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4 12.3 波长、频率和波速课件+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4 12.3 波长、频率和波速课件+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9-18 17:40:25

文档简介

第十二章 第三节
请同学们认真完成练案[8]
(时间:30分钟 总分:50分)
基础夯实
一、选择题(单选题)
1.简谐机械波在给定的介质中传播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振幅越大,则波传播的速度越快
B.频率越大,则波传播的速度越快
C.在一个周期内,振动质点走过的路程等于一个波长
D.振动的频率越高,则波传播一个波长的距离所用的时间越短
解析:波速与振幅和频率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所以A、B错误;质点在一个周期内的运动路程只与振幅有关,与波速无关,并不一定等于波长,故C错误;质点振动频率与波的频率相同,又f=,故D正确。
2.下表给出30
℃时,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显然当声波由空气进入纯水中时,波速增大,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介 质
空气
纯水
盐水
橡胶
软木


波速(m/s)
332
1
490
1
531
30~50
480
3
800
4
900
A.频率增大,波长不变 
B.频率不变,波长增大
C.频率和波长都不变
D.频率和波长都变大
解析:波在传播过程中频率不变,一列波从空气进入水中时,频率f不变,波速v增大,则由公式v=λf知波长增大。
3.如图所示是某一时刻的波形图象,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是12
m/s,则波长和频率分别是( B )
A.3
cm;200
Hz
B.6
cm;200
Hz
C.2
cm;400
Hz
D.12
cm;50
Hz
解析:由波形图可知,波长λ=6
cm,则周期为:T==
s,所以频率为:f==200
Hz,故B正确。
4.一列简谐波沿x轴传播,t=0时刻的波形如图甲所示,此时质点P正沿y轴负方向运动,其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则该波的传播方向和波速分别是( A )
A.沿x轴负方向,60
m/s
B.沿x轴正方向,60
m/s
C.沿x轴负方向,30
m/s
D.沿x轴正方向,30
m/s
解析:由P点此时的运动方向向下,得出此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由乙图可知:T=0.4
s,由甲图可知:λ=24
m,所以v==m/s=60
m/s,故选A。
5.(2020·北京市昌平区高二下学期期末)一简谐横波在x轴上传播,波源的振动周期T=0.1
s,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且此时a点向下运动,则( B )
A.该波向左传播
B.该波的波速为20
m/s
C.t=0.025
s时,a质点将运动到波峰处
D.t=0.05
s时,a质点将运动到x=3.0
m处
解析:因为a点向下运动,所以波向右传播,A错;v==
m/s=20
m/s,故B对;t=0.025
s=T,a质点运动到波谷处,C错;质点只能上下振动,D错。
6.(2020·山西大学附中高二下学期月考)某横波在介质中沿x轴传播,左图为t=0.25
s时的波形图,右图为P点(x=1.5
m处的质点)的振动图象,那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该波向右传播,波速为2
m/s
B.质点L与质点N的运动方向总相反
C.t=0.75
s时,质点M处于平衡位置,并正在往正方向运动
D.t=1.25
s时,质点K向右运动了2
m
解析:从振动图象可知,在t=0.25
s时,P点振动方向向上,所以波向右传播。由图知,λ=4
m,T=2
s,则波速v==
m/s=2
m/s,故A正确;由波动图象可知,质点L与质点N平衡间距为半个波长,因此振动情况总是相反,则运动方向总是相反,故B正确;左图为t=0.25
s时的波形图,再经过t′==T,即当t=0.75
s时,质点M处于平衡位置,并正在往正方向运动,故C正确;质点K在平衡位置来回振动,并不随着波迁移。故D不正确。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D。
二、非选择题
7.(2020·湖北省汉川市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月考)湖面上停放甲、乙两条船,它们相距30
m,一列水波正在湖面上沿两船连线方向传播,观察到甲船从开始振动的1
min内上下震荡30次,而乙船在这个时间内上下震荡28次。求:
(1)这列波的周期;
(2)水波在水面上传播的速度大小。
答案:(1)2
s (2)7.5
m/s
解析:(1)甲船从开始振动的1
min内上下震荡30次,则甲船的振动周期为:T==
s=2
s这列波的周期等于船的振动周期,也为2
s。
(2)波从甲船传到乙船,1
min内,甲船比乙船多震荡2次,说明两船间的距离是两个波长,由题意得2λ=30
m得:λ=15
m,则:v==7.5
m/s。
