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 六年级上册1 徐悲鸿与奔马 课件(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浙美版 六年级上册1 徐悲鸿与奔马 课件(16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6.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09-18 15:09: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他的夫人廖静雯说:“他小时候家里穷,没钱买玩具,不甘寂寞,跟小鸡小鸭小鹅去玩,并且去画它们,培养了他爱画动物的兴趣,后来由小动物慢慢就画大动物,特别是爱画马。”
排一排






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著名画家高奇峰说:“虽古之韩干未能过也”
韩干《照夜白图》
韩干 《牧马图》局部
徐悲鸿《三马图》局部
工笔画
兼工带写
1919
1931
1931
1941
兼工带写
写意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中期
后期
早期作品传统表现手法、兼工带写、构图平面化、造型比较写实。
中后期作品结合了西方绘画经验,用中国画的造型语言来表达素描关系、并拉长马的颈部和腿,显得更加精神、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形成了“高长型”的样式。
光影
透视
鬃毛
腹部
外轮廓线
马蹄
四肢
浓、干
浓、干
淡、湿
淡、湿
留白
小组讨论:怎样用墨色浓淡 干湿来表现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1919
1931
1941
我画马,其实也牵着思想的马,只要出笔,便会情动于衷。
读悲鸿马背后的故事
长沙会战 忧心如焚
或者仍有前次之结果也
山河百战归民主,
铲尽崎岖大道平
哀鸣思战斗,迥立向苍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