮收集制
国有化
取消自由贸易
实物配给制
“战”是用强制性的经济手段管理经济,违背经济发展规律;“新”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三、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二)斯大林的实践
2、“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及主要表现
1、“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历史背景
经济建设方针:优先发展重工业
所有制方面:实行单一的公有制
管理体制上: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斯大林模式”特点:
苏联经济的巨大发展和它所采取的“计划”方式,引起西方世界的极大兴趣,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一时间,“计划”成了最时髦的词。苏联“一五”计划之后,全球最大的移民国家——美国,也第一次出现向外移民的倾向,先后有10万美国人申请移居苏联。
应怎样认识“斯大林模式”的得与失?
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到1940年,苏联的工业产值已经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用不到20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过去用了50年到100年所走过的道路。
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武的强国。
——丘吉尔
从材料中归纳斯大林模式产生的影响。
开辟了一种新的经济体制和工业化模式,
引起了西方世界的关注.
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成为工业强国;
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奠定了物质基础。
1936年苏联政府从一个地区收购稞麦,每千克付给农民13卢布,而政府出售给面粉厂时,则作价93卢布。
农轻重比例失调,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两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经济各部门
发展的状况
1937年比1928年的增长率
农业产值
8.1%
轻工业产值
210%
重工业产值
550%
肉类按人口平均计算,1913年为31.4公斤/年,1955年为31.8公斤/年。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评价:
(1)积极
①开辟了新模式,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
②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2)弊端:
①工农业发展比例失调,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②牺牲农民利益,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③压制地方和企业积极性,阻碍经济可持续发展
在初期和战争时期发挥过积极作用,但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惟一模式
(3)结论:
从苏俄(联)在探索中不断的改革,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在我国的改革中,我们应该怎样去吸取这些经验教训?
①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立足国情
②农、轻、重比例协调发展
③经济建设必须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④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道路是坎坷的
勇于实践,敢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