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1~3题为单选题,4、5题为多选题)
1.(2020·福建省晋江市养正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一列波长大于1
m的横波沿着x轴正方向传播,处在x1=1
m和x2=2
m的两质点A、B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知( A )
A.波长为
m
B.波速为1
m/s
C.3
s末A、B两质点的位移相同
D.1
s末A质点的振动速度大于B质点的振动速度
解析:波从A向B传播,AB间的距离Δx=(n+)λ,n=0,1,2,…由题,波长大于1
m,则n只能取0,即有Δx=λ,波长λ=
m,波速为v==
m/s,故A正确,B错误;3
s末A、B两质点的位移分别为yA=-2
cm,yB=0,位移不同,故C错误;由振动图象读出,1
s末A质点的位移yA=2
cm,处于波峰,速度最小,B质点的位移yB=0,处于平衡位置,速度最大,所以1
s末A质点的速度小于B质点的速度,故D错误。
2.A、B两列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经过t=TA时间(TA为波A的周期),两波再次出现如图波形,则两波的波速之比vA∶vB不可能是( D )
A.1∶3
B.1∶2
C.2∶1
D.3∶1
解析:由图可知:λA=a,λB=a,根据题意周期关系为:t=TA,t=nTB(n=1、2、3…),所以有:vA=,vB=(n=1、2、3…),故有:=(n=1、2、3…),故选项D不可能。
3.(2020·北京市陈经纶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简谐横波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v,若某时刻在波的传播方向上,位于平衡位置的两质点a、b相距为d,两点之间只存在一个波谷,则从该时刻起,下面四幅图中质点a最迟到达波谷的是( A )
解析:A图中,波长为2d,周期为TA==,a点正向上振动,质点a从图示位置到达波谷的时间tA=TA=。B图中,波长为d,周期为TB==,a点正向下振动,质点a从图示位置到达波谷的时间tB=TB=,C图中,波长为d,周期为TC==,a点正向上振动,质点a从图示位置到达波谷的时间tC=TC=,D图中,波长为d,周期为TD==,a点正向下振动,质点a从图示位置到达波谷的时间tD=TD=。故图A中质点a最迟到达波谷,故A正确,BCD错误。
4.(2020·浙江省嘉兴市高三上学期期末)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波在x轴上传播,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前后间隔1
s的两个时刻的波形图,则这列简谐波的波速可能是( BC )
A.0.60
m/s
B.0.75
m/s
C.1.05
m/s
D.1.15
m/s
解析:由图可知波长为:λ=60
cm。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距离为:x1=(n+)λ n=0,1,2,……,波速为:v1==
m/s=(0.6n+0.15)m/s n=0,1,2,……,当n=1时,v1=0.75
m/s,故B正确;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的距离为:x2=(n+)λ n=0,1,2,……,波速为:v2==
m/s=(0.6n+0.45)
m/s n=0,1,2,……,当n=1时,v2=1.05
m/s,故C正确。
5.(2020·辽宁省铁路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在均匀介质中选取平衡位置在同一直线上的9个质点,相邻两质点的距离均为L,如图甲所示。一列横波沿该直线向右传播,t=0时到达质点1,质点1开始向下运动,经过时间Δt第一次出现如图乙所示的波形,则该波的( BC )
A.周期为Δt,波长为8L
B.周期为Δt,波长为8L
C.周期为Δt,波速为
D.周期为Δt,波速为
解析:因质点开始振动方向向下,故经Δt时间第一次出现图示波形时,质点1和质点9之间恰好是一个波长,说明波由质点1传播到质点9需要一个周期的时间,但质点9刚开始振动的方向是向下振动,而波形图中质点9是向上振动的,说明波传播到质点9后又振动了半个周期,故有T=Δt,T=Δt,由图知,λ=8L,由v=得,v=,故B、C正确。
二、非选择题
6.一列简谐横波在x轴上传播,波速为50
m/s,已知t=0时刻的波形图如图(a)所示,图中M处的质点此时正经过平衡位置沿y轴的正方向运动。将t=0.5
s时的波形图象画在图(b)上(至少要画出一个波长)。
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不论是用平移法还是特殊点法作波形图,都必须先求出Δt=t-0=0.5
s与周期T的倍数关系:
T=λ/v=20/50
s=0.4
s,==1。
“舍整(数)、留分(数)”,只要考虑T/4后的波形即可。若用平移法,T/4内波沿x轴上传播λ/4;若用特殊点法,T/4内特殊点在垂直于x轴的方向上运动路程为一个振幅A。
根据M点的振动方向判明波传播的方向,方法同前。由此可知此波是沿-x方向传播。
7.(2020·天津一中高二下学期模块检测)一列简谐横波的波形如图所示,实线表示t1=0时刻的波形图,虚线表示t2=0.05
s时刻的波形图,求:
(1)该简谐横波的振幅与波长各为多少?
