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物理 课件 3.4升华和凝华(18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物理 课件 3.4升华和凝华(18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9-19 09:54: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碘的物态变化
3、冷却时:碘由( )态直接变成(  )态,条件是(   )热。    
1、加热前:碘处于(  )态;
2、加热时:碘由(  )态直接变成( )态,条件是(  )热;







物质在固态和气态之间可以直接转化!
这个实验说明:
升华和凝华
第四节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升华和凝华,了解升华、凝华的条件。
2、能用升华和凝华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实验
阅读教材P64,完成下列任务。
1、
物质从 直接变成 叫升华。
像 和 一样,升华需要 热。
2、
固态
气态
熔化

汽化
物质从 直接变成 叫凝华。
像 和 一样,凝华需要 热。
气态
固态
凝固

液化
衣箱中的樟脑球变小了
雪人没有融化却变小了
结冰的衣服也晾干了
固体空气清新剂
升华
雾凇

凝华
在北方寒冷的冬天,玻璃窗的表面会结出冰花。
冰花是结在窗玻璃的里面
小明是个爱动脑筋的学生,有一天他发现家里台灯上的灯泡玻璃变黑了,他想:一定是灯泡用久了,上面沾有灰尘的缘故,于是他用布把灯泡擦了又擦,发现效果并不明显,仔细观察后才发现原来是灯泡内壁变黑了。他不明白这是为什么呢?你能帮帮他吗? 
灯泡发光时,钨丝温度很高,吸热 ,变成钨蒸气充满灯泡;熄灯后,灯泡内温度降低,钨蒸气遇到冷的玻璃内壁后放热   ,变成固态钨附着在灯泡内壁上,使灯泡变黑了。用久了的灯泡内壁变黑了,是灯泡里的钨丝先 再 的结果。
升华
凝华
升华
凝华
探究题一
二氧化碳气体若被加压、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我们称之为干冰。干冰在常温下会迅速变为气体,吸收热量,促使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或小冰晶,从而达到降雨的条件。

1、什么是干冰?
2、在上一段描述中包含了哪些物态变化?
升华
液化
凝华
探究题二
解析:
舞台“烟雾”
干冰粉喷洒到舞台上后,瞬间 ,
热使周围温度迅速降低,周围空气中的 遇冷 成小水珠,就是我们所见到的“烟雾”。
升华

水蒸气
液化
气态
固态
液态
凝固
熔化
液化
汽化
( )
( )
( )
( )
吸热
放热
吸热
放热
升华
( )
吸热
凝华
( )
放热
水蒸气


凝固
熔化
液化
汽化
升华
凝华
水的旅行
海面蒸发
陆地蒸发
水蒸气液化
水蒸气液化
小水滴
小水滴


水的旅行
海面蒸发
陆地蒸发
水蒸气凝华
水蒸气凝华
小冰晶
小冰晶

4. 飞机在适当的云层中撒播干冰进行人工降雨,利用干冰 吸收大量的热,使云层中的水蒸气 形成冰晶,或使水蒸气 形成小水滴,从而形成降雨。
1、物质由   态直接变成   态的现象叫升华,从   态直接变成   态的现象叫凝华。升华时   热,凝华时要   热。
3、冬天寒冷的早晨,室外物体常常盖着一层霜,这是空气中    直接   成的冰晶。
2、在烧瓶里放少量的碘,并且对烧瓶底微微加热,可看到固态碘变成   ,这是   现象,停止加热后,可在烧瓶壁上看到  态碘,这是    现象。
达标练习






气态
升华

凝华
凝华
水蒸气
液化
凝华
升华
5、为加强演出效果,舞台上常常见到一团团的“白雾”,这是利用干冰 时 大量的热,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使空气中的水蒸气 成小水珠形成的。
升华
吸收
液化
6、下列现象中,没有发生升华或凝华的是(  )
放在衣橱中的樟脑丸会越来越小,最后“消失”
   B
冬天,美丽的“雾凇”(“雾凇”俗称“树挂”)
   C
窗玻璃上出现小水珠 
   D
电灯泡用得时间长了,玻璃泡会变黑
   A
D
7、填出下列物态变化的名称并说明吸、放热情况:

A. 碘变成紫色的气体 _______,_____热;
B. 卫生球变小了 _______,_____热;
C. 霜的形成 _______,_____热;
D. 雾、露的形成 _______,_____热;
E. 水结冰 _______,_____热;
F. 夏天湿衣服被晒干 _______,_____热;
G. 冰化成水 _______,_____热;
H. 烧开水时壶嘴喷出“白气” _______,_____热;
I. 冬天玻璃窗上结的冰花 _______,_____热;
J. 冰棒上的“白粉” _______,_____热。
升华

升华


凝华
液化

凝固

汽化

熔化

液化

凝华

凝华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