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八年级上册科学 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1.1-1.3)单元测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学年八年级上册科学 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1.1-1.3)单元测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9-18 20:13:11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0学年八年级上册科学(1.1-1.3)浮力内容测试
试题卷
本试卷共35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
1.
下列是水循环中的几个环节。“百川归海”描述的是(

A.
径流
B.
蒸腾
C.
降水
D.
蒸发
2.
下列四个情况中,受到的浮力增大的物体是(

A.
从深水处走向海岸沙滩的游泳者
B.
从长江驶入大海的轮船
C.
在码头装卸货物的轮船
D.
海面下正在下沉的潜水艇
3.
水电解的过程可用下列图示表示,微粒运动变化的先后顺序是(

A.
①②③④
B.
④①③②
C.
④③①②
D.
①④③②
4.
能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的水循环是(

A.
海上内循环
B.
海陆间循环
C.
陆上内循环
D.
大洋循环
5.
目前人们利用的淡水资源是(

A.
河流水和湖泊水
B.
河流水、湖泊淡水及浅层地下淡水
C.
河流水和深层地下淡水
D.
冰川水和地下水
6.
一只新鲜的鸡蛋浸没在盛有水的烧杯里,要使鸡蛋离开杯底上浮,可采取的方法是(

A.
加热水
B.
加水
C.
加酒精
D.
加盐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潜水艇在水中,下潜越深受到浮力越
B.
不计空气阻力,热气球匀速上升时,浮力大于重力
C.
同一支密度计漂浮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同
D.
气象探测气球里所充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密度
8.
下列对于水的性质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液体
②水通电会有氢气、氧气放出
③加热至100℃水才会变成水蒸气
④水在4℃时变成固态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
9.
下列地区水循环比较活跃的是(

A.
森林覆盖良好的水库区
B.
冰川广布的南极大陆
C.
地表裸露的沙漠地区
D.
长江、黄河发源的地区
10.
关于电解水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正极产生的气体能燃烧,负极产生的气体也能燃烧
B.
正极和负极产生的气体都是水蒸气
C.
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D.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11.
完全浸没在水中的乒乓球,放手后从运动到静止的过程中,则(

A.
浮力不断变大,但小于重力
B.
浮力先不变,但浮力大于重力
C.
浮力先不变,后变小,且始终大于重力;直至静止时,浮力才等于重力
D.
浮力先大于重力,后小于重力
12.
把体积为2、重为12的牛的物块放入水中,当它静止时所处的状态及受到的浮力大小分别为(g取10牛/千克)(

A.
漂浮,
B.
漂浮,
C.
沉底,
D.
沉底,
13.
把体积相同的实心铝球与铜球浸在水银里,当它们静止时(

A.
铝球受的浮力大
B.
铜球受的浮力大
C.
两球受的浮力一样大
D.
无法比较
14.
小吴同学为探究力之间的关系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弹簧测力计下端吊着的铝块逐渐浸入台秤上盛有水的烧杯中,直至刚没入水中(不接触容器,无水溢出)。在该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台秤示数不变
B.
弹簧测力计的实数不变,台秤示数也不变
C.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台秤示数增大
D.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台秤示数增大
15.
一氢气球匀速上升时,受到空气的浮力F,重力G和空气阻力f,这些力的关系是(

A.
F>Gf
B.
F=Gf
C.
F>Gf
D.
F=Gf
16.
两个体积相等的木球和铁球,用细线系住后放入水中时能悬浮在水中,如图,则木球和铁球所受到的水的压强和水的浮力的大小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浮力相同,压强相同
B.
浮力木球大,压强相同
C.
浮力铁球大,压强铁球小
D.
浮力相同,压强铁球大
17.
一长方体铁块按图所示,从下表面与液面刚刚接触时下放至图中虚线位置。能大致反映铁块下降过程中所受浮力的大小与铁块下表面浸入液体深度关系的图像是(