(2)若2T>t2-t1>T,波速可能为多大?(T为周期)
答案:(1)振幅A=5
cm 波长8
m
(2)若波向x轴正方向(向右)传播,波速200
m/s;若波向x轴负方向(向左)传播,波速280
m/s。
解析:(1)根据振动图象可以求出:
振幅A=5
cm;波长为λ=8
m。
(2)若波向右传播,从t1=0到t2=0.05
s,传播了2
m,
即λ,所以t2-t1=T+nT,
解得周期:T=,因2T>t2-t1>T,
所以:n=1,T=
s=0.04
s,
波速:v==200
m/s;
若波向负向传播,从t1=0到t2=0.05
s,传播了6
m,
即λ,所以t2-t1=T+nT,
解得周期:T=,因为2T>t2-t1>T,
所以:n=1,T=
s=
s,
波速:v==280
m/s。(共42张PPT)
物 理
选修3-4
·
人教版
新课标导学
第十二章
机械波
第三节 波长、频率和波速
【素养目标定位】

知道什么是波长、频率和波速
※※
掌握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了解决定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因素
【素养思维脉络】
1
课前预习反馈
2
课内互动探究
3
核心素养提升
4
课内随堂达标
5
课时强化作业
课前预习反馈
波长(λ)
1.定义
在波动中,____________总是相同的两个________质点间的距离。
2.特征
(1)在横波中,两个________的波峰(或波谷)间的距离等于波长。在纵波中,两个________的密部(或疏部)间的距离等于波长。
(2)经过一个周期,振动在介质中______________等于波长。
振动相位 
知识点
1
相邻 
相邻 
相邻 
传播的距离 
波的周期(T)和频率(f)
1.波的周期和频率
在波动中,各个质点的振动周期或频率是________的,它们都等于________的振动周期或频率,这个周期或频率也叫做______的周期或频率,分别用______和______表达。
2.决定因素
波的周期或频率由________的周期或频率决定。
3.时、空的对应性
在____________的时间内,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
相同 
知识点
2
波源 
波 
T 
f 
波源 
一个周期 
波速(v)
1.定义
波速是指振动在介质中________的速度,而不是介质质点的________速度,波速等于________与________的比值。
2.计算式
v=____________。此式不仅适用于机械波,也适用于后面要学习的电磁波。
传播 
知识点
3
振动 
波长 
周期 
3.决定因素
(1)机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由________的性质决定,与波长和频率________。
(2)在不同的介质中,波速不同,波速还与________有关。
4.波长的决定因素
波长由________和________共同决定。
介质 
无关 
温度 
介质 
波源 
『判一判』
(1)机械波在一个周期内传播的距离就是振幅的4倍。
(  )
(2)波速表示介质中质点振动的快慢。
(  )
(3)波的传播速度由波源决定。
(  )
(4)横波中相邻两个波峰之间的距离,纵波中密部中央和疏部中央之间的距离都是一个波长。
(  )
(5)波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匀速传播,波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频率不变,但波速和波长都要改变。
(  )
× 
× 
× 
× 
× 
辨析思考
『选一选』
(多选)三条在同一水平面上相互平行的弹性绳,在左端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振动,经过一定时间后出现如图所示的情况,MN是距起始点相同距离的一条界线,则
(   )
A.B波的波长最大
B.A波的振动频率最大
C.A、B、C三列波的传播速度相等
D.C与A、B的材料一定不同
解析:由图可知,B波的波长最大,A、B的传播速度相等,C波的传播速度最小,由于机械波的传播速度由介质决定,所以C与A、B的材料一定不同;在相同时间内,A波的波源做全振动的次数最多,因此A波的振动频率最大。
ABD 
『想一想』
有人认为:“由公式v=λf知,波的频率越高,波速越大。”这种说法正确吗?
