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设计表
一、基本信息
学校
北 戴 河 新 区 长 白 学 校
课名
盘筑成型教学设计
教师姓名
范喜君
学科(版本)
小学美术(冀教版)
章节
第六课
学时
第一学时
年级
四年级
二、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运用泥条盘筑的方法制作简单的陶艺作品。
2、欣赏陶艺作品,激发学生对陶艺的兴趣。
3、培养学生对陶艺术的热爱;
三、学习者分析
[教材分析]
这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进行泥条盘筑法的初步尝试,认识泥条造型的美感,了解陶艺的基本造型方法,感受陶艺的文化内涵。教材展示了三件制作形式不同并设有釉色的艺术作品及形态各异、造型新颖美观的学生壶罐作品,目的是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泥条造型的各种艺术表现手法;通过泥条盘筑成型的基本方法步骤图,来进一步启发、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合作、体验式学习,发挥学生潜在的创造性,创作出带有个性的陶艺作品,从而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激发他们热爱传统艺术的情感。
[学生分析]
学生对陶器成型的基本方法以及陶艺知识了解得很少,但大部分学生有玩橡皮泥的经历。在老师的精心组织,启发、引导下,学生一定兴趣盎然,能积极主动探索实践;另外学生有一定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基本能力,针对学生爱玩泥、爱动手的特点进行欣赏、感知、体验创作活动,预计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学会运用泥条盘筑的方法;感受陶艺文化。
教学难点:掌握搓泥条的要领,泥条盘筑的技巧、作品装饰的黏结。
[解决措施]
一、通过对比观察、欣赏感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入时出示两种不同做法的陶艺茶壶,让学生观察、比较制作方法有什么不同?使学生对泥条造型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然后播放我国古代泥条造型作品的图片,从中了解我国悠久的陶艺历史,感受泥条造型的美感,使学生知道这些作品解决了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是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欲望。
二、创设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探究,提高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玩是儿童的天性。教学时要营造出一种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并给孩子们宽裕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充分感受到玩泥的乐趣,让孩子们在玩中学,玩中体验,玩中探究泥条造型的方法。同时,给孩子们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让搓泥又快又好的同学当小老师把自己的好方法介绍给同学们,增强其自信和自豪感,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谁还有好方法?促使孩子们思维活跃起来,深入探究。
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大胆创作,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学生通过探究学习、合作交流,掌握了搓泥条的技巧,总结出了多种泥条盘筑成型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本着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潜能发挥的原则,为学生设计作业,可以单独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创造出造型新颖、美观的生活用品。学生有了充分展示才华的机会,敢于大胆实践表现,从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四、通过展销评价,使学生充分体验到创作成功的喜悦。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结合教学内容,设计课堂评价方法,举办陶艺作品展销会,激发学生参与评价活动的意识,使学生在展销会上欣赏、交流,充分体验到创作成功的喜悦。
五、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起止时间
环节目标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媒体作用及分析
一导入,对比观察揭示课题
二、欣赏感知 引发探究
0'10''-5'5''
5'6''-10'26''
使学生对泥条盘筑造型艺术有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感受陶艺作品之美,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
1、出示一件手工捏制成型的茶壶和泥条盘筑成型的茶壶。提问:这两件陶艺作品在制作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2、总结点题:泥条盘筑是我国最早制作陶器成型的方法。用这种方法可以做成很多物品。学习用泥条盘筑的方法进行艺术造型,板书课题。
课件欣赏:播放古代用泥条盘筑的作品,介绍我国悠久的陶艺历史。(边播放边提问:这件作品表现的是什么?可以用来干什么?
学生回答:茶壶。
学生观察、比较得出结论:一个是捏制而成的,一个是用一条条的泥盘筑而成的。
学生讨论交流,给出结论。(工艺品,筷子笼等)
利用PPT中触发器的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运用PPT批注功能,使学生直观地学会列条整理法。
利用PPT中触发器的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组织学生交流,探讨搓泥条的技巧。
10'27''-13'20''
学生尝试、体验泥条搓制的有效方法。
1.布置小组交流的任务和要求:请每组同学按①②③④顺序每人汇报,怎样才能搓的又匀又长。
2.教师巡视。
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计时3分钟。
利用电子白板的倒计时功能,使课堂交流更有效。
四、学习
用泥条盘筑的方法进行艺术造型
五、展示评价
13'21''-32'31''
32'32"-40‘’
1、大胆发表自己的感受,总结其艺术造型特点。
2、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和实践体验?重视对过程的评价
1、进行搓泥条比赛,看谁搓的泥条又细又长又均匀而且动作快。
2、组织学生交流,展示搓泥条的技巧。
3、观看陶艺制作视频,以小组为单位,研究泥条成型有什么方法?
4、图片欣赏,了解更多优秀陶艺制品。
评价的内容主要集中于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情绪情感、参与程度、投入程度等表现。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勤于实践、勇于创新,不断促进学习能力的发展。
1、学生动手比赛,并让搓制又快又好的同学到前面介绍演示搓制技巧。
2、操作实践,尝试选用喜欢的2—3种方法进行操作,制作一件陶艺作品。
1、学生自评。
给学生机会?让他们把自己的创作意图表述出来。
2、学生互评。
展示作品分两种方法
①拍好的照片通过大屏幕展示?全班欣赏评价。
②对于比较突出的作品?需要进一步展示的作品?拿到前面来?通过实物投影展示细节部分。
利用实物展台功能方便学生直观感受。
运用视频播放功能,使学生深入了解陶艺制作的过程和方法。
通过PPT图片加深对陶艺品心理体验。
通过高拍仪展示学生作品,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勤于实践、勇于创新。
六、板书设计
盘筑成型
步骤: 方法:
搓泥条 层叠法
盘筑成型 交叉法
装饰美化 捆扎法
注:此模板可另附纸,为教学案例和教学论文的发表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