18.
小明到海边游泳,发现水底布满了卵石。小明从岸边走向水中的过程中,脚的疼痛感觉减弱,其原因是(

A.
水底对人的支持力越来越大
B.
人受到的重力越来越小
C.
人受到的浮力越来越小
D.
人受到的浮力越来越大
19.
将一个实心球分别放入水、盐水和水银中,如图所示,实心球受到的浮力分别用表示,比较浮力的大小,应为(

A.
B.
C.
D.
20.
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长方体物体,将物体从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图乙是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的体积是500
B.
物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5牛
C.
物体的密度是千米/
D.
开始时密度下表面距离水面8厘米
二、填空题(共6大题,每空1分,共22分)
21.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水循环的环节:③__________。
(2)图中②③④⑥环节构成的水循环类型为_____。
(3)促使水循环连续进行的水循环进行的动力是_____。
(4)为了缓解我国北方资源不足的状况,国家正在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将主要改变水循环环节中(

A.
蒸发
B.
水汽输送
C.
降水
D.
地表径流
22.
地球上的水,大部分以_______的形式存在;而在寒冷的极地和高山上,水常常在_______形式存在;在空气中,水则主要以_______形式存在。自然界的水,随着_______的改变,状态也会发生变化。
23.
一个重30N、体积为的物体浸没在烧杯的水中,物体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N(g取10N/kg)。物体浸入水后,水对杯底的压强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释放绳子后,物体将_______。
24.
如图是一个电解水的装置,其中A中产生体积较大的气体,用点燃的火柴接近这种气体,发现它会_______,这种气体是_______。在B极产生的气体体积较_______,这种气体是_______。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得结论:水是由_______和_______组成的。
25.
潜水艇能潜入水下航行,进行侦察和袭击,是一种很重要的军用舰艇。潜水艇漂浮在水面时,其所受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G(填“>”、“<”或“=”);当潜水艇舱充水时,潜水艇将_______(填“上浮”、“下沉”或“悬浮”)。
26.
把重10N,密度为的实心物体投入水中。当物体静止时,物体处于_______(填“漂浮”、“悬浮”或“沉底”)状态,物体所受浮力为_______N,排开水的体积是_______。(g取10N/kg)
三、实验探究题(共4大题,每空2分,共30分)
27.
学习了“物质的分离”后,小刚同学装了一瓶浑浊的河水带回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按下列流程进行试验,制取蒸馏水。请回答:
(1)利用明矾和活性炭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使其凝聚成较大的固体颗粒而沉到水底,这种净水方法成为_______法。
(2)进行过滤操作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编号)
A.
玻璃棒要靠到单层滤纸的一边
B.
过滤时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
C.
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内壁
D.
滤纸边缘要高于漏斗的边缘
(3)上图是水通电分解的建议装置图,在实验过程重中,试管a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
28.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猜想:
A:可能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B:可能与物体的密度有关;
C:可能与物体的体积有关;
D:可能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
E: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小明利用下列器材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器材:体积相同的铁块,小明利用下列器材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分析比较实验是③④,可以验证猜想_____是正确的;分析比较实验④⑤,可以验证猜想_____是错误的。(填字母)
(2)分析比较实验①⑤与②⑥,可以验证猜想____(填字母)是错误的。
(3)分析比较实验_____可得: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4)该实验探究主要运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
小明和小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他们探究活动的过程如下:
(1)探究蜡块上浮的条件
①测量蜡块的重力
小明设计的方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蜡块的重力。
小华设计的方案:用天平测出蜡块的质量,求出重力。
你支持__________(填“小明”或“小华”)的方案,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测量蜡块受到浮力
小明在量筒中放入适量的水,当把蜡块放入水中浮在水面时,测出蜡块排开水的体积,用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浮力。你认为上述操作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通过比较蜡块的重力和受到的浮力,可知物体上浮的条件。
