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工业版(2014)第一册 8.设计封面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电子工业版(2014)第一册 8.设计封面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0-09-18 17:54: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学 科 信息技术 年 级 七年级 教学形式 新授课
教 师
单 位
课题名称 第8课 设 计 封 面
学情分析 经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使用Word软件的知识技能,已熟悉Word软件的工作界面,并对文字的编辑、排版、美化,对文字格式、页面格式等有一定的了解实践,有一定的创作基础。本堂课制作一个图文并茂的杂志封面,学生有较强的创作欲望。本堂课的知识技能相对来说并不是十分困难,因此我采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协作学习来习得知识、练得技能。然而学生的设计理念淡薄,缺乏对封面设计的全面考虑,故在探究过程中需要教师加以引导。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电子工业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第一册)》教材中的第二单元“制作古诗词集锦”第8课“设计封面”。本单元主要是学习字处理软件Word的使用,并利用Word软件制作一个以“古诗词集锦”为主题的电子杂志。本课的主要内容是利用Word中艺术字、图片、文本框、自选图形等对象设计古诗词集锦的封面。本课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是本单元的重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杂志封面的作用及构成。
掌握图片与艺术字的插入及大小位置叠放次序的更改。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图片与艺术字合适的环绕方式。
能力目标:
通过制作“古诗词集锦”封面的过程,让学生掌握在Word软件中插入并设置图片、自选图形等对象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封面的设计,培养学生的审美观。通过探究学习,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和创新精神。通过完善作品,培养学生做事精益求精的处事作风。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艺术字、图形及图片等对象的一般操作方法,设置合适的环绕方式。
难点:对插入对象环绕方式的调整,并使其能够自由摆放。
教学策略: 建议:采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
1、信息技术手段的使用:教学课件、学生进行封面设计所需要的素材及特殊字体。
2、教学重难点的解决办法:利用学生机操作练习、利用投影展示教师成品及学生作品。
教学过程与方法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任务驱动
自主探究
探究过程中,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给予指导和点拨。
完善作品
自主创新
成果展示
分析点评
课堂总结
知识建构 展示优秀封面设计作品,并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1.这些电子杂志封面漂亮吗?为什么?2.这样漂亮的杂志封面由哪些元素组成?
展示本课的基础学习任务-制作课本范例“古诗词集锦”的杂志封面(教师作品)
引导鼓励学生尝试制作完成进阶任务,并在学生制作过程中给予指导帮助、适时讲解和归纳总结
教师指导、点评学生作品,同时渗透本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可以是教师点评,也可以师生点评、生生点评。
对本课知识、技能总结、学习方法、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总结。布置课外作业。 思考及回答问题
利用教材及教师下发素材,进行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开展探究性学习。
在完成基础任务的基础上,形如探究解决进阶任务,制作一个内容相对丰富,主题相对突出的封面作品。
参与、讨论、交流、点评。
倾听、思考。 培养学生对杂志封面设计的整体美感,展示优秀杂志封面,利用成果驱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利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教师引导学生带着明确的问题和去自学教材,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通过,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本环节是本课师生共同学习的重点,学生操作、展示、教师指导、点评,在本环节中,让学生通过相互交流讨论、动手实践去掌握实现封面设计的技能方法,包括封面元素的层叠关系、封面图的插入与编辑、艺术字、自选图形的插入与设置等。
实现“分层教学”,学习能力突出的同学完成“进阶任务”,对还没完成基础任务的同学继续完成、完善作品。通过这个环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同时培养学生爱学习、主动学习、积极竞争的良好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对封面色彩、版面布局、主题文字合理性设计的把握能力。
培养学生对本学科的感悟、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利用课外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课堂延伸到课外。
板书设计 第8课 设 计 封 面
基础任务:制作“古诗词集锦”封面
进阶任务:完善作品、多元素合理构建(美而不乱、主题突出)
分层作业设计 基础任务(制作“古诗词集锦”封面)共同完成,相对能力突出的学生会较早完成基础任务,那么就继续完成进阶任务(完善作品、多元素合理构建),因两个任务的要求不同,来进行分层教学。在个别学生完成进阶任务的同时,没有完成基础任务的同学继续完成任务。
课后记: 本课通过进阶任务的设计,即给了同学们充分的时间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又照顾到了学生之间的能力差异。较为合理的完成了课程所按排的教学任务。
单 山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