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匈奴不灭,无以家为也
目录
01
02
03
政治
思想
经济
军事
04
汉武帝
学习目标
1
2
1.了解“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及盐铁专卖、北击匈奴等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2.掌握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及其历史作用,明确汉武帝时期是西汉的鼎盛时期。
3
3.了解汉武帝“大一统”局面出现的背景及主要表现。
在中国历史上,汉武帝是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大一统的措施,使西汉王朝出现强盛的局面。汉武帝是如何强化中央集权的?他采取的措施又有什么样的作用和影响?
新课
汉武帝
刘彻
公元前
87年
公元
8年
.....
汉高祖
汉景帝
汉文帝
公元前
202年
公元前
140年
西汉建立
.....
休养生息
图解时轴
吴有豫章郡铜山,濞则招致天下亡命者铸钱,煮海水为盐,以故无赋,国用富饶。
——《史记》
……孝王筑东苑,方三百馀里。广睢阳城七十里。大治宫室,为复道,自宫连属于平台三十馀里。得赐天子旌旗,出从千乘万骑。东西驰猎,拟于天子。
——《史记》
一、“推恩令”的实施
政治
从中你可以得到什么信息?
(1)西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各自独霸一方,生活骄奢淫逸,政治上甚至公开反抗朝廷派来的官吏,有的还企图谋反。
(2)地方上的豪强地主也发展起来,兼并土地,与官府分庭抗礼。这两股势力导致社会秩序混乱。
“七国之乱”
诸侯国势力强大,严重威胁到中央
政治
一、“推恩令”的实施
内容: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除了让自己的嫡长子继承王位以外,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再分给其他子弟,建立侯国,这叫“推恩令”。
结果: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
诸侯王
诸侯王
诸侯王
诸侯王
诸
侯
王
侯
侯
侯
侯
诸
侯
王
侯
侯
侯
侯
侯
侯
【图解推恩令】
政治
一、“推恩令”的实施
【历史理解】实行推恩令巧妙之处在什么地方?
大大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名为推恩德
实为削王国
政治
一、“推恩令”的实施
汉武帝还建立刺史制度,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派刺史一人,代表朝廷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严禁他们为非作歹。
皇帝
司隶校尉
(中央)
刺史
刺史
刺史
刺史
刺史
刺史
刺史
刺史
刺史
刺史
刺史
刺史
刺史
全国划分为13个监察区,称为“十三”州部
地方
负责监督地方官员,并抑制和打击地方豪富。
监督和检举京师百官以及皇族的不法行为。
政治
一、“推恩令”的实施
政治
一、“推恩令”的实施
汉武帝在政治上采取的这些措施,有效地巩固了中央集权的统治。在汉武帝时期,基本上没有发生过诸侯王的叛乱,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
阅读教材概括西汉初年,
在思想上面临哪些问题?
1.统治者“无为而治”政策,
诸子百家学说得到流行。
2.士人依附诸侯王,批评皇
帝,议论朝政。
休养生息,
无为而治
施行仁政,
以德治国
严刑律法,以法治国
董仲舒
材料一:统一思想,归本儒家,便是要使全国人有一致的信仰,让大家在相同的目标下,致力于共同的利益,所以统一思想是有其必要的。 ——《董仲舒与西汉学术》
1.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
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
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
的精神支柱。
2.在长安兴办太学,培养儒学人才。
以儒家经典作为教材, 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儒士也进入各级政权机构。
(一)思想上的背景、举措
思想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代讲经图
《诗经》
《尚书》
《礼记》
《易经》
《春秋》
(二)历史影响:“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
秦汉对儒家的态度
态度不同:
焚书坑儒;独尊儒术
目的相同:
巩固政权,控制思想。
思想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思想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必要性:西汉初年,诸侯王门下聚集了许多宾客,常常批评中央的政策,这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发展;汉武帝时期,诸子百家仍很活跃,这不能适应政治上大一统的需要。
(2)理念核心:把儒家学说上升到“独尊”的地位,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3)儒学发展:汉武帝推广的“儒术”以儒家学说为主,经董仲舒的改造,吸收了法家、道家等其他学派的一些思想。
正确认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拓 展
(4)影响:
①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为建立大一统的封建
国家提供了理论依据,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②对其他各家思想都予以排斥,是文化专制的表
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思想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材料
吴有豫章郡铜山,濞则招致天下亡命者盗铸钱,煮海水为盐,以故无赋,国用富饶。
——《史记·吴王濞列传》
通过上述材料,概括西汉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问题
(1)私人铸币没有完全禁绝。
(2)盐铁经营权掌握在地方豪强手中。
经济
三、盐铁专卖
经济
三、盐铁专卖
面对这一问题,汉武帝又是怎么做的呢?
措施:
(1)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2)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3)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作用:这些措施,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在经济方面,汉武帝还有什么措施?
军事
四、北击匈奴
汉武帝北击匈奴的原因:秦末汉初,匈奴族首领冒顿单于统一蒙古草原,并不断南下袭扰。西汉建国之初,国力疲弱,不得不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每年还要送给匈奴大量粮食和布匹。“文景之治”后,西汉逐渐强盛,开始大举反击匈奴。
其中,卫青、霍去病率兵与匈奴进行了三次大战。匈奴受到重创,被迫迁徙漠北。此后,双方争夺的重点转移到西部。
军事
四、北击匈奴
公元前119年的漠北战役,是对抗匈奴的高潮。汉武帝派大将卫青、霍去病率精骑出击匈奴。卫青和霍去病分道北上。卫青行进千余里,穿越浩瀚的大沙漠,在漠北同匈奴主力相遇。双方激战一天,未分胜负。临近黄昏,卫青派兵兵从左右迂回包抄,把匈奴单于的营阵紧紧包围起来。单于慌忙带着数百名骑兵突围逃走。汉军追击200多里,大胜而归。霍去病也挥师北进,追击匈奴兵。
军事
四、北击匈奴
1.过程: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大将卫青、霍去病率精骑分道北击匈奴,大获全胜。
2.结果:漠北战役从根本上摧毁了匈奴实力,再无力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西汉收复失地且大大拓展了疆域。
※卫青出定襄,在漠北遭遇匈奴单于主力,
汉军大胜。
※霍去病出代郡,全力击左贤王军队,俘虏和杀死达到七万多人。
军事
四、北击匈奴
卫青和霍去病是西汉的两员名将, 卫青骑术高超,胆识过人。他首次出征,就敢于深入漠北,进至匈奴单于祭天和首领聚会的地方。霍去病武艺高强,英勇善战。他第一次出征河西,率轻骑深入大漠,转战六日消灭匈奴兵数千人。卫青和霍去病都为击败匈奴建立了赫赫功勋。他们死后,汉武帝为他们修建了高大的坟墓以示表彰。
霍 去 病 墓
军事
四、北击匈奴
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
政治
经济
思想
军事
颁布“推恩令”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盐铁专卖
北击匈奴
巩固统一的措施
课堂小结
对比秦、汉两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项目 秦始皇 汉武帝
政治上 建立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地方推行郡县制 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
经济上 统一货币、度量衡 统一铸五铢钱,盐铁官营、专卖
思想上 “焚书坑儒” 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文化上 统一文字 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
军事上 蒙恬北击匈奴、修建长城 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问题探究
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的相关习题。
谢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