答案:不正确。
解析:机械波的传播速度只与介质本身的性质和温度有关,与波的频率无关。
课内互动探究
对波长、波速、频率的理解
一个高个子人和一个矮个子人并肩行走(如图),哪个人的双腿前后交替更为迅速?如果拿这两个人与两列波做类比,波长、频率、波速分别可以比做什么?
提示:波长、频率、波速可类比为:人每一步跨的距离、双腿交替的频率、前进的速度。
探究

思考讨论
1
归纳总结
(3)波的空间周期性
①相隔距离为一个波长的整数倍的两质点,振动情况完全相同,即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总是”相等,振动速度大小和方向也“总是”相同,因而波长显示了波的空间周期性。
②相隔距离为半波长的奇数倍的两质点的振动情况完全相反,即在任何时刻它们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速度也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会同时一个在波峰、一个在波谷或同时从相反方向经过平衡位置。
(4)寻找波长的简易方法
在横波中,两个相邻波峰(或两个相邻波谷)之间的距离等于波长,如图(a)所示;在纵波中,两个相邻密部(或两个相邻疏部)之间的距离等于波长,如图(b)所示。
(1)我们听到的种类繁多的声音有高低和强弱之分,声调的高低由声波的频率决定,即取决于不同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声音的强弱由声波的能量决定,体现为介质中质点振动的强弱。各种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40
m/s。
(2)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外一种介质,波源没变,波的频率不会发生变化;介质的变化导致了波速和波长的改变。  
特别提醒
     (2020·吉林省八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传到M点时波形如图所示,再经0.6
s,N点开始振动,则该波的振幅A和频率f为
(  )
A.A=1
m f=5
Hz   
B.A=0.5
m f=5
Hz
C.A=1
m f=2.5
Hz
D.A=0.5
m f=2.5
Hz
解题指导:①由图可直接读取振幅和波长。
②由传播时间0.6
s可求波速。
③由λ=vT可求周期和频率。
D 
典例
1
典题例析
1.(2020·安庆市广圩中学高二下学期检测)位于介质Ⅰ和Ⅱ分界面上的波源S,产生两列分别沿x轴负方向与正方向传播的机械波,如图所示。若在两种介质中波的频率及传播速度分别为f1、f2和v1、v2,则
(  )
A.f1=2f2,v1=v2
B.f1=f2,v1=0.5v2
C.f1=f2,v1=2v2
D.f1=0.5f2,v1=v2
C 
对点训练
波动问题的多解性
一列机械波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
(1)a质点需多长时间第一次运动到波峰?
(2)与a质点运动速度始终相等的质点有几个?
