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透镜

文档属性

名称 一、 透镜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1-09-05 21:34: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 透镜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什么事凸透镜,什么事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和主光轴。
2.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观察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和谐。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什么是凸透镜和凹透镜及它们对光的作用。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对实验进行仔细观察分析,理解焦点、焦距和主光轴的概念。
教学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实验法。
教具准备
透镜、近视眼镜、远视眼镜、激光笔。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见过放大镜,利用放大镜我们可以看清用肉眼看不清的小字;有些同学视力不好,配上合适的眼镜就可以看清本来看不清的物体;假日外出旅游,用照相机可以把美丽的自然风光留为永恒的记忆;上课时,老师可以把教学内容投影在多媒体投影仪上,方便了课堂教学;医院化验室的医生,在显微镜下可以看见血液中的各种细胞。前面所说的放大镜的镜片,眼镜的镜片,照相机、投影仪、显微镜的镜头,都是由透镜组成的,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透镜。
【板书】 一、透镜
二、新课教学
【板书】1.凸透镜和凹透镜
展示两块透镜(一块凸透镜和一块凹透镜),让同学们观察发现它们有什么特征.
(它们都是透明的,都是用玻璃做的,光都能透过它们,两块透镜的中间和边缘的厚薄不一样)
根据中间和边缘的厚薄可将透镜分为两类:
【板书】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
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
让学生看课本第60页图3.1-1凸透镜和凹透镜,说出它们中那些事凸透镜,那些是凹透镜。
介绍研究透镜是常用的两个科学术语——主光轴和光心,观察图3.1-2透镜主光轴和光心,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做透镜的主光轴,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这个点叫光心。一般可以认为薄透镜的光心就在透镜的几何中心。
2.透镜对光的作用
[演示实验2] 让一束跟透镜主轴平行的光射向凸透镜,观察它的折射光线(图3.1-3中的甲图)的特点。
特点:跟主轴平行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主轴上一点。
得出: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板书】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演示实验3] 让一束跟透镜主轴平行的光射向凹透镜,观察它的折射光线(图3.1-3中的乙图)的特点。
特点:跟主轴平行的光线经过凹透镜折射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于主轴上一点。
得出: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板书】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课堂练习:动手动脑学物理第4题
3.焦点和焦距
介绍平行光、焦点和焦距。
(1)射到地面上的太阳光可以看作是互相平行的平行光。
(2)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在主轴上一点,这个点叫做焦点,用字母“”表示。
(3)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用字母“”表示。
【板书】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
(4)凸透镜的焦点是实际光会聚而成的,是实焦点。
【板书】实焦点
[演示实验4] 研究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拿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改变透镜与纸的距离,直到纸上的光斑变得最小、最亮(图3.1-5)。
测量这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记录下来。
换另一个凸透镜,重做上面的实验。
再换一个凹透镜,重做上面的实验。纸上能得到很小、很亮的光斑吗?
现象表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不同的透镜的焦距一般不同。我们把经过凹透镜被发散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叫凹透镜的虚焦点。
【板书】虚焦点
三、归纳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以下内容:
我们认识了凸透镜和凹透镜,并且知道了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焦点上。、
凸透镜能产生平行光,但是,凹透镜却能使平行光发散。
四、布置作页
“动手动脑学物理”3、5写到作业本上。
板书设计
一、透镜
1.透镜:凸透镜、凹透镜
2.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
3.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4.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