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初识信息信息技术》的第1?课《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的第2课时。
本节内容上承小学信息技术的入门知识,作为开学第一课,肩负课程开设的相关要求和注意事项。本节课内容涉及了计算机的基本组成、硬件知识和上机操作的基本步骤,通过学习本课内容,学生将对计算机有初步的认识,为接下来学习计算机操作系统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对计算机或多或少的有所了解,也能进行一些简单的操作。但是,对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软件、硬件方面的知识还是很模糊的,因此,这节课将带领学生通过了解计算机硬件,模拟组装等方式去探究计算机的内部结构,更进一步认识计算机。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及硬件常识。
2、理解计算机硬件功能及各部件性能指标,尝试组装计算机。
3、知道上机操作要求和注意事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认识各个部件并尝试组装一台计算机。
2、通过对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学习能体会出计算机的工作流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积极解答生活中遇到的计算机问题的意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创新设计活动的兴趣。
2、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和学以致用的意识,逐步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熟悉计算机的基本硬件组成
难点:计算机各硬件性能指标及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五、教学方法:小组合作、 自主探究、??任务驱动
六、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室??电子教室软件??模拟练习软件
七、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景 ?引入 教师展示精美的计算机部件图片和硬件实物,提问认识这些部件吗?它们起什么作用?它们是怎样工作的呢?
看投影、听课、回答、体会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课堂气氛。
一、计算机的应用
讨论举例,了解计算机的巨大作用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1、教师演示讲解
主机箱、显示器、鼠标、键盘
主机箱中都有哪些部件?它们起什么作用?
(教师指导学生看书,按提到的设备顺序拆卸相应的设备,强调拆卸注意事项,同时弄清楚CPU的组成,内、外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以及其他设备等。)
2、探讨提高
教师对学生的介绍内容进行规范,重点介绍主要设备的功能及性能指标,对学生刚才发言遗漏的部分进行补充。
动画演示:主机箱中的硬件设备
3、动手组装
通过刚才的学习,能否组装一台完整的计算机?
(教师指导学生模拟将主机箱中的各个设备组装好) ?
?
明确实验目标,领会实验任务,按要求进行实验。
?
师生共同小结,学生观看动画演示。
?
动手组装 ?
为学生小模拟组装做准备
?
?
?
观看动画更加深学生的理解。积极调动学生的创新活动兴趣。
?三、鼠标的结构和操作 (提问)只有硬件系统这个外壳,计算机能否进行正常的工作呢?还需要什么?
引出答案: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部分组成。
2、讲解和演示鼠标的常见操作
3、学生实际上机练习
?
学生思考回答
?
?
通过看动画演示了解、通过上机练习掌握 ?
激趣、设疑
?
?
?
试玩“扫雷”,学习使用鼠标?
四、上机操作要求 讲解上机操作地点\上机安排\上机注意事项
五、课外作业 周末到电脑市场去做调查,了解各种电脑配件的价格,然后列出一台适合于你学习用的计算机的设备配置清单,并列出需要安装的软件,培养社会实践能力。