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全国)九年级上册 化学 课件 基础实验1 氧气的制取与性质(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全国)九年级上册 化学 课件 基础实验1 氧气的制取与性质(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9-18 16:45: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基础实验1 氧气的制取与性质
液态氧用做火箭的助燃剂
炼钢需要氧气
潜水员携带供氧装置
氧炔焰用于焊接金属
3
根据液态氧气和液态氮气的沸点不同分离出氧气。
空气
低温、加压
液态空气
蒸发
氮气
液氧
属于物理变化
-196℃
-183℃
氧气的工业制法
1.学习组装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并能制取和收集氧气。
2.通过木炭、铁丝、蜡烛分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认识氧气的基本性质。
实验目的
药品:高锰酸钾、水、木炭、细铁丝、蜡烛;
仪器:酒精灯、烧杯、试管、集气瓶、单孔橡皮塞、导管、乳胶管、水槽、燃烧匙、火柴、毛玻璃片、棉花、坩埚钳、铁夹、铁架台、木块等。
实验用品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为:
一、实验原理
高锰酸钾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加热
视频
气体发生装置
气体收集装置
由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决定
由反应物的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
二、实验操作步骤
1. 仪器组装
①玻璃管与乳胶管的连接:玻璃管插入端用水润湿,稍用力把玻璃管旋进橡皮管。
②胶塞与试管的连接:稍用力把胶塞旋进试管。
二、实验操作步骤
2. 验气密性
将导管伸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时,导管口会
有气泡冒出,移开手一段时间,导管中会形成一
段水柱。
二、实验操作步骤
3. 添加试剂
先将试管横放,用药匙将固体送入试管底部,
在慢慢的竖立试管,使固体平铺在试管底部。
4. 固定装置
注意事项:
1.试管夹夹在离试管口约1/3处。
2.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3. 药品平铺在试管底部。
4.试管口处要塞上棉花。
5.伸入试管口的导管不要过长。
二、实验操作步骤
密度比空气略大
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发生反应
向上排空气法(较干燥)
排水法(较纯)
5. 收集准备
二、实验操作步骤
学生实验
1. 仪器组装
2. 验气密性
3. 添加试剂
4. 固定装置
5. 收集准备: 1瓶排水法
2瓶向上排空气法
6. 点燃酒精灯,加热固体
先均匀加热试管,再集中加热试管底部。
7. 收集气体:1瓶排水法
2瓶向上排空气法
①当导管口有气泡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
②气体收集完毕后,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移走酒精灯。
二、实验操作步骤
8. 氧气的验满
向上排空气法: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复燃
排水法:集气瓶内液面下降至瓶口,有气泡从瓶口向外冒出。
二、实验操作步骤
9. 氧气的检验
二、实验操作步骤
将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木条复燃,则证明瓶内装的是氧气
学生实验
6. 点燃酒精灯,加热固体
7. 收集气体:1瓶排水法
2瓶向上排空气法
8. 氧气的验满
9. 氧气的检验
下图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和收集氧气的装置图,指出其中的五处错误
学生实验——氧气的性质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2.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3.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
结论
①发出白光
②放热
③产生使澄清石灰
水变浑浊的气体
碳 + 氧气 二氧化碳
点燃
C O2 CO2
三、氧气的性质
现象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三、氧气的性质
2.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三、氧气的性质
①发出白光
②放热
③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④集气瓶内壁有小水滴
现象
结论
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
点燃
①火星四射
②放热
③产生黑色的固体
铁 + 氧气 四氧化三铁
点燃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三、氧气的性质
现象
结论
Fe O2 Fe3O4
1.燃烧过程中火柴梗的作用?
2.为何要把铁丝绕成螺旋状?
3.为何要在集气瓶底铺一层沙子或放少量的水?
引燃铁丝 (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增大铁丝和氧气的接触面积以及受热面积。
防止生成物溅落瓶底,致使集气瓶炸裂。
实验注意事项
某同学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时,他把细铁丝绕成螺旋状,一端系上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后迅速把铁丝连同火柴一起插入集气瓶底部,但不见铁丝燃烧,反复实验均未成功。
该同学认为可能导致失败的原因:
1.?铁丝表面有锈迹。2、氧气纯度不够。
3. 将铁丝和火柴迅速伸至集气瓶下部,瓶口氧气受热膨胀逸出。
问题讨论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