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
举出自己学过的或生活中了解的几个燃烧事例及其燃烧现象填写在课本88页的表4-1内。
你已经知道什么
一、燃烧的定义
表4—1 物质的燃烧
事例
观察到的现象
镁条的燃烧
发光、放热,有白色物质生成
燃烧反应的特征可归纳为:
蜡烛的燃烧
木炭的燃烧
发光,放热,生成使澄清
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发光,放热,生成使澄清
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发光、放热、化学反应
燃烧的定义: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 。
实验探究一:
燃烧的条件
(一)提出问题 进行猜想
请学生列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燃烧的例子, 对燃烧所需的条件进行大胆猜想。
猜想1:
物质具有
可燃性
猜想2: 要与氧气 接触
猜想3:要达到物质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
(二)制定计划 设计实验
你的实验桌上是老师课前帮你准备的实验用品,请你根据这些实验用品和你的猜想设计实验。
实验用品:棉花球、玻璃棒、小蜡烛、小木条、小煤块;坩埚钳、酒精灯、火柴、玻璃杯
( 三)实验探究 观察现象
探究活动
现象
结论
1.用坩埚钳分别夹取一小团棉花球、玻璃棒放到酒精灯火焰上,观察两种物质是否可以燃烧
2.分别点燃两支蜡烛,竖直放在平整的桌面上,将其中一支蜡烛用透明的玻璃杯罩住
3.分别在酒精灯上点燃木条和煤块.观察、比较小木条和小煤块燃烧所需要的时间
棉花球燃烧
玻璃棒不燃烧
罩上玻璃杯的蜡烛熄灭了,没罩玻璃杯的蜡烛继续燃烧
木条立刻燃烧了,
煤块过很长时间才燃烧
燃烧与物质的性质有关,物质要具有可燃性
燃烧与氧气有关,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
燃烧与温度有关,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二、燃烧的条件
(四)交流讨论 得出结论
①物质具有可燃性
燃烧的条件 ②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③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魔术”揭秘:
操作:将20ml95%的酒精和10ml水混合装在一个小烧杯中。将一块完好的手绢浸入配好的混合液中,浸透后取出,轻轻拧干,用坩埚钳夹持,在酒精灯上点燃,并轻轻抖动手绢。火焰熄灭后,你观察到原来浸透酒精的手绢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能根据学过的知识来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魔术”原理:手绢上的酒精燃烧,使手绢上的水汽化吸热,手绢的温度达不到手绢的着火点,所以手绢不能燃烧。
(五)创新实验,加深理解
【问题思考】
(1)左图中水中的白磷为什么不燃烧?
(2)左图中红磷为什么也不燃烧?
(3)本实验应用了什么样的实验方法?
提示:白磷的着火点为34℃,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燃烧造福于人类
燃烧给人类带来灾难
2013年6月7日,福建省厦门市一公交车行驶至蔡塘路段时突然起火,事故造成47人死亡、34人因伤住院。
2013年6月3日清晨,吉林宝源丰禽业公司发生火灾。共造成120人遇难,77人受伤。
2013年5月31日,中储粮林甸国家级储备粮库,78个储粮囤表面着火,储量4.7万吨,造成经济损失近亿元。
1、探究内容:
用燃着的蜡烛模拟火灾场面,请你用尽可能多的方法将燃着的蜡烛熄灭,思考为什么该方法有效,并完成学案上的表格。
实验探究二:
灭火的方法和原理
灭火的方法
灭火的原理
用扇子扇灭
用土盖灭
用湿抹布盖灭
用水浇灭
剪掉蜡烛烛心
将可燃物撤离燃烧区,与火源隔离
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隔绝氧气
隔绝氧气
2、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办法多而且可行?
用嘴吹灭
用玻璃杯罩住蜡烛
隔绝氧气
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①将可燃物撤离燃烧区
灭火的原理 ②隔绝氧气(或空气)
③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三者任意满足其一即可
3.讨论交流 得出结论
三、灭火的原理
4.联系生活 思考问题
【1】.生活中遇到下列情形应该怎样灭火,其原理是什么?
(1)炒菜的锅起火了;
(2)做实验时,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
(3)由于电线老化,短路起火;
(4)邻居吸烟,不慎引燃被子发生火灾;
(5)森林在打雷闪电时起火。
【2】.油田起火,采用降低其着火点的方法将其熄灭是否可行。为什么?
请用“燃烧和灭火”的化学知识解释下面的成语?
【闯关行动】
游戏天地
釜底抽薪
北齐魏收《为侯景判移梁朝闻》:
“抽薪止沸,剪草除根。”
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答案:
采用隔断可燃物的方法来灭火
火上浇油
比喻使人更加愤怒或使情况更加严重
答案:
增加可燃物,使燃烧更加剧烈
煽风点火
比喻鼓动别人做某种事
答案:
为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
抱薪救火
出处《史记·魏世家》:“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
答案:
增加可燃物,使燃烧更加剧烈
杯水车薪
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
答案:
不能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火灾自救常识
畅谈我的收获
小结
今天的收获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的对照:
燃烧的条件是
1、物质具有可燃性
2、与氧气充分接触
3、温度达到着火点
灭火的原理与方法
1.隔离可燃物
2.隔绝氧气
3.降温到该物质的
着火点以下。
(一般需同时具备三个条件)
(三者任意满足其一即可)
作业布置
1、电影院、学校、幼儿园、网吧等地是人口密度较大的场所,一旦发生火灾损失惨重,请任选一地,根据其特点,设计预防火灾的方案或考察该场所的预防火灾的方案。(包括万一发生火灾时需要采取的灭火和自救措施)
2、课下上网查询“常见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适用范围。
(中国消防网http://www.cn119.com/)
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