(2)探究石块下沉的条件
①测量石块的重力: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石块的重力。
②测量石块受到的浮力
小明利用量筒测出石块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用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浮力。
小华依据另一种原理,采用不同的方法测出了石块受到的浮力,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
如图所示,图甲时水电解实验装置,图乙是老师针对图甲实验的创新装置。图乙的创新实验操作步骤如下:先将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向其中注入250g的氢氧化钠溶液作电解液,以增强溶液的导电性,用注射器将电解液注满移液管并倒立在装置的两极,连接好导线,开启直流电源,约4min,产生一定量的气体时,关闭电源,随即检验两极产生的气体。请你结合图示和上述操作步骤,回答问题:
(1)图乙中与电源正极相连接的移液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____,检验此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图乙的创新实验相对图甲来说,所具备的优点组合是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①实验时,手不用直接借出有腐蚀性的电解液
②使用注射针头作电机,两极距离近,反应快
③非常方便两极气体的检验
④所用实验器材都是用家里常见的物品改制而成
A.
①②③
B.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四、分析计算题(共5大题,31题、33题、34题每题6分,32题、35题每题5分)
31.
小明同学对一个金属块进行了两次测量:第一次如图甲所示,用细线系住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2.7N。第二次如图乙所示,让金属块浸没在盛水的杯子中,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书为1.7N。(g取10N/kg)
(1)求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求金属块的体积。
(3)通过进一步计算,结合下表所列的“某些金属的密度”,说明金属块是何种金属。
32.
有一个实心圆柱形物体,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称重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10牛;当把物体一半体积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4牛。求:(g取10牛/千克)
(1)物体的体积。
(2)把物体从弹簧测力计上取下投入水中静止时,物体受到的浮力。
33.
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珠海举行,在大桥建设中,创下多项世界之最。(海水密度,g取10牛/千克)
(1)“振华30”是世界上最大的起重船,排水量达25万吨,自身的质量为14万吨,则它最多可装载多少吨货物?
(2)大桥海底沉管隧道最后连通时,需要安装质量达6000吨的接头,如图所示。起重船在吊起接头后,排开海水的体积增加了多少米?
34.
如图所示的溢水杯中盛有某种液体,液面刚好齐溢口。将一个质量为60g的物块放到溢水杯中,物块浮在液面上。溢到量杯中的液体时80ml。(g取9.8N/kg)求:
(1)物块受到的浮力。
(2)溢到量杯中的液体重力为多大?
(3)该液体的密度。
35.
用一弹簧测力计挂着一实心圆柱体,圆柱体的底面刚好与水面接触(未浸入水)如图甲,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如图乙是弹簧测力计示数随圆柱体逐渐浸入水中的深度变化情况,g取10N/kg。求:
(1)圆柱体受的最大浮力。
(2)圆柱体的密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0学年八年级上册科学(1.1-1.3)浮力内容测试
答案
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
A
C
C
B
B
D
D
A
A
C
C
B
B
C
B
D
B
D
C
C
二、填空题(共6大题,每空1分,共22分)
21.
(1)水汽输送
(2)海陆间循环
(3)太阳能
(4)D
22.
液态
固态
气态
温度
23.
20
增大
下沉
24.
燃烧
氢气

氧气
氢元素
氧元素
25.
=
下沉
26.
漂浮
10
10-3
三、实验探究题(共4大题,每空2分,共30分)
27.
(1)沉淀
(2)B、C
(3)氢气
28.
(1)D
A
(2)B
(3)⑥⑦
(4)控制变量法
29.
(1)①小华
蜡块质量太小,弹簧测力计不明显
②漂浮时重力等于浮力,对于探究蜡块上浮条件没有意义
(2)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石块重力,再将石块浸没在水中,待静止后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求出浮力
30.
(1)氧气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到移液管的尖嘴口,若木条复燃则说明是氧气
(2)B
四、分析计算题(共5大题,31题、33题、34题每题6分,32题、35题每题5分)
31.
(1)1N
(2)1×10-4m3
(3)ρ=2.7×103kg/m3

32.
(1)V=1.2×10-3m3
(2)ρ物=0.83g/cm3<ρ水
所以物体漂浮在水面上
F浮=G=10N
33.
(1)11万吨
(2)6×103m3
34.
(1)F浮=0.6N
(2)G排=F浮=0.6N
(3)ρ液=0.75g/cm3
35.
(1)最大浮力:F浮=0.6N
(2)ρ=3.3×103kg/m3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