探究

思考讨论
2
1.波的周期性造成多解
(1)时间周期性:时间间隔Δt与周期T的关系不明确。
(2)空间周期性:波传播距离Δx与波长λ的关系不明确。
2.传播方向的双向性造成多解
(1)传播方向双向性:波的传播方向不确定。
(2)振动方向双向性:质点振动方向不确定
归纳总结
3.解决波动问题应注意的问题
由于波动问题的多解性,在解题时一定要考虑其所有的可能性:
①质点达到最大位移处,则有正向和负向最大位移两种可能。
②质点由平衡位置开始振动,则有起振方向向上、向下(或向左、向右)的两种可能。
③只告诉波速不指明波的传播方向,应考虑沿两个方向传播的可能。
④只给出两时刻的波形,则有多次重复出现的可能等。
解决此类问题时,往往采用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即找到一个周期内满足条件的特例,在此基础上,如知时间关系,则加nT;如知空间关系,则加nλ。
     (多选)(2020·黑龙江省鹤岗一中高二下学期月考)一列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图线如图实线所示,经0.2
s
后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则
( 
 )
A.该波的最小波速为15
m/s
B.该波的周期可能为0.32
s
C.该波的周期不可能小于0.2
s
D.若波速为25
m/s,波一定向-x方向传播
AB 
典例
2
典题例析
解题指导:波可能沿x轴正方向传播,也可能沿x轴负方向传播。根据波形,分析波传播的距离与波长的关系,求出波速和周期通用表达式,然后进行求解。
2.(多选)一列简谐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如下图所示,经过一段时间,波形变成如图中虚线所示,已知波速大小为1
cm/s。则这段时间可能是
( 
 )
A.1
s
B.2
s
C.3
s
D.4
s
AC 
对点训练
核心素养提升
已知一个时刻的波形画出另一个时刻的波形
2.平移法:波由介质中的某一点传播到另一点需要一定的时间,即机械波在介质中是以一定的速率v(通常称波速)传播。在时间Δt内某一波峰或波谷(密部或疏部)沿波的传播方向移动的距离等于vΔt。如果已知一列简谐波在t时刻的波形图及波的传播方向,又知波速,就可以画出经Δt后的波形图。
具体方法是:
①在已知的某一时刻的波形图上将波形沿波的传播方向移动一段距离Δx=vΔt,即得到t+Δt时刻的波形图。
②若要画出t-Δt时刻的波形图,则需将波形逆着波的传播方向移动一段距离Δx=vΔt,即得到t-Δt时刻的波形图。
     如图所示是一列简谐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若每隔0.2
s,波沿+x方向推进0.8
m,试画出此后17
s时刻的波形图。


解析:由题干条件可求出波速,由图象可看出波长,那么17
s内波传播的距离Δx可求,把图示波形沿x正向平移Δx即可。
课内随堂达标
课时强化作业第十二章 第三节
沙场点兵·名校真题·实效检测
1.(2020·浙江省嘉兴一中、湖州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如图所示是一列简谐横波在t=0.15
s时的波形图,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传播的速度为v=10
m/s,则质点a的振动图象是下列图中的( D )
解析: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则质点a在0.15
s时,由平衡位置向负的最大位移处运动;由波的图象可知,波长λ=2
m,波的周期T=λ/v=2/10
s=0.2
s;由图可知ABC错误,D正确;故选D。
3.(2020·河北省石家庄二中高二下学期期中)在某光滑水平面上建立xOy直角坐标系,一弹性绳置于y轴正半轴,A、B是绳上的两质点,绳子的一端位于坐标原点O,现让绳子的该端以x=0.2sin
5πt(m)的规律做简谐运动,形成一列沿y轴正方向传播的横波,某时刻波刚传到A点,波形如图所示,已知OA的距离为1.0
m,OB的距离为5.0
m,求:
(1)质点振动的周期和波传播的速度的大小;
(2)绳上的B点在波峰位置的时刻。
解析:(1)根据O点振动的表达式x=0.2sin
5πt(m)
可知振动的圆频率ω=5π
rad/s,
因此,振动周期T==
s=0.4
s
从图中可知,波长λ=2.0
m,因此,波的传播速度
v==5
m/s
(2)波传到B所用时间t1==1
s
再经过T,第一个波峰到达B点。则第一个波峰到达B点的时间为t1+T=1.1
s
以后每经T个周期,B点到达一次波峰,因此B点到达波峰的时刻为t=1.1
s+n=(1.1+0.2n)s(n=1,2,3……)
答案:(1)0.4
s,5
m/s (2)
(1.1